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章12节至28章

27章12节至28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神示摩西將歸列祖

2712-13,「12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這亞巴琳山,觀看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13看了以後,你也必歸到你列祖(原文作本民)那裡,像你哥哥亞倫一樣。」

 摩西是不能進去,理由是前面他在米利巴水那裡的「不信」,或說米利巴水那裡「擊打磐石表現出他的不信,不在百姓眼前尊耶和華為聖」,所以摩西就不能去。而這一次神是帶他上了山,叫他看神要給以色列人的地。如果沒有信心,看了就會很難過,這叫做「可望不可及」,乾脆不要看到,看了還傷心。

不過我想這裡也是一種盼望、仰望。亞伯拉罕是仰望耶穌基督的日子,(這是在約翰福音856,耶穌講的,「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就某個意義來講,每個基督徒都是,我們「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來1113)雖然我們還不能到那裡,但這種盼望給了我們力量,這種盼望和信心,和因這而來的神給我們的愛,讓我們有一種力量在世上生活。

所以神叫摩西去看,不是責備他(或叫他有很多遺憾),而是看到神的話實現。神的話最終的實現,在主耶穌的再來,其實在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甚至祂還沒有來的時候)願意信靠神的話的人,就已經多多少少用屬靈的眼睛看到了。

「看了以後,你也必歸到你列祖那裡」。這我也不去多談,不過一般說就是死亡的一個婉轉說法,但我想這裡還是有正面的。「歸到列祖那裡」,如果我們想到這列祖包括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這些人都是神喜悅、揀選的,那麼哪裡可能就是死亡而已?耶穌說過,神不是死人的神,神是活人的神,也是叫死人復活的神。如果歸到這些都是神喜悅的列祖那裡,就不可能是歸到死亡寂靜,被忘記直到永遠。所以我認為這「歸到你列祖那裡」表示他也會死亡,但這些蒙神揀選的人,都不是睡了而已;或說從人來看,他們都是離開這個地方,到另外一個舊約中沒有講得非常清楚的與主同在的地方。

為什麼你在這裡看了以後,就要歸到你列祖那裡;看完,就死了?我不知道我們死的時候會怎麼樣,意識清不清楚,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死亡裡,「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7),我們在神的咒詛之下。當然我們也重生得救,在生命裡面。有人死能夠瞑目,有人不能;有人是安息主懷,有人是在焦慮不安中。可能絕大非基督徒死時都是痛苦、悲哀,也許有些心裡超鎮定的人可以比較平安一點,但他們沒有任何盼望。而基督徒,即使重生得救,恐怕也難免會有焦慮和害怕(當然也有非常平安的)。

這裡摩西在看到了以後,有點像西面看到了耶穌,說,「主可以接我去了,我已經看到以色列的盼望。」我們若能這樣,是很好的。

2714,「因為你們在尋的曠野,當會眾爭鬧的時候,違背了我的命,沒有在湧水之地、會眾眼前尊我為聖。(這水就是尋的曠野加低斯米利巴水。)」

「違背了我的命」,若再去看民數記20章就知道,摩西好像沒有違反神的命令,只是動作上稍微粗魯、言語上稍微急躁了一點,但這事是出自這個非常屬靈的人的沒有耐心,所以神覺得他這是很大的錯誤,沒有尊主為聖。

「沒有在湧水之地」這都叫我們警惕,希望也不要悲觀,而能感恩。「湧水之地」充滿了水,不知道摩西是否因此淚流滿面的「湧淚」。在神賜福,以磐石出水解決他們渴的時候,摩西卻犯下了神認為很嚴重的一個錯誤。我們感謝主,神多給誰就向誰多要,祂不會做錯的。

這水是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米利巴水那裡,聖經(詩篇)裡多次提到以色列人在這件事上的錯誤和悖逆。

