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三十三1】「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年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
本章记录了玛拿西(第1~20节)和亚们的统治(第21~25节),与王下廿一章相对应。两处的顺序和内容是相似的,但有几条区别。《列王纪》包括:一,两位母后的名字;二,玛拿西流无辜者的血;三,上帝警告的话语;四,亚们墓地的细节。《历代志》多了一些重要内容,包括:一,玛拿西被掳的记录;二,他的悔改和回到犹大;三,他的建筑工程;四,他努力反对偶像崇拜,恢复敬拜上帝;五,他统治的记录保存在“何赛的书上”(第19节)。第11~19节是《历代志》所独有的。玛拿西的统治在犹大历史上非常重要,因为它经历了异端崇拜的复兴,和对无辜的耶和华敬拜者的严厉迫害。
【代下三十三2】「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
【代下三十三3】「重新建筑他父希西家所拆毁的邱坛,又为巴力筑坛,做木偶,且敬拜事奉天上的万象,」
「巴力 ...... 木偶」「木偶」即「亚舍拉」,而此处两字都用复数而非列王纪的单数,作者大概是用此法强调拜偶像的严重。——《串珠圣经注释》
「巴力」这里是复数形式。而相应的王下廿一3则是单数形式(见士二11注释)。
【代下三十三4】「在耶和华的殿宇中筑坛,耶和华曾指着这殿说:“我的名必永远在耶路撒冷。”」
【代下三十三5】「他在耶和华殿的两院中为天上的万象筑坛,」
【代下三十三6】「并在欣嫩子谷使他的儿女经火,又观兆,用法术,行邪术,立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
「欣嫩子谷」《列王纪》里没有提到。见代下廿八3注释。
「他的儿女」这些儿童可能作为献给假神的燔祭。见代下廿八3注释。
「巫术」玛拿西求助于撒但的代理,采用各种法术,邪术和巫术,传达邪恶势力的旨意,来指导国家的事务。
【代下三十三7】「又在上帝殿内立雕刻的偶像。上帝曾对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说:“我在以色列各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和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远。」
据王下廿一7,这是一个亚舍拉或木偶(见代下十四3注释)。犹大堕落到把多产女神的像放到圣殿之中。后来约西亚“从耶和华殿里将亚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沦溪边焚烧”(王下廿三6)。
【代下三十三8】「以色列人若谨守遵行我藉摩西所吩咐他们的一切法度、律例、典章,我就不再使他们挪移离开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
本节清楚地指出,以色列人住在迦南地,是以顺从上帝藉祂仆人摩西所颁布的律法为条件的(见耶十八7~10)。
【代下三十三9】「玛拿西引诱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致他们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
原来住在迦南的外邦人,因他们的罪恶而在以色列人面前灭亡。但现在自称为上帝子民的人,陷入比周围外邦人更深的罪孽中。
【代下三十三10】「耶和华警戒玛拿西和他的百姓,他们却是不听。」
乃是“藉祂仆人众先知”(王下廿一10)。又见王下廿一11~15,记录了先知的信息。《列王纪》的作者补充了细节:“玛拿西……又流许多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王下廿一16)
【代下三十三11】「所以耶和华使亚述王的将帅来攻击他们,用铙钩钩住玛拿西,用铜链锁住他,带到巴比伦去。」
「钩住玛拿西」第11~17节记录了玛拿西被掳,悔改,回国和改革,是《历代志》所独有的。以撒哈顿(公元前681~669年)和亚述巴尼帕(公元前669~627年?)把玛拿西列入他们西亚属国的国王中间。
「铙钩」希伯来语是chochim,有人解释为把铙钩穿透俘虏的鼻孔或面颊,用一根绳子牵拉。亚述人的浮雕画着用钩子穿透嘴唇和鼻孔,拉着重要的俘虏走(见赛卅七29;参摩四2)。还有人把chochim 解释为“洞穴”或“凹进处”。
「带到巴比伦去」巴比伦是亚述帝国的一部分。许多亚述国王带有巴比伦王的称号,既统治亚述,也统治巴比伦(见本书卷二61,156,157页)。所以亚述王可以把犹大国王掳到巴比伦去,而不用带到尼尼微。把玛拿西带到巴比伦的国王,要么是在整个执政期间统治亚述和巴比伦的以撒哈顿,要么是亚述巴尼帕。他拥有巴比伦王的称号时间很短。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有一位巴比伦王在亚述人的监督之下统治巴比伦。
【代下三十三12】「他在急难的时候,就恳求耶和华他的上帝,且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极其自卑。」
【代下三十三13】「他祈祷耶和华,耶和华就允准他的祈求,垂听他的祷告,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玛拿西这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上帝。」
「他祈祷耶和华」上帝满有慈悲和怜悯,愿意饶恕那些诚心恳求祂的人。
「归回耶路撒冷」让玛拿西复位的是亚述巴尼帕。这就像他对尼哥一世的做法一样。尼哥一世被掳到亚述,后来被释放回去,做亚述的附庸。
