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二人同行

  於是二人同行,來到伯利恆(得一:19)

  兩代三寡婦:一個婆婆,兩個寡媳,在摩押地舉目無親,生活很難過下去。
  這個家庭的困境,於十年前開始。猶大地的饑荒,使以利米勒和拿俄米夫婦,撇下伯利恆的產業,往摩押地寄居。神應許之地,並不是與苦難絕緣的樂園,並不像“亨通神學”所應許的那樣。生活的困境,使人傾向摩押肥沃豐美的土地,當然準備接受信仰上的調適;只是神的兒女,即使在苦難中,也應該有不同的表現。
  這一家四口到摩押地後,以利米勒就死了;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卻漸長成,各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和路得為妻。可惜好景不常,兩個兒子先後離世。(得一:1-5)
  拿俄米聽到消息,猶大地有豐收了,就起身要回故國去。因為拿俄米是個不自私的人,愛心關懷,使兩個媳婦對她戀戀不捨,願意跟她同去。這對於需要服侍的婆婆,自然是好事;因為瑪倫和基連的名字,是“軟弱”和“憔悴”的意思,自幼多病,又遇饑年逃荒,纏綿多病;但兩個媳婦對他們服侍得很好,“恩待已死的人”(得一:8)。拿俄米感激他們,但想到兩個青年女子的前途,實際生活的需要,從實給他們說,自己實在已無積蓄,也沒有兒子可以繼娶他們,就給他們祝福,要他們回去,可以別嫁新夫。
  兩個賢良媳婦,到底是有差別的。二人聽到拿俄米的話,都放聲大哭起來。俄珥巴哭過了,拭乾眼淚,與婆婆親嘴,就走上回頭路。“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得一:14)。二人同樣受過拿俄米的愛,同樣知道婆婆所事奉的耶和華,但所作出的決定不同。路得說: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往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降罰於我。”(得一:16-17)

  這不是空虛的壯語,路得都完全以行動實現,因為她實在相信接受了耶和華作她的神;只是她不信拿俄米所說的話:是“耶和華伸手攻擊我”(得一:13),堅心跟隨,二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