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10 不得进迦南的摩西

圣经中的失败者 by 陈终道

10不得进迦南的摩西



经文民20:1-13



本段经文记载了两件重要事迹,第一件是以色列人因缺水而向摩西争闹,第二件是摩西因发怒而被神惩罚,不能进迦南。



以色列人因没有水喝而与摩西大大争闹,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四十年前,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后,到汛的旷野,在利非订安营,因没有水而大发怨言。按出埃及记第十七章的记载,当时以色列人声言要用石头打死摩西。神吩咐摩西用杖击打磐石,流出水给百姓喝,后来他们给那地方起名叫米利巴,意思就是争闹。这里所记的是四十年后,第二次的米利巴事件,发生在汛的旷野,在加低斯的地方。这时以色列人已经到了迦南厂的边境,他们为着同一原因而大发怨言。今日,信徒应时刻警醒,我们所遇见的试探,可能一再遇到;我们曾在某事上失败过,可能会再在同一事上失败,倘若我们不彻底地在一次的失败中起来,认真地对付我们的软弱,魔鬼便可能利用同一诡计使我们在同样的罪中跌倒。



水,原是十分普通的东西,是无需代价便可以得着的。在大多数的时候,神没有使以色列人缺水,神只不过有时容许他们遇到缺水的情形,这不过是为了使他们记起神以往的思典。若没有缺水的情形,他们绝不会感觉到平日有充足的水源饮用,也是神的大恩典。岂知,这原本应当让他们回想神以往恩典的机会,并未叫他们觉悟,反而引起他们大大发怒,与摩西争闹。今日的基督徒岂不也像当日的以色列人那样,每当略为缺乏时,原是神所赐的机会,使我们回想神过去周全的眷顾,并为神所曾赐的恩典感谢,但我们却只顾埋怨别人没有爱心。怪责教会负责人或某些比较富足的弟兄未给予足够的帮助。



按本段的记载,以色列人的埋怨使摩西十分难堪,他们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矿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他们显然怪责摩西害死他们的弟兄,这些“死在耶和华面前”的弟兄,大概就是民数记十六章中,因可拉叛变而死的人,也可能是指四十年在旷田倒毙的以色列人。现在他们把这笔帐全归在摩西身上,说是摩西害死他们,是摩西“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这些话多么强词夺理,不顾事实呢!当初以色列人在法老手下受**,便向神哀求,他们的痛苦和哀声达到神面前(出3:7),神监察眷顾他们的困苦,才兴起摩西拯救他们。当神呼召摩西时。摩西曾四次推辞神的召命,甚至神几乎要向摩西发怒,摩西才不得已担起这重责,几经交涉才领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的魔掌。现今以色列人竞说是摩西迫他们出埃及,他们的话,与上一代倒毙旷野的以色列人同一口气(民14:1-3;出17:3)。仿佛他们现在走到这旷野之地全是受了摩西的欺骗,他们完全不省察他们自己的不信、悖逆、埋怨、试探神,得罪神,以致飘流在旷野四十年,却将一切眼前的痛苦境遇,诿过于摩西。



本章首节提及米利暗死于加低斯,米利暗虽曾一时软弱,与亚伦联同攻击摩西,但她毕竟是摩西的亲姐姐,何况摩西生下来被丢在河边时,是米利暗聪明的应对,使摩西既得保存性命,又重获母亲的照顾。现今米利暗死去,摩西难免伤心难过,圣经未记载以色列人为这事对摩西有什么慰问或同情,而只顾为缺水向他争闹。这位一百二十岁的老人,带领这些色列人走旷野的路程达四十年之久,现今已再次靠近迦南边境了,依然受以色列人的咒骂与埋怨,摩西就在这情形下发了脾气,神便因此罚他不得进入迦南,这是多么沉重的处罚,神是否不公平呢?神对摩西为什么这样苛刻呢?为什么摩西只发了一次脾气,在以色列人眼前举杖击打了磐石两下,便成为他一生之中主要失败?在摩西这次失败的事上,神要给我们什么信息?

