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章1节至13节

20章1节至13节

上一篇   下一篇

 

米利暗卒

201,「正月間,以色列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裡,就葬在那裡。」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本來可以很快進入迦南地,但因為他們的悖逆,要在曠野漂流,等到廿歲以上的人都死了,新一代起來時才能進迦南。在這舊的一代逝去,新的一代起來時,最後死的幾個人裡,一個就是米利暗。而對她的死,聖經沒有特別描述,就說,「葬在加底斯」。

我們當然相信凡事神有最美好的帶領,充滿了恩典和公義,只是不免有些遺憾,因為整個出埃及裡,最重要人物摩西,從人來看如果沒有米利暗,就沒有摩西,也就沒有出埃及。但這位救了摩西,也一直幫助他,帶領婦女敬拜的米利暗,後來好像是因著嫉妒受了懲罰,之後也沒有再看到關於她的其他記載,就死了,葬在加底斯,百姓也沒有紀念她。

但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相信神有豐富的恩典,也不覺得米利暗一定要在她有生之年像迦勒、拿俄米一樣如何出色,才表示她是神喜悅的。我們不要這樣去想,也許神就讓我們默默無聞一輩子,但我們所作、所想是信靠主,主喜悅的,沒有很偉大的事工,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不是拿著自己的功德到神面前要討個地位或勳章,就是領受神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恩典。所以米利暗的死固然看來叫人遺憾,但我們不需要用世俗的觀點來看一定要多麼風光才是好。

事實上,我們主耶穌的死,就不信的人來講,是非常恥辱,更沒有人送葬、哀哭多少天,但我們信的人知道祂是復活了,而且還要再來。還有保羅、彼得等這些人物,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死的實際情形是如何,但這沒有關係,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永遠活在主的面前,至於他是怎麼死的、葬在哪裡,都不重要。像與主同行三百年的以諾,人也不知道他在哪裡,就是耶和華把他接去。我們每個人相信我們活在萬軍之耶和華面前,被祂祝福,這是最好的。

會眾一如上代,攻擊摩西

202-3,「2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3百姓向摩西爭鬧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

遺憾的是,活著的人這時候已經是第二代,前面一代已經過去,現在是新的一代,但看起來他們跟前面一代的人簡直一模一樣,真是「日光之下無新事」。

各位,日光之下有沒有新事?有的,廿年前沒有手機,五十年前沒有電腦,現在每個人都有了。在物質的進步上,日光之下有新事;即使是屬靈、精神的事也有,有新的音樂、藝術、文學、哲學、神學。新的東西不一定好,但就看到神賜給人的創造力是不斷的在有,不管是犯罪的手法和美的創新都不斷有。所以,日光之下有新,也無新。有新,就是在神的帶領下有一些變化,可能有好也有壞;無新,就是我們人從永遠到永遠都需要倚靠神,而這位神從永遠到永遠都不改變、都信實。我們希望能經歷越來越多好的新,是不斷更新,像主一樣的心,更脫下舊人,穿上新人。

這裡很不幸的,這些百姓跟他們的父母還是一樣,頑梗悖逆、活在罪惡當中。就這一點來講,我們跟他們也沒有什麼不一樣,當然我們也很希望不要跟他們犯一樣的錯誤,其實每次同樣再犯錯,結果不會一樣,每犯一次,我們頑梗的程度就會加一些,神對我們的震怒也會加一些。

這些百姓跟他們的父母一樣,沒有水喝,就攻擊摩西、亞倫。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他們會沒有水喝,平常好像都有隨著他們的靈磐石,神及時供應。這時候沒有水喝,他們就爭鬧。這裡,摩西在聖靈感動之下有些特別的寫法,他們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其實不應該是弟兄,起碼就輩份來講是他們的父母親輩。但若不把時間截然切割,那些死的人裡,可能有他們的兄弟也有父母親。這裡作者把它寫成「弟兄」,有個意思就是他們跟他們的父兄輩一樣是「兄弟之邦、一丘之貉」,狀況都不好,都對神充滿了不滿、抱怨。他們不說,「我們的弟兄因為犯罪而死亡,自取滅亡」,而就說他們死在耶和華面前,這話裡有對神的不滿。事實上,我們沒有活在神面前,也不是死在神面前,如果是一直活在神面前,也是雖死猶生,我們一直都是有生命的。

