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3 “ 撒縵以色” 。撒縵以色五世(Shalmaneser V)是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兒子和繼任人,由主前727至722年執政。
一七4 “ 埃及王梭” 。奧梭岡四世(Osorkon IV,約主前727~716年)。關於這次謀叛,參看十五章27節的腳註。
一七6 “亞述王”。即撒縵以色;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前722~705年;賽二○1)的年鑑卻把征服撒瑪利亞歸功於自己。也許他們兩者都參與在這次戰役中,撒縵以色作王,而撒珥根作為將軍(參看一八10,“他們”)。“哈臘”。位於米所波大米一個位置不詳的城或地區。“哈博河”。今天的喀布爾河,即幼發拉底河上游的一條支流,在“歌珊”的地區(即亞述典籍裏的古散尼[Guzani])。
一七10 關於“木偶”,參看士師記三章7節的腳註。在這個段落裏(直到第23節),作者列出引致以色列被擄到亞述的罪行。
一七24 撒瑪利亞陷落之後,這首都城市便由那些從(巴比倫的)古他、(奧朗底河的)亞瓦、(亞立普和大馬色中間的)哈馬和西法瓦音(可能位於大馬色和哈馬中間的邊界)來的人居住。這些人與仍然留在以色列的人通婚,造成了一個新的混雜人種,稱為撒瑪利亞人。參看路加福音十章33節的腳註。
一七26~33 由於遭受到“獅子”的蹂躪,撒瑪利亞人求王派一名祭司來教導他們怎樣敬拜耶和華。結果導致異教與耶和華敬拜的混雜,因為各族的人保留自己本族的神(30,31節),同時又懼怕耶和華(33,34節)。“疏割比訥”。也許就是異教的神明瑪爾杜克(M a r d u k)或他的配偶。“匿甲”。一個異教的神明,是陰間的主。“亞示瑪”。其身分不能確定,可能是女神亞舍拉。“匿哈”。陌生的異教神明。“他珥他”。陌生的異教神明。“亞得米勒”。意思大概是“亞達是王”,而亞達是巴比倫的神明。“亞拿米勒”的意思是“亞努是王”,而亞努也是巴比倫的神明。
一七35~39 這段經文引述以下各段組成:出六6;二○5,7,20,23;申四34;五15;一三5;二八14;當中強調了以色列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