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21课 从哲学理性看信仰/梁燕城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by 黄子嘉等

破解虚无主义、唯物主义、中西之无神论,建立神信念的理性根据

哥德(Goethe)曾说:「理论是灰沉的,生命之金树是翠绿的。」英译为:TheTheoryisGray,GreenistheGoldenTreeofLife。

这段话引起很多哲学家探讨,如德国(Germany)的黑格尔(Hegel)及法国(France)的希普理(JeanHyppolite),他们解释这句话,主张是一连接辞。认为生命和理论是平排并列的两个范畴。

法国另一位大思想家米竭尔·福柯(MichelFoucault),则将这句解为:「只有当理论是灰沉的,那么才知道生命之树是翠绿的。」他的意思是与其归人理论的牛角尖,不如回到人生本身,从头开始作思考。

记得我十五岁时在书局买的第一本哲学书《西洋哲学史》,就是灰色的,十七岁买了两巨册唐君毅作的《哲学概论》,也是灰色的,我天天带着这巨著去阅读和思想,也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有深度,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女同学抢走这本巨著,要打开看看,但一分钟后抛回给我说:「真不知道是讲什么的!」

不错,若要用颜色来描述哲学,确是以灰色最为接近,打开那些哲学理论著作,其所用的名辞和推论的方式,确是使人摸不着头脑。若一个很有哲学思维的非专业人士,赞专业哲学的论文和书本,会越来越失去其原创的思维。中国学者陈春文指出,那些关于哲学的哲学问题越繁荣,「真正的哲学之思也越加赤贫。」确是智慧之言。

哲学原不是灰沉的理论框架,却根于「翠绿的生命金树」,哲学的字源,是「爱」(philos)与「智慧」(sophia)两希腊字的结合。苏格拉底(Socrates)讥讽那些自称智士(Sophist)的人,却称自己只是「爱智慧者」,这就成为哲学一辞的基本结构。

对智慧的爱好与追求,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却来自生活中的一种思维,一种反省,或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言,是对森罗万象的宇宙万有的一种「惊叹」,他说:「人能称为智慧者是要研究一切事物的第一原因及各原则。」或如雅克·马利旦(JacquesMaritain)所言,是要探讨第一原因,最高原则,最高的理由,又或如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所言,是一条道路,使存有的真相在惊叹中显露出来。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于生活中人察觉到有一个世界呈现在眼前,而为心灵所直觉到,人就在这里面行住坐卧,吃喝、工作、学习、思考。这是人的具体生命,先于一切理论知识,先于一切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也先于一切从理论建立的偏见。生活世界是人最原始的状态,就是哥德所谓的「翠绿的生命金树」,是一多姿多彩、多样纷呈的世界。

在生活中,人有思考、反省,也不断发问题。当人有深入的反省,所发的问题涉及「终极的真理」或「终极的奥秘」时,就是哲学的问题。

什么是终极的奥秘呢?「终极」是指最后的、最基础的、最底层的,「真理」(Truth)是指生活之所以可能、反省之所以可能、知识之所以可能、生命之所以可能、万有存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或原理,或是指这最后的真实本来面目,又可称为「真实」(reality)。这领域是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知识和理论所不能完全掌握的,永远有其不能全部理解的范围。也不能被放在理性系统中去得到最后答案,故又可名为「奥秘」。

当人仰首观天,为夕阳西下的美境所震撼,为星光灿烂的夜空而惊叹,进而问为何有这一切?万有的本体是什么?万有的根源是如何开始的?这涉及终极奥秘的问题,在哲学上属行而上学的研究范围。

当人运用理性知识去理解所见的世界时,忽然反省到知识如何建立的问题,人为什么能应用逻辑去推论呢?天地间为何有数学的系统可以去整理经验世界呢?逻辑和数学的基础在哪里?从何而来?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人如何认识所见的世界?什么叫经验?经验是如何运作的?人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世界?怎样可以使语言清楚无误地表达意义呢?这都涉及终极真理及终极奥秘的问题,在哲学上属知识论及语言分析的研究范围。

