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5课 圣灵的洗和充满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by 黄子嘉等

许多人都认为,论到圣灵有关的题目,最困难的是「圣灵的洗」,而最重要的则是「圣灵充满」。基督徒都需要亲身经历「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然而什么才是圣经所论的正确含义呢?信徒是在什么时候及怎样的情况下,才会领受圣灵的这些恩典呢?很可惜,两千年来的教会历史,竟常出现为此「灵恩」相互争吵彼此攻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诚然只让「亲者痛,愁者快」。但愿众信徒都以圣经为基础,顺从在圣灵默感下的圣经教训,以求明白这重要的真理。

首先要说明,除了在五旬节那天「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是同时发生之外(参徒一5,二1~4),其余经文皆分别二者为不同之事件。「圣灵的洗」是一次过之经历,而「圣灵充满」则是一生之久常常要经历的。

全部圣经只用七次「圣灵的洗」这词句。其中五次皆预指五旬节的圣灵降临(参太三11;可一8;路三16;约一33;徒一5,前四次是施洗约翰的预言,第五次是主耶稣的预告),第六次指圣灵降在哥尼流一家人的身上,使他们重生得救(参徒十44~48,十一14~17)。最后一次乃保罗论到所有哥林多的信徒,全都「一次过」地领受了「圣灵的洗」,致使他们成为基督的身体(参林前十二13)。另外还有二处经文论到「受圣灵」(参徒二38,十九2,很可能就是「圣灵的洗」),也当一同研讨。这其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下:

一、圣灵重生与圣灵的洗是一件事(即灵生等于灵洗)呢?或是两件事(即先灵生后灵洗)呢?(有关圣灵重生之意义,详见第1课。)

二、「灵洗」是否定然伴随着特殊的现象?如:说方言、说预言、见异象、仆倒、蹦跳、大笑、大哭、吼叫、神医等。

三、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有何关联呢?

第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圣灵重生」即等于「圣灵的洗」。但有两个特殊的例外。一是,五旬节受圣灵洗的门徒,可能是已经先被圣灵重生的信徒(参徒二1);另一是,撒马利亚的信徒,在受洗归主之后,经使徒按手才「受圣灵」(参徒八4~17,虽未用「圣灵的洗」这词句,但「圣灵降临」及「受圣灵」之用法应指此而言;再参徒十44、47)。至于为何有此二特例,则容后再述。而其他各处之经文皆支持「灵生」既是「灵洗」。

首先,主后三十年,由五旬节当天悔改信主的三千门徒来看,他们都是听了福音,被圣灵感动而觉扎心,以至悔改认罪、信主受洗、并且领受了所赐的圣灵(参徒二37~41)。经文虽未明言,但应该就是受「圣灵的洗」。在他们的经历中,「灵生」就是「灵洗」,二者同时发生,并且没有说方言或说预言等的特别表现。

其次,约在主后三十八年,当该撒利亚的哥尼流一家人正听福音时,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叫他们悔改信主并得救;以后彼得对此加以说明,那就是收了「圣灵的洗」(参徒十一15~18)。这情况同样是圣灵等于灵洗,而且二者同时发生,并且有说方言和称颂神为大的表现。

第三,大约主后五十二年,以弗所城里有十二位只知道约翰洗礼的门徒,聆听保罗传讲信靠主耶稣之道而受洗归主,当时就有圣灵降在他们身上(参徒十九1~7)。若这可称为「圣灵的洗」,则又是灵生等于灵洗,也是同时发生,并且有说方言及预言之特别表现。

最后,约在主后五十五年,保罗由以弗所写信给哥林多教会,说明了「圣灵洗」的基本神学含义,那就是「成了一个身体」,并强调所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不分是犹太人或外邦人,都已经一次过地受了「圣灵的洗」(参林前十二13)。但事实上,当圣灵重生一个人时,也就是他与基督产生了生命的关连,并已经成了基督身上的肢体了。

