〖第一节路德的神学巡礼:“上帝的义”之发现〗
1.青年路德
路德在年青时期在爱尔福特大学受加百列・比尔和奥克含的后期经院主义影响。他们的神学被称为"现代方式"(viamoderna:bymodern),认为经验义认化(称义)的恩典需要一个小前题条件(minimumprecondition)。换句话说就是恩惠赋予谦卑的人,因此自己先要谦卑。即谦卑的神学(theologyofhumility)。
并且也叫作契约神学(theologyofcovenant)。上帝和人之间的盐约是通过人类为成义的小小的努力,即通过谦卑赐给人类恩惠。路德虽然努力去谦卑,但仍发现那谦卑里面有骄傲在掌权。
2.对上帝的义的疑问
路德发现努力谦卑背后隐藏的骄傲和为寻求禁欲而挣扎的斗争中隐藏的蠢蠢欲动的欲望。这使他感到在可畏的"上帝的义"(righteousnessofGod:iustitiaDei)面前只能陷入烦恼、挫折、绝望当中。讲解诗篇和罗马书时,他更是认真地寻问"上帝的义"到底是什么?"上帝的义"对于路德来说,是越来越令人畏惧的威胁、定罪、刑罚及审判。
直至1514年,他被颓废主义、悲观主义所困扰。充满罪恶的人性是不能发现慈悲的上帝的。他灵里的饥渴是"我怎样才能发现慈爱的上帝"(howcanIfindagraciousgod?:WiekriegeicheinengradigenGott?)。这是他最深刻、最实际的疑惑。
在这种疑惑中他经历了"塔之经验"(Towerexperience:Turmerlebnis)。这次经验到底是什么,何时何地产生,我们无从了解。但明显的一点就是通过这一次经历后路德完全变为另一个人。路德说他经历了重生,特别是醒悟到"上帝的义"不是审判、忿怒的义,乃是宽容、饶恕、恩慈的爱和慈悲的义。
3.罗马书1:17
罗马书1:17是使他变化的经文。这一章节不仅解放了路德本人,也是燃起宗教改革原动力之火的话语。路德在反复读、反复默想这句话的过程中,领悟到与恩惠的上帝相见不需任何前题条件,只是单单借上帝赐给我们恩典的礼物,信心的礼物就能达到的。
他发现了赦免的义、慈爱的义、和解的义、承认儿女的义只有通过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完成的这一事实。
路德他在自传式的告白中表达说:"我曾经十分讨厌所谓-上帝之义-的罗马书1:17,是因为审判不义的罪人的缘故但我发现当借着上帝所赐的礼物(因信仰,慈悲的上帝称我们为义的被动的义)。这经文成了最甜美、最奥妙的话语。我开始爱它,称赞它。因此,使徒保罗的这一经文正成了我的天国之门。”
4.奥古斯丁的影响
这义是被动地赐给人类的。惟有上帝是能动的。这种义是象人类之外(extranos)的客人一样的陌生的义(alienaiustitia)。路德通过奥古斯丁发现这个义的。他坦城地说是从奥古斯丁的《文字与灵》(OntheSpiritandtheLetter)中学到的。因而,他排除贝拉基主义的前题条件。
奥古斯丁的恩典神学、启示神学成为了路德的神学基础。对不可抗拒的恩典、预定的恩典的理解也是通过奥古斯丁形成的。
但奥古斯丁来说上帝的义和人类的义是相互补充的,要同时理解人类的外在因素(extranos)和内在因素(innos),具有被转嫁的、被赐予的义(imputation)和参与上帝的本性、效法基督的形象、直到成圣和义认化(称义)(impartation)的两面性。然而路德的理解只有人的外在因素(extranos)、属神的(Divine)、被赐予(imputed)的义和恩典。奥古斯丁的本性上的变化成为上帝之人格的参与者(partner)或参与(part)的概念,路德是没有的。
5.法律上的义认化(称义)(ForensicJustification)
路德解释义不仅是陌生(alien,foreign)的义、人类外在的义(extranos),而且是法律上的(forensic,legal)认定或是认为。挽句话说即意味着是上帝不管我们的罪,而只将我们看为义、当作义(treat,reckon)。
若说奥古斯丁将重点放在借义认化(称义)的恩典,罪人从本性上成为义人(maderighteous)的话,那么路德将强调点放在上帝宣布为义、认定为义(pronouncedandreckonedrighte-ousness)这一点上。
因而,奥古斯丁在义认化(称义)的恩典中包括成圣的因素(impartation),但路德对成圣的因素(immpartedsanctification)毫不关心。对路德来说即使是有成圣,那只是被赋予的成圣(imputedsanctification)。
这种法律上的义认化(称义)来自拉丁语"Forum"(市长或法庭之意)。即如同在法庭上罪人得到赦免得释放一样受义认化(称义)的恩惠,就是在法律上从罪人的地位中被释放、被接纳为义人、被成为义人、被认定为义人。因此原与神为敌的关系在法律上转变为与上帝为子女的关系。
