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所得之地 22章至24章

保守所得之地 22章至24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在此述说3段插曲,藉以表示以色列人必须像他们占领应许地一样去保守这地。蒙约书亚激励去持守约之忠诚后,河东支派尊贵的军队既看见耶和华赐他们土地,便在回家途中筑一座坛,见证他们与以色列之耶和华的合一(22:1-34>二十二1-34)。在临别赠言中,约书亚强调以色列人要在应许地持守约之忠诚(23:1-16>二十三1-16),并在示剑庄严地重申以色列的约(24:1-27>二十四1-27)。
二十二1-34 河东支派见证之祭坛

二十二1-8 约书亚向河东支派告别

第1-5节
第1-5节约书亚跟河东支派的道别,与第一章的命令相连。他称赞他们认真地遵从他的吩咐,没有撇弃他们的弟兄,却是协助他们,直至河西各支派摆脱迦南人的攻击而得着安息(2-3节;参1:12-18>一12-18)。他们在‘这许多日子’,一直执行这使命,展示信心的忍耐(参11:18>十一18; 来12:1>来十二1),并行完了他们的路程(比较 提后4:6-8>提后四6-8)。可能神已对他们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太25:21>太二十五21)。约书亚谈到‘得享平安’(4节上),叫人回想起本书的序幕(1:6>一6),而他吩咐人遵守摩西的律法时──律法的精要在一个命令中总结起来,就是全心全意爱神(4-5节;参 申6:5>申六5, 申10:12>十12, 申11:13>十一13; 太22:37-40>太二十二37-40)──是重复了耶和华在本书序幕中的命令(1:7-9>一7-9)。在古代近东的条约中,‘爱’是基本的约定条件。人若只是勉强地忍受律法,就没有一个律法可以达到其目标。律法必须基于内心的赞同。所谓‘心’(heart)与‘性’(soul)并非指生活中某些特定的范围,而是用以强调人对神的全然委身。‘心’是指全人的意向,而‘性’则是指整个人格,一个结合肉体、心思和生命活力的个体。
第6-8节
第6-8节作为以色列人的属灵领袖,约书亚把神的祝福授予河东的军兵。约书亚打发他们带着掳物光荣地回家(参11:10-15>十一10-15),并命令他们遵从圣战的最佳传统,把掳物与留守并保护家园的弟兄共同分享(比较民31:27>民三十一27; 撒上30:16-25>撒上三十16-25)。所有人都进入了安息,并满足地得着奖赏(比较 太6:18>太六18,太16:27>十六27; 西3:24>西三24; 提前5:18>提前五18)。
二十二9-34
这些忠心作战的人在回家团聚之前,作了最后一件向耶和华表示忠心的事。他们这样做,以致日后河西的以色列人不能阻挠河东的支派,不容他们到约但河西──耶和华的名所住的地方──来敬拜耶和华。他们在约但河附近的基利绿建一座‘高大’的坛(在约但河东岸或西岸),见证耶和华已建立他们作惦的民。
不幸地,他们这种出于信心并满有创意和远见的行为,被河西的人误解为与耶和华对抗。河东与河西众支派在理解申命记十二4至14节的律法上,并没有相异的意见──双方都假定律法吩咐以色列人只在中央圣所敬拜耶和华。然而,河西的人却以为河东的人意图按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按耶和华的意愿去敬拜惦。我们仔细观察双方怎样在这歧见上和解,便可发现一些解决教义分歧的可靠原则(参 太18:15-20>太十八15-20)。
河西众支派作为被绊倒的一方,主动开始用以下的方法弥补这裂缝:
·他们严正地提出这个问题,而不是不去理会它(11-12节上)。
·他们认为背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而不顾性命去持守圣洁,而不是牺牲原则来换取和平(12节下)。
·他们差派有能力的领袖:祭司非尼哈──他曾在巴力毗珥的事件中表现出对耶和华的热心( 民25:7>民二十五7)──和10个首领,代表所有支派去调查这事,尽可能挽回犯罪的人,而不是卤莽轻率地处理这事(13-14节)。
·他们客观地看这事为信心的破裂,是背叛神的罪行,而不是主观地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损(15-16节)。
·他们针对这事件去议论,基于他们深信神会惩罚罪,像在巴力毗珥发生的事一样(耶和华降下瘟疫,并留下罪的种子),而不是用权宜的辨法去解决(17节)。
·他们又指出某些人的罪会影响全以色列人,像在巴力毗珥(17-18节)和亚干的事件中(18、20节;参7:1>七1)可见的,而这种集体的罪过,对他们并不是没有影响的。
·他们尊重弟兄,深信他们会良心发现而觉悟(即河东支派是因缺了神的圣所而沾染污秽),而不是不顾他们良心的软弱(19节上;参 罗14:1-23>罗十四1-23)。
·他们愿意牺牲一些地业,为求挽回弟兄,叫他们得着清洁的良心和正确的敬拜,而不是坚持自己对律法的理解(19节下)。
·当河东的人更正了他们的观念后,他们便愿意接受这种创新的信心表达方法,并没有排拒这些合乎神话语的新颖而适切的做法(30-31节)。
·最后,这些代表向全会众报告他们的决定;他们并没有自作主张(32节)。
河东支派──被看为得罪神的人──回应此事的方法是:澄清当中的误解,认真、忠诚、有力地把事实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他们同意不去背叛耶和华,并愿意赔上性命去防止这事发生(23节),然后清楚圆满地解释他们作这事的动机。他们说他们需要设立一些合适的纪念,如这祭坛的复制品,去解决约但河这天然的障碍,好向以后的世代见证他们是圣约中的子民,与河西支派有同等权利去敬拜神(24-28节;参4:5-7>四5-7)。这坛不是用来献祭的,因此他们所作的并非背道的行为。
藉着上述良好的解决方法,弟兄之间得以彼此和好,并赞美神,然后才分手(30-34节)。若背叛神的事不存在,是神与惦子民同在,叫他们能赞美的一个原因(31节),那么若有背叛神的事,信徒便应查看他们中间是否有神讨厌的地方。