因此,「圣灵的洗」与「圣灵重生」乃是同一件事,而且不一定会有任何特殊的表现。因保罗在下文明白地说:岂都是说方言的?岂都是翻方言的?岂都是行异能的?岂都是恩赐医病的?(参林前十二29、30)既然这些答案全都是否定的,更遑论那些圣经中未曾提到大的怪异经历了!事实上,「都从圣灵受洗」之动词是简单过去被动式,意指过去一次成就的动作,故那是指初信主时的那一次「圣灵重生」了。

那么为何会有五旬节及撒马利亚的两个特例呢?首先,五旬节时的门徒有许多位已跟从主耶稣两三年,并也真心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和死而复活的救主。虽说五旬节之前,圣灵尚未正式降临,但他们很可能是已经奇妙地被圣灵重生了的信徒。因主耶稣曾确切地说:「信他的人有永生。」(约三15、16,五24,六40等)但为何那些已经得到「灵生」的人还要接受「灵洗」呢?主要原因是教会要在五旬节那天「有形地」被成立起来。神要藉圣灵「公然正式的降临」而形成基督的身体,并使分散在十五个地区之犹太归国侨民,以后也因信基督耶稣而加入这崭新合一的团体。故不论门徒是否已经被圣灵重生,都要藉五旬节之圣灵的洗而形成一个「身体」。故这先灵生后灵洗的情况是一个特例。

其次,「撒马利亚信徒」(参徒八4~17)也是一个不得已的特例。由于撒马利亚人与犹太人互相为仇已有五六百年,彼此之间隔阂极深,若无发生像五旬节圣灵降临之特别情景,实难将撒马利亚信徒和犹太信徒连结成一个身体。故神让撒马利亚的信徒先得着圣灵重生,再特别藉彼得与约翰为他们按手(或许这也是应验主耶稣的预言:要把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及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让他在各族群中开始教会),使他们经历到特殊现象之「受圣灵」(应该就是「圣灵的洗」),而让犹太信徒与撒马利亚信徒,在彼此心灵中真正成为一体,而且是「合而为一」的基督教会。

总之,除在耶路撒冷及撒马利亚刚成立教会时,有两个可能是「先灵生后灵洗」的特例之外,其后教会开始发展并逐渐定型,灵生与灵洗乃为同一件事。都是圣灵感动人悔改认罪,信靠耶稣,得着神的生命,并连结成为「基督的身体」;并且可能有说方言、说预言之表现,但也可能都没有。因为这些都是圣灵按照自己的意思所要分给各人的恩赐(参林前十二11),信徒自己不应该错误地强求某一特别的表现。

事实上,有关属灵恩赐之表现,最重要的原则是:「举凡圣经曾有的经历,都常被尊重;举凡圣经没有的现象,都不要羡慕。尤其特例不可当成通例;个人之特别经验,也不可要求人人都要有。一切属灵的恩赐,都要让圣灵作主。」故此,凡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必再切慕追求圣灵的洗,因他已经在圣灵重生的同时得到了圣灵的洗,虽然不一定有特殊的表现。然而基督徒应当持续切慕常常被「圣灵充满」,好使自己不仅有丰盛的生命与果子,也有属灵的恩赐和能力。

论到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的关系。首先要注意的是,圣灵的洗是一次过的。而圣灵充满是一生之久常要经历的。在新约书信中惟一出现圣灵充满的地方是《以弗所书》第五章十八节:「要被圣灵充满。」保罗于此使用的动词是现在时态(表示持续发生)、命令语气(表示必须如此),又是多数形态(表示全部信徒)和被动语态(表示圣灵作主)。圣经中仅在五旬节那天圣灵降临时,讲到门徒同时经历到「圣灵的洗」与「第一次的圣灵充满」。固然以后《使徒行传》中,门徒仍然常被圣灵充满,但并没有人再接受第二次的圣灵的洗。

全本圣经使用「圣灵充满」这个词共有十九次。其中四次在旧约。前三次论到摩西的巧匠,有智慧建造会幕及相关用品(参出二十八3,三十一3,三十五31);后一次是描写摩西的接班人约书亚,有智慧带领百姓(参申三十四9)。这四次无须特别研讨。然而在新约的十五次中,也有较特别的四次,亦不在此申论[即施洗约翰在母腹中被圣灵充满(参路一15);施洗约翰的母亲歌颂主(参路一41);施洗约翰的父亲说预言(参路一67);主耶稣自己被圣灵充满(参路四1)等]。剩下的十一次则与基督徒关系密切。除了《以弗所书》第五章八节之外,其余十次都记在《使徒行传》中。