6.基督的恩典
路德强调被赦罪的、被承认为义人的罪人(simuliustusetpeccator),只是得到了被看成为义的承认(义认化),实际上从本性来讲并不能达到义人化,还有犯罪的可能性。因而,路德直到去世,不得不强调罪人和义人的辩证关系。只有基督成为我们的义,因为基督通过信仰居住在我们内面,我们被称为义。
善行也是通过信仰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居住在我们里面的基督通过圣灵结出果子。人只是奴隶身世而已,善行正如好树结好果子,泉里自然流出泉水一样。
虽然,在新的神学发现以前,他的基督论是将耶稣作为榜样(example)而效法基督(imitatioChristi),但新神学发现以后,强调耶稣对我们来说成了救赎主(Redeemer),是用十字架的恩典寻找我们的和解的主、赦免的主,得知圣经的中心人物是耶稣,通过相信基督的信仰,得以成义,得到救恩。
7.惟有神的话语(Solaura)
路德认为信心惟有从听神的话语而来(fidesexauditu:fithbyhearing)。他坦城地说,借着反复读圣经,反复教导圣经,反复默想圣经而得到了福音的确信。
1521年他得到神学博士学位后,1513年开始,在讲解圣经的同时契而不舍地研究圣经。尤其为了理解罗马书当中保罗的思想,路德更是认真推敲,热切探求。他诚恳地说自从领悟了保罗的罗马书1:17以后对整个圣经的理解焕然一新。他认为惟有上帝的能力使我们刚强,惟有上帝的智慧使我们聪颖卓智。
8.意料之外的宗教改革运动
路德在他的自传式的告白中(1549年拉丁语著述、编辑、出版的开头)为自己的神学立场作辨护。他承认说自己曾是位敬虔的修道士,是教皇的支持者,但因站在教皇一边的神学家们(Eck,cajetan,Caraccioli,Miltitz等)冷酷的攻击,使他渐渐不服从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与其说是有意策划的改革运动,倒不如说是因偶然事件(accident)导致的必然发生的改革运动。
并且他甚至攻击教廷是属撒但的。其实教皇发赎罪券筹到的资金一半是为偿还银行债务,由大主教AlbrechtofMainz所占有,剩佘的钱用来建圣・彼得教堂而被教皇所占为己有。他指责说,事实上教皇的钱足够能盖教堂,但却收刮贫困百姓血汗钱这是不对的。因此他主张教皇不是上帝权力之下被任命的教会之首。
(讨论题目)
今天我们是否也能象路德那样为探寻上帝的恩惠,走一条巡礼的道路呢?
〖第二节十字架的神学〗
1.历史背景
1518年4月未起,路德不再关心赎罪卷的问题,而开始攻击经院神学主义。他向自己所属的奥古斯丁修道会的同工们论证了他的神学立场。那正是《海德尔堡纲要》(HeidelbergDisputation)。在这次争论中路德除了保罗的思想和保罗忠诚的解释者奥古斯丁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思想。他的《四十条纲要》中二十八条言及神学,十二条言及哲学。
第一个《十二条纲要》谈了人类的行为和上帝的行为。"律法不能使人走义路,反而使他痛苦。律法的作用是显明罪和死。人类的行为即使看起来有魅力,良善的,但这些行为也必定是有罪的。他过激地否认人类成就的可能性。路德反对人类的行为,主张上帝的行为。即使上帝的行为表现得软弱、谦逊,但是上帝的行为是不朽的功劳。
他批判中世经院主义神学为"荣耀的神学"(theologiagloriae:theologyofglory)。即批判它是强调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是用人类的善行和努力将荣耀归于人类的神学。他还批判说,比起通过挂在的十字架上的神所完整显现的恩典和启示,它更是想要通过自然和被造物中体现的神的荣耀和能力来理解神的神学。
路德称自己的神学为"十字架神学"(theologiacrucis:theologyofthecross)。他从1518年春开始多次使用此用语,不仅在海德尔堡论争中,而且在希伯来书讲义、《奴隶意志论》、《马利亚赞美注释》(Magnificat)中都显著地体现了十字架神学。
2.十字架神学的含义
1)谦卑的神学(Theologyofhumility)
路德关心的重点是赐恩惠给谦卑人的上帝,即以谦卑形成的信仰(fideshumilitateformata:faithformedbyhumility)。
直到1514年以前,他还试图用人的努力去谦卑,但他醒悟到这是不可能的,认识到上帝使我们谦卑的时候,人类能谦卑下来。
