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导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历代志上下原是同一卷书,而其希伯来文的书名为‘那些日子的事件’,即严格来说,是‘日记/日报’,虽然我们也许更应称之为‘年报’(即那些年日的事件)。旧约的希腊文版本,即七十士译本,称本书为Paralipomenon,即‘拾遗书卷’,因为本书骤眼看来,好像是把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历史重述一遍,其中加上上述两卷书遗漏了的资料。读本书时,我们很快便知道这名字并不足以表达书中内容,因为历代志显然不仅为撒母耳记和列王纪补遗,许多关乎这两卷书的内容,本书也会略而不提;当两段历史讲及同一个故事时,它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的学者耶柔米说,本书实际上是‘整段神圣历史的编年纪’,而现今英文和中文圣经的书名,就是按着他这说法而产生的。正如耶柔米指出,本书所涵盖的,不仅是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历史,更是包含整个旧约故事,由亚当一直至作者写作的年代。

作者与写作年代
波斯王古列于主前539年崛起,征服了巴比伦后,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纷纷返回本土。由于历代志多次以肯定的态度提及此事,所以本书显然是被掳归回后写成的。许多学者认为,历代志和以斯拉记、尼希米记都出自同一人的手笔,而这人就是以斯拉,他大概是归回故土后不久便写成这些书卷。但我们也大有理由把历代志的日期定得较后,约在主前第四世纪。若是这样,作者就无从稽考了。学者通常简单地称他为‘历代志作者’。不管怎样,我们所知的,是本书乃为犹太人而写成的,他们已回归,在耶路撒冷一带定居,有一座重建的圣殿,并有亚伦族系的祭司(却不再有大卫家的君王,因为犹大已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内容
历代志所涵盖的历史时期虽然十分广阔,但内容主要集中在王国时期,即一段为期约450年的历史,由一系列的君王所统治,就是从扫罗至西底家(约主前1050至600年)。撒母耳记与列王纪肯定是本书主要的资料来源,另外还有一些现已失传的补充材料。有人认为历代志的作者引述未见的史料,绝对非虚构;他也许是依据其他准确的材料。历代志上一至九章收集了一些名单,然并未盖全,但多半是家谱,把神子民的故事,从圣经时代开始串连起来。历代志上十至二十九章涵盖大卫执政的日子,而历代志下一至十章则包含所罗门在位的事迹。历代志下十一至三十六章讲述其后继任的君王──即以色列南部犹大国的诸王,直至以色列人被掳至巴比伦止。

写作目的
本书讲述历史的态度,跟撒母耳记与列王纪迥异。不同之处,正是本书的特点是关乎作者的神学观点──神和惦子民的史实,是他特别关注的。全书假设读者对历史事实已经知晓,而本书的目的是解释这些史实。
全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他专注于大卫的皇室家系,集中描述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王国(对于主前931/930年以后分裂出来的北国诸王,作者并不感兴趣)。此外又用了大量篇幅来描述所罗门的圣殿、圣殿中的祭司制度及圣殿的崇拜。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他希望鼓励与他同时代的人,全心全意参与‘建造第二圣殿’;他们重建这圣殿来代替所罗门的殿,却远不及旧殿那么宏伟华丽。我们若留意作者把焦点集中在所罗门的圣殿(他们当日确有一座同等的圣殿),也叫人注意大卫的宝座(是他们所缺的),我们便能更深广地了解作者的信息了。作者不仅要谈及宗教礼仪,也同样谈及政治架构。这样双重地强调王位与圣殿、君王与祭司,在各时代都是适切的,因为前者的重点关乎神怎样管理惦的子民,而后者的重点则关乎神的子民怎样回应惦。
这便帮助我们解释作者对分裂之王国的看法。按一般的说法,北国称为以色列,南国则是犹大,但真正的‘以色列’是指所有的以色列人。圣经要透过大卫的子孙向他们彰显真正的王权,并透过亚伦子孙向他们表明真正的祭司职。那就是指南国的人(除非他们反叛了),但也同样包括北国的人(若他们愿意回转)。关于这一点,历代志下十三章是一章重要的经文(特别参4-5、8-12节)。因此,作者依常使用‘全以色列’这说法,谈到她再次联合为一,并得着更新的可能性,并描绘出一幅理想的以色列图画──那并非任何时代的以色列国照片,而是把不同时代,从不同来源混合拼集而成,好像一个万花筒一样。
他以类似的方法提到理想的以色列,以继承大卫与所罗门作王的形式,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王权。正如前文提到,历代志当代的读者对这两人的故事都很熟悉,也认识他们的为人,知道他们各自严重的错失,但也有伟大的美德。因此,我们要像早期读者一样,明白历代志作者在此描画的大卫和所罗门,是一幅‘官方’的画像,为要补足(却不是否认)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中记载二人真实的一面,有好的也有坏的,这是一幅真实的画像。描述并非不准确──只是作者选择性地取材而已。他叫我们留意帝王们执政时的某些得失,让我们看见神管理子民生活的不变法则。

主题
历代志作者对当代的盼望,以及给后世的信息总有这些方面,同时也包括另外3个特色。一个是延续性。他以开首9章圣经的名单带出这特色;他以这些名单,把历代神的子民连系起来,并藉着他提到不变的原则,把他们更深地连系起来。他想告诉我们,纵使环境有所改变,同样的原则也必能应用在神今天的子民身上,正如昔日一样。
另一个特色是所谓‘报应’──罪有应得,也意味着顺命蒙福。不过话虽如此,圣经一贯的观点,并和历代志的作者也知道,实际的情况远远比这复杂,但属灵的因果原则,基本上是真实的,结果是每一个新的世代总有新的盼望:简单地说,‘我若悔改,便得到饶恕’。新约只是阐明这个原则。基督徒像旧约的以色列人一样,会发觉顺服和不顺服,都有无可避免的后果;不悔改的人要因拒绝基督这基本的罪而受罚,而当他听从福音,他便得到祝福。
最后,历代志有令人惊讶的统计数字,如金钱的数量、军队的人数等等,跟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有出入,往往庞大得叫人难以置信。事实上,许多差异都即时可以解释,而许多似乎夸大的地方,可能因为是误解用字,如‘千’常指一个比千人为少的作战单位;也可能由于手民之误,像我们今天在数字上多写了一个‘0’,或漏写了小数点等。许多这样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释。我们大可任由这些疑点存在,只要记得历代志作者在其他方面是一位准确的历史家;他关心神在世上作工的不变原则,而他的努力,成绩斐然;由于他和初期的读者比我们更熟悉早期的历史(撒母耳记/列王纪),并且与这两段历史描述的世界更接近,因而在我们感到困难的问题上,他们都轻易地克服了。

应用纲要
历代志的作者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是基于神子民的地位,就知道被掳归回的人真正要重建的是甚么:重建对神的敬拜──在生命上尊神为主。我们也须对自己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正确地面对现况,校正我们生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