但要注意,「圣灵充满」在希腊文圣经的《使徒行传》中,有四次是形容词用法(参徒六3、5,七55,十一24),其他六次是「动词」用法(参徒二4,四8、31,十三9、52)。

「圣灵充满」的形容词用法乃形容一种「情况」、说明一种「状态」。是描写人灵命成熟,品格美好,结出丰盛之圣灵果子,并彰显出基督的荣形。就如当年(参徒六2-5)选出七位同工管理数千人的饭食。这七位被圣灵充满的「表现」是甘心服侍、任劳任怨、智慧充足、名声良好。再者,被圣灵充满的司提反还通晓圣经,熟悉圣史,而且他懂得传扬圣道,甚至能从《创世纪》讲到《尼希米记》。当他快要被石头打死之前,不但对仇敌心无怨恨,反而真心饶恕并求主赦免他们的罪(参徒六60)。

另一位被圣灵充满的巴拿巴,是个完美奉献归主为圣的人。除了房屋、田产、积蓄、财富全部奉献给主使用之外,更是顺主感召,奉献一生,甚至为主独身,四处传道。尤其可贵的是巴拿巴心胸宽广,又乐于提携后进;当年保罗最先承蒙他接待,又不断被举荐和持续同工;以后又甘于让保罗取代他同工团领袖的地位。如此圣灵充满的表现,真是令人佩服,且不愧被誉为「好人」。至于为了「马可事件」导致与保罗之间的摩擦,并双方因此分道扬镳(参徒十五36~41),引起不同之揣测,但合理的解释如下:这不是巴拿巴的错(被认为包庇其表弟),也不是保罗的错(以为他缺少宽广包容),甚至马可也没有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巴拿巴和保罗失去了被圣灵充满的人生,也不能归咎马可蒙召不清或不肯受苦或贪爱世界或意志不坚,这应该只是马可不能适应外邦文化与生活习俗使然。因为马可自幼即严守「犹太主义-奉行割礼」(参西四10、11),直到主后六十一年,保罗写《歌罗西书》推荐马可时仍是如此),其生活习俗皆遵照犹太传统之律例、礼仪、节日、饮食、洁净等等之规条。主后四十七至四十八年,当马可跟随巴拿巴和保罗去塞浦路斯等地宣教时,实在难以放弃犹太习俗,或像保罗一般地豁达,故马可到了别加就先行离去。保罗被圣灵充满,并一心要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因而坚决不让任何犹太习俗成为福音的拦阻。为此之故,保罗不肯再带马可前去。巴拿巴也是被圣灵充满的人,并懂得体恤宽容年轻尚有待磨练之同工,因而再给马克学习的机会。事实证明,神使用这两位被圣灵充满的前辈,让后生马可获得属灵的益处,而能渐渐地成为神重用的器皿。

所谓形容词的圣灵充满,就是基督徒表现出甘心服侍、任劳任怨、智慧充满、名声良好、勤研圣经、通晓圣道、饶恕仇敌、为敌代求、全然奉献、让主使用、心胸宽广、提携后进、坚持真理、全为福音等的美好态度与德行。今日主的教会,何等需要真正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

《使徒行传》讲到六次动词的被圣灵充满。所讲的对象包括:使徒(参二4)、彼得(参四8)、门徒(参四31,十三52)和保罗(参九17,十三9)。

《使徒行传》在提到他们被圣灵充满时,所使用的动词皆为简单过去时态,是指「过去一次完成之动作」,特别强调当时在某次侍奉之中的能力、胆量、智慧、讲道、神迹、恩赐等。很明显这六次的「圣灵充满」,都与热诚传讲福音并见证基督有关。这正应验了主耶稣的预言:「但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