上帝如何使人类谦卑?那是通过对罪的愤怒和审判、地狱和永远的诅咒的威胁,还有通过诱惑(Anfechtung)和苦难等。使人谦卑的神的愤怒不是"苛酷的愤怒"(iraseveritatis),这愤怒是为叫人悔改,使人谦卑地相信,从而得到上帝的恩惠。
上帝使人成为义人之前先使人成为罪人,使人深深地认识到罪。为了让人得到恩惠先引导人到绝望的地步。这与得了通向“祁克果(SrenKierkegaard,克尔凯郭尔)之死"的病(DrankeitzumTode),即欲想成为原来的自己而得了陷入绝望之病的人,是绝对不会死的存在式解释是相通的。
上帝用独特的方法,即用神秘地隐藏的方法容纳我们。通过无法得知的苦难和痛苦,将我们引向祝福的路。首先破碎我们,使我们的自我死去,然后建立我们,使我们复活,使我们发现我们一切的行为是不完全的、是无益的。
在讲解希伯来书时,路德强调上帝为了将我们引向希望的世界,首先让我们经受苦难和试练。
神通过最软弱无比的十字架、最愚拙无比的十字架、最羞辱无比的十字架,通过死亡和苦难,使我们谦卑,向我们显示出对我们的救赎。强调一个人不能借他选择的行为来到神面前,而是借着十字架。甚至说不通过地狱就不能达到天国,即走荆棘路、窄路才能到天国之门。
路德强调说,我们的神学惟独是十字架(Cruxestsolanostratheologia)。这十字架通过神的话语被启示出来。十字架之道借着圣灵的工作拯救我们。因此,排斥人类任何行为,极力主张神的话语与信仰的深切关糸。
并且,他的十字架神学行走在无道(神的话语)的十字架神学(atheologyofthecrosswithouttheword)和无十字架的道(神的话语)的神学(atheologyofthewerdwithoutthecross)之间的窄路上,所以启示的核心是基督的十字架。在上帝采用隐藏的方法所启示的基督的十字架里面,使自己软弱的人得到刚强,使自己降卑为愚拙的人成为智慧人,使定自己为罪人的成为得到救恩的人(歌林多前书1:27-28)
路德极力说明所有神学应联合在十字架之道之中。在十字架上基督的苦难成为路德神学的中心和基础。这与他的神学转折点(theologicalbreakthrough)是相互连接的。路德对上帝之义(iustitiaDei)的新发现在十字架神学中得以形成。
早在1515年下半年路德就被十字架神学深深吸引了。在世上的人看来(corammundo)自己谦卑、降卑的人,在神面前,在神眼中(coramDeo)是完全地被升高,这就是十字架神学的核心。
2)反理性十字架神学(Anti-Reason)
十字架神学是与理性的思辨(Speculation)尖锐对立的启示神学(theologyofrevelation)。路德象初期教会的教父德图里安一样强调正因不合理才相信。
基督的苦难和十字架中显现的启示,惟独用信心的眼睛才能识别。路德认为十字架彻底破碎了人的妄想,即想通过人类理性的可能性来识别上帝的妄想。在十字架可以里显现的一切是,在上帝愤怒下,在显而易见的软弱和愚拙之中死去的人类。
合理的理性破坏福音。即人类的智慧是认识基督十字架的障碍物。人类理性分不清"残酷的忿怒"和"慈悲的忿怒"。理性是十字架的耻辱。惟有信心才能充满喜悦地拥抱十字架。
人性不能理解神完成拯救人类的方法。在基督的十字架里信心和理性的领域是永远水火不容的。十字架神学是福音性不合理主义。
路德批判荣耀的神学家,因他们在荣耀中寻找上帝,而且试图在荣耀、能力、刚强和自然的被造物中理解上帝。路德拒绝自然神学,即想通过自然要理解上帝的努力。
路德认为对真神的认识,比起通过被造的自然,更是通过十字架上基督的启示而来(约14:8-10)。惟有看到耶稣的人才能见神,惟有耶稣的十字架是完全了解上帝的爱之路。中世经院哲学-罗马天主教会神学是由托马斯・阿奎那集大成的自然神学。路德抗拒亚里士多德神学体系,重新整理了奥古斯丁及柏拉图式启示神学(theologyofrevelation)。
理性是以经验世界为基础的。路德跟理性认知的所有感觉的、经验的知觉完全对立。路德根据希伯来书11:1确定"信就是所信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invisibilia)的确据"。
路德在隐藏的启示中感到矛盾。他认为信和经验是不可和解的。因此他指责说不管多么神秘的梦、幻象的经验也都有可能是来自撒但,所以批判了中世的神秘主义和激进派宗教改革家们的经验。
对路德来说,十字架表现了创造主和被创物之间的区别和分离。创造主上帝――自有的神(Deusinse)是向我们启示的存在(Deuspronobis)。所以在创造主面前站立的被造物不过是十分懦弱、十分愚拙的存在而已。
十字架是人类经验世界的一切能力结束的瞬间,是说明人类的可能性结束、上帝的能力开始作工的瞬间。人类一切的经验彻底败废死亡、上帝的拯救工作复活的事件就是十字架。
3.十字架神学和隐藏的上帝(DeusAbsconditus)
