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敬拜
歷代志下30章
許多剛接觸教會的人,在主日崇拜的聚會裡面常常會產生許多疑問,想要了解在主日崇拜中的某些程序或儀式,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這類的疑問也會發生在剛換教會的人,一個已經習慣某種形式的基督徒,去別的教會聚會的時候,多少都會察覺到那個第一次去的教會,跟以前去的教會有某些不一樣的地方。對教會聚會方式的不同產生疑問是很正常的,想追根究底的人就會問,哪一種主日敬拜的形式才是正確的?事實上,在教會的主日崇拜形式方面,並沒有哪一種正確、哪一種不正確的問題。一般教會敬拜的形式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叫做、注重儀式的教會,例如天主教和聖公會、信義會等;第二類屬於完全自由的形式,在聚會中沒有固定的程序,每一個參加的人可以按著感動禱告、唱詩歌、或讀聖經;第三類的敬拜方式介於第一類和第二類之間,沒有「非怎麼做不可」的程序,也不會讓每一個人自由表達個人的感受,大部份的福音派教會都屬於這一類的聚會形式,有固定的程序,但這些程序可以按照個別教會的情況安排。
這三類的聚會形式都可以讓人在敬拜的時候更親近上帝,並沒有所謂的「對」或「錯」。我們不用怕在主日的敬拜當中,做錯了什麼而導致上帝生氣,今天的教會是在新約時代裡面,跟舊約時代要守許多敬拜的規矩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今天所看的這一章聖經,雖然是一個在舊約時代所進行的敬拜上帝的聚會,但從當中可以看到合神心意的敬拜包括哪些原則。
(一)
在歷代志下二十九章我們看到新登基的希西家王是一個敬畏上帝的王,他把被他父親污穢的聖殿潔淨了,把被封起來的聖殿大門重新開啟,讓猶大國從過去離開上帝的景況,轉變為回轉到上帝面前。敬拜上帝的聖殿潔淨了,每一天在聖殿中又有利未人和祭司服事,但對大部分的百姓來說,敬拜上帝仍然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希西家的父親在位期間,有十六年之久,整個猶大國沒有敬拜上帝的活動,現在要恢復百姓敬拜上帝的生活,希西家安排過逾越節來提醒百姓。
逾越節相當於猶太人的過年,這一個節日的訂定在希西家之前最少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有關於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代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距離希西家王五百多年,另一種說法是七百多年,這兩個年代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兩個可能時間。不管逾越節有五百多年或七百多年的歷史,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很顯然的這一個日子除了代表過年休長假之外,很多人都不再紀念這個日子的意義。第一個逾越節是猶太人離開埃及的第二年,在西乃山的曠野過的,這個日子是紀念離開埃及時上帝對他們的帶領,後來這一個日子成為他們敬拜耶和華神的最重要日子。守逾越節象徵猶太人和上帝之間的最高峰關係,不過隨著年日過去,這一個日子已經被遺忘了,甚至被故意的忽略。
希西家王用逾越節來恢復百姓對神的敬拜,真的是用心良苦,很顯然的在時間上他有兩件事來不及預備,一件是來不及預備足夠的的祭司在這個節日服事,另外一個是來不及通知所有的人前來參加這個聚會。於是希西家安排了一個在整本聖經的歷史當中,唯一一次不在逾越節過節的逾越節節,這樣的安排就如同,叫中國人不在農曆正月過年一樣。這樣的安排會引起百姓的不配合,一個過了至少五百年的節日成為傳統的休假,一下子要做這樣的改變,會引起大家的不習慣。就好像我們台灣改成週休二日以後,以前放假的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等,現在都不放了,大家一開始都覺得若有所失。最近有一些學校,因為教育部取消春假,也有一些不滿的聲音出現。