(一)论到使徒(参二4)被圣灵充满。五旬节时,门徒为了要向十五种方言的人传道,圣灵就赐下说方言的恩赐给他们,结果是讲道见证主大得能力,有三千人归服了主;

(二)在杀害主耶稣的众官员面前,彼得大胆高举主名和他的十字架救恩,就经历了圣灵所赐的胆量、能力和口才(参四8);

(三)彼得和约翰放胆讲道(参四13),却险遭公会的官长为难,被释放之后,将所发生之事告诉众门徒。当众人同心祷告时「聚会的地方震动」(参四31),而且大家都被圣灵充满而放胆讲道;

(四)保罗信主之后数日,经亚拿尼亚按手医治眼瞎,又特蒙恩被圣灵充满而开始热心传道(参九17);

(五)保罗在传道过程中,因面对属灵争战而又被圣灵充满,并得着大能败坏了恶者的权势(参十三9);

(六)最后保罗和巴拿巴因传扬主道遭受逼迫,被人逐出彼西底的安提阿,转往以哥念。门徒又被喜乐和圣灵充满(参十三52)。

上述这些被圣灵充满的表现是暂时性的,事过之后就随之消失,但却又可重新再被圣灵充满。当信徒有心为主作见证或面对属灵争战时,圣灵会一次又一次地充满那些为主而活的人,并赐下从天而来的属灵恩赐与大能,使基督徒得胜一切罪恶的权势,攻破一切坚固的堡垒,让人愿意归服基督。