1)本・惠波的“珍贵的恩典”(CostlyGrace)
上帝的属性有两种。即启示的上帝(DeusRevelatus)和隐藏的上帝(DeusAbsconditus)。十字架是披十字架苦难之衣服的隐藏的上帝。上帝为启示他的仁爱和恩典采取了隐藏在十字架里面的方法。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上帝是隐藏在他的启示中的上帝,是通过基督的十字架,通过隐藏的方法启示他自己。
路德认为十字架是间接的、隐藏启示的上帝之启示的调和。摩西想直接见到上帝的脸,但是上帝以间接的方法给摩西只显现了背影(出32:43),并没有直接地显现。上帝的能力在显而易见的软弱下间接的启示出来,上帝的智慧也是在明显的愚拙下间接的启示出来。神的启示之隐藏意味着启示的上帝和隐藏的上帝是同一的(HiddenpresenceofGod)。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篇22篇)的这一恳切呼求讲述了上帝的启示是用隐藏启示的方式体现。上帝在黑暗中、苦难中、压抑中、卑贱中、贫困中存在。隐藏的上帝和启示的上帝可以在启示的同一事件中体现。所以上帝的慈悲在这样的愤怒中启示出来,他的愤怒与慈悲同时被启示。
2)隐藏的上帝和奴隶意志身世
隐藏的上帝是隐藏在他启示背后的上帝。这种对上帝的隐藏启示的理解在与伊拉斯谟的争论中所用的奴隶意志论(DeServoArbitrio:1525)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但是,在这里看不出隐藏的上帝和启示的上帝之相关关系。他将隐藏的上帝描写成不给我们显示的上帝,即拥有神秘的、我们无从得知的计划的上帝。他的旨意和意图对我们来说是隐藏的。
这种理解与他的预定之奥秘是相联系的。路德说明通过自我启示被认识的上帝和永运向我们隐藏的上帝之间的差异。因此,启示的上帝和隐藏的上帝之间有深刻的紧张关系。
在伊拉斯谟叙述上帝不愿罪人消灭之时,路德对此说,虽然这在启示的神的属性里是事实(虽然神不愿罪人灭亡),但在隐藏的神的属性里就不正确了(也允许罪人灭亡)。
至1519年,他强调启示的隐藏形态,但1525年以后,讲述说上帝意图的许多部分在神的话语中没有被告知。只有上帝是能动的(active),我们单单是被动的(passive)。人类意志处于奴隶身世。
4.十字架神学和生活状况
1)马利亚颂歌
马利亚颂歌注释是在路德的十字架神学通过艰辛苦难之中写成的作品,是1521年3月写给他的政治保护者、支持者腓特烈的书信形式的注释,是当沃尔姆斯国会裁判后在他的拔摩岛――归乡地巴特堡城完成的。
在注释当中,路德强调上帝是历史的主人,即神运行和参与历史是为了使有钱人、欺压的人降卑。他还强调将卑贱的人、贫穷的人、被遗弃的人、谦卑的人、软弱的人、被欺压的人升高是神的旨意。
因此基督的十字架是历史的迷。说明在那十字架事件中人类一切的能力和可能性结束,而在这彻底失败之处,上帝的能力和刚强从此开始,这是历史的神秘。
所以,路德将人类不能全理解的历史所有事件解释为"上帝的面罩"(maskofGod)。即上帝的计划和意志向人类隐藏不露。这种上帝的面罩概念在他的后期作品"创世记讲解"中更得以发展。
就象基督在十字架上最软弱时开始最有能力之事一样,路德强调软弱比起刚强、谦卑比起骄傲、贫困比起富俗、死比生命更使人类存在归向神。
象保罗也是在那根刺儿的痛苦中体会更大恩典,软弱时经历基督的刚强一样(林后13章),在生的苦难深渊中基督徒得以体验更大的恩典和能力。只有信仰才是在历史中揭开上帝面罩的窗户。
惟有十字架的信仰,才能仰望到连上帝都要被遗弃的痛苦背后的复活。路德在马利亚颂歌注释中解释说,上帝的工作行为是他的盐约的实现,即使用一无所有的,使有的惭愧;使用在世上被蔑视的人使有门望的人惭愧。
2)罗马书8:17注释
路德将保罗的"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作为十字架神学的中心。路德认为在苦难中我们经验神的愤怒,成为一个真正神学者的道路是经过苦难,十字架的痛苦。路德认为比起生和称赞,反而死亡、定罪并真正的苦难更造就一个真正的神学家。他强调真正的神学家之路不是读书、思辨、默想。神学家将来要享受的荣耀是从今天所受的苦难中得以实现。
路德在基督-他的十字架-里,并信徒的生活中寻找神自我启示的隐藏之"帕拉塔整"(paradigm:凡例)。对路德来说,灵性的试炼是甘甜的绝望(deliciousdispair)。灵性的试炼与神自我启示的隐藏是有直接相连性的。他将基督徒现在的苦难与基督的十字架事件的相互关系描写成为在基督里面的属灵的结婚。
十字架是一切事物最安全的地方。因而,十字架的神学之内容促使苦难神学的发展。苦难不是神的拒绝,而是神仁爱的表示。路德从肯定的角度看待苦难,他解释人类苦难新的价值,即如果我们不经历苦难,我们就不能成为基督徒;上帝存在于人类的苦难中;贫因的人、受苦难的人是属神国的子民。