又当人在生活中体验到人生的苦与乐、善与恶、生与死等问题,反省到人为何会存在?存在为何有痛苦?痛苦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人为何有各种罪恶的表现?人又为何有道德的善?何谓善?何谓恶?善恶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什么行为是应该做,不应该做,又什么是死亡?生命为何终归要死?死后有无存在,人死之前活着有何意义?这都涉及终极真理与终极奥秘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范围。

以上这种问题,能有完全的答案吗?各派哲学都企图提出一些理论去解答,但没有一个理论能有满意的答案,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归属「元问题」(Metaproblematic,又译后设问题),那时对一般问题的根据加以追问,探索问题及答案的背后条件及根据。

例如人追问自然界的现象,如水是如何构成的,科学知识可以回答谓氢加氧加热构成水,但当再问这知识是如何建立的呢?什么是科学知识呢?这已进入哲学的思辩了。但当再问到底,什么是存有?什么是知识?这些都是元问题,是先于一切问题之问题。一切解答的知识,都根于一些基本的设定,当再追问这些设定时,人就无法用知识去解释自己的设定,因为这是先于知识的问题。这就属于终极奥秘的领域。

哲学之被称为「爱智慧」之学,正由于人对这些问题不能有确定之知识,故只能爱好和追求,而所谓智慧,就是期盼这些终极问题有所洞察,而能提供一较接近真实或暂时可被接受的一些观点。

哲学要求从理性去探索终极奥秘的问题,由于永远不能有圆满的答案,故此哲学的研究永远是要爱好与追求下去,这就是所谓爱智慧之学的特质,人要无止境地探索终极的真理。

但若没有圆满的终极答案,人生又总有终极的不安稳,因为人若不掌握最后真理,就难确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对、什么是应该。然而人在具体生活终必须即时做抉择,并希望其抉择是正确的,与真实世界相应的。在未有最后的理性答案时,人就要用另一方式去掌握终极奥秘的真实面目,那就是凭信心去相信终极真理是什么。

在生活中,人不断要做抉择,每一个抉择都需要有些指引原则来使抉择正确和合理。这些原则牵涉对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之看法,若理性不能掌握这终极真理,就只能凭信念去做决定。故此每个人都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接受某一种对终极真理的信念,去指引自己做抉择,因而能安稳地活下去。

对终极真理作出一种信念的解释,而且投身于这信念,用这信念去指示自己生活的抉择,在实践中去实现这信念之目的和价值,这就是宗教性的信念。

宗教性的信念,不一定参与宗教的社会群体或仪式,而是人对终极真理与奥秘凭信心接受一个观点解释,并实践地根据这信念去生活。若相信宇宙人生一切均是虚无的虚无主义观,亦是一种宗教信念,若相信无神论,否定一切宗教所信的有真实性,但这仍是对终极真理的信念,是一种宗教信念。

当有各种对终极真理的信念并存,又各自宣称这信念是最后的,那又如何判别哪一个信念较为合理可信呢?这就需要理性去检视这信念,看其所提供的解释,能否与呈现于人直觉之前的生活世界各种现象,及当前理性可以掌握的知识,是否能一致,及其回答难题的能力是否足够,及其解释能力是否整合。

从哲学分析所见的生活世界及当前可掌握大知识,大概从现象描述上可掌握一些自明的真实,所谓「自明的真实」,是指「自身为自身证据」的,已被「给予」的,「在此」的,当下呈现的。在生活世界中,人可描述四个「自明的真实」范畴。

一、呈现在人心灵所见的世界是存在的,不是虚无的,基于巴门尼底斯(Promenades)的逻辑同一律,「有」就是「有」,不能是「非有」,故存有就是真实的呈现,不能化约之为「非有」或虚无,也不能生于虚无。万有呈现在人心灵之前,这是自明的真实。

二、这呈现在人心灵照察的万有,明明可观察到有多种具生命的存有物,生命现象的特质是能再产生后一代,使其生命的种类能延续下去,生命存在有延续之目的。至于物质的存有物,不具有这特质,这是自明真实的。

三、在心灵照察下的万有,还可观察到物质及生命的存有,均依据一定的规律而成其存在的状态。所谓规律,是指存有物质的关系和自身发展,均依循某种的秩序,使之不会有其他可能的处境,如在地球自然处境下,氢加氧加热必然产生水,一颗桃花的种子,就会发展成桃花,不会变成其他东西,这是明明可见,是自明的真实。