基督徒需要不断地被圣灵充满。不但需要有「形容词的被圣灵充满」――满有基督丰盛的生命及圣灵美善的果子;也需要有「动词的被圣灵充满」――满有属灵的能力与恩赐,能够大胆地为主传扬真道并作主见证直到地极。但愿基督徒都为广传福音、见证主名而尽心竭力。又要切慕经常被圣灵充满,将自己更完全地献上给神,并让圣灵更自由地管理运行。深信主耶稣升天前的应许――「但圣灵要降在你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一8――就是圣灵充满的经历),仍然会继续不断地实现在众基督徒的身上。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许多人都认为,论到圣灵有关的题目,最困难的是「圣灵的洗」,而最重要的则是「圣灵充满」。基督徒都需要亲身经历「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然而什么才是圣经所论的正确含义呢?信徒是在什么时候及怎样的情况下,才会领受圣灵的这些恩典呢?很可惜,两千年来的教会历史,竟常出现为此「灵恩」相互争吵彼此攻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诚然只让「亲者痛,愁者快」。但愿众信徒都以圣经为基础,顺从在圣灵默感下的圣经教训,以求明白这重要的真理。 首先要说明,除了在五旬节那天「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是同时发生之外(参徒一5,二1~4),其余经文皆分别二者为不同之事件。「圣灵的洗」是一次过之经历,而「圣灵充满」则是一生之久常常要经历的。 全部圣经只用七次「圣灵的洗」这词句。其中五次皆预指五旬节的圣灵降临(参太三11;可一8;路三16;约一33;徒一5,前四次是施洗约翰的预言,第五次是主耶稣的预告),第六次指圣灵降在哥尼流一家人的身上,使他们重生得救(参徒十44~48,十一14~17)。最后一次乃保罗论到所有哥林多的信徒,全都「一次过」地领受了「圣灵的洗」,致使他们成为基督的身体(参林前十二13)。
另外还有二处经文论到「受圣灵」(参徒二38,十九2,很可能就是「圣灵的洗」),也当一同研讨。这其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下: 一、圣灵重生与圣灵的洗是一件事(即灵生等于灵洗)呢?或是两件事(即先灵生后灵洗)呢?(有关圣灵重生之意义,详见第1课。) 二、「灵洗」是否定然伴随着特殊的现象?如:说方言、说预言、见异象、仆倒、蹦跳、大笑、大哭、吼叫、神医等。 三、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有何关联呢? 第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圣灵重生」即等于「圣灵的洗」。但有两个特殊的例外。一是,五旬节受圣灵洗的门徒,可能是已经先被圣灵重生的信徒(参徒二1);另一是,撒马利亚的信徒,在受洗归主之后,经使徒按手才「受圣灵」(参徒八4~17,虽未用「圣灵的洗」这词句,但「圣灵降临」及「受圣灵」之用法应指此而言;再参徒十44、47)。至于为何有此二特例,则容后再述。而其他各处之经文皆支持「灵生」既是「灵洗」。 首先,主后三十年,由五旬节当天悔改信主的三千门徒来看,他们都是听了福音,被圣灵感动而觉扎心,以至悔改认罪、信主受洗、并且领受了所赐的圣灵(参徒二37~41)。经文虽未明言,但应该就是受「圣
灵的洗」。在他们的经历中,「灵生」就是「灵洗」,二者同时发生,并且没有说方言或说预言等的特别表现。 其次,约在主后三十八年,当该撒利亚的哥尼流一家人正听福音时,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叫他们悔改信主并得救;以后彼得对此加以说明,那就是收了「圣灵的洗」(参徒十一15~18)。这情况同样是圣灵等于灵洗,而且二者同时发生,并且有说方言和称颂神为大的表现。 第三,大约主后五十二年,以弗所城里有十二位只知道约翰洗礼的门徒,聆听保罗传讲信靠主耶稣之道而受洗归主,当时就有圣灵降在他们身上(参徒十九1~7)。若这可称为「圣灵的洗」,则又是灵生等于灵洗,也是同时发生,并且有说方言及预言之特别表现。 最后,约在主后五十五年,保罗由以弗所写信给哥林多教会,说明了「圣灵洗」的基本神学含义,那就是「成了一个身体」,并强调所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不分是犹太人或外邦人,都已经一次过地受了「圣灵的洗」(参林前十二13)。但事实上,当圣灵重生一个人时,也就是他与基督产生了生命的关连,并已经成了基督身上的肢体了。 因此,「圣灵的洗」与「圣灵重生」乃是同一件事,而且不一定会有任何特殊的表现。因保罗在下文明