為了幫助百姓敬拜上帝,希西家的創舉後還證明是正確的,在歷代志下三十章二十六、二十七節說:『在耶路撒冷大有喜樂、自從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時候、在耶路撒冷沒有這樣的喜樂。那時、祭司利未人起來、為民祝福?他們的聲音、蒙神垂聽、他們的禱告、達到天上的聖所。』
從希西家的安排中,我們看見第一個合格的敬拜原則是,不要為了滿足傳統而敬拜。當我們信主多年,每個禮拜都到教堂裡面敬拜上帝的時候,我們不要只是為了「做」主日崇拜而來。有很多老基督徒來教會聚會,只是已經養成了聚會的習慣,時間到了沒來就覺得怪怪的,來到教會以後,也不是來好好敬拜上帝的,只是來這裡盡義務。我是一個從小在教會長大的人,看過許多這類活在傳統中的基督徒,他們每一次聚完會離開教會以後,常常帶著一堆氣回家,只不過今天的聚會當中,有某些不合他習慣的事情發生。有些人每次聚完會以後都要生氣,他們覺得這個禮拜的聚會怎麼時間特別長、感覺這個禮拜的聚會詩歌唱得不夠,發現某某人的福是不夠專業,只要有違背「傳統」的事情發生,都會受不了。到教會來聚會,不是為了滿足習慣或傳統,而是要建立和神更密切的關係。聖經說希西家所安排的這個聚會,讓耶路撒冷從所羅門王之後,已經很久沒有的喜樂,在這一次的聚會中充滿了整個城市,而且禱告的聲音達到天上的聖所,蒙神垂聽。
我們要有合格的敬拜,不要在形式和傳統中下工夫,而應當注重我們個人與神的關係。
(二)
希西家的這個聚會,讓我們看到合格的敬拜,第二個原則是,敬拜上帝不要出於勉強。第五節說希西家王下了一道命令:『傳遍以色列、從別是巴直到但、使他們都來、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守逾越節』在十、十一節說:『驛卒就由這城跑到那城、傳遍了以法蓮、瑪拿西、直到西布倫?那裏的人卻戲笑他們、譏誚他們。然而亞設、瑪拿西、西布倫中、也有人自卑、來到耶路撒冷。』
舊約聖經常常用「從但到別是巴」來指整個以色列國,範圍包括以色列十二個支派,意思是從北至南,因為但位於最北方,而別是巴則位於最南方。希西家把守逾越節的命令傳遍了所有的原本統一時期的城市,在那個時候,北國以色列已經被亞述帝國滅掉了,但他仍顧念他的手足,派人冒險去把這信息傳給他們。但是希西家的命令傳到以法蓮、瑪拿西、直到西布倫的範圍時,他的信差卻被人譏笑,在上帝的選民當中已經有人遠離上帝到一個地步,把敬拜上的的聚會當成笑話來看,這些人當然不可能隨著希西家的命令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不過在已經被滅亡的北國裡面,那些願意謙卑自己的北國百姓,後來還是跟猶大國的百姓一同在耶路撒冷敬拜上帝。
敬拜上帝是不能勉強的,一個人沒有敬畏上帝的態度,就會把敬拜上帝的聚會當作玩笑看待。最近唐崇榮牧師在台灣一年一度的神學講座和佈道會剛舉行過了,這一次的佈道會是在中正紀念堂的廣場舉行的,這種大型佈道會如果只是單純的佈道傳講信息,很難吸引什麼非基督徒來參加,除非基督徒願意邀請非基督徒來,否則佈道會都會變成培靈會。大約二十幾年前,高雄有一場大型的佈道會,我已經忘記那次的講員是誰了,我們教會有很多人參加那個佈道會的詩班,那時候我非常熱心,也跟著參加了。那時候因為參加這個佈道會詩班的教會非常多,所以在三天的佈道會中,每一天的獻詩分配給不同的教會群負責,我們教會是負責第一天的獻詩。那一次佈道會是在高雄縣立體育館舉行的,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佈道會開始之前可以用人山人海來描述當時候來參加聚會的人潮,我們詩班要提早到,我們進到體育館時,差不多已經做滿了人。在講道之前,一個個節目都進行了,後來有一個人上到台上時,是那一次佈道會的最高潮,那個人上台時,整個體育館的氣氛都熱了起來,原來大部分的人都是為那個特別來賓來的,那個特別來賓的名字叫做楊麗花。主持的牧師在台上請楊麗花講幾句話,他只是很普通的講了幾句客套話,沒有超過五分鐘就匆匆的離開了。當楊麗花離開後的十分鐘,整個體育館的人走到剩不到原本的十分之一,原來聚會前湧進體育館的人潮,不是為了慕道來的,為的只是來親眼看一下楊麗花。