二十三1-16 约书亚的临别赠言
约书亚作出‘遗命’,这使他与摩西( 申31:1-13>申三十一1-13)、撒母耳( 撒上12:1-24>撒上十二1-24)和大卫( 王上2:1-9>王上二1-9)同列,而他们的遗命都同样是强调对圣约的忠心。约书亚是在分地后不久便发表这番话(参13:1>十三1)。摩西和约书亚──神权统治的创始人──都持守信心,直至逝世那一天,而他们都是理想领袖的楷模,教导下一代要谨守圣约(比较 提后3:10>提后三10至 提后4:6>四6; 彼后1:12-21>彼后一12-21)。
二十三1-4 历史性的开场白
摩西以详述神如何征服约但河东之地,来证明神守约的信实( 申31:4>申三十一4),约书亚则列举神如何毁灭约但河西的迦南人(3节)和惦分配已征服的余下各国(4节),来证明神的信实。这些事是众民亲眼看见的。在第4节的希伯来原文,有‘看’作首字,像在第3节一样。不过,今天圣灵是藉着宣讲信心的道,来把信心逐渐灌输给我们( 罗10:6-13>罗十6-13)。
二十三5-8 约中的责任
神应许继续把迦南人赶出去(5节),以色列人则答应在信心中刚强(参1:6>一6、1:9>9)和遵守律法(6节)。他们答应不受引诱去敬拜迦南人那不道德的诸神(7节;比较 申5:9>申五9, 申8:19>八19),并誓言只倚靠耶和华(8节;参1:7-9>一7-9)。像他向河东支派道别时一样,约书亚直接引用了申命记中的话。
二十三9-11 约中的经历
约书亚的世代倚靠了耶和华,并经历惦在约中各种应许。正如神所应许的,没有人在他们面前站立得住(参1:5>一5)。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强加在事实上的神学构思(参13:1-7>十三1-7)。他夸耀以色列人信心的成就──克胜‘又大又强的国民’──却没有提到他们因不信而导致的失败(参17:12-13>十七12-13、17:14-18>14-18,18:3>十八3)。那正面的经历足以推动他们去‘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参23:5>二十三5)。
二十三12-13 约中的咒诅
在以色列人的旧约中,有应许他们守约的祝福,和警告他们违反圣约的惩罚(参 利26>利二十六; 申28>申二十八)。约书亚列述约中的责任时,特别强调以色列人要在宗教上与迦南人划清界线(7节),又警告他们不可与迦南人有社交上的接触(12节),假定他们宗教上和道德上的污秽是会传染的,而神的震怒会临到以色列人身上,好像临到迦南人身上一样(参 申7:2-4>申七2-4)。以色列人若与这些国民结盟,神就会使用他们来对付以色列人,把圣约中的咒诅降在不信的人身上(比较5:13-15>五13-15)。在神的国度和这世上的国度之间的战争中,没有人可以保持中立(比较 弗6:10-18>弗六10-18)。不是圣徒得胜,就是罪人得胜。不与基督相合的,就是敌挡基督的( 太12:30>太十二30)。那些不向神委身的,将要灭亡(参箴24:30-34>箴二十四30-34),但在圣徒心里的圣灵,比敌挡他们的属灵力量大。那些承认与神有立关系的人,必须持守信心,继续留在蒙福的应许地上(13节;比较 代下7:19-22>代下七19-22; 来6:4-7>来六4-7,来10:26-31>十26-31),正如以色列人从他们可悲的历史上痛苦地学习到的( 王下17:7-8>王下十七7-8, 王下24:20>二十四20)。至于新约的好处,看一章7至9节;而与‘列国’并存的害处,则看九章1至27节。
二十三14-16 神的话是真确的
征服应许地的那一代以色列人,凭经验知道神持守惦的应许(1:1-9>一1-9,21:43-45>二十一43-45)。约书亚终其一生确证这事实(14节)。神过去持守圣约之应许的信实,鼓励圣徒要忠诚,并在他们遭敌挡时安慰他们,在试探中约束他们(22:4-5>二十二4-5)。神不是反覆无常的,因此惦的子民不会惶惶不可终日。惦清楚说出应许,激励他们去爱,又说明惦的赏罚,叫他们懂得敬畏。神用律法洁净以色列人,使他们在美好的土地上成为大国(参8:30-35>八30-35)。惦的子民若不能履行使命,惦便要叫他们灭亡(比较 可12:1-2>可十二1-2)。

