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以色列末後的日子(王下15:8-17:41)
列王紀下15 章以很快的筆觸描述到以色列的王,交代以色列怎樣進入更大的混亂。15:8 提到:耶戶的第四代,“耶羅波安的兒子撒迦利雅在撒瑪利亞作以色列王六個月。”之後“雅比的兒子沙龍背叛他,在百姓面前擊殺他,篡了他的位。”(15:10)然後沙龍作王一個月,結果“迦底的兒子米拿現從得撒上撒瑪利亞,殺了雅比的兒子沙龍,篡了他的位。”(15:14)米拿現作以色列王十年後死了。他的“兒子比加轄在撒瑪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二年。”(15:23)比加轄又被他的將軍利瑪利的兒子比加擊殺了,也篡了位。再之後,“以拉的兒子何細亞背叛利瑪利的兒子比加,擊殺他,篡了他的位。”(15:30)在前後32 年半多的日子裡,以色列四度改換了王朝,在政治上處在極不穩定的情形下。以色列最後的六個王,從撒迦利雅起到何細亞止,當中除了只作王一個月的沙龍沒有記錄以外,每一個王的記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以色列的屬靈情形變得越來越混亂和黑暗。因為更不敬畏神,人也變得更殘酷,就像米拿現在奪得政權的時候,竟然在提斐隆並四境之內,“擊殺城中一切的人,剖開其中所有的孕婦,都因他們沒有給他開城。”(15:16)在撒迦利雅以後,沒有一個以色列王是在神的安排中出現的。這一段的光景好像回到士師記的日子那樣,各人任意而行。不全心歸向神的結果必然是大混亂,以色列的國運已經接近尾聲了。以色列對內是殘忍的自相殘殺,對外卻是軟弱如水。米拿現作王的時候,亞述王普勒來攻擊以色國。米拿現不去求耶和華的幫助,卻送一千他連得銀子給普勒,請他幫助自己堅定國位。(15:19)以色列已經再沒有神的管理了。神已放棄了他們,不再像十年前那樣還在顧念他們的艱困。更糟糕的是利瑪利的兒子比加還與亞蘭人聯手攻打猶大,圍困耶路撒冷,擄掠猶大的百姓。所以神藉著先知以賽亞宣告以色列的敗亡已經臨近眼前了。早在以色列人進迦南以前,神就藉著摩西向他們宣告了神的定規:“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必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耶和華必將你和你所立的王,領到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的國去。……你在耶和華領你到的各國中,要令人驚駭,笑談,譏誚。”(申28:15,25,36-37)神多多的容忍以色列,可是以色列不回轉,繼續背向神。神的時間到了,就照祂所預先宣告的作在以色列身上。15:29 說“以色列王比加年間,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來奪了以雲、亞伯伯瑪迦、亞挪、基低斯、夏瑣、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全地,將這些地方的居民都擄到亞述去了。”亞述所侵佔的地區很廣,遍及約但河東西兩岸。神沒有讓全以色列被佔,也不讓以色列的全民在這一次被擄,神只是盼他們在這極大的痛苦中能夠醒悟過來。他們如果悔悟,神會給他們機會得復興。可是他們沒有這麼做,結果這第一次的被擄,引進了以後以色列的全體被擄分散。當以色列天天走下坡路的時候,神記念猶大。雖然猶大在完全跟隨主的事上仍是停滯不前,但因“約坦約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15:34),也不像他父親那樣越過神的界線,不像他祖父那樣在晚年轉向外邦偶像,所以神用他給猶大帶來一次不大不小的復興,國勢也恢復強盛。神這樣記念猶大,跟以色列的局部被擄的事相比之下,我們也能領會,神要藉著猶大的蒙恩來激動以色列,使以色列歸回正路。只是以色列靈裡的黑暗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浪廢了神對他們一番心意。
來到第16 章,列王紀的作者插入了對南國猶大亞哈斯王朝的描寫。亞哈斯可算是猶大最邪惡的王。從沒有一個猶大王像他那樣,公然擅自改變神就聖殿的安排,封閉神的聖殿,他可以說是埋下猶大被擄的種子。他“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16:3)在猶大“鑄造巴力的像”(代下28:2)巴力在以色列已經結束了,猶大卻使巴力再抬起頭來。這正是先知彌迦所說的:“因為撒瑪利亞的傷痕無法醫治,延及猶大和耶路撒冷我民的城門。”(彌1:9)猶大過去不全心全意遵行神的吩咐,也不與道的以色列分別,就漸漸被腐蝕到這樣迷失的光景。亞哈斯不光不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更“照著耶和華從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16:3-4)這時的猶大已經變成了一個拜偶像的國家,君王帶頭去作神看為可憎的事,也影響著全國都在離棄耶和華。過去猶大能站住,是因為百姓不跟著君王拜假神,但如今連百姓都在走下坡路了,祭司也不守住地位,失去了他們職分所該有的見證,任憑拜假神的事在全國各地出現。