一表面的“俯伏”

当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时,圣经说,摩西与亚伦在会幕门口俯伏在地,神的荣光向他们显现,并指示他们应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流出水来。在首次米利巴事件时,神亦在以色则人向摩西争闹时临到他们,并吩咐摩西击打磐石,流出水来,给以色列人喝。在摩西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行程中,已有多次类似的经验,就是当他几乎被以色列人打死,而俯伏在神面前时,神便向他们显现,亲自为摩西争辩。例如民数记十四章,以色列人首次到加低斯,因听了报恶信之探子的话,便大发怨言要打死摩西,神的荣光却忽然向他们显现;又如当可拉党叛变时,神就在适当的时候,显出他的荣光来,惩治那些作恶的人。这可说是摩西素常的长处,遇到别人的无理恶待、攻击,甚至几乎被打死,他便俯伏在神面前,等候神为他争辩,将是非曲直显明出来。



这次摩西也照往常一样,遇到攻击便在神前俯伏,但他虽然外表上像以往那样俯伏在地,实际上却和往常的俯伏不同,因他内心仍充满不平和愤慨,所以当他招聚以色列会众以后,便在怒中斥责他们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他的话充满了愤怒和血气,与上文所记他如何在会幕门口俯伏在地的情形绝不相称。他似乎故意在以色列人面前给神看看他的“脸色”。他并没有从心里向神俯伏,也未等候神为他申辩,反而带着傲慢、憎厌的心说出忿怒的话,以反抗人所加给他的攻击。



摩西虽然外表俯伏在地,但这只是习惯而已。他的内心已动了“火”已经不让神的温柔在他心中作主。其实他的发怒并非在招聚会众向他们申斥之时,早在他还俯伏在会幕门口时,心中已满了忿怒和牢骚了。基督徒应当省察自己的心,是否真正向神俯伏,我们的温柔是否只是一种习惯的温柔,或出于宗教性的礼貌?当我们受人无理攻击时,是否真正向神俯伏,等候神的判断,不用自己属肉体的手段?



只维持一个温柔谦卑的外表,而内心却蕴藏着愤懑不平,这是导致摩西失败的潜伏危机。

二"不信我”

摩西这次的失败,被称为“不信”神的话,神对摩西说:"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注意神只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并非叫他“击打”磐石,虽然在第一次米利巴水事件上,神曾叫他击打磐石,但这次只叫他“吩咐磐石”而已。



但当摩西招聚了会众之后,并非吩咐磐石出水,而是斥责那些以色列人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然后击打磐石两下。这句带质问的话,显然和上文神叫他吩咐磐石出水的命令,针锋相对。摩西的意思是:你们倾家荡产们向我争闹,难道我可以使磐石出水么?但上文神明明已经应许他,只要吩咐磐石,它便会流出水给会众喝的了!摩西却因心中气恼的缘故,不信神的话。



这“不信”也带有不信服的意思。忿怒中的摩西似乎很不甘愿神这样宽待那些无理取闹的以色列人,只要争闹便要以顺利得着所求的,而摩西则白白受了他们的冤气之后,仍得使磐石出水给他们喝。



所以摩西在怒中击打磐石两下,并非出于信心;相反地,乃是出于不信,意思是:你们看吧!看你们这等叛逆的人是否可以从磐石中得着水喝吧!岂知打了两下之后,磐石果然流出水来,以色列人得着水喝,摩西却因而受责。



有人以为摩西打了两下磐石,是预表重钉基督在十字架上;诚然,这事迹对后人可以有这种象征,而作出此举,这只不过是他在盛怒之中的一种举动罢了!而这举动证明了他内心的不服和不信。这“不信我”又说出了摩西由于当不起以色列人的埋怨,以致愤懑、厌烦、大发脾气的缘故,是他在信心上的“软弱”,否则对摩西来说,以色列人这种埋怨算不得是很难当的试炼。



当以色列人初出埃及,到了红海边,法老的追兵在后面追赶时,以色列人不是同样埋怨摩西么?但当时的摩西却毫不动气地坚固他们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出14:3-14)

三"不尊我为圣”

神对摩西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这是摩西不得进迦南的主要原因之一。摩西以上的举动,被神看为不尊他为圣。



神在以色列人眼前,应当被视为有无上绝对之权威,摩西既是神的仆人,岂能随便发怒,在神面前放肆,无视神的权柄?注意上文,当以色列人争闹,而摩西俯伏在会幕门口时,神的荣光临到他们,那意思就等于说,神要自己来处理这件事。神处理的方法是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他不能自己随便另作别的。但摩西却十分不甘心照神的命令去行,他对神的处理方法不大服气,他觉得自己忍受以色列人的咒骂和埋怨之后,仍得乖乖地照神的吩咐伺候他们,实在太委屈了!他的发怒实在不只针对以色列人,也是故意反抗神如此处理这件事。