白地说:岂都是说方言的?岂都是翻方言的?岂都是行异能的?岂都是恩赐医病的?(参林前十二29、30)既然这些答案全都是否定的,更遑论那些圣经中未曾提到大的怪异经历了!事实上,「都从圣灵受洗」之动词是简单过去被动式,意指过去一次成就的动作,故那是指初信主时的那一次「圣灵重生」了。 那么为何会有五旬节及撒马利亚的两个特例呢?首先,五旬节时的门徒有许多位已跟从主耶稣两三年,并也真心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和死而复活的救主。虽说五旬节之前,圣灵尚未正式降临,但他们很可能是已经奇妙地被圣灵重生了的信徒。因主耶稣曾确切地说:「信他的人有永生。」(约三15、16,五24,六40等)但为何那些已经得到「灵生」的人还要接受「灵洗」呢?主要原因是教会要在五旬节那天「有形地」被成立起来。神要藉圣灵「公然正式的降临」而形成基督的身体,并使分散在十五个地区之犹太归国侨民,以后也因信基督耶稣而加入这崭新合一的团体。故不论门徒是否已经被圣灵重生,都要藉五旬节之圣灵的洗而形成一个「身体」。故这先灵生后灵洗的情况是一个特例。 其次,「撒马利亚信徒」(参徒八4~17)也是一个不得已的特例。由于撒马利亚人与犹太
人互相为仇已有五六百年,彼此之间隔阂极深,若无发生像五旬节圣灵降临之特别情景,实难将撒马利亚信徒和犹太信徒连结成一个身体。故神让撒马利亚的信徒先得着圣灵重生,再特别藉彼得与约翰为他们按手(或许这也是应验主耶稣的预言:要把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及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让他在各族群中开始教会),使他们经历到特殊现象之「受圣灵」(应该就是「圣灵的洗」),而让犹太信徒与撒马利亚信徒,在彼此心灵中真正成为一体,而且是「合而为一」的基督教会。 总之,除在耶路撒冷及撒马利亚刚成立教会时,有两个可能是「先灵生后灵洗」的特例之外,其后教会开始发展并逐渐定型,灵生与灵洗乃为同一件事。都是圣灵感动人悔改认罪,信靠耶稣,得着神的生命,并连结成为「基督的身体」;并且可能有说方言、说预言之表现,但也可能都没有。因为这些都是圣灵按照自己的意思所要分给各人的恩赐(参林前十二11),信徒自己不应该错误地强求某一特别的表现。 事实上,有关属灵恩赐之表现,最重要的原则是:「举凡圣经曾有的经历,都常被尊重;举凡圣经没有的现象,都不要羡慕。尤其特例不可当成通例;个人之特别经验,也不可要求人人都要有。一切属灵的恩赐,都要
让圣灵作主。」故此,凡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必再切慕追求圣灵的洗,因他已经在圣灵重生的同时得到了圣灵的洗,虽然不一定有特殊的表现。然而基督徒应当持续切慕常常被「圣灵充满」,好使自己不仅有丰盛的生命与果子,也有属灵的恩赐和能力。 论到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的关系。首先要注意的是,圣灵的洗是一次过的。而圣灵充满是一生之久常要经历的。在新约书信中惟一出现圣灵充满的地方是《以弗所书》第五章十八节:「要被圣灵充满。」保罗于此使用的动词是现在时态(表示持续发生)、命令语气(表示必须如此),又是多数形态(表示全部信徒)和被动语态(表示圣灵作主)。圣经中仅在五旬节那天圣灵降临时,讲到门徒同时经历到「圣灵的洗」与「第一次的圣灵充满」。固然以后《使徒行传》中,门徒仍然常被圣灵充满,但并没有人再接受第二次的圣灵的洗。 全本圣经使用「圣灵充满」这个词共有十九次。其中四次在旧约。前三次论到摩西的巧匠,有智慧建造会幕及相关用品(参出二十八3,三十一3,三十五31);后一次是描写摩西的接班人约书亚,有智慧带领百姓(参申三十四9)。这四次无须特别研讨。然而在新约的十五次中,也有较特别的四次,亦不在此申论
[即施洗约翰在母腹中被圣灵充满(参路一15);施洗约翰的母亲歌颂主(参路一41);施洗约翰的父亲说预言(参路一67);主耶稣自己被圣灵充满(参路四1)等]。剩下的十一次则与基督徒关系密切。除了《以弗所书》第五章八节之外,其余十次都记在《使徒行传》中。 但要注意,「圣灵充满」在希腊文圣经的《使徒行传》中,有四次是形容词用法(参徒六3、5,七55,十一24),其他六次是「动词」用法(参徒二4,四8、31,十三9、52)。 「圣灵充满」的形容词用法乃形容一种「情况」、说明一种「状态」。是描写人灵命成熟,品格美好,结出丰盛之圣灵果子,并彰显出基督的荣形。就如当年(参徒六2-5)选出七位同工管理数千人的饭食。这七位被圣灵充满的「表现」是甘心服侍、任劳任怨、智慧充足、名声良好。再者,被圣灵充满的司提反还通晓圣经,熟悉圣史,而且他懂得传扬圣道,甚至能从《创世纪》讲到《尼希米记》。当他快要被石头打死之前,不但对仇敌心无怨恨,反而真心饶恕并求主赦免他们的罪(参徒六60)。 另一位被圣灵充满的巴拿巴,是个完美奉献归主为圣的人。除了房屋、田产、积蓄、财富全部奉献给主使用之外,更是顺