他們在這裡抱怨,「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這句話真的又一次是自招咒詛。記得前面講過,以色列人會死在曠野就是他們自找的,他們說過:「我們就是死在曠野,也不要進到迦南地」,神說,「我會照你們達到我耳中的話待你們」。現在這批人又講一樣的話,「我們巴不得跟他們一起死吧」。

這也跟我們這禮拜要看的路得有些關係,但路得是好的,這些人是不好的。路得是對婆婆的愛,不能同年同月生,但願同年同月死,他們現在是對上帝的忿怒和不滿,跟他們的前輩一樣,不願意繼續活在神面前。

他們的抱怨裡也充滿了矛盾,一方面抱怨上帝,覺得活得不舒服,活著不如死的好;一方面又責備神要他們死。人不信靠上帝,也充滿了不邏輯的事情。

204,「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裡呢﹖」

耶和華的會眾

記得可拉黨的悖逆?他們也是講這樣的話。我常講,我們只要一遇到不順利的事,神就變得非常全能,都是神害的;一遇到非常好的事,我們自己就全能了,都是我的努力、我真了不起。我們有這種把錯誤歸給上帝(和上帝的僕人)的習慣:「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

他們說「耶和華的會眾」,這話也是製造對立,其實他們是任何人的會眾,就不是耶和華的會眾。「會眾」可以瞭解成「教會」;「耶和華的會眾」可以瞭解成「主的教會」。「教會」就是一群聚在一起的人,聚在一起是要敬拜、信靠、讚美上帝,然而這一群人聚在一起,是抱怨上帝。

我也求主幫助我們,希望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是讚美主、傳揚主、彼此扶持、彼此相愛。但相信有不少時候,基督徒聚在一起時,一樣是抱怨、八卦、閒言閒語不少,求主幫助我們避免。

他們在這裡抱怨上帝,摩西搞錯了,特別是攻擊耶和華的僕人來表示他們對上帝的不滿。就跟可拉黨一樣,藉著攻擊摩西、亞倫,其實是表示對神的不滿。

注意處理「怨、怒、不滿」

要小心!我們對這世界上一切不好的政治、制度,社會上各樣不義的事情,可以發出怨聲和不滿,希望能改進,但我們希望總是在對神的信心之下做,免得我們的怨變成對神的不信。這要非常小心,因為我們是有很多的怨,這怨,有很多是合理的,但這怨,後來不要變成對神的怒氣。因此在以弗所書保羅對教會講,「不要含怒到日落」,太久的怨毒在我們心中,即便是個合理的,也常會減少我們對神的信心,上魔鬼的當,不管你那怨是多麼有理由。事實上,通常發怨言一定是有理由,可能非常有理由,也很值得同情,我承認這個世界實在太不公道。但求主幫助,甚至在這世界不公道時,我們都建立在一個「神絕對是公道」的前提上,否則就會傷害我們自己

他們說,為什麼要「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裡呢?」這也是我常被提醒的地方,我們一怨,很容易就說(或想),「我死了算了、神取我的命吧、我活著不如死了」,連以利亞也是這樣。我們對自殺的人,多多少少該有些同情的心,因為人若不是到很艱難時,不會要自殺,但是我們站在信仰的立場也求神讓我們認識到,這些自殺、抱怨、有各樣不平、困難而產生的結果,基本上還是對神的一種不夠信靠。我很難過的這樣講,因為那些想自殺(或已經自殺)的人已經夠難了,我不願意再說你們有罪、不應該,但實在要說,我們那種求死的心並不是神喜悅的。所以碰到再多的艱難,求主給我們更積極、正面的心:「主,你要我息了世上的勞苦,感謝主,如果你要我繼續活下去,求你減輕、解除我的痛苦重擔」。如果不解除、不減輕,就求神給我們足夠的信心面對。活著的確是艱難,但我還是說,不管是什麼樣的環境、怎麼艱難,求主讓我們不會有那求死或抱怨的心。

205,「你們為何逼著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喝。」

 這話跟在出埃及記17章,他們一出埃及就有的情形一樣。我常講,我們信主之後,碰到不順利時也是這樣。這些話、抱怨神,看起來實在太熟悉,不只在聖經裡重複多次而已,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常常重複。感謝主,現在我比較不敢抱怨神了,但希望我有更多的感謝和讚美。讓我們的事奉、敬拜、讀經是因為聖靈、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做,而不是被鞭子、威迫利誘的。

壞地方?好地方?