二十四1-28 在示剑更新圣约
以色列的众长老亲眼见证耶和华在以色列国的建立上行奇事,他们4次确证圣约并与神更新圣约:1.在西乃山上,即奇妙地出离埃及之后( 出24>出二十四);2.在摩押,即神在旷野保守了他们,并他们征服约但河东之后(申29:1>申二十九1);3.在以巴路山上,即攻打耶利哥和艾城而得胜之后(8:30-34>八30-34);4.最后是在示剑,即惊人地胜过迦南的联盟之后(11-13、18节)。首两次是由摩西传达圣约,后来两次是则由约书亚传达。这是摩西和约书亚之间极强的连合:两人都曾传达耶和华的圣约。在这些埸合中,众长老代表了以色列全会众。
约书亚在示剑那里,‘在神面前’(即在约柜面前)聚集众民,更新圣约;这是在他作出临别赠言时进行(23>二十三章),或是在另一个不同的场合中。明显地,那随行的圣所和约柜已移至这神圣的地点(24:32>二十四32,8:30-35>八30-35; 创33:18-20>创三十三18-20)。
这圣约与古代近东地区,一个强国(如埃及、亚述、巴比伦、克提)与一个弱国(如乌加列和亚摩利)所立的盟约相仿。这种盟约称为‘附庸条约’,其中分为6个部分:在序文中说出伟大的王是谁(2节上);叙述这位王向属国施恩的历史(2下-13节);约的条文中,基本的一条是只可事奉这位王和他的国(14节);各项咒诅和祝福(19节);见证(22、27节);和立约文件的置放(25-26节)。个别的条约会跟上述的大纲有些微差异,但我们可看出基本的模式(比较 出19>出十九至 出24>二十四; 撒上12>撒上十二)。
二十四2上 序言:说明伟大的君王是谁
约书亚像一位先知,一位从天庭差遣而来的传信者那样说话。伟大的君王往往被看为条约的作者。提到作者时,由‘我’转为‘他’,像第7节的情况,由古代文献中常有出现。
二十四2下-13 历史叙言:王的仁慈
像别的条约一样,伟大的君王详述他与藩属间的事迹,使他产生信心和履行责任的心志(参13:1-7>十三1-7)。一个长存的国度必须建立在内部的归心,而不是只在乎势力(23节,22:5>二十二5)。
耶和华把亚伯拉罕从他外邦的家族──以他拉为首──救赎出来后,便开始了惦与以色列的独特关系。以色列中所有蒙福的家庭都为男丁行割礼,以表示这新的信仰。这段神圣历史其余的事迹都可从五经和约书亚记得知,除了以下的补充:‘耶利哥人……都与你们争战’(11节)。这里列出7族人以代表完全的数目(参3:10>三10)。‘黄蜂’(比较7:20>七20)可能是代表惶恐和混乱的意象;神藉此帮助以色列人得胜。这里强调的是,那次胜利并非藉着他们的武器,而是因着神神迹性的干预。‘亚摩利人的二王’是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12:2-5>十二2-5)。虽然以色列人攻占应许地时也使用‘刀’和‘弓’,但他们不能把胜利归功于自己(12节;参23:5>二十三5; 诗44:1-3>诗四十四1-3)。