主感召,奉献一生,甚至为主独身,四处传道。尤其可贵的是巴拿巴心胸宽广,又乐于提携后进;当年保罗最先承蒙他接待,又不断被举荐和持续同工;以后又甘于让保罗取代他同工团领袖的地位。如此圣灵充满的表现,真是令人佩服,且不愧被誉为「好人」。至于为了「马可事件」导致与保罗之间的摩擦,并双方因此分道扬镳(参徒十五36~41),引起不同之揣测,但合理的解释如下:这不是巴拿巴的错(被认为包庇其表弟),也不是保罗的错(以为他缺少宽广包容),甚至马可也没有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巴拿巴和保罗失去了被圣灵充满的人生,也不能归咎马可蒙召不清或不肯受苦或贪爱世界或意志不坚,这应该只是马可不能适应外邦文化与生活习俗使然。因为马可自幼即严守「犹太主义-奉行割礼」(参西四10、11),直到主后六十一年,保罗写《歌罗西书》推荐马可时仍是如此),其生活习俗皆遵照犹太传统之律例、礼仪、节日、饮食、洁净等等之规条。主后四十七至四十八年,当马可跟随巴拿巴和保罗去塞浦路斯等地宣教时,实在难以放弃犹太习俗,或像保罗一般地豁达,故马可到了别加就先行离去。保罗被圣灵充满,并一心要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因而坚决不让任何犹太习俗成为福音的拦阻。为此之
故,保罗不肯再带马可前去。巴拿巴也是被圣灵充满的人,并懂得体恤宽容年轻尚有待磨练之同工,因而再给马克学习的机会。事实证明,神使用这两位被圣灵充满的前辈,让后生马可获得属灵的益处,而能渐渐地成为神重用的器皿。 所谓形容词的圣灵充满,就是基督徒表现出甘心服侍、任劳任怨、智慧充满、名声良好、勤研圣经、通晓圣道、饶恕仇敌、为敌代求、全然奉献、让主使用、心胸宽广、提携后进、坚持真理、全为福音等的美好态度与德行。今日主的教会,何等需要真正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 《使徒行传》讲到六次动词的被圣灵充满。所讲的对象包括:使徒(参二4)、彼得(参四8)、门徒(参四31,十三52)和保罗(参九17,十三9)。 《使徒行传》在提到他们被圣灵充满时,所使用的动词皆为简单过去时态,是指「过去一次完成之动作」,特别强调当时在某次侍奉之中的能力、胆量、智慧、讲道、神迹、恩赐等。很明显这六次的「圣灵充满」,都与热诚传讲福音并见证基督有关。这正应验了主耶稣的预言:「但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 (一)论到使徒(参二4)被圣灵充满。五旬节时,门徒为
了要向十五种方言的人传道,圣灵就赐下说方言的恩赐给他们,结果是讲道见证主大得能力,有三千人归服了主; (二)在杀害主耶稣的众官员面前,彼得大胆高举主名和他的十字架救恩,就经历了圣灵所赐的胆量、能力和口才(参四8); (三)彼得和约翰放胆讲道(参四13),却险遭公会的官长为难,被释放之后,将所发生之事告诉众门徒。当众人同心祷告时「聚会的地方震动」(参四31),而且大家都被圣灵充满而放胆讲道; (四)保罗信主之后数日,经亚拿尼亚按手医治眼瞎,又特蒙恩被圣灵充满而开始热心传道(参九17); (五)保罗在传道过程中,因面对属灵争战而又被圣灵充满,并得着大能败坏了恶者的权势(参十三9); (六)最后保罗和巴拿巴因传扬主道遭受逼迫,被人逐出彼西底的安提阿,转往以哥念。门徒又被喜乐和圣灵充满(参十三52)。 上述这些被圣灵充满的表现是暂时性的,事过之后就随之消失,但却又可重新再被圣灵充满。当信徒有心为主作见证或面对属灵争战时,圣灵会一次又一次地充满那些为主而活的人,并赐下从天而来的属灵恩赐与大能,使基督徒得胜一切罪恶的权势,攻破一切坚固的堡垒,让人愿意归服基督。
基督徒需要不断地被圣灵充满。不但需要有「形容词的被圣灵充满」――满有基督丰盛的生命及圣灵美善的果子;也需要有「动词的被圣灵充满」――满有属灵的能力与恩赐,能够大胆地为主传扬真道并作主见证直到地极。但愿基督徒都为广传福音、见证主名而尽心竭力。又要切慕经常被圣灵充满,将自己更完全地献上给神,并让圣灵更自由地管理运行。深信主耶稣升天前的应许――「但圣灵要降在你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一8――就是圣灵充满的经历),仍然会继续不断地实现在众基督徒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