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颗顺从的心,是不是就没有罪恶产生呢?不是这样的。
被称为“上帝”的摩西接受“十戒”后,从山上下来。这时,他看到人们在他不在的时候已经造好金牛,并对它顶礼膜拜,就大为光火,打碎了那块刻有十戒的石板。因为这个罪过,在他死的时候没有被允许到和上帝约定的地方(迦南)。
被上帝宠爱的大卫王看到部下的美貌之妻沐浴的时候,情欲泛滥,逼她与自己同寝。所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和实现没有过失的生活还有着很大的距离。无论是窃贼还是强盗都承认自己所做的是一种恶行。“罪”的问题里面,总有些是单靠人们的道德意识解决不了的。
犹太人将这称之为“恶的冲动”(英语叫“EvilImpulse”或“EvilInclination”)。这种“恶的冲动”的概念是犹太人特有的,我还不知道其它民族的思想文化中还有相类似的表述。
在着名的挪亚时代,地球上暴虐横行,上帝就想用洪水将人类消灭。这个《创世记》上的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概念。
上帝对于世上罪恶曼延早有了思想准备,但他想不到每天看到的全都是恶行。上帝当初创造了人后悔莫急,说:“把我创造的人从地面上抹去!人也好,兽也好,就是天上的飞鸟,我都后悔当初造了它们。”
洪水消退之后,挪亚为上帝设立了祭坛,在祭坛上摆上了祭品。上帝闻到祭品的香气,不禁心动,说:“人年轻时候犯了错,我就毁坏他们的土地。这种事我不会再做了。”
“耶次艾”这个希伯来语的词实在太难翻译,如果把它作为“创造”派生出来的动词来理解就是“表象”和“意图”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它就像是“心象”,指突然涌在心头的意念﹑意欲和欲望。人通过“心”这个无色无形的精神机能,获取有形的对象,并使之表象化。上帝说“年轻时候”,很显然是指思春期以来,人们能感受到的肉欲或是性的欲望的时候。人类真正开始自主行事,走上恶行道路的时候就是从思春期开始的。
事实上,“耶次艾”这个概念已经被犹太人当作肉欲﹑欲望和权利欲等的总称来使用了。它有时像火一样,在人们心中燃起,点燃人各种各样的欲望。有时,人的心没有被点燃,却仍然试图达成某种欲望。从这层意思上看,将“耶次艾”翻译为“恶的冲动”更贴切一些,更能表现出这个词所特有的意味。
“恶的耶次艾”诱导人们享乐,让人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犹太人把它称作是“在店门前转悠的野狗”。因为它会在店主疏忽的时候溜进店里,偷吃挂着的鱼和肉。一个十分诚实的公司员工突然会挪用公司的经费去赌马。同事们会惊讶,“这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是因为“恶的冲动”巧妙地潜入了他的心中。
特别是在**和性行为的情况下,“恶的冲动”更容易发生。在夫妻生活中,就是圣人也免不了受到“恶的耶次艾”的影响。耶稣说:“谁都有情欲。见到少女的时候,他已经把她在心中**了。”将他的这句名言和当时拉比们对“恶的耶次艾”的见解综合起来看,意义十分深刻。
偶像崇拜也是“恶的耶次艾”作用的结果。偶像也是人的心理的产物,所以崇拜的结局只能是自己崇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