今天受苦难哀痛的人,在上帝的怀中享有特殊的权力。十字架神学是希望神学的基础。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复活。
希伯来书注释中(1518年)路德强调说,通过不幸和试炼之神的行为将我们引向希望。所以路德的十字架神学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世纪的苦难历史现状中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5.在现代神学的照明下看十字架神学
1)本・惠波的“珍贵的恩典”(CostlyGrace)
本・惠波的“珍贵的恩典”概念基于路德的十字架神学。本・怀特将路德的世俗化,即踢开修道院背着十字架走向世俗的行为称“珍贵的恩典”。
真正的耶稣门徒是为基督背着苦难在世俗跟随主的人。没有门徒职分,没有十字架的恩典不过是"廉价恩典"(cheapgrace)。廉价的恩典概念只是为得到安慰、祝福和成功的低层次低的信徒的恩典概念。
2)摩尔特曼的《挂在十字架上的上帝》
摩尔特曼的著作《挂在十字架上的上帝》是以路德十字架神学为基础的。
摩尔特曼解释说路德的十字架神学处于为宗教改革断决的最高潮。这是为信仰自由而抗义的神学。
但是,他批评说路德的十字架神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会改革,而是应该发展成从邪恶的、错误的统治者手中争取自由的实际行为。他解释说犹太人俘虏死去的奥斯维辛苦难是三位一体神的十字架。在今天现代史的阴暗当中死去的民众的痛苦中神也一起痛苦。
3)德格拉斯・霍尔(DouglasHall)的解释
霍尔根据北美的现况,将十字架神学本土化。他也强调十字架神学不能陷入社会的肃静主义,而应该在社会伦理方面有所作为。上帝在我们的黑暗和死亡的荫谷中遇见我们、爱我们。所以他批判路德对罗马书十三章的解释――顺服权世。
4)卡左期塔莫利(KazoKitamori)的《上帝的痛苦神学》
卡左期塔莫利在日本受到原子弹爆炸而引起的破害和苦痛中,将路德的十字架神学本土化。他的《上帝的痛苦神学》成为广为流传的神学著作,很好地把路德的十字架神学与现代历史的苦难紧密连接起来解释。
(讨论题目)
我们的信仰是立于十字架之上了吗?
你希望得到祝福和成功,还是愿意背十字架跟随主呢?你相信在我们民族苦难中隐藏着上帝的圣工吗?
〖第三节自由和爱:基督徒的自由〗
1.历史的背景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贴出后,路德不得不明确地攻击罗马天主教教会体糸和教义。1520年6月15日教皇下喻赦书以逐出教门来威胁路德。
10月10日接到赦令后,路德以公开的形式将《基督徒的自由》寄给利奥十世,努力争取与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和解。
他描写利奥十世为"如同狼群中之羊"或"狮子洞中的但以理"。用两天写出来,而且11月初出版的《基督徒的自由》是路德信仰最有说服力、最简明的告白。
这篇论文是他著作中一颗名珠而被广泛流传,包含了加拉太书的自由和独立宣言的精神。他依据福音说明真正的自由是在基督里的自由(ενχριστω),他强调从其师斯陶皮兹(Staupitz)和陶勒尔(Tauler)那儿学来的(《德国神学》:1518年编辑)《在基督里面的自由》之神秘主义。
2.自由和爱的函数关系
(1)自由
基督徒享受的自由是成为一切事物之主人的自由。是通过信仰而得的自由,所以没有必要服从任何人,任何事物。路德解释说信仰意味着以前的我浸入水中被葬,新人从水中得生。信仰的力量第一是解放,第二是信靠心和公义,第三是内在的神秘的结婚。
(2)爱
路德将自由和爱的关系用哥林多前书9:19节的话语来解释,"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这自由与爱的辨证式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由耶稣基督来解释的。基督虽是万物的主人,但他自女人而生,且生于律法之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而成为仆人(加4:4)。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已取了奴仆的形象"(腓2:6,7)。基督徒的生活是跟随、效法基督形象的生活。