四、具有生命的存有物中,有一种称为人,从现象上分析出其有知觉、思想、感情的表现,并能追求真、善、美及创造文化。这也是明明可见,是自明的真实。

简单地说,这四个自明的真实范畴,用日常语言说,就是万物、生物、规律及人。人对终极真理信念,若能整全地解释这四个真实的范畴,可视为较合理性的信念。

若从现象分析人心灵所察照的生活世界,可分析出四个自明的真实范畴∶

一、万有是存有(being),不是虚无(nothingness)

二、万有中有些是具生命(life)的存有

三、万有的关系和发展有规律(order)

四、具生命的存有中有一种是人的生命,具知觉、思想、感情及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现象。简单地说,人是具性情和自觉能力的。

分析人类较为普遍的终极真理的信念,可以检视其与这四大自明的真实范畴是否一致,而判定其是否较为合理的信念。

一是虚无主义的信念,认为宇宙的终极真理是虚无,不相信有任何真理或价值,这信念的人所采取之人生观就是只求当前的欲望满足,如《列子·杨朱篇》所云∶「且趣当生,兮遑死后。」检视这信念的合理性,是与第一个范畴矛盾,也与其他三大范畴不一致,故不能对呈现在人心灵察照的生活世界提供任何解释。故可批判这信念是无理性根据的。这信念本身就不相信理性的效能,若要求自身合理,也是矛盾的。

二是唯物主义的信念,这信念认为宇宙的终极真理是物质、运动及其规律,并主张人可通过努力去创造较理想的物质世界。这信念可解释第一范畴,以宇宙是有,不是无,存有就只有物质。但以物质为终极,很难解释生命和规律如何从物质中产生。因为物质本身不能像生命一样产生下一代及延续自己,也不能产生抽象的数学秩序。故对于第二、三、四范畴,均难以解释,只能假设在有一不可知的极长时间,于远古时代有一偶然的生命组合,再有一进化历程,但这是当前观察不到的,且纵使解释了生命的出现和发展,也不能解释规律的来源。

第三个终极信念是泛神论,基本上主张终极的真理就是生命和秩序的本体,对史宾诺莎(Spinoza)来说,这本体是永恒无限的神,对佛家如来藏系统来说,这是清净自性心。对老子来说,这是发展中的规律,及所有生命潜能的本体,宋明儒视之为宇宙万有及道德的根源,是天理与天道。人的价值就是从本性中寻回这宇宙的根源,而与这天道融合。

检视泛神论的信念,可以充分解释一、二、三范畴,但对第四范畴有一困难,生命和秩序的本体,如何能创生有性情,有自觉能力的人呢?生命和秩序本身无知觉、思想、感情及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性质,如何创生人呢?除非视人的性情和自觉是虚假的,但这与所照察的现象不一致。

第四个终极信念是相信一位有性情位格的神,超越万有而又创造万有,从虚无中造出万有,将规律和秩序来架构万有,又创造生命,更创造有性情的人类,赋予人类有知觉、思想、感情及自觉地追求真善美之心。检视神的终极真理信念,基本上可与生活世界四个自明的范畴一致,充分提供解释,故从理性检视来看,相信神存在的信念是最为完整而符合理性的。

从哲学上说,柏拉图(Plato)提出造物主(Demiurge)是宇宙之根源与父亲,是一切美善、知识与人及其灵魂的创造者。而中国《十三经》所提到的皇天上帝或天,均属神存在的信念。

终极的真理若是有性情的神,则这有情的真理,是一具有主动性的本体,可以主动与人类接触。若神主动打开自己,与人会面,就称为「启示」,若他主动进入历史,解救人的苦难,赦免人的罪恶,那就称为「救赎」。从以上推论,神的信念是合乎理性的,而且神对人有启示和救赎是可能的。当历史上人在具体人生中遇到神的特殊启示,及经验到他的救赎行动时,在其默示下,就写成了圣经。而基督教信仰就依于这理性基础而建立。