亞哈斯惹動神的怒氣,招致了神的擊打。16:5“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雖然沒有把城攻破,卻擄掠了猶大許多地方。雖然之前神用著先知以賽亞勸諭亞哈斯,但他卻不聽,又偽裝自己屬靈,說不試探神。後來神再引動以東人和非利士人攻打猶大(代下28:16-18)他還是寧求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也不求神。結果亞述解救了他,但將猶大聖殿和國庫的金銀都掏空了,猶大並要在日後受盡亞述欺凌。亞述打敗了亞蘭人,亞哈斯就上大馬色迎接亞述王,他“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色送來的圖樣……建築一座壇。”(16:10-11)亞哈斯不但自己在這壇上燒香,也要國民跟著這麼做,還振振有詞地說:“因為亞蘭王的神幫助他們,我也獻祭與他,他好幫助我。”(代下28:23)
其實亞蘭這時已被亞述消滅了。亞哈斯真是執迷不悔。亞哈斯本來是出自一個良好的家庭,“父親約但行眼中看為正的事”(15:34)可是他卻是個敗壞的王。可見一個敬虔的家庭未必能自然地產生敬虔的兒女,除非父母以神的話來教導孩子,又花時間去培育他們,並且以身作則,約坦就是沒有將邱壇廢去(15:35),所以不能給兒子亞哈斯好榜樣,所以作基督徒父母的責任是何等重大啊!
在第列王紀下17 章,我們將看到以色列的滅亡。以色列被擄到亞述地是分兩次進行的,前後相隔十多年:頭一次是發生在比加作王的年間,範圍比較小,這是神給以色列一次十分嚴重的警告訊號,叫他們知道神對他們的容忍已經接近極限了,只是以色列人還是一意孤行,終至造成他們全體被擄到亞述地。17 章1 到23 節記述了以色列亡國的經過。
何細亞是以色列最後的一個王。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17:4-6 記述以色列王何細亞背叛亞述以後,便向埃及人求救,所以引致亞述王圍攻撒瑪利亞,直至滅了以色列,但亡國的真正原因,卻要歸咎以色列歷年來對耶和華的背叛。
以色列人進入文化優秀的迦南地之後,不理會神的警戒,效法那地方拜偶像的風俗,在山上樹蔭下築壇、獻祭、行淫,又立石柱和木偶去敬拜迦南地的神。自以色列從所羅門的國度下分裂出來以後,他們的王耶羅波安就造了兩個牛犢,代替耶路撒冷的祭壇,叫以色列人不專心敬拜耶和華,亞哈王更進一步將巴力、亞舍拉的敬拜公然帶入以色列的朝庭,獻兒女、占卜、行法術等都是當時異教的習俗。神的子民不珍惜自己的身份,不保守自己分別為聖,就越受世俗的污染。雖神已在他們未進迦南時已藉摩西警告他們,又給他們機會悔改,差先知如阿摩司、何西亞去提他們,他們卻不肯聽,並厭棄神的律例誡命,就真是自食其果了。
17:24-41 敘述了以色列被擄後的光境。亞述人為了減少背叛的威脅,實行將以色列人遷移到亞述和瑪代人的地,又將巴比倫和亞蘭徙置到以色列去,志在破壞各民族的團結和意識,從而削減其政治及軍事實力,以色列人本是神所揀選的,要在當代的異教中見證祂是唯一的真神,但他們卻離棄神,神就放棄他們,任由敵國踐踏。
聖經沒有再提到這些以色列人日後的遭遇,但卻提供了關於被徙置到以色列地的外邦人的資料,這些外邦人定居在以色列地,與剩下的以色列人通婚,但卻沒有隨從以色列的神,反將自己本族的異族帶入以色列,耶和華絕不能容忍人藐視,所以用獅子刑罰他們。
結果他們還是沒有敬畏耶和華,(17:34)只是懼怕祂。懼怕和敬畏有很大的分別;懼怕因為刑罰所致,他們以為耶和華發怒是因為他們沒有履行祂的規矩,所以只著重外表儀式上的遵從,但同時仍然繼續事奉自己的神像,他們的宗教背景,是多神的觀念,他們認為耶和華只是“那地的神”,是很多神其中的一位,但耶和華是大而可畏的,又是忌邪的神,十誡中頭一條就清楚地要求:人除祂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也不可用偶像代替祂,祂要人以內心誠實去尊敬、服從祂,單有祭司、獻祭也不能討祂的悅納。
弟兄姊妹,以色列若記著他們與神立的約,若看重自己分別為聖屬神子民的尊貴身份,若記取神的話,也不會淪到滅亡的地步。今天我們又可以從以色列人的身上學到甚麼功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