这是中世神秘主义者最乐于称道的思想。与上帝的生命接触之灵的夫妻关系,是基督与圣徒的关系。人因信得自由,因信称义。但是信心通过爱进行、在爱中体现,并且表现在所有善行中。
但是在行善之前人首先要良善。行善之前首先重生为良善的人格,要从良善的人格中流出善行。就好象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一样(太7:18)。
树结果子,果子在其树上成长。根据建筑者的善和恶,建造或好或坏的房子。因而,正如信心使人类成为信徒,信仰使信徒行为变为善。但善行不能使信徒变好,也不能使信徒成为义人。
没有善行的信心是死的信心,所以我们不能拒绝行善。相反我们应当命令他人行善并在高水平上教导他人行善。信心本身是行为,所以有信心的人一定会结出宝贵的生命果子。
(3)自由和爱的信仰
中世基督徒背负律法和善行的沉重包袄,过着十分辛苦的信仰生活。需要朝圣,极力想拥有圣者圣女的遗物或遗体的一部分;他们误认为禁欲的独身生活是圣洁的信仰生活;想通过禁食、买赎罪卷等行为得到救赎。路德为了让世人从所有道德神学的重担和中世纪中期和后期的理性思辨的包袱中得到自由,强调惟独因信,才能从罪中得以解放、从死亡中得以解放,特别从某个人(从教皇)那儿得解放。
同年路德所著的《教会的巴比伦之囚》使监禁于告解圣事之囚的中世基督徒得以自由。即从只有神父才能喝圣餐的葡萄酒,而平信徒只能吃圣餐之饼的巴比伦之囚中,基督徒得到了自由,他们开始可以一起分享饼和杯了。
并且在巴特堡城中,路德将圣经译成劳动者易懂的德语,从只有神父才能用拉丁文读经的俘虏状态中,使平信徒也得到了可以读圣经的自由,而且在只有教皇才能解释圣经的监狱状态中,他还开辟了在圣灵的引导下平信徒也多种形式地解释圣经之路。
并且路德将拉丁语礼拜仪式更换为平信徒都能听懂的通俗德语形式,而且使信徒从弥撒中得到自由,改成以讲道为中心的礼拜。
不仅因此,路德将修道院的修女一个个救出来让她们结婚,最后他与剩下的修女结了婚。这意味着路德打开了圣职者结婚的自由之路。
最终路德被天主教定为**罪逐出教门时,路德陷入了绝望当中,他的夫人为此穿着葬礼服准备参加上帝的葬礼。当路德回家看到便问,"你准备参加谁的葬礼?"妻子回答说,"上帝的葬礼"。路德说,"永恒的、全能的上帝怎么能死呢?"当时,妻子反问说,"不是因为上帝死了,你才绝望的吗?"这一劝慰之言使路德得到了新的力量。
路德强调信徒自由不要停留在利已的灵性满足中,而要成为爱和奉献的仆人,并为得更多的人而成为仁爱的仆人时反而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如同艺术家当埋头于艺术的时候,享受自由一般。基督徒当为他人的利益、福祉奉献爱心时,得到自由。爱不仅是自由的目标,也是将我们从魔鬼的诱惑和功击之中得到保护的安全之路。
路德说,当我们顺从成为基督的仆人时,我们才是真正的自由人。不要敬畏人,但要敬畏神。虽不顺从人,但因顺从神而享受自由。成为基督的奴仆时,从所有的人中得到自由,但是顺从和作基督的奴仆起源于爱。加拉太书5:13说:"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服事。"
3.义认化(称义)和成圣
路德在这种层面上的也有成圣概念。即以自己的死(mortification)在基督里活,在邻舍里活;以信仰在基督里死,在基督里活;以爱在邻舍里死,在邻居里活,因自我死了的爱而自然地走向他的邻舍。
这种义认化(称义)和成圣虽好象是紧密相连的,但义认化(称义)是因着圣灵先赋予的信心(imputation),成圣也是因着圣灵先赋予的爱(imputation)得以完成的。在这里排除了人类的努力和参与,而且不需要自由意志的责任性,并没有我们的本性参与上帝的本性,或如此得以改变的神圣化(divinization)或成圣(impartation)。
(讨论题目)
我们果真是得到了自由的信徒吗?
我们是否用得到的自由作事奉邻舍仆人呢?
〖第四节惟独圣经〗
1.翻译圣经
路德在巴特堡城以中世骑士的名义,穿着骑士的服装过流亡的生活。在那期间将新约翻译成劳动者易读的德语译本(1521年12月),并在1522年9月出版。1534年出版了新旧约德语译本。路德在其书信"OnTranslating:AnOpenLetter"(1530)中讲到他获得梅兰希顿和希伯来语学家奥尔加罗斯(Aurogallus)的帮助。路德反复翻译了多次。
2.圣经权威
圣经具有高于人类任何一切的权威,即便是教皇。路德将圣经与传统形成尖税对立,但这只是出现在路德与罗马教皇之间的矛盾过程中。比起传统、比起教皇的解释,圣经更具有权威,因为圣经的核心是基督。
基督通过圣经的话语与我们交谈。在赎罪券争论中言及悔改和信仰时,路德强调基督的权威比教皇的权威更伟大。还说悔改和信仰的对象不是教皇而是基督。路德问道,"若把基督从圣经中删除的活,其中还剩下什么呢?"