不过这信念仍要克服另一个难题,就是若认为神是全善全能的,那如何可以解释人类世界中有罪恶和痛苦的事实呢?神为何容许恶(evil)的存在呢?故采取神信念的人,必须以理性解释苦罪如何与神信念一致。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破解虚无主义、唯物主义、中西之无神论,建立神信念的理性根据 哥德(Goethe)曾说:「理论是灰沉的,生命之金树是翠绿的。」英译为:TheTheoryisGray,GreenistheGoldenTreeofLife。 这段话引起很多哲学家探讨,如德国(Germany)的黑格尔(Hegel)及法国(France)的希普理(JeanHyppolite),他们解释这句话,主张是一连接辞。认为生命和理论是平排并列的两个范畴。 法国另一位大思想家米竭尔·福柯(MichelFoucault),则将这句解为:「只有当理论是灰沉的,那么才知道生命之树是翠绿的。」他的意思是与其归人理论的牛角尖,不如回到人生本身,从头开始作思考。 记得我十五岁时在书局买的第一本哲学书《西洋哲学史》,就是灰色的,十七岁买了两巨册唐君毅作的《哲学概论》,也是灰色的,我天天带着这巨著去阅读和思想,也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有深度,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女同学抢走这本巨著,要打开看看,但一分钟后抛回给我说:「真不知道是讲什么的!」 不错,若要用颜色来描述哲学,确是以灰色最为接近,打开那些哲学理论著作,
其所用的名辞和推论的方式,确是使人摸不着头脑。若一个很有哲学思维的非专业人士,赞专业哲学的论文和书本,会越来越失去其原创的思维。中国学者陈春文指出,那些关于哲学的哲学问题越繁荣,「真正的哲学之思也越加赤贫。」确是智慧之言。 哲学原不是灰沉的理论框架,却根于「翠绿的生命金树」,哲学的字源,是「爱」(philos)与「智慧」(sophia)两希腊字的结合。苏格拉底(Socrates)讥讽那些自称智士(Sophist)的人,却称自己只是「爱智慧者」,这就成为哲学一辞的基本结构。 对智慧的爱好与追求,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却来自生活中的一种思维,一种反省,或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言,是对森罗万象的宇宙万有的一种「惊叹」,他说:「人能称为智慧者是要研究一切事物的第一原因及各原则。」或如雅克·马利旦(JacquesMaritain)所言,是要探讨第一原因,最高原则,最高的理由,又或如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所言,是一条道路,使存有的真相在惊叹中显露出来。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于生活中人察觉到有一个世界呈现在眼前,而为心灵所直觉到,人就在这里面行
住坐卧,吃喝、工作、学习、思考。这是人的具体生命,先于一切理论知识,先于一切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也先于一切从理论建立的偏见。生活世界是人最原始的状态,就是哥德所谓的「翠绿的生命金树」,是一多姿多彩、多样纷呈的世界。 在生活中,人有思考、反省,也不断发问题。当人有深入的反省,所发的问题涉及「终极的真理」或「终极的奥秘」时,就是哲学的问题。 什么是终极的奥秘呢?「终极」是指最后的、最基础的、最底层的,「真理」(Truth)是指生活之所以可能、反省之所以可能、知识之所以可能、生命之所以可能、万有存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或原理,或是指这最后的真实本来面目,又可称为「真实」(reality)。这领域是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知识和理论所不能完全掌握的,永远有其不能全部理解的范围。也不能被放在理性系统中去得到最后答案,故又可名为「奥秘」。 当人仰首观天,为夕阳西下的美境所震撼,为星光灿烂的夜空而惊叹,进而问为何有这一切?万有的本体是什么?万有的根源是如何开始的?这涉及终极奥秘的问题,在哲学上属行而上学的研究范围。 当人运用理性知识去理解所见的世界时,忽然反省到知识如何建立的问
