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概论

    读历代志者,每觉书中所载,与撒母耳记、列王纪二书所载之事大致相同。凡本书上卷所记,于撒母耳记上业已记述。事既多有重复,故人研究或诵读时,每有从略者。殊不知神所作的事,从来没有重复的。世人虽多,究未见有二人之面适同者。此书既由灵感启示而来,神看有写的价值并写的必要,人就有读的价值与必要。神既要我们读,我们如何可以越过不读呢!书中记事,虽多有他书中已记述者,但神以为见证人一个不足凭,至少须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太18:16)。耶稣的言行,特别要紧,就有四本福音书共同记载。使徒保罗有话说:“弟兄们,我把这些话再写给你们,于我并不为难,于你们却是妥当。”(腓3:1)因为各书虽同记一事,共记述每有详略。其原因与目的亦多不同;读者自然于各卷书内,各自得到不同的教训与益处。
   
一、要旨
   书之要旨是论神的拣选。以色列乃神的选民,全书要旨即论此选民之经过。书之中心点即大卫及其国度如何在神永远的旨意里,而达其拣选的目的。虽然“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10:35);约翰看见那在灾期中蒙了拯救、身穿白衣的大群众,“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启7:9);而且在这“外邦的时代中”,得救的数目,亦不知有几多千万人,都是名登生命册;但这些外邦蒙拯救的,都是因信作亚伯拉罕子孙的,否则决不能名列被选的民中。全书所论是按肉体为亚伯拉罕子孙的,自始至终所得神之待遇:
    (一)神的拣选--全部圣经中有一条线,表明神永远拣选的旨意,自亚伯拉罕被选,直到耶稣再来,无非为成全神拣选之旨。
    (二)神的教导--神自始至终不知用多少方法教导训诲,为要将他的旨意实验并运用在人的生命、生活里。
    (三)神的保守--神为要达他的目的,成功他的旨意,所以对于他的选民,负了保守之责,或施恩或惩治,在种种经过中,实足表现了神奇妙的旨意。我们只是按灵性作亚伯拉罕的子孙,是野橄榄,遽然成了好橄榄;也不外乎在神永远的旨意里被拣选,成了神的选民;即是将我们这野橄榄枝子,接在好橄榄树上,就一同得着橄榄根的肥汁了。
   
二、原因    著者编著本书之原因:
    (一)为表现救恩之渊源--神最大、最奇、最要之事功,即是预备救恩之实现。历代志一书,始终所记最要之点,即神对于救恩之预备与进行,为要藉着一个种族,预备救恩之成功。
    (二)为实现天国整个的计划--犹大国原是弥赛亚国度的预表,神为弥赛亚的国,是有整个计划的。在历代志书的开始,一直到卷尾,无非为表现此计划之进行;对于此计划之实现,有特别表现,或单独说明的必要。且以北国列王,与计划之进行。原是毫无关系的,撒母耳记与列王纪,既是把南北二国的经过混而言之,所以不能不另有一本,专为表现此永远计划之记载,即感动著者把神整个的计划表现出来。
    (三)为回国各族之不至混淆--犹大国经过被掳,又从被掳之巴比伦回来,各支各族未免有些混乱不清,既有此历代志书,清楚把各支各族明白记述,自然就不至于混乱了。
    (四)为事奉礼法之保存--耶路撒冷被巴比伦焚烧以后,唯恐事神之规模礼法等荡然无存,故录此以保守摩西敬事神之遗范,并记大卫王等对于信仰之热诚,以勉会众热心事神。
   
三、史材
    二卷书之史材,自然大部分是由于撒母耳记与列王纪。如清楚言及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代下l6:11;25:26;28:26;32:32);以色列和犹大列王记(代下27:7;35:27;36:8);耶户的书和以色列诸王记(代下20:34);列王传记(代下24 :27);以色列诸王记(代下33:18)。此外亦有地方言及取材于各先知之书者,如言:先知撒母耳书;先见拿单书;先见迦得书(代上29 :29;9:29)}亚希雅之预言书(代下9:29);先见易多之默示书(代下9:29);先知示玛雅之书(代上24:6);先知以赛亚之书(代下26:22);并耶利米之书(代下35:25)。关于史事方面,当然是借重已有的历史书;但其选择编述,所以能成功神的意旨,自必由于神灵的默感,使其所述适与神旨相合。
   
四、内容
    书之内容,即先述世界人类之谱系,自亚当至亚伯拉罕;再述选民之谱系,自亚伯拉罕至十二支派;以后即详十二支派各族各家的本本源源,终则详言犹大国历朝列王的历史,直至被掳至巴比伦去。其记事虽然好像至掳到巴比伦为止,但其书内预言预表的关系,以及神任其被掳的原因,却一直贯穿到基督永远之国的成立。
   
五、表征
   本书始终以圣殿为大卫家及天国的表征。因为圣殿即真教会并弥赛亚国度之表像,所以本书载大卫家事,始终不离圣殿。于历代志上,详论大卫如何盼望、并如何预备建立圣殿;于历代志下,则历言圣殿之建设与焚毁;于上下二卷,亦多言及圣殿内事奉与敬拜之规例等事;乃以圣殿之原委,实足表明大卫国度及旧约教会之真相。按圣殿之经过:既有大卫筹备于先,再有所罗门建造于后,计费数十年之经营始得成功,是建造之工甚为不易。后经约阿施、希西家等修葺洁净之工,亦颇费手续。其后经无道昏君之破坏,并巴比伦王之焚毁,则最为易易,可见建设难,而破坏易。虽然人的破坏,亦不过只在于物质,限于表面;最堪注意的,即神的意旨,永不改变,从这一切失败的经过中。仍能达其荣耀的计划;且是藉着这一切失败的经过,成功他永远的旨意,直至圣殿所表明之基督的真教会成立。终有大卫荣耀之国度实现,--基督为王--就无不赞颂神旨意的奇妙了。
   
六、著者与著时
    上下二卷原系一卷。以后则分为二卷-看本书之内证,可知本书是著于被掳至巴比伦以后(3;19-24,9:1-2,代下36 :21-22)。旧约全书既成于公元前约四百年,尼希米尚健在时;则此书或著于公元前四百五十年左右。据历代相传,谓此书系文士以斯拉所编述,特于此混乱时代之中。表彰神对于犹大之意旨,且重述宗教史纲,而发扬救道,使被掳而回之犹大人,对于他们的世系易于考查。此书对于当时之犹太种族,并日后弥赛亚之国度,确有最大关系。
   
七、分段
    (一)有分两段者
    1、谱系(1章-9章)
    (1)追溯列祖(1章)
    (2)详述选民(2章-9章)
    2、大卫(10章-29章)
    (1)扫罗败亡(10章)
    (2)大卫为王(11章-12章)
    (3)安置约柜(13章-17章)
    (4)胪述政治(18章-22章)
    (5)计划圣殿(23章-29章)
    (二)有分三段者
    1、历述谱系(1章-9章)
     2、大卫为王(10章-22章)
     3、筹建圣殿(23章-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