就象婴儿耶稣躺在马槽当中一样,圣经(马槽)装着耶稣。圣经讲述人不算什么,惟有基督才是一切。路德将上帝和圣经在以下三个方面连系起来。
A.圣经与上帝的话语是等同的。
B.将圣经的外在形态与内容区分开来,强调上帝的话语是圣经的真实内容。
C.如同创造主和被选物有区别一样,圣经和上帝的话语是有区分的。他评价雅各书为稻草福音,因为雅各书里缺乏义认化(称义)的福音。圣经并没有给所有问题的解答(非逐字灵感说)。
3.通过话语的信仰(fidesexauditu)
路德认为信仰不是出于人类属性和可能性,而纯粹是上帝的礼物。这礼物不是通过幻想或梦或神秘的经验而来的,只有从听道而来。所以是惟独信仰、惟独恩典、惟独基督(solafide,solagratia,solaChristus)
他有一次在梦中见到了基督,但是路德认为那基督的幻象有可能是撒但给的。他批判比起圣经更强调启示、梦的中世神秘主义和激进派宗教改革家们。强调通过圣经体验圣灵和在话语(文字)中的圣灵作工。
4.圣经的解释者圣灵
圣经真正的解释家是圣灵。但是路德认为以圣灵的名义主观地解释圣经是危险的。在文字和灵之间的关系上,他相信文字里面有灵(圣灵)。激进派的宗教改革家们虽然说灵比文字更重要,但路德认为话语比灵的体验更重要。即强调信仰的客观性(话语)比信仰的主观性(体验)更重要,以此来指责主观主义信仰的危险性。
今天,有些中国教会受敬虔主义或神秘主义的影响,过分地陷入神秘主义,如幻象、医病、神迹、各种恩赐的体验。路德的教导给中国教会的基督徒很大的警诫。中国教会应反复阅读圣经、研究圣经,通过认真听、认真实践来体验圣灵。
5.律法与福音
上帝与人相见是以律法、福音、审判的话语,或以恩典的话语作为媒介。但是旧约比福音更侧重于律法,而新约比起律法更侧重于福音。其区分(律法与福音)是上帝的审判和上帝的慈悲之差别。因此,律法和福音有不连续性和辨证法上的紧张关系。相比之下加尔文讲的是律法和福音的连续性,即律法的肯定作用(成圣的鞭子)。
(讨论题目)
我们的信仰是以神的话语为中心呢?还是更重视灵里面的、神秘体验呢?
讨论一下主观信仰的危险性,并且讨论一下信仰体验在哪些方面有益?
〖第五节对圣餐的理解〗
1.教会的巴比伦之囚(1520年)
路德在他的著述《教会的巴比伦之囚》中揭示了几种对圣餐的理解。
但是,在关于基督的身体出席圣餐桌上的身体降临说(realpresenceofbodyofChrist)上,路德与天主教说法一样。只是路德相信饼和葡萄酒不是产生变化,而是基督的身体降临于圣餐桌上(共体说:consubstantiation)。
并且,在这书中说洗礼和圣餐礼才算是真正圣礼,并指责了天主教的七种圣礼。当时,圣礼中包括告解,但后来也逐渐取消了。
2.《致德国贵族》(1520年)
路德在他的著作《致德国贵族》中提倡了万人祭司论。
1)一切基督徒在接受洗礼的瞬间就接到了祭司的召命。不仅是祭司,而且平信徒也通过洗礼分别为圣,成为上帝的儿女,基督的祭司。
2)因受到相同的祭司职位(state),就没有圣洁领域与世俗领域的区分。圣徒和祭司之间不能有阶级之分。
3)因而没有必要向神父告解圣事,将我们隐秘的罪直接向上帝坦白就可以了。
4)只在职能(function)上有区别而已。祭司举行圣礼,宣布神的话语,而平信徒在世俗职业上为上帝的荣耀担负召命。
除此以外,路德在此书中还表现了呼吁德国民族主义宗教改革精神。即教皇在任命枢机卿和主教时收到很多的贿赂,以高价出售高级圣职者礼服,而且从各国教会收大量供养金来赚钱,所以德国不能被教皇的奢侈所利用,呼吁不能使德国的经济能力在教延的肥大之下变为奴隶。
3.马尔堡(Marburg:1529年)争论
1)茨温利为代表的象征说派(瑞士)和以路德为代表的维滕贝格派(临在说:realpresence)之间发出了争论。
2)何塞的腓利(PhilipofHesse)为反对天主教势力,力图改新教在神学上一致和团结,但这种为政治目标召集的会议最终以失败告终。路德和茨温利没能在神学上达成一致。
3)路德的“Thisismybody”和茨温利的“Thissignifiesmybody”中有文字上、象征上(灵意上)解释的差别。
4)以亚历山大学派的基督论为依据,路德主张复活的基督之灵体是两个本性的结合(communicatioidiomatum),因而即在宝座的右边,也可以出席圣餐。
另一方面,茨温利以安提阿学派的基督论为依据,强调复活的基督的身体只在宝座的右边,不能出席圣餐,即拒绝无所不在论(ubiquity)。
(讨论题目)
圣餐给我们信仰生活带来的益处是什么?