题,人为什么能应用逻辑去推论呢?天地间为何有数学的系统可以去整理经验世界呢?逻辑和数学的基础在哪里?从何而来?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人如何认识所见的世界?什么叫经验?经验是如何运作的?人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世界?怎样可以使语言清楚无误地表达意义呢?这都涉及终极真理及终极奥秘的问题,在哲学上属知识论及语言分析的研究范围。 又当人在生活中体验到人生的苦与乐、善与恶、生与死等问题,反省到人为何会存在?存在为何有痛苦?痛苦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人为何有各种罪恶的表现?人又为何有道德的善?何谓善?何谓恶?善恶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什么行为是应该做,不应该做,又什么是死亡?生命为何终归要死?死后有无存在,人死之前活着有何意义?这都涉及终极真理与终极奥秘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范围。 以上这种问题,能有完全的答案吗?各派哲学都企图提出一些理论去解答,但没有一个理论能有满意的答案,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归属「元问题」(Metaproblematic,又译后设问题),那时对一般问题的根据加以追问,探索问题及答案的背后条件及根据。 例如人追问自然界的现象,如水是如何构成的,科学知识可以回答
谓氢加氧加热构成水,但当再问这知识是如何建立的呢?什么是科学知识呢?这已进入哲学的思辩了。但当再问到底,什么是存有?什么是知识?这些都是元问题,是先于一切问题之问题。一切解答的知识,都根于一些基本的设定,当再追问这些设定时,人就无法用知识去解释自己的设定,因为这是先于知识的问题。这就属于终极奥秘的领域。 哲学之被称为「爱智慧」之学,正由于人对这些问题不能有确定之知识,故只能爱好和追求,而所谓智慧,就是期盼这些终极问题有所洞察,而能提供一较接近真实或暂时可被接受的一些观点。 哲学要求从理性去探索终极奥秘的问题,由于永远不能有圆满的答案,故此哲学的研究永远是要爱好与追求下去,这就是所谓爱智慧之学的特质,人要无止境地探索终极的真理。 但若没有圆满的终极答案,人生又总有终极的不安稳,因为人若不掌握最后真理,就难确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对、什么是应该。然而人在具体生活终必须即时做抉择,并希望其抉择是正确的,与真实世界相应的。在未有最后的理性答案时,人就要用另一方式去掌握终极奥秘的真实面目,那就是凭信心去相信终极真理是什么。 在生活中,人不断要做抉择,每一个抉择都需要有
些指引原则来使抉择正确和合理。这些原则牵涉对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之看法,若理性不能掌握这终极真理,就只能凭信念去做决定。故此每个人都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接受某一种对终极真理的信念,去指引自己做抉择,因而能安稳地活下去。 对终极真理作出一种信念的解释,而且投身于这信念,用这信念去指示自己生活的抉择,在实践中去实现这信念之目的和价值,这就是宗教性的信念。 宗教性的信念,不一定参与宗教的社会群体或仪式,而是人对终极真理与奥秘凭信心接受一个观点解释,并实践地根据这信念去生活。若相信宇宙人生一切均是虚无的虚无主义观,亦是一种宗教信念,若相信无神论,否定一切宗教所信的有真实性,但这仍是对终极真理的信念,是一种宗教信念。 当有各种对终极真理的信念并存,又各自宣称这信念是最后的,那又如何判别哪一个信念较为合理可信呢?这就需要理性去检视这信念,看其所提供的解释,能否与呈现于人直觉之前的生活世界各种现象,及当前理性可以掌握的知识,是否能一致,及其回答难题的能力是否足够,及其解释能力是否整合。 从哲学分析所见的生活世界及当前可掌握大知识,大概从现象描述上可掌握一些自明的真实,所谓「自明