感謝主,神對摩西就是這樣講:「你可以上去看看,然後會在那裡死。我就再講一次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尊我為聖。」而我們並沒有看到摩西回嘴。當然也許摩西不敢,以許他學習更大的順服,但就一個老人(就肉體)來講,這是他很盼望的,心裡也很激動。

14節到15節中間,我們中文聖經分了個段落,但起碼在原來的文章裡是沒有斷,一直接續下去。聖靈讓它這樣接續下去,實在太叫我羨慕了,摩西這種能夠在生活中不會被這些橫逆攔阻,也不會被一些興奮、快樂的事得意忘形,實在是很穩重(我不是說我們要沒有感情),很好的

摩西在上一次(民數記20章),神下了命令之後,聖經完全沒有再講他有什麼反應,就是跟以東王打交道。在這裡,神說你不准進去,因為你沒有尊我為聖。講得再直接了當一點就是:「摩西,你死都不能進去,而且你看完就要死了。」若缺少信心,這是不好聽的話,摩西(或我們)會覺得很遺憾,但摩西真是個屬神的人,在聖經上講摩西的回應,他沒有辯,也沒有氣,就知道自己要死了。

當然這話就是接續前面亞倫死,亞倫和摩西死的理由是一樣,就是都沒有尊神為聖。反正他們兩兄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雖然亞倫各方面都很差,但神常常是把他們相提並論。

然後又看到在25章,米甸人跟以色列人行淫亂的那件事情以後,上一輩的人大概都死光了,然後就數點民數,可能現在就剩下這三個:摩西、迦勒、約書亞。現在也就在講到上一個時代的結束,摩西要死了。這難免悲哀,但感謝主,摩西不是悲哀,當他知道自己要死時,就立刻提出一件很重要的事:希望有一個人可以接我的工作。這才真是一個牧人!他不會想到自己的事,想到的是這些百姓需要牧人,就求耶和華來差遣一個牧者。

大凡能幹、大權在握,(摩西也大權在握40年,加上以前在宮中的叱吒風雲),有能力、權位高的人,通常都比較不會想提到接班人的事情,毛澤東就是個例子:「不要有人接,我就是最了不起的,沒有人能接我的工作」,逼得要接時也是很不得已說這話。

但摩西很主動的說,「要有人接續我的工作」。我覺得他真是非常體恤,一方面他很順服神,一方面他很體恤這群以色列百姓。這兩件事是一樣的,因為他順服神,有神的心,就知道神的心意是不會一直停在一個人身上。對,神會紀念這個人,這人被主接去好得無比,但神的工作會繼續下去。摩西、亞伯拉罕起碼在塵世上會被人忘記,當然我們將來在天上永遠都不會被忘記,那也是因為神,因為這些都是受造物、有血氣之軀的,但神的工作會一直下去。所以摩西不是想到「完了,以色列人也完了,大家同歸於盡」,而是對耶和華說:

立約書亞傳承摩西

2715-16,「15摩西對耶和華說:16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

「萬人之靈的神」在民數記1622也出現過。耶和華是萬人之靈,意思是祂是管理萬人的。說「靈」多少是指跟「血氣」相對,是造物主神的特質,神是管理萬人的。

摩西說,「我會過去,上一代以色列人會過去,但工作要繼續下去,要有不同的人來接續,只有你不會過去,就求你把你的聖靈繼續賜下,永恆的主,請你立一個人來治理會眾。」

2717,「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出入跟引導不一樣,引導是在前面,高高在上;出入是一起進出。這也是一個好領袖的特質,又有勇氣和智慧作領導者,又有親民的作風,跟百姓一起進出。也就是這領導者又有平民化的作風,又有權威、智慧的領導;跟他們是朋友,也是主人。

「出入」也常常是(摩西自己也是)到耶和華面前,替這些以色列人辦交涉。很了不起,他會想到會眾,想到要什麼樣的人是神來立的,這人必須跟百姓是朋友、一起出入,又是能引導、治理他們的。治理就包括這兩件事,又是高高在上,又是在他們中間。