他們說這地方是壞地方。我也講過,從我們肉身來看,可能有很多的抱怨,包括那十個探子的信息,從肉身來看可能都是真的,迦南是難打、城牆是高大、敵人是強壯、我們是不如人,但是,我們認識、信靠神。信靠神不是理性的自殺,也不是迷信,而是最合理的,因為相信神會幫助、賜力量我們。

是,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也沒有水喝;是,這地方有許許多多的艱難,但這並不是上帝要他們久住的地方,他們在走這條路艱難時,就認為上帝要帶他們去的地方也是艱難的。

這有一點像我們去旅行,比方今天要到曼谷某一個好玩的地方去玩,但也不能忽略台北到曼谷、機場到目的地的路,因為這段路也算整個旅程中的一部分。我們信主之後就開始踏上一個旅程,這旅程是到天家、神的國度。我們是要把這段路想成「一路都是辛苦無比,一到那裡才好得無比」嗎?我覺得倒也不要這樣想,彼得講過,神把我們從黑暗的國度遷到愛子光明的國度,我們信了主,一方面就已經進到神的國度,因此,當我們在往那國度去的旅程中,應該有個享受的心(這是基督徒常常很缺少的);在每天、每時刻的生活裡,是在享受。建議各位都有這樣的心,在天天事奉主、勞苦嘆息、汗(淚)留滿面,甚至可能血流滿身的日子中,仍然能有喜笑滿了心中。從客觀環境來講,我們走在這路途上已經是在天堂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已經在神的國度裡,但也還是在這罪惡世界、這條曠野的路上,看到好像沒有什麼指望。

想到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也是在應許之地漂流,那就更像在神的國度裡居然也還有哭泣、汗流滿面、悲嘆一樣,因為我們的主耶穌也走這條路,但希望我們在走這條路中也還是有那不能被消滅的盼望、喜樂、平安、能力。

他們有很多抱怨。我已經不想再多講這些人的狀況,要多講的是摩西、亞倫是如何。

206,「摩西、亞倫離開會眾,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

在民數記裡,每次這類事發生時,我們都會有一種不祥、不安、害怕的感覺,因為這表示摩西、亞倫這兩位領袖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不能約束百姓的抱怨。他們甚至在碰到法老的術士和世界第一強大的軍隊時都能屹立不搖,卻在面對自己同胞時常有最大的艱難,無話可說。

也看到摩西、亞倫俯伏時,應該是對神的祈求,但也可能可以解釋成一種對會眾的無力感。耶和華的榮光顯現就常常不是要施恩,而是要審判。

「米利巴水」事件

我們也很稀奇。各位,不要把神的帶領想得非常死板,照以前的瞭解,每一次耶和華的榮光顯現,是一次比一次嚴重,甚至耶和華已經跟摩西說了,這些人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我要把他們通通消滅掉,不能再忍受他們了。在這又來一次的叛逆,而且是重複以前的叛逆時,耶和華應該表現出來的就是更大的忿怒,可是卻完全沒有。耶和華對這些百姓一點責備都沒有。

看這件事,真會覺得不公平,耶和華對這些悖逆的百姓一點責備都沒有,對摩西卻判下了一個最嚴重的刑罰。我們的上帝叫人很高深莫測;講得不大恭敬就是祂實在不按牌理出牌、很荒謬、不合理。