这好比一个机构中的同事,发生争闹的事,当主管人已经定出解决的办法之后,有人却不顾他如何处理,只顾凭自己的意气大声漫骂,这样的漫骂,不只是针对争闹的对方,也是针对主管人,表示反抗的权力。又如作儿女的,是不应当在父母之前,无礼地责骂父母的朋友的,那不只不尊敬父母的朋友,也是不尊敬自己父母。



神既然告诉了他,只需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流出水来,他竟然撇下神的话不管,只顾自己责备以色列人,在忿怒中举杖击打磐石,这就是把神的话视如无物。这样凭自己发怒,实在有失神仆之尊严。他是至高神的仆人,有代表神之身份的圣洁神仆,这样任性地发脾气,不但是自己的羞耻,也使神的荣耀大受亏损,羞辱神的名。所以他这样行,就是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神为圣,是越权、任意而行、不服神的约束。



使徒彼得是怎样劝勉当时在受苦中的信徒呢?他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信徒应当常常心中尊主为圣,在人的面前,显出我们是受真理约束的,是在神的脸光中行事为人的,否则,便是羞辱主了!

四在刚强之处跌倒

“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



圣经承认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除了摩西外,谁的谦和能受得起神的考验,而由圣经见证他的谦和是胜过世上众人的呢?我想不必说胜过世上众人,就说胜过家中的众人,或胜过学校中、教会中的众人,已经十分难得了。



许多人自以为十分谦和,其实只是属外表的礼貌。他们的谦和应加上一句“注释”:"在不发脾气时是十分谦和的。”但摩西的谦和是经过了许多次试验的。他领导二百万以色列人出埃及,这些以色列人一向不在他的手下,从未受过任何纪律的训练,他们在匆忙中离开埃及,并没有好好的准备过旷野的生活,但即使有充分的准备,也无法应付四十年的旷野生活,这样一个二百万人的大团体,在旷野旅程中所遇到的麻烦、所发出的埋怨,必是意料中事。摩西能忍受这么多的埋怨、攻击、甚至于咒骂,他的谦和确是胜过世上的众人了。



但请注意,这世上最谦和的人生平最大的失败——致命的失败──竟是发怒!这是多么厉害的讽刺!我们不要只顾夸耀自己的长处,使我们受严重挫败的,可能正是我们的长处!切勿以为我们只会因自己的软弱而失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是在自己的刚强上失败。保罗劝告哥林信徒说:"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另一方面,让我们看看神怎样为这件事发怒吧!神宁愿罚他的仆人摩西,却没有因以色列人的争闹或摩西的发脾气而不使磐石流出水来,他仍然按他们的需要给他们饱足。这也许使我们为摩西感到不平;但这正隐藏着十字架的原则,神宁愿罚了他的爱子──那位完全顺服、柔和谦卑的耶稣基督,而让我们这些原本是顽梗、背逆、难以顺服的罪人,得着生命的水。现今传十架福音的人,也得认识这原则。

五先错与后错

米利巴之争闹,本来是百姓的错失,结果却变成了摩西个人的过失,百姓的过失反没有下文;在全段的记载中以色列人的争闹由“主角”变成“客串”的地位。



按民数记20:1-9节的记载,很明显是以以色列人争闹为主题;但发生了10-13节的事情后,全段记载的重心便落在后面的几节中,主要论题变成是论摩西失败之经过,不是以色列人发怨言的情形。原本是以色列人的失败,现在却变成了摩西的失败。以色列人的失败,不过是引致摩西失败的原因,而主题却是摩西的失败。这记载对我们有重要的教训,事奉神的人,应当十分小心地去应付所遇到的困难或无理的争闹,虽然有许多的时候,是别人先错了,但我们若在应付这些事情时,加上我们自己的错,虽然或许我们自以为我们的错远不及别人那么严重,正如摩西不过讲了几句较重的话,远不如以色列人要用石头打他那严重,但结果我们可能受神更重的管教。我们不能以别人的“先错”来推诿我们“后错”的责任,反之,我们倒可能要在神前负更大的责任;这正是摩西的失败所带给我们的教训。

六亚伦同受罚

“亚伦要归到他列祖那里。”(民20:24)



如果说摩西因发脾气而不得进迦南是“冤枉”的,那么亚伦也因这一次的事件而不得进迦南,就更冤枉了!因为他连脾气都没有发,却要一同受处罚,岂不是无辜?