「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這在聖經裡也看到,包括在亞哈王要死的時候也是,「以色列沒有牧人」;包括耶穌在看到百姓的時候,也想到「他們流離失所,好像羊沒有牧人一樣」。羊沒有牧人最少表示兩件事,一個是他們在危險當中,一個就是他們沒有方向,可能也缺乏愛的照顧,牧人在這些方面都要有。

摩西講這話,當然沒有任何誇口的地方,但他也很誠實的表達出他做的事情是要讓羊有牧人,要引導他們方向。這都是建立在摩西順服耶和華的情形下,一個領導者順服神,就可以來領導其他人。他讓這些羊有草吃,有地方走,有方向;不只有路走,而且有目標,中間的困難也可以幫他們解決,實在很了不起。兩代的人都多少被摩西牧養過,而兩代人都非常對不起摩西,但摩西真的是預表了基督,有這種美好的形像。

當然耶和華心裡都有數,這些祂早都計畫好了,但耶和華也非常喜歡摩西講的這樣的話。我們看古今中外所有政治、經濟、公司,接班的人都不太容易,尤其越成功的,越難有接班人。比方有人能接王永慶、郭台銘的工作嗎?一個優秀的人走了,會不會寂聲而絕、人亡政息?我們必須知道神的工作,在任何一個大小教會,都要繼續下去。

2718,「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

「心中有靈的」,這字也形容過但以理、約瑟。這「有靈」跟「萬人之靈」也是類似。當然在新約我們很容易就把它想成聖靈,那也沒有錯,但在這裡說到的「靈」,也許對聖靈不是那麼認識,不過最少是指有那種從神而來,屬神的能力。靈和魂(或血氣)是相對的。

「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他心中是有我的話、權柄、能力、智慧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按手」,簡單的說就是一種類似今天軍隊裡的「佈達」,對大家正式宣告這人以後是你們的領袖。

「按手」所代表的意義,在聖經裡很豐富,包括按手在「阿撒瀉勒」那隻羊的頭上;包括在獻祭時按手;包括按手禱告。用今天最通俗的講法,像武俠小說裡就很能表達那情形(雖然我們相信「按手」是一種代表性的),就是把功力輸入,或是兩種力量的對抗。在按手醫病時也有這種「把力量灌輸下去,以及用力量把另外一個力量趕出去」的意思;健康的進去,不好的趕出去。

「按手」也有灌輸恩賜的意思,尤其在我們福音派大概很少會覺得按手差派典禮、按牧會真的把恩賜灌輸下去,不過從聖經來看,也未必能很堅定的排除這種解釋,保羅就對提摩太說:「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414)我們今天好像不太會這樣講,靈恩派會這樣講,我們也不大信那是不是真的。但就經文本身來講,「按手」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東西的傳遞,要不就是傳到一個空空的地方讓他飽足,要不就是把它裡面那東西沖出去

剛才講的「佈達」,就是傳遞一種榮耀和名分,是象徵性的。這裡面到底有多少所謂實質和象徵的,我們不敢講,但最少有象徵性的,就是:這樣的「按手」,讓大家知道耶和華立定他了。按手在阿撒瀉勒那羊身上,或平常祭司在祭物上按手,也是一種傳遞,好像把罪惡傳過去,我身上的罪惡就加在這上面了。因此簡單的說,「按手」有那種傳遞的意思。

2719,「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囑咐他,」

這時的祭司已經是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亞倫已經死了)。亞倫的兒子是祭司,以色列始終有這種雙軌制度(政治、宗教分開),摩西有一段時間似乎是單軌,他兼行政和宗教的領袖,用今天軍隊的話來講,他又是指揮官,又是政戰主任。不過摩西後來就分出宗教權給亞倫,現在更是這樣,再不會有像當時身兼兩種職責的情形,若說身兼兩種的,只有耶穌有這樣的權柄。