二十四14-18 约的条文:要忠于耶和华
古代藩属国的条约主要是规定他们要向伟大的王效忠。一个赫人的条约命令说:‘不要把眼目转向任何人!’这里的说法也相仿。‘要敬畏耶和华’(14节上),伴随的就是摇动白旗,在耶和华的律法前投降,委身去遵从惦的诫命。人不可以‘敬畏惦’,却又同时事奉别的神(参 王下17:32-34>王下十七32-34);必须扔掉这些偶像(14节下;参创35:2-4>创三十五2-4)。以色列忌邪的神不能忍耐别神与惦竞争对敌。耶稣也一样(比较 太6:24>太六24; 路14:26>路十四26)。这里提到埃及(14下),补充了五经的记载,即以色列的解放不只是政治上的,也是属灵上的(参 结20:5-10>结二十5-10,结23:1-4>二十三1-4)。神要求以色列人选择他们的阵线,或是投靠他拉昔日的神只、迦南今日的诸神,或是投靠惦(15节;比较 王上18:21>王上十八21; 启3:16>启三16),这选择权是以色列人在神面前享有的自由。
进入这圣约是每一个家庭自己去决定的事情,正如约书亚的名句中所反映的(15节下)。虽然以色列像一个国家般运作,但立约主要是关乎每一个家庭的事,而今天仍是这样(比较 徒16:31>徒十六31)。当代的以色列人适切地形成了以色列人与神建立旧约关系的基础,因为他们是引言中所叙述之事的见证人,并能见证其准确性。自此以后,圣约便由这一代的口传下去,由下一代的心来接收( 申31:11-14>申三十一11-14)。同样地,作为耶稣基督在世生活之见证人──特别是见证惦的复活──的使徒,是新的群体的基石( 徒1:21-22>徒一21-22; 林前15:8>林前十五8),而后来,人口里承认基督,心里也接受基督( 罗10:6-10>罗十6-10)。
二十四19-21 约中的咒诅
约书亚从神的启示和经验知道,以色列民并没有能力持守旧约(19节;参 申31:14>申三十一14至申32:47>三十二47)。他严肃地警告以色列民说,他们若破坏与这位圣洁和忌邪的神所立的约,必会因约中的咒诅而遭遇灾难性的毁灭(20节;参23:12-13>二十三12-13),因为神‘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罪恶’(即违反惦的圣约)。正因为神的本性是不变的,所以以色列人归向惦或背叛惦,惦对他们的态度便会有所不同;惦就是这样赏善罚恶的(参 耶18:5-10>耶十八5-10)。他们唯一的希望在于基督赎罪的宝血(参 诗32:1-2>诗三十二1-2, 诗103:3-4>一三○3-4; 路22:20>路二十二20; 罗3:21-26>罗三21-26)。因着人性的不坚定和旧约的失败,以色列在多个世纪以后,便认识到新约和与圣灵同行的需要;甚至好像保罗那样的圣徒,也要学习去认识( 罗7:7>罗七7至 罗8:4>八4)。神在历史中的行事方法高深莫测,那正彰显了惦自己的荣耀( 罗11:33-36>罗十一33-36)。
这立约的世代基本上都已持守了圣约,虽然约书亚仍要劝勉一些家庭除掉他们昔日所事奉的神只(14、23节)。
二十四22-27 圣约的见证和律法的置放
摩西向以色列民唱出一首歌,作为他给他们的见证( 申31:9>申三十一9至 申32:44>三十二44)。约书亚则呼吁众民为自己作见证(22节)。他们既立定意向──他们是聪明的,因认识神的信实,但同时也是愚蠢的,因不知道人的无常和易变(24节)──约书亚便更新圣约,写下圣约的内容和规条,并记在一本‘神的律法书’上(25上-26节),跟这公告一起保存下来。他另外立了一块大石头,作为他们的见证,那可能是刻着圣约的一根柱子(26下-27节;参8:31-32>八31-32; 士9:6>士九6,士4:5-7>四5-7; 创28:18>创二十八18,创31:45-50>三十一45-50; 撒上7:12>撒上七12)。
二十四28 解散会众
约书亚的工作已完成,应许地已占领了,圣约也更新了,他最后便打发众民各归自己的地业去。
二十四29-33 后记:各人之安葬

申命记派作者为本书卷作结时,叙述了约书亚(29-30节)、约瑟(32节)和以利亚撒(33节)的安葬,进入应许地的的安息,因为他们代表了他的主要论题:神给那有信心的一代,得以在惦应许列祖之地上安息。约书亚最后得着他应得的尊称:‘耶和华的仆人’(参1:1>一1)。此后,将有另一位更大的耶和华仆人,要把新约传达给世人( 赛42:6>赛四十二6, 赛49:8>四十九8)。
第28-31节
第28-31节把约书亚记和士师记串连起来(士2:6-9>士二6-9),使建基之世代的福祉跟下一代的可怜境况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32节
第32节把本书与摩西五经串连起来(比较 创50:25>创五十25; 出13:19>出十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