但要注意,米利巴的事件,自始就是由摩西和亚伦两个人共同负责的:以色列人是向他们两人发怨言(民20:2),是他们两人同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民20:6),神吩咐他们两人共同招聚会众(20:8),摩西是在他们共同招聚会众之后,在会众之前发怒的(20:10)。有摩西发怒之后,神责备他们两人“不信”神,不尊神为圣(民22:12)。为什么发脾气的只是摩西一个,而受责罚的却是摩西和亚伦两人?因为他们是共同负责这件事的。亚伦有责任在摩西对这件事所表现的态度上,表示自己的立场,他应当劝阻或平息摩西这种属血气的举动。我们在教会的工作中,可能有些事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或可不必表示态度,但那件事若是我们负责的,便不能不表示我们的意见了。亚伦在此眼见摩西发怒,但他全不作声,任凭摩西怎样行,他在这里所犯的毛病和他在民数记12章所犯的刚刚相反。在民数记12章里,他错误地攻击了摩西,但在这里却错误地顺从了摩西。摩西心中烦躁,充满牢骚和不平,他是他的哥哥。又是亲密的同工,为什么不劝谏他,不勉励他,而任凭他陷于错误中?亚伦蒙召的任务是帮助摩西,结果他却附从摩西陷于不信与不尊神为圣的软弱中,因此,他要和摩西受到同样的处罚。



亚伦的软弱可作我们的鉴戒,叫我们学习怎样作一个好助手,一方面要尽量和我们所要帮助的人合作、同心;另一方面,在他犯了错误的时候,应当忠心地劝告他。我们既不可越过自己的责任去干预别人的事,也不可放弃自己的责任,不尽当尽的本分。