現在約書亞需要得到行政的肯定,也得到祭司這方面宗教的肯定。可以想到可能在以色列或教會歷史上,這當然都沒有成為定論,到底政教的關係是什麼。在西方,教會已經非常衰弱,但還有一些儀式。譬如美國總統就職時是按著聖經,也有一點宗教上的肯定,然後是最高法院的法官來監督儀式,是賦予他憲法上的權力。

這裡,這兩種接班的,一個接祭司,一個接行政領袖,也有由選舉產生,那就不是按手,按手只是象徵性,權力是來自人民。現在其實也有這三方面,三種人,一種是19節的祭司以利亞撒,另一種是行政按立的領袖約書亞,第三種就是會眾,所以也不是完全沒有民主的成分。(我說到的「民主」,都沒有褒貶的意思,只是讓各位能想得完整一點。)

2720,「又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使以色列全會眾都聽從他。」

這也再讓我們看到摩西的獨一無二:把幾分的尊榮給別人。在民數記前面也看到摩西把靈分一點給70個長老。也就是說摩西是獨一無二,他差不多是大權獨攬,後來的約書亞遠遠不能比,只有他的一部分尊榮,而且這尊榮還是摩西給他的,有點像毛澤東死時,華國鋒作主席,大概可以說那完全是毛澤東給的權力,華國鋒本身沒有什麼威望和資歷,他是藉著毛澤東的。

但在約書亞記最後,約書亞經過那麼多年,也的確名至實歸的被人看作領袖。這也許就像今天我們聘一個新的牧師,不管有多瞭解他,(或完全是「空降部隊」,從外面來的),人對他的信賴、尊榮不會完全,很多時候還需要看他自己的表現。即使是上帝同意摩西揀選了約書亞,約書亞的尊榮也需要自己的努力(當然也是靠著神),他剛開始還沒有什麼尊榮和權威的時候,需要有摩西傳下來的這種力量或尊榮,讓以色列會眾都聽從他。

這事也非常奇怪,若看約書亞記,起碼沒有看到百姓對約書亞有什麼公然的反抗,甚至一般來講相當順服,而且在第1章就很主動的順服、支持他。這很稀奇,神對軟弱的人實在有很多恩典。相反的,把尊榮給約書亞的摩西,這一輩子可是一直被以色列人反抗、悖逆。他有這麼大的權柄和能力,把尊榮給了約書亞,約書亞可能只有他的百分之幾,但約書亞在統御領導時卻沒有碰到太大的問題。摩西有這麼多尊榮,反而全會眾相當多的時候都不聽他,這也是我們可以思想的。

看柳宗元寫的「梓人傳」,講一個修理的師傅,他很會下命令,但他自己一個桌子都不會修。大家本來看不起他,覺得他講的都是瞎話、吹牛的,但他這人是會指揮、看大方向,小事不能做沒有關係。

摩西沒有得到那麼多的順從,約書亞卻有;摩西沒有進到迦南地,約書亞卻進去了。約書亞處處不如摩西,但神在這事上所做的帶領,也叫我們應該是更多的敬佩,而若沒有信心的話就會覺得有很多困惑。

2721,「他要站在祭司以利亞撒面前;以利亞撒要憑烏陵的判斷,在耶和華面前為他求問。他和以色列全會眾都要遵以利亞撒的命出入。」

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就某個意義來講,祭司的權力是比君王(或行政領袖)還要大。這是不是也讓我們想到很多政教的關係,記得以前在軍隊裡就是政戰官的權力其實大過指揮官。可能這裡也是這樣,祭司平常沒有什麼發號施令,也不能指揮軍隊,也不能抽稅,但因為他比較「直達天聽」,他是上帝用的,所以看到約書亞和全會眾都要聽以利亞撒的,「他和以色列全會眾都要遵以利亞撒的命出入」。

