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

第二十三讲

上一篇   下一篇

亚比米勒杀基甸众子
八章28-32节
  这样,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不敢再抬头。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 。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 。

(五)、平静--四十年 (八28-32)
  打败米甸人的胜利为全地带来四十年太平的日子-- 一个世代。这几节的经文总括了基甸的一生,不单为他的生命带来一个悲剧的总结,亦为後来亚比米勒的事件带来一个引子。从基甸拥有多位妻子一事,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时期的混乱。他从众多妻子中生下七十个儿子(八30)。基甸有一个妾,住在示剑--这表达可能反映一个母系的婚姻,因为她仍与父母同住。脱离了合一的情况下,亚比米勒(意即王者之父)就在此诞生。这名称在他後期的生平中,反映了这个特色--他希望成为王者之父。

八章33-35节
  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神,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第六章 第五循环的欺压 (八33-十5)
  从叛变者亚比米勒的就职而登上王位一事,可以见到以色列全国已经陷入一个日渐腐败的地步。示剑的百姓和邻近的区域都受制於亚比米勒,他是基甸与一名住在示剑的迦南妇人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统治以色列叁年(九22),最後死於一名妇人手上,承受神震怒的审判。

一、罪行--拜偶像 (八33-九6)
(一)、以色列人拜偶像 (八33-35)
  当基甸一死,那曾经历他拯救的以色列人,竟然很快便转离正道,这无疑揭露了他们属灵的脆弱,不能站立得住,除非他们当中能够出现一位坚强的领袖,这就说明了一个共有的特色,就是当一个士师死後,百姓便离弃耶和华。

  『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八33)这句话,叫以色列人在基甸死後仍然敬拜巴力的罪行更为严重。巴力比利土(意为立约的主)这名称与伊勒比利士(El-Berith)(意为立约之神,九46)同义。由此可见,几个迦南的城镇可能组成联盟,为着共同对巴力敬拜的兴趣,参与中央圣庙的祭祀,而这地点就在示剑(九46)。在亚比米勒统治的地区生活的以色列人,与这些迦南城镇的联盟一同敬拜巴力,竟然忘记首日与他们在西乃山立约的耶和华神(出十九章)。以色列不单忘记耶和华,而且他们也将曾救他们脱离米甸人手的耶路巴力,就是基甸都忘记了。因此,他们的悔改只是昙花一现。

九章1-6节
  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到了示剑见他的众母舅,对他们、和他外祖全家的人,说,请你们问示剑的众人说,是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管理你们好呢,还是一人管理你们好呢。你们又要记念我是你们的骨肉。他的众母舅,便将这一切话,为他说给示剑人听。示剑人的心,就归向亚比米勒。他们说,他原是我们的弟兄。就从巴力比利土的庙中,取了七十舍客勒银子给亚比米勒。亚比米勒用以雇了些匪徒跟随他。他往俄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躲藏了。示剑人和米罗人,都一同聚集,往示剑橡树旁的柱子那 ,立亚比米勒为王。

  而这些匪徒亦是指到一些缺少智慧或道德悟性的人(参十一3,代下十叁7)。

(二)、亚米勤的腐败 (九1-6)
  当亚比米勒来到示剑探望他的母亲时,他作王的梦想结果成为事实。看来亚比米勒从来没有被父家的兄弟接纳,难以投入他们之间的社群生活,这可能是他要将自己兄弟杀害的原因(九5)。

  亚比米勒到示剑的百姓之中,挑动他们反对自己七十位亲兄弟。从称他们为耶路巴力的儿子,即与巴力争战者的儿子看来,基甸七十个儿子一如他们的父亲一样,致力根除巴力敬拜的习俗。根据亚比米勒的说话,基甸七十个儿子都渴望管理以色列的百姓,虽然经文对这点没有明确指明是否属实。亚比米勒为自己做王一事提出两个主要的理据:一、一个人的管理比七十人为好;二、他与示剑人民有血缘的关系(参八31)。当亚比米勒的几位母舅将亚比米勒的想法告诉示剑人後,城中百姓的心都归向亚比米勒(九3)。

  示剑的百姓为了表明对亚比米勒的支持,他们就从巴力比利土神庙中取出七十舍客勒银子给他(编注:新课本作「八百克银子」)。而七十舍客勒这数目正好代表了基甸七十个儿子。亚比米勒用这些银子来雇用了『些匪徒跟随了他』(九4)。无赖希伯来文作rek,直译作「空」,因此在伦理的标准上,他们可以说是 懒及无价值的人。

  亚比米勒作王的梦想引致严重的悲剧,因为『他往俄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九5 )。经文本身没有将这大屠杀描绘为一场争战,反而规视它为祭典式的处决。「磐石」这字常指将祭牲杀在一块石头上;而磐石亦是一处传统屠杀祭牲的地方(撒上十四33)。莫尔(Moore)注意到:这是一项预防的工作,与在空旷之地屠杀动物,将血清洗净尽的情况极为相符。在这事件中,清洗的对象就是亚比米勒的牺牲者,他的动机是要藉此扫除自己的障碍,免除後患。

  在这大屠杀中,基甸七十个儿子都无一幸免,只有最年幼的约坦能够逃出生天。示剑人与米罗人在一致的共识下,拥立亚比米勒为王(九6)。「米罗」直译作堡垒之家,这名称可能与九章四十六节提及的「示剑楼」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