不要抱怨、也不要稀奇,我們當然都有標準答案:神讓祂的僕人常常經歷最嚴苛的試煉、試探,是要叫他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彼前17),叫他們在暫時的愁苦中有那滿有榮光,不能比喻、形容的大喜樂。這標準答案各位聽了不一定喜歡,但此外沒有別的答案。當看到神的僕人、兒女(或我們自己)受磨練時,我們相信神不會做錯。當看到神對那悖逆的人那麼慈愛,而且還請摩西去解決這問題,好像他們的抱怨非常合理一樣,我們只能說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神任憑他們,那很可怕。但在這裡神不是任憑,就是寬容。我們對越幼小、幼稚的越寬容,而神對這新舊交替時候的新一代也有很多的寬容。我們當然求公平;尤其是當公平能減少我們的痛苦、殺殺惡人的威風時,我們是求公平;不過在求公平時,讓我們也感謝上帝奇妙的憐憫和恩待。

神就叫摩西去滿足這批人:

207-9,「7耶和華曉諭摩西說:8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9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耶和華面前取了杖去。」

 這實在是很精彩的描述,像鴨子划水,表面上看不出一點動作,但在裡面,摩西的忿怒和焦慮可是極大無比。

大約38年前,耶和華宣判對上一代人的懲罰:因為你們不信,所以除了迦勒、約書亞以外,沒有一個人能進到迦南美地,都要死。這個宣判對摩西來講,可以說是模稜兩可:

摩西一生最大的盼望就是進到迦南地,紅海、甚至西乃山下立約都是個鋪路,最後目的就是要進到迦南地。這是他的壯志、盼望。這個宣判一出來,我認為在摩西心裡就造成極大的焦慮和害怕。因為那宣告其實有兩種解讀方式,一個是:人能不能進到迦南地?有信心的就可以進去,沒有信心的就不能進去;你們這些人沒有信心,所以不能進去。如果是這樣來解讀,摩西應該覺得他可以進去,因為他有信心。也就是20歲以上不會被消滅的,應該有摩西在內。但還有第二種解讀方式:若不照信心,照年齡來劃分,耶和華說,「凡20歲以上,除了迦勒、約書亞以外,都不能進去」,那麼摩西進不去。所以能進迦南的,有兩個劃分的標準,一個是有信心,一個是20歲以下的。照第一個標準,摩西能進去,但照第二個標準,摩西就不能進去。

摩西到底能不能進去?在民數記的描述,一直到這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摩西到底能不能進去。他有信心,所以應該能進去;他超過20歲,所以不能進去。我覺得摩西心中有個極大的焦慮。

舉例來說,一個死刑犯,早一點被處死還更好,因為天天在等死是最痛苦的事(當然從一個角度講,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等死),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死。說是今天晚上,時間過去卻沒有發生,說是明天,從一早起來又要開始不安。我覺得那是好大的刑罰,當不知道、不確定那禍患什麼時候臨到時,真是太艱難。

摩西想進去,而現在應該是馬上就要進去的時候,摩西想,只要他和以色列人聽話,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沒想到卻經歷到一件事,這一群以色列人跟上一代的一模一樣,還是不信和抱怨。摩西當然非常忿怒,上一次他們父母輩的悖逆,害得他這老骨頭要陪著他們再走38年,現在新一代起好不容易準備進去,他們的表現又是不信,摩西會不會想:「天哪,你們還要再害我等40年嗎?」所以摩西很忿怒,也很焦慮。

我們也是這樣,最覺不平的,常常就是別人做錯,我們受連累被害:老公生意失敗,我們全家都要流亡,非常不公平;亞當夏娃犯罪,我們全都受連累。摩西現在氣極了。各位,在神所管的世界裡,的確常常你沒有做錯,卻受到那罪惡的刑罰,但我們還是要相信神的公平和慈愛,這真是要求主憐憫。

 2010,「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

摩西曾經生氣過,在法老面前生氣過,在以色列人做金牛犢時生氣過,甚至跟利未人一起殺了很多悖逆的人。但即使在那個時候和任何時候,摩西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123)他非常柔和。但是你的柔和不能保證你下一秒鐘還能柔和;你的智慧不能保證你下一秒鐘還是智慧,我們所有的一切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零,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即便過去有一萬個輝煌的紀錄或見證。倒過來說也一樣,我們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絕望,即便過去有一萬個失敗,你怎麼知道主不會在這第一萬零一次時,把你永遠扶持起來?