你說,「那為什麼不乾脆就一個人兩個權都有?」,也許神覺得這樣人會腐化,就沒有這樣做,在人間的制度裡就是行政、祭司分開。祭司好像只有虛權,但他又有跟神更直接的聯繫。

現在看看「烏陵」。「烏陵、土明」在出埃及記28章也談過,就是決斷的胸牌。講得再明白一點,就是今天算卜的所丟的那兩片東西。我們不願意這樣來比較,因為這好像太民間宗教、太迷信,聖經的話還是給我們最大的權威,即便有時會聯想到民間宗教,我們覺得神這樣做,是有祂的道理的。可能很重要的原因是以色列那時候比較民智未開,到新約我們就不這樣做(或基本上不大這樣做),我們越來越不願意用這種丟的方式,也就是不經過大腦的。這種用丟的方式可以說是很敬畏:「我們都不去想,看神怎麼帶領就好」,但神希望我們用腦筋,神希望我們的悟性能被聖靈、神的話來約束,然後來思想、判斷。

但在以色列人對神的話沒有那麼瞭解,聖靈在他們身上的工作不是那麼明確時,我們可以相當確定在早期,以色列的這種書卷(包括各種文字形式,特別是聖經的書卷)是非常少,因著書的不方便,逼得他們需要博聞強記的把所有知識背下來,也許就磨出記憶力比較好的能力。那時候沒有什麼書,大家比較缺少神的話,悟性就比較不能有個正確的發揮,所以有這種烏陵的判斷,一丟,然後來判決。這在聖經裡是有的,尤其在大衛逃亡的時候,他很需要有「以弗得」。「以弗得」大概是用來裝烏陵、土明的,我們也不太知道那到底是什麼,不過都是一些用來判斷耶和華旨意的東西,耶和華藉著這個東西要人來瞭解。這似乎很迷信,但信神叫以色列人這樣做,就一定都沒有錯。

以利亞撒的命令大家都要聽,當然重點不在以利亞撒,而在他這大祭司的職分,他按著這職分說話,大家就都要聽。「都要遵以利亞撒的命出入」這裡的「出入」恐怕跟17節的「出入」有點關係,一個人如果要出入,也要聽命於以利亞撒,也就是總在那跟神比較熟悉的人的指引之下做事。

2722,「22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將約書亞領來,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面前。23按手在他頭上,囑咐他,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說的話。」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摩西囑咐約書亞,他說的話有權柄,就是因為他聽神說的話,這有一層層的關係。聚會所的弟兄姊妹不大喜歡這個,說是「聖品階級」。我們基督教也常說「信徒皆祭司」,我們是覺得如此,但我們說「皆祭司」的同時,神也在制度上讓有些人比較有更多教導的能力、恩賜、甚至權威,這一點也沒有違反上帝的話。

在把接班繼續帶領以色列人的約書亞說出來了以後,就還有些很重要的事,不過我們對約書亞的就職典禮也覺得很有意思,怎麼這麼簡單?我們今天一個總統的就職大典都是很隆重的,而他的就職典禮就只有幾節,如果我們不提,根本還不知道這是約書亞的就職典禮,或摩西的交班。這是因為實質是比較重要。

再想想,摩西是什麼時候就職、就任的?甚至可能連典禮都沒有。耶穌是什麼時候就職、就任的?理論上應該是祂受洗的時候。而保羅呢?理論上應該是按手的時候,但保羅在加拉太書講,「我不是出於人,也不是由於人」。當然這是因為保羅的權柄受到挑戰。我們基督徒不要因為都是聖民,所以對教會的一些制度就非常不順服,這樣不好。

下面看到的這些,都是以後在迦南地,以色列人的正常生活裡要做的事,現在還沒有進到迦南地,神就先把最重要的都講清楚,這實在也是給以色列人一個信心的鼓勵,就是:你們一定能去的。