“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诗19:12-14)让我们以大卫的祷告作为我们的祷告吧!让我们从各种失败中,都因着倚靠那加给我们力量的,能够得胜有余。阿们。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10不得进迦南的摩西 经文民20:1-13 本段经文记载了两件重要事迹,第一件是以色列人因缺水而向摩西争闹,第二件是摩西因发怒而被神惩罚,不能进迦南。 以色列人因没有水喝而与摩西大大争闹,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四十年前,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后,到汛的旷野,在利非订安营,因没有水而大发怨言。按出埃及记第十七章的记载,当时以色列人声言要用石头打死摩西。神吩咐摩西用杖击打磐石,流出水给百姓喝,后来他们给那地方起名叫米利巴,意思就是争闹。这里所记的是四十年后,第二次的米利巴事件,发生在汛的旷野,在加低斯的地方。这时以色列人已经到了迦南厂的边境,他们为着同一原因而大发怨言。今日,信徒应时刻警醒,我们所遇见的试探,可能一再遇到;我们曾在某事上失败过,可能会再在同一事上失败,倘若我们不彻底地在一次的失败中起来,认真地对付我们的软弱,魔鬼便可能利用同一诡计使我们在同样的罪中跌倒。 水,原是十分普通的东西,是无需代价便可以得着的。在大多数的时候,神没有使以色列人缺水,神只不过有时容许他们遇到缺水的情形,这不过是为了使他们记起神以往的思典。若没有缺水的情形,他们绝不会感觉到
平日有充足的水源饮用,也是神的大恩典。岂知,这原本应当让他们回想神以往恩典的机会,并未叫他们觉悟,反而引起他们大大发怒,与摩西争闹。今日的基督徒岂不也像当日的以色列人那样,每当略为缺乏时,原是神所赐的机会,使我们回想神过去周全的眷顾,并为神所曾赐的恩典感谢,但我们却只顾埋怨别人没有爱心。怪责教会负责人或某些比较富足的弟兄未给予足够的帮助。 按本段的记载,以色列人的埋怨使摩西十分难堪,他们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矿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他们显然怪责摩西害死他们的弟兄,这些“死在耶和华面前”的弟兄,大概就是民数记十六章中,因可拉叛变而死的人,也可能是指四十年在旷田倒毙的以色列人。现在他们把这笔帐全归在摩西身上,说是摩西害死他们,是摩西“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这些话多么强词夺理,不顾事实呢!当初以色列人在法老手下受**,便向神哀求,他们的痛苦和哀声达到神面前(出3:7),神监察眷顾他们的困苦,才兴起摩西拯救他们。当神呼召摩西时。摩西曾四次推辞神的召命,甚至神几乎要向摩西发怒,摩西才不得已担起这重责,几经交
涉才领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的魔掌。现今以色列人竞说是摩西迫他们出埃及,他们的话,与上一代倒毙旷野的以色列人同一口气(民14:1-3;出17:3)。仿佛他们现在走到这旷野之地全是受了摩西的欺骗,他们完全不省察他们自己的不信、悖逆、埋怨、试探神,得罪神,以致飘流在旷野四十年,却将一切眼前的痛苦境遇,诿过于摩西。 本章首节提及米利暗死于加低斯,米利暗虽曾一时软弱,与亚伦联同攻击摩西,但她毕竟是摩西的亲姐姐,何况摩西生下来被丢在河边时,是米利暗聪明的应对,使摩西既得保存性命,又重获母亲的照顾。现今米利暗死去,摩西难免伤心难过,圣经未记载以色列人为这事对摩西有什么慰问或同情,而只顾为缺水向他争闹。这位一百二十岁的老人,带领这些色列人走旷野的路程达四十年之久,现今已再次靠近迦南边境了,依然受以色列人的咒骂与埋怨,摩西就在这情形下发了脾气,神便因此罚他不得进入迦南,这是多么沉重的处罚,神是否不公平呢?神对摩西为什么这样苛刻呢?为什么摩西只发了一次脾气,在以色列人眼前举杖击打了磐石两下,便成为他一生之中主要失败?在摩西这次失败的事上,神要给我们什么信息? 一表面的“俯伏” 当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
时,圣经说,摩西与亚伦在会幕门口俯伏在地,神的荣光向他们显现,并指示他们应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流出水来。在首次米利巴事件时,神亦在以色则人向摩西争闹时临到他们,并吩咐摩西击打磐石,流出水来,给以色列人喝。在摩西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行程中,已有多次类似的经验,就是当他几乎被以色列人打死,而俯伏在神面前时,神便向他们显现,亲自为摩西争辩。例如民数记十四章,以色列人首次到加低斯,因听了报恶信之探子的话,便大发怨言要打死摩西,神的荣光却忽然向他们显现;又如当可拉党叛变时,神就在适当的时候,显出他的荣光来,惩治那些作恶的人。这可说是摩西素常的长处,遇到别人的无理恶待、攻击,甚至几乎被打死,他便俯伏在神面前,等候神为他争辩,将是非曲直显明出来。 这次摩西也照往常一样,遇到攻击便在神前俯伏,但他虽然外表上像以往那样俯伏在地,实际上却和往常的俯伏不同,因他内心仍充满不平和愤慨,所以当他招聚以色列会众以后,便在怒中斥责他们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他的话充满了愤怒和血气,与上文所记他如何在会幕门口俯伏在地的情形绝不相称。他似乎故意在以色列人面前给神看看他的