摩西責備他們。現在這些百姓不像過去那些人是他的兒女、弟兄,而是他的孫子輩。他非常忿怒,因為實在忍了太久,80年了。摩西在40歲時就對他的同胞有愛但被拒絕,到80歲時帶了一群悖逆的人出來,又因為他們的悖逆不信,再忍了40年的曠野漂流,現在120歲了,是高壽,可沒有享清福。沒有印勞、菲勞攙著他,天天那麼辛苦,還要挨這些從小到大的小輩的罵,實在受不了了。記得我剛才說的:我們所有的忿怒和不滿,稍稍不小心,特別是時間長一點時,很容易發展成犯罪、恨神。「不可含怒到日落」,讓我們不要含怒一秒鐘吧。

摩西非常忿怒,先把他們罵了一頓,然後:

2011,「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

這段經文叫人很看不懂,因為下面接著就是耶和華對摩西的責備和審判。但我們常常會問:如果摩西被耶和華責備、審判,為什麼他敲磐石,磐石還是出了很多水?

其實這不是重要的事,我多次講過,包括巴蘭、新舊約中許多人,神的僕人、兒女在錯誤的狀況中,未必不會被神使用。相對的,神的僕人、兒女在正確的狀況中,未必能夠行出很奇妙的事情。耶穌在祂家鄉就行不出什麼神蹟來,我們絕不能說祂做了什麼錯事。神仍然藉著摩西行出極大的寬容。

各位,我覺得摩西看到這群百姓這樣悖逆,已經很生氣,然後磐石出了水,他們歡歡喜喜的去喝時,摩西會更忿怒。好比,你覺得某個政黨、政府不好,而選舉的結果居然又得勝,你不是會更生氣?神處罰你不喜歡的人,你會覺得滿意一點;而你不喜歡的人,神還給他水喝,你就更生氣了。所以我認為摩西在這時候非常忿怒。

記得這話:「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不過這些經文都要小心講,要跟其他經文平衡來看。「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不是說我們沒有正義感。有正義感、會忿怒、責備,都是好的,但到底有多少是我們自己的自大、自義、存不信的心,有多少是神喜悅的,對不論是自己或其他政權的罪惡邪惡的一種不滿(連耶穌和先知都發出來的),我們真是要求主幫助。所以不要因為這句經文就覺得以後你一生氣、發脾氣就是不對,聖經上有「義怒」的。

只是我在這裡看到一個神的僕人真是好困難。我們常想到的困難就是:怎麼面對法老、大而可畏的曠野、大紅海,太困難了。而其實這還不是最困難的,十字架最大痛苦,常常不是我們肉身或精神的痛苦,最痛苦的是發現這艱難是來自上帝,是上帝給的;而且就在這痛苦的同時,發現那些叫我們痛苦的人快樂得很。摩西在很痛苦的時候,這些傢伙都在那裡快樂的喝水,有吃有喝;更痛苦的,這些水還是摩西擊打磐石,他跟上帝合作的結果,使這些人享受得很好,簡直氣死人了。我們對上帝其實都是如此,我不能消除人心中的不平,我們都有,我自己也有,或許沒有那麼多的忿怒,但有時候有很多委屈、冤枉。

而你的不平,接下來就更嚴重了。當那些可惡的人因著摩西和上帝讓他們喝得好舒服時,耶和華說:

2012,「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神對摩西的嚴厲處置

 聖經上叫我也肅然起敬,也是毛骨悚然的記載,就是他完全沒有記載摩西的反應是如何。我只能猜,摩西的心都碎了。但感謝主,雖然他的心都碎了,還是被上帝黏合起來,底下看到他好像沒有發生什麼事一樣,繼續作神的僕人。這實在太了不起了!

各位,神僕人、耶穌的了不起,常常我們覺得是那些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神蹟,其實最了不起的是那種永遠不死的愛和對神的信靠。那太難了,不可思議。這兩個對比簡直是叫人不能忍受的:這群傢伙在喝,但那位最有貢獻,若發脾氣也是合理的摩西,神說你不可以進去。神有什麼公道?