這好像你現在在申請美國的移民,剛剛送件,不會就馬上想到將來在院子裡要種什麼菜,大概我們不會想那麼遠,因為總是一步一步來。神也是一步步來,但神在這裡就是告訴以色列人:「你們以後在迦南地那地方常常要做的,跟我關係要建立的很重要的事」,就是都已經肯定他們一定能進去,這是很好的一個安慰。

首先,以色列人會進去,消極的就是摩西、亞倫這些人都會死掉,上一代結束,下一代開始,約書亞會來接班,帶他們進去。然後就講到獻祭的事。

獻祭之例

281-2,「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2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獻給我的供物,就是獻給我作馨香火祭的食物,你們要按日期獻給我;」

 這些字眼我們小心一點看,這當然不是說神在點每天的菜是什麼,我們不這樣想,但也不要忘記很多人會這樣想,所以詩篇也有講,耶和華說我哪裡要吃這些肉、喝這些血。但以色列人(或異教徒)的觀念大概都是這樣,獻的祭有火把它燒掉,就表示耶和華把它吃掉了。亞伯、基甸獻祭都是這樣。我們今天基督徒當然完全不會想神還要吃、喝什麼,異教徒信的是假神,他們的心態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但神的確用了這個字眼:「你每天要給我的食物」。這些東西當然是人吃掉了,就是放在聖殿桌上的陳設餅,一個禮拜換一次,換下來的當然就是給祭司吃掉,大衛也吃過這東西。

神的確說,「給我作馨香火祭的食物」,為什麼要讓以色列人有這印象?一方面耶和華絕不吃這些,一方面又要有這些,應該都是要讓以色列人有個深刻的印象,就是這位神是在他們中間出入的神。就像我們家人若出去,總是會問:「回不回來吃飯?」說得再擬人化一點就是,每天耶和華都要吃飯的,你每天都要為祂預備。飯,耶和華是不吃的,但我們每天對神的這種獻祭,(不是祂有需要,而是我們跟祂的關係相當親密)是有的。

這獻給耶和華的飯是一天兩頓。我們今天說吃三頓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聽說西方以前是兩頓,更早、更窮的時候有時是一頓,今天的人恐怕四、五頓都有,什麼下午茶、上午茶、宵夜,平常也沒停過,一直在那裡吃。(也不知道為什麼西方早餐叫做「斷得快一點breakfast」)。

283-8,「3又要對他們說:你們要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就是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每日兩隻,作為常獻的燔祭。4早晨要獻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一隻;5又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一,並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作為素祭。6這是西乃山所命定為常獻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7為這一隻羊羔,要同獻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聖所中,你要將醇酒奉給耶和華為奠祭。8晚上,你要獻那一隻羊羔,必照早晨的素祭和同獻的奠祭獻上,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

獻給耶和華的「火祭」,是燒的,每日兩隻,「早晨要獻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一隻」。這是葷的,還要有主食配,就是細麵作素祭;有葷的,有素的,這是常獻的。還要有飲料酒。第7節這「醇酒」是濃度高的,不是一般的wine,而alcohol。晚上又有一個祭,早晚兩頓,很親切。

289-15,「9當安息日,要獻兩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並用調油的細麵伊法十分之二為素祭,又將同獻的奠祭獻上。10這是每安息日獻的燔祭;那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奠祭在外。11每月朔,你們要將兩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七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12每隻公牛要用調油的細麵伊法十分之三作為素祭;那隻公羊也用調油的細麵伊法十分之二作為素祭;13每隻羊羔要用調油的細麵伊法十分之一作為素祭和馨香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的火祭。 14一隻公牛要奠酒半欣,一隻公羊要奠酒一欣三分之一,一隻羊羔也奠酒一欣四分之一。這是每月的燔祭,一年之中要月月如此。15又要將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獻給耶和華;要獻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奠祭以外。」