“脸色”。他并没有从心里向神俯伏,也未等候神为他申辩,反而带着傲慢、憎厌的心说出忿怒的话,以反抗人所加给他的攻击。 摩西虽然外表俯伏在地,但这只是习惯而已。他的内心已动了“火”已经不让神的温柔在他心中作主。其实他的发怒并非在招聚会众向他们申斥之时,早在他还俯伏在会幕门口时,心中已满了忿怒和牢骚了。基督徒应当省察自己的心,是否真正向神俯伏,我们的温柔是否只是一种习惯的温柔,或出于宗教性的礼貌?当我们受人无理攻击时,是否真正向神俯伏,等候神的判断,不用自己属肉体的手段? 只维持一个温柔谦卑的外表,而内心却蕴藏着愤懑不平,这是导致摩西失败的潜伏危机。 二不信我” 摩西这次的失败,被称为“不信”神的话,神对摩西说: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注意神只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并非叫他“击打”磐石,虽然在第一次米利巴水事件上,神曾叫他击打磐石,但这次只叫他“吩咐磐石”而已。 但当摩西招聚了会众之后,并非吩咐磐石出水,而是斥责那些以色列人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然后击打磐石两下。这句带质问的话,显然和上文神
叫他吩咐磐石出水的命令,针锋相对。摩西的意思是:你们倾家荡产们向我争闹,难道我可以使磐石出水么?但上文神明明已经应许他,只要吩咐磐石,它便会流出水给会众喝的了!摩西却因心中气恼的缘故,不信神的话。 这“不信”也带有不信服的意思。忿怒中的摩西似乎很不甘愿神这样宽待那些无理取闹的以色列人,只要争闹便要以顺利得着所求的,而摩西则白白受了他们的冤气之后,仍得使磐石出水给他们喝。 所以摩西在怒中击打磐石两下,并非出于信心;相反地,乃是出于不信,意思是:你们看吧!看你们这等叛逆的人是否可以从磐石中得着水喝吧!岂知打了两下之后,磐石果然流出水来,以色列人得着水喝,摩西却因而受责。 有人以为摩西打了两下磐石,是预表重钉基督在十字架上;诚然,这事迹对后人可以有这种象征,而作出此举,这只不过是他在盛怒之中的一种举动罢了!而这举动证明了他内心的不服和不信。这“不信我”又说出了摩西由于当不起以色列人的埋怨,以致愤懑、厌烦、大发脾气的缘故,是他在信心上的“软弱”,否则对摩西来说,以色列人这种埋怨算不得是很难当的试炼。 当以色列人初出埃及,到了红海边,法老的追兵在后面追赶时,以色列人不是同
样埋怨摩西么?但当时的摩西却毫不动气地坚固他们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出14:3-14) 三不尊我为圣” 神对摩西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这是摩西不得进迦南的主要原因之一。摩西以上的举动,被神看为不尊他为圣。 神在以色列人眼前,应当被视为有无上绝对之权威,摩西既是神的仆人,岂能随便发怒,在神面前放肆,无视神的权柄?注意上文,当以色列人争闹,而摩西俯伏在会幕门口时,神的荣光临到他们,那意思就等于说,神要自己来处理这件事。神处理的方法是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他不能自己随便另作别的。但摩西却十分不甘心照神的命令去行,他对神的处理方法不大服气,他觉得自己忍受以色列人的咒骂和埋怨之后,仍得乖乖地照神的吩咐伺候他们,实在太委屈了!他的发怒实在不只针对以色列人,也是故意反抗神如此处理这件事。 这好比一个机构中的同事,发生争闹的事,当主管人已经定出解决的办法之后,有人却不顾他如何处理,只顾凭自己的意气大声漫骂,这样的漫骂,不只是针对争闹的对
方,也是针对主管人,表示反抗的权力。又如作儿女的,是不应当在父母之前,无礼地责骂父母的朋友的,那不只不尊敬父母的朋友,也是不尊敬自己父母。 神既然告诉了他,只需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流出水来,他竟然撇下神的话不管,只顾自己责备以色列人,在忿怒中举杖击打磐石,这就是把神的话视如无物。这样凭自己发怒,实在有失神仆之尊严。他是至高神的仆人,有代表神之身份的圣洁神仆,这样任性地发脾气,不但是自己的羞耻,也使神的荣耀大受亏损,羞辱神的名。所以他这样行,就是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神为圣,是越权、任意而行、不服神的约束。 使徒彼得是怎样劝勉当时在受苦中的信徒呢?他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信徒应当常常心中尊主为圣,在人的面前,显出我们是受真理约束的,是在神的脸光中行事为人的,否则,便是羞辱主了! 四在刚强之处跌倒 “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 圣经承认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除了摩西外,谁的谦和能受得起神的考验,而由圣经见证他的谦和是胜过世上众人的呢?