的真实」,是指「自身为自身证据」的,已被「给予」的,「在此」的,当下呈现的。在生活世界中,人可描述四个「自明的真实」范畴。 一、呈现在人心灵所见的世界是存在的,不是虚无的,基于巴门尼底斯(Promenades)的逻辑同一律,「有」就是「有」,不能是「非有」,故存有就是真实的呈现,不能化约之为「非有」或虚无,也不能生于虚无。万有呈现在人心灵之前,这是自明的真实。 二、这呈现在人心灵照察的万有,明明可观察到有多种具生命的存有物,生命现象的特质是能再产生后一代,使其生命的种类能延续下去,生命存在有延续之目的。至于物质的存有物,不具有这特质,这是自明真实的。 三、在心灵照察下的万有,还可观察到物质及生命的存有,均依据一定的规律而成其存在的状态。所谓规律,是指存有物质的关系和自身发展,均依循某种的秩序,使之不会有其他可能的处境,如在地球自然处境下,氢加氧加热必然产生水,一颗桃花的种子,就会发展成桃花,不会变成其他东西,这是明明可见,是自明的真实。 四、具有生命的存有物中,有一种称为人,从现象上分析出其有知觉、思想、感情的表现,并能追求真、善、美及创造文化。这也是明明可见,
是自明的真实。 简单地说,这四个自明的真实范畴,用日常语言说,就是万物、生物、规律及人。人对终极真理信念,若能整全地解释这四个真实的范畴,可视为较合理性的信念。 若从现象分析人心灵所察照的生活世界,可分析出四个自明的真实范畴∶ 一、万有是存有(being),不是虚无(nothingness) 二、万有中有些是具生命(life)的存有 三、万有的关系和发展有规律(order) 四、具生命的存有中有一种是人的生命,具知觉、思想、感情及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现象。简单地说,人是具性情和自觉能力的。 分析人类较为普遍的终极真理的信念,可以检视其与这四大自明的真实范畴是否一致,而判定其是否较为合理的信念。 一是虚无主义的信念,认为宇宙的终极真理是虚无,不相信有任何真理或价值,这信念的人所采取之人生观就是只求当前的欲望满足,如《列子·杨朱篇》所云∶「且趣当生,兮遑死后。」检视这信念的合理性,是与第一个范畴矛盾,也与其他三大范畴不一致,故不能对呈现在人心灵察照的生活世界提供任何解释。故可批判这信念是无理性根据的。这信念本身就不相信理性的效能,若要求
自身合理,也是矛盾的。 二是唯物主义的信念,这信念认为宇宙的终极真理是物质、运动及其规律,并主张人可通过努力去创造较理想的物质世界。这信念可解释第一范畴,以宇宙是有,不是无,存有就只有物质。但以物质为终极,很难解释生命和规律如何从物质中产生。因为物质本身不能像生命一样产生下一代及延续自己,也不能产生抽象的数学秩序。故对于第二、三、四范畴,均难以解释,只能假设在有一不可知的极长时间,于远古时代有一偶然的生命组合,再有一进化历程,但这是当前观察不到的,且纵使解释了生命的出现和发展,也不能解释规律的来源。 第三个终极信念是泛神论,基本上主张终极的真理就是生命和秩序的本体,对史宾诺莎(Spinoza)来说,这本体是永恒无限的神,对佛家如来藏系统来说,这是清净自性心。对老子来说,这是发展中的规律,及所有生命潜能的本体,宋明儒视之为宇宙万有及道德的根源,是天理与天道。人的价值就是从本性中寻回这宇宙的根源,而与这天道融合。 检视泛神论的信念,可以充分解释一、二、三范畴,但对第四范畴有一困难,生命和秩序的本体,如何能创生有性情,有自觉能力的人呢?生命和秩序本身无知觉、思想、感情及自觉
地追求真善美的性质,如何创生人呢?除非视人的性情和自觉是虚假的,但这与所照察的现象不一致。 第四个终极信念是相信一位有性情位格的神,超越万有而又创造万有,从虚无中造出万有,将规律和秩序来架构万有,又创造生命,更创造有性情的人类,赋予人类有知觉、思想、感情及自觉地追求真善美之心。检视神的终极真理信念,基本上可与生活世界四个自明的范畴一致,充分提供解释,故从理性检视来看,相信神存在的信念是最为完整而符合理性的。 从哲学上说,柏拉图(Plato)提出造物主(Demiurge)是宇宙之根源与父亲,是一切美善、知识与人及其灵魂的创造者。而中国《十三经》所提到的皇天上帝或天,均属神存在的信念。 终极的真理若是有性情的神,则这有情的真理,是一具有主动性的本体,可以主动与人类接触。若神主动打开自己,与人会面,就称为「启示」,若他主动进入历史,解救人的苦难,赦免人的罪恶,那就称为「救赎」。从以上推论,神的信念是合乎理性的,而且神对人有启示和救赎是可能的。当历史上人在具体人生中遇到神的特殊启示,及经验到他的救赎行动时,在其默示下,就写成了圣经。而基督教信仰就依于这理性基础而建立。
不过这信念仍要克服另一个难题,就是若认为神是全善全能的,那如何可以解释人类世界中有罪恶和痛苦的事实呢?神为何容许恶(evil)的存在呢?故采取神信念的人,必须以理性解释苦罪如何与神信念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