圣餐是单纯的仪式还是得到恩典的手段?
〖第六节两王国说〗
1.政教分离(差异)
路德彻底区别"该撒的物给该撒,神的物归给神"(太22:21)。路德也严格区分应顺从世俗势力的义务(罗13:1,彼前1:13)和顺从上帝话语的责任(徒5:29)。
他区别开政治和宗教、神的国和世上的王国。事实上这种逻辑观是为了批判中世纪教皇企图支配世俗权利的危险性。这个教导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宗教脱离支配政治和位于政治之上的危险。
他强调教会应该以爱和饶恕来治理,世俗国家则应用刀、正义的力量来统治。行不义的人需要律法的正义(提前1:9)。这说明好树自然结爱的果子(太7:18)的双重构造的逻辑。
基督徒是属于两个王国的人,不仅要顺从世俗权势,也要顺服基督的权势。因此,作为基督王国的公民应按登山宝训所教导的那样生活,作为世俗王国的公民应遵守世俗的法律秩序,否则就陷入破坏秩序的无政府状态中。因而,他从这个角度来批判农民战争和闵采尔的神学。
2.相同点
但是,世俗王国不是撒但的城,而是实现上帝公义旨意的工具(罗13:1-7),即用刀和公义统治恶人,维护创造秩序的上帝的左手王国(lefthandkingdom)。并且,教会是按神的话语治理的,是实现爱的旨意的上帝右手王国(righthandkingdom)。
因而,即使世俗王国管理参与世俗世界的事,但因这也是做神的工作,所以我们要顺从世俗权力。正是这种理论使德国的路德教不得不服从希特勤的纳粹政权而犯罪。
并且,因为维持与政治的协助(cooperation)关系,诸候在教皇和国王(查尔斯五世)的政治威胁下救了路德。但因路德支持选候和贵族势力,受到了被**、被排斥的贪困农民的指责。
3.历史状况(农民战争)
因路德的宗教改革是针对教皇全面展开的挑战,所以如果没有没有世俗王和选侯(magistrate)的帮助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虽然他在普鲁斯国会(1521)被判死刑,但由于地方行政官腓特力选侯的帮助下可以逃脱,后来地方行政官死后他不得不接受作为政治保护势力的诸侯和贵族阶级政府的保护。
所以路德初期虽站在农民立场,而后来不得不站在选候和贵族阶级一方(1525)。他的教会和国家两王国说思想充分表现在其著作《关于世俗权威》(OntheSecularAuthority-1523)里面。并且,路德呼吁要用暴力统治农民暴徒,并犯下严重地辱骂批判农民的错误。
(讨论题目)
今日的中国历史状况下,路德的两王国说有何意义?
〖第七节奴隶意志论〗
在他的《奴隶意志论》(DeServoArbitrio,1525)中反驳伊拉斯谟的《自由意志论》,说人类救赎只需要上帝的恩典。他强调人意志的奴隶身世,即意志完全不能选择和参与――就象瓦匠和瓷器,又比喻成两名骑士前的驴。
1518年在海德尔堡论争中强调以隐藏方式启示的上帝(hiddenpresenceofGod),而1525年在奴隶意志论里进述人绝对不能认识隐藏的神(DeusAbsconditus)――人类的意志的奴隶身世。他认为神虽然隐藏地存在、间接启示,但有时也存在于完全不启示的神秘中。
例如预定的问题,神为何要造善恶果,为何预定加略人犹大卖主等。当伊拉斯谟说虽理解义人的救赎,却不能理解预定罪人的灭亡时,路德答辨到从启示的神属性里虽不能理解,但从隐藏存在的神属性里可以理解。
后来路德的彻底人类命运论和其决定论式的解释遭到批判,说他带有摩尼教的倾向和经院哲学的倾向。自由意志和预定的问题,从奥古斯丁与贝拉基的论争开始,直到路德以后加尔文主义和阿明尼乌主义,卡尔・巴特和艾密・普鲁诺等成为一直争论不休的教会史的最大奥秘中之一。
(讨论问题)
你认为在今天中国教会现实下,是否应该再复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并且,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不适合今天中国状况的是哪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