我們感謝主,神是公道,神不會不公平。當然這答案我們都知道,也似乎很無奈的不能不接受,但我還是必須講,你真覺得摩西「不能進去、死在這曠野的山上」這情形,一定比那些進去迦南美地的人壞嗎?你覺得死去、與主同在,遠不如進迦南地嗎?當然,這樣一說,我們又不好意思了,「對、對、對,天堂應該比迦南地更好,但是」,我們總是有很多「但是」。各位,看一件事若不從永恆來看,若不是相信永恆的主在掌管永遠,都是不可解的。我們不能只取一個片段;片段裡也有永恆的旨意,但我們不能只有片段來看。我們相信神對新生的這一代的寬容,並沒有改變神的信實和公義,也相信神對摩西的嚴厲,也沒有改變神對摩西的的慈愛和憐憫,但現在就再滿足各位的好奇,講一講神為什麼對摩西這麼兇:

神對摩西說,「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有人說這是因為摩西出言不遜。是出言不遜,詩篇也講他「說了急躁的話」,但這「出言不遜、急躁的話」背後重要的是他的心態不對。

你可以說很重的話,卻仍然沒有得罪上帝,雖然我們也要小心,猶大書講天使米迦勒跟魔鬼講話時都不敢說不當的話,何況是我們?求主讓我們的言語和態度都是聖潔的。

在這裡重要的不是他的言語多重,甚至也不在於很多人說的「耶和華只是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他卻用杖打了兩下,這個不對」。這的確是不對,但還是個表面上的不對,後面有個更嚴重的心態:他在擊打是忿怒,那忿怒是不信;重要的就是他心中的不信和不滿,而不是打不打。就算他沒有拿杖打,完全照耶和華的吩咐磐石出水,但心裡在那裡痛罵,說:「最好磐石不要出水,渴死這些悖逆的傢伙」的話,我相信他一樣會受責罰,因為神看內心,不是看外表。他的擊杖只是顯出他心中的忿怒,他要消消氣。我們有時也會這樣,摔個碗、盤什麼的,比起心裡的火大,這很合情合理,也許神也可以原諒,耶穌也翻過桌子,但如果你的心不是出自對神的信靠就不行,那是不信。

這「不信」,也不是不信神會讓磐石出水(摩西好像沒有這樣的懷疑),甚至不是為著這些百姓,那「不信」更根本的是對「神是不是真的慈愛、公義,神是不是真的會信守祂的話」有懷疑。「不信」就是對神的慈愛、公義、良善動搖,這動搖可以表現在懦弱、膽怯、急躁、小氣、揮霍、各樣的事上,我們不敢說,因為神鑒察人心。摩西太忿怒,因為他太想進迦南,不希望這些百姓妨礙他進迦南,所以責罵他們。摩西這裡「不信」,有一個是自己的私慾,有一個是不信神對這些悖逆人的寬容,所以神說,「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我也說過,神這樣,也是給下一代一個很嚴厲的警告:神所愛、所重用的,「多給誰,就向誰多要」。神是因材施教,也因才施刑罰、因才施賞賜。神給你得多,你賺得少,即便你賺得已經比別人多,還是不好。神給你五千兩,你賺了四千兩,我想神並不喜悅,因為你應該賺五千兩。神給你一兩,你賺了一兩,雖然一兩比一千兩少很多,但神稱讚那賺一兩的;也就是你把神給你的全然擺上就好了。摩西,神給他太多,所以當他失敗時,神對他的處置也是嚴厲的。我覺得這非常公平,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要」。

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希望我們學得會,其實在這裡神也是在憐憫恩待會眾:你們可要學習敬畏我。

2013,「這水名叫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爭鬧,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為聖。」

 當然這解釋叫我們更火大,「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爭鬧」,那為什麼不罰以色列人,而要罰摩西?神的寬容我們感謝主,神的嚴厲,我們也感謝主。

「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為聖」耶和華所顯出的,正是我們沒有辦法忍受的寬大,以及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的嚴厲,你能不能接受?求主讓我們有信心能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