我想不必说胜过世上众人,就说胜过家中的众人,或胜过学校中、教会中的众人,已经十分难得了。 许多人自以为十分谦和,其实只是属外表的礼貌。他们的谦和应加上一句“注释”:在不发脾气时是十分谦和的。”但摩西的谦和是经过了许多次试验的。他领导二百万以色列人出埃及,这些以色列人一向不在他的手下,从未受过任何纪律的训练,他们在匆忙中离开埃及,并没有好好的准备过旷野的生活,但即使有充分的准备,也无法应付四十年的旷野生活,这样一个二百万人的大团体,在旷野旅程中所遇到的麻烦、所发出的埋怨,必是意料中事。摩西能忍受这么多的埋怨、攻击、甚至于咒骂,他的谦和确是胜过世上的众人了。 但请注意,这世上最谦和的人生平最大的失败——致命的失败──竟是发怒!这是多么厉害的讽刺!我们不要只顾夸耀自己的长处,使我们受严重挫败的,可能正是我们的长处!切勿以为我们只会因自己的软弱而失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是在自己的刚强上失败。保罗劝告哥林信徒说: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另一方面,让我们看看神怎样为这件事发怒吧!神宁愿罚他的仆人摩西,却没有因以色列人的争闹或摩西的发脾气而
不使磐石流出水来,他仍然按他们的需要给他们饱足。这也许使我们为摩西感到不平;但这正隐藏着十字架的原则,神宁愿罚了他的爱子──那位完全顺服、柔和谦卑的耶稣基督,而让我们这些原本是顽梗、背逆、难以顺服的罪人,得着生命的水。现今传十架福音的人,也得认识这原则。 五先错与后错 米利巴之争闹,本来是百姓的错失,结果却变成了摩西个人的过失,百姓的过失反没有下文;在全段的记载中以色列人的争闹由“主角”变成“客串”的地位。 按民数记20:1-9节的记载,很明显是以以色列人争闹为主题;但发生了10-13节的事情后,全段记载的重心便落在后面的几节中,主要论题变成是论摩西失败之经过,不是以色列人发怨言的情形。原本是以色列人的失败,现在却变成了摩西的失败。以色列人的失败,不过是引致摩西失败的原因,而主题却是摩西的失败。这记载对我们有重要的教训,事奉神的人,应当十分小心地去应付所遇到的困难或无理的争闹,虽然有许多的时候,是别人先错了,但我们若在应付这些事情时,加上我们自己的错,虽然或许我们自以为我们的错远不及别人那么严重,正如摩西不过讲了几句较重的话,远不如以色列人要用石头打他那严重,但结果我们可能受
神更重的管教。我们不能以别人的“先错”来推诿我们“后错”的责任,反之,我们倒可能要在神前负更大的责任;这正是摩西的失败所带给我们的教训。 六亚伦同受罚 “亚伦要归到他列祖那里。”(民20:24) 如果说摩西因发脾气而不得进迦南是“冤枉”的,那么亚伦也因这一次的事件而不得进迦南,就更冤枉了!因为他连脾气都没有发,却要一同受处罚,岂不是无辜? 但要注意,米利巴的事件,自始就是由摩西和亚伦两个人共同负责的:以色列人是向他们两人发怨言(民20:2),是他们两人同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民20:6),神吩咐他们两人共同招聚会众(20:8),摩西是在他们共同招聚会众之后,在会众之前发怒的(20:10)。有摩西发怒之后,神责备他们两人“不信”神,不尊神为圣(民22:12)。为什么发脾气的只是摩西一个,而受责罚的却是摩西和亚伦两人?因为他们是共同负责这件事的。亚伦有责任在摩西对这件事所表现的态度上,表示自己的立场,他应当劝阻或平息摩西这种属血气的举动。我们在教会的工作中,可能有些事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或可不必表示态度,但那件事若是我们负责的,便不能不表示我们的意见了。亚伦在此眼见摩西发怒
,但他全不作声,任凭摩西怎样行,他在这里所犯的毛病和他在民数记12章所犯的刚刚相反。在民数记12章里,他错误地攻击了摩西,但在这里却错误地顺从了摩西。摩西心中烦躁,充满牢骚和不平,他是他的哥哥。又是亲密的同工,为什么不劝谏他,不勉励他,而任凭他陷于错误中?亚伦蒙召的任务是帮助摩西,结果他却附从摩西陷于不信与不尊神为圣的软弱中,因此,他要和摩西受到同样的处罚。 亚伦的软弱可作我们的鉴戒,叫我们学习怎样作一个好助手,一方面要尽量和我们所要帮助的人合作、同心;另一方面,在他犯了错误的时候,应当忠心地劝告他。我们既不可越过自己的责任去干预别人的事,也不可放弃自己的责任,不尽当尽的本分。 “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诗19:12-14)让我们以大卫的祷告作为我们的祷告吧!让我们从各种失败中,都因着倚靠那加给我们力量的,能够得胜有余。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