什麼叫做勉強人進教會呢?我認為包括用不實在的手段,把人騙進教會裡面來,也是勉強人的一種。上帝的道能夠進入人的心裡面,是聖靈的工作,我們所能夠做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做見證,見證上帝的道在我們身上的作為。一個生命沒有改變的基督徒,很難吸引別人跟他進教會,最多只能「勉強」別人,用什麼方法勉強呢?用騙的方法,就是告訴人說我們教會有什麼活動、我們教會有什麼好處、我們教會有多好,結果被「勉強」進來的人,大不了來個兩三次,之後就用各樣的藉口推辭我們的邀請了。我的意思不是說,我們所做的事工沒有價值,教會除了敬拜上帝以外,也有各樣的社會責任,我們所開的任何事工不能叫人信主,但我們在服事的過程中,別人能夠感受到我們做的事夠不夠真心要幫助他們。
有很多人說我們大安堂最叫人懷念的地方是,禮拜天在教會的午餐特別好吃,不只一個曾經在我們教會聚過後,後來離開到別的教會的弟兄姊妹這樣跟我說過,我認為我們的主日午餐特別好吃,是因為做的人真心的在做,而且有很多不同的人在做。我去過別的教會講道,有很多教會主日的中午都有午餐,我發現有的教會總是少數幾個人在做,甚至有教會都是固定一個人做的,通常這個人會被叫做愛「煮」的姊妹,或愛「煮」的弟兄。不管這位弟兄或姊妹有多愛「煮」,就如同很多家庭一樣,小孩子吃媽媽做的菜吃到最後會要求偶而出去外面吃,因為這孩子吃膩了媽媽做的菜,然後媽媽一聽到孩子批評她的菜就抓狂了,把小孩抓起來打一頓。在教會中的某些服事,總是靠著少數被認為有特別恩賜的人在做,這是不健康的,領受的人總有「膩」的時候,做的人總有「累」的時候,這些負面的問題累積起來早晚要爆發的。
合格的敬拜,不是用方法勉強人,把人騙進來湊人數,也不是服事得很勉強,而導致不能服事得很喜樂。
(三)
在希西家王的逾越節聚會中,還有第三個原則,合格的敬拜不是出於混亂。今天的經文十四到二十節談到,逾越節之前有一個七天的除酵節,祭司和利未人按著摩西律法,各盡自己該做的事,但是有一些來自北國的人,包括以法蓮、瑪拿西、以薩迦、西布倫等支派的人,沒有照潔淨的規矩守逾越節,吃了逾越節的羔羊。對於猶太人的宗教律法來說,這個問題可以嚴重到治罪的程度。民數記十九章二十節說:『那污穢而不潔淨自己的、要將他從會中剪除、因為他玷污了耶和華的聖所。』照規矩說,這些人要被趕出去,但希西家知道這些來自北國的人,對於敬拜上帝的規矩,比停了十六年的猶大國百姓還要不清楚,他就為這些人向上帝禱告,求上帝饒恕他們。
今天的經文二十節說:『耶和華垂聽希西家的禱告、就饒恕〔原文作醫治〕百姓。』這裡在原文做「醫治」,卻翻譯為「饒恕」的這個字,在舊約聖經中大部分都是用在身體的醫治,把這個字用來表達「饒恕」意思的,還有詩篇107:17-20:『愚妄人因自己的過犯、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他們心裏厭惡各樣的食物、就臨近死門。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他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脫離死亡。』犯錯的人向上帝哀求,上帝就『發命醫治他們』,上帝叫人從罪惡裡得醫治的方法就是用他的話語叫人悔改,這個意思就是,能免去犯錯受處罰的人,聽了上帝的話,改變過來,不再繼續犯錯,這樣的人就得到赦免了。
因無知而犯錯的人,經過學習就能夠改變過來,不繼續錯誤下去。這些來自北國的以色列人,在希西家為他們禱告後,得到上帝的赦免,意思就是當他們聽了正確的教導之後,就做了改變,按照規矩和大家一起敬拜。
教會是一個接納罪人的地方,不管人曾經做過什麼不討神喜悅的事,教會都應該接納願意進教會的人,但是教會不應該是一個包庇罪人的地方,如果清楚知道某個不願意脫離罪的人,還讓他待在服事的地位上,這一個教會一定是個混亂的教會。新約聖經中的哥林多教會就是一個混亂的教會,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有許多沒對付的罪,彼此不和,還是在一起敬拜神,這個教會的信徒中有人亂倫、有人在結黨紛爭、有人跟罪惡(世界)妥協,保羅為這個教會著急得不得了,但他沒有放棄他們,保羅幾次寫信勸勉他們,期待這個教會能夠改變過來。
各位弟兄姊妹,你如何到神面前敬拜祂?求主幫助我們,在敬拜當中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不是出於勉強才來敬拜、也不要在混亂中敬拜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