前面先講每天的兩頓,然後第9-10節講每週的一頓,11-15節是每個月的;「週」的是「每安息日」,「月」的是「每月朔」,都是有牛、酒。

不管講的是「奠祭」、「燔祭」或「贖罪祭」,若稍微講得仔細一點就是「感恩祭」和「贖罪祭」不一樣。獻祭好像基本上就分這兩種,一種是為了我們的罪過,一種跟罪惡沒有關係,就是感謝的。但聖經裡也不一定那麼嚴格區分,因為我們都是罪人,所以即便獻的是感恩祭,也需要赦免;而在求神赦免的祭裡,又因為有信心知道神會赦免,所以在獻的「贖罪祭、贖愆祭」裡應該也有感恩的成分。

2816-25,「16正月十四日是耶和華的逾越節。17這月十五日是節期,要吃無酵餅七日。 18第一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 19當將公牛犢兩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七隻,都要沒有殘疾的,用火獻給耶和華為燔祭。 20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為一隻公牛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一隻公羊要獻伊法十分之二; 21為那七隻羊羔,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 22並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為你們贖罪。 23你們獻這些,要在早晨常獻的燔祭以外。 24一連七日,每日要照這例把馨香火祭的食物獻給耶和華,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奠祭以外。 25第七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

接著再講一年一次的,就是逾越節。逾越節所獻的,這裡講得很仔細,我們就不多討論。

 2826-31,「26七七節莊稼初熟,你們獻新素祭給耶和華的日子,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27只要將公牛犢兩隻,公綿羊一隻,一歲的公羊羔七隻,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28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麵;為每隻公牛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一隻公羊要獻伊法十分之二;29為那七隻羊羔,每隻要獻伊法十分之一。30並獻一隻公山羊為你們贖罪。31這些,你們要獻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並同獻的奠祭以外,都要沒有殘疾的。」

從第26節開始講的逾越節,一直到29章,都是每年要獻的。因此看到有每天要獻的,還有每週、每月、每年要獻的,每年要獻的當然就是在重要的節日獻。除了逾越節,還有其他重要的節慶,如26節的「七七節」,這是莊稼初熟的時候,也就是「五旬節」,五旬就是50天,七七就是49天,就看怎麼算。

七七節」就是逾越節後的49(或50)天。到新約裡,耶穌是在逾越節那天獻的,然後復活,40天顯現,升天,應該再過10天就是五旬節,聖靈降臨下來。這在聖經裡,一個是在福音書裡提的,一個就在使徒行傳,逾越節後的五旬節。

那裡當然也很奇妙,逾越節是獻羔羊,耶穌把自己獻上,贖我們的罪,但是否也表示有一個結果出來,就是神的救贖計畫有了成全。「神的救贖計畫有了成全」基本上就是耶穌死了、復活,但祂的百姓在領受這祝福時還需要能力,那就是聖靈降臨下來,基本上這都是非常大的祝福。我們可以把舊約這「逾越節、七七節」從新約來瞭解;從新約瞭解舊約。

「逾越節」當然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也是脫離了患難和痛苦。「七七節」是個莊稼初熟的,這兩個(還有以後的許多祭)都跟農事有關係,都是神給以色列人祝福,他們得到了,就要有這獻祭。

26節說到獻「新素祭」「七七節莊稼初熟,你們獻新素祭給耶和華的日子」,就是在莊稼裡得到的東西就獻給神。初代教會在五旬節被聖靈充滿時,也是獻給上帝的果子,就是有那麼多人得救,他們也被更新。當然初熟、收割了,在神不休止的工作裡,在人身上也是,收割的同時就是預備下一次的撒種,所以我們工作是繼續的。

這些都是常獻的祭。「七七節」和「逾越節」中間隔了49天,在2816,說到「逾越節」是正月十四日,再過七七49天就是「七七節」,這兩個比較大的節都有收成(或預備收成)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