【为何列王纪下没有提及玛拿西悔改?(代下卅三13~16)】
根据历代志下三十三13-16,玛拿西从巴比伦获释回国,此后便悔改归向神(参11节)。在极度绝望中,玛拿西投向神的恩典,而这位神正是他统治犹大时所憎恨、所侮辱的那一位。玛拿西悔改,神便应允他的呼求,使他获释回国。第十五及十六节指出,玛拿西除掉他以前立在圣殿里的偶像,并将耶路撒冷的异教祭坛全数拆毁,丢弃在城墙外面。此后,他依照摩西的律例恢复了圣殿中的敬拜,终其一生,都与耶和华有美好的相交。
但为什么这位恶王最终悔改的事迹,列王纪下第二十一章竟没有提及?这章开首的九节经文,详尽记载了玛拿西的恶行,破坏以色列人与神所立的约,他这罪恶的行径的影响,使国民的灵性一泻千里。到了十至十五节,作者指出,因为玛拿西的滔天罪行,神便向他及犹大国发出审判,耶路撒冷及整个国家都被敌人蹂躏。本章结束时(16-18节),概括描述了在玛拿西统治之下,使耶路撒冷陷于罪里,又流许多无辜人的血,但作者没有指出玛拿西逝世之前是否有悔改。
列王纪上二十一章没有提及这个统治期长的恶王最后悔改了,着实令人有点讶异,因为玛拿西悔改是一项重要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可以找到解释理由,就是列王纪作者所重视的,与历代志有些歧异。列王纪作者所关注的,并非某领导者个人与神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就代表了这个国家,他要带领国家遵守神盟约中的责任。在玛拿西统治期间,犹大国民的道德及灵性水平大降,虽然他自己终于悔改归向神,但也太迟了,影响所及的结果也太微弱。纵使他悔改,但对犹大国的影响可说是微不足道。其子亚扪继位作犹大王后,国民又回复拜偶像,道德依旧腐败,国家的情况就像玛拿西未从被掳之地获得释放时一样。神的咒诅并未从耶路撒冷挪走,主前五八七年这城被摧毁了。
历代志编者所注重的,是每个领导人自己与神的关系。因此,在列王纪十五9-24,只是大略描述亚撒的政绩,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亚撒所犯的一个大错上,就是他送金银财物给大马色王便哈达,要求他自北侵略以色列国,迫使巴沙王放弃在南面边界修筑拉玛的计划。亚撒的计划似乎成功了,巴沙所筑的防御工事后来被亚撒的军兵破坏了,但亚撒贿赂便哈达,却引致一连串灾难。但历代志一段平行经文却有不同的重点,代下十六7-9记载先知哈拿尼指摘亚撒,控诉他倚靠亚兰王而不祈求神帮助。哈拿尼提醒亚撒,神曾奇妙地救他脱离埃及和古实强大阵容的军兵,因此,只要亚撒完全仰赖神的恩慈,神必施行拯救。(这件事迹详见于代下十四9-15,但列王纪却只字不题。)
再将时间推前一点,我们再发现可显出历代志与列王纪不同重点的记载。历代志下十三2-20详述罗波安之子亚比雅如何战胜耶罗波安第一。列王纪对这事只字不题,因为这两个王帝之间的争战,对分裂王国的动荡政局无长远影响。但对历代志编者来说,亚比雅得胜一事却有极大含意;因为这事可显出,神必拯救那些面对难题,周围环境又对他不利的人,只要他信靠神,像亚比雅一样就可以了。根据上述例证,我们可以识别出两位历史家选择材料的不同重点。列王纪上的作者根据某王帝是否忠于神的盟约,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这王帝统治期间在王国一般的影响。历代志编者却对某些可以彰显伟大信心的特别时刻感兴趣,纵使这段事迹对整个国家没有长远的影响。所以,列王纪没有记载某些在历代志里提及的事迹,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历代志资料的准确性应受质疑。与这情况相似的是,新约符类福音其中一卷所没有记载的事情,却可见于另一卷福音书,我们亦不能说这些资料不真确。──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代下三十三14】「此后,玛拿西在大卫城外,从谷内基训西边直到鱼门口,建筑城墙,环绕俄斐勒,这墙筑得甚高;又在犹大各坚固城内设立勇敢的军长;」
修建这样的城墙可能着:一,玛拿西可能改变对亚述宗主国的态度,准备反叛;二,作为亚述的附属国准备防御埃及。亚述巴尼帕在统治的后期,遭遇许多入侵和反叛,因为亚述已接近没落。如果玛拿西对防御工事的加固是从基训(耶路撒冷东部)西边延伸到鱼门(在北部),并环绕俄斐勒(在东南山的北部),工程就可能包括城墙的很大部分。乌西雅,约坦和希西家原先在耶路撒冷城墙的不同部位都做过大量的加固工作(代下廿六9;廿七3;卅二5)。
【代下三十三15】「并除掉外邦人的神像与耶和华殿中的偶像,又将他在耶和华殿的山上和耶路撒冷所筑的各坛都拆毁抛在城外;」
似乎指玛拿西自己放在圣殿里的亚舍拉(见代下卅三7;参王下廿一7)。他儿子亚们一定恢复了这个神像(见第22节),因为他的孙子约西雅又把亚舍拉从圣殿搬走,在汲沦溪边焚烧(王下廿三6)。
【代下三十三16】「重修耶和华的祭坛,在坛上献平安祭、感谢祭,吩咐犹大人事奉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
亚哈斯曾挪走铜祭坛(王下十六14),希西家重新洁净了它(代下廿九18)。玛拿西可能也挪走并玷污了它,致使它年久失修。
【代下三十三17】「百姓却仍在邱坛上献祭,只献给耶和华他们的上帝。」
「邱坛」玛拿西在执政的早期,就修复了他父亲所摧毁的的邱坛(第3节;代下卅一1)。
「只献给耶和华他们的上帝」邱坛不一定是拜偶像的,因为也有在邱坛敬拜耶和华的(见代下十七6注释)。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时候,上帝曾命令以色列人捣毁异教的邱坛(民卅三52),只在“耶和华从你那一支派中所选择的地方” 献祭给上帝(申十二2)。但是在没有中心圣所的动荡时代,在本地的祭坛上献祭是允许的。撒母耳在“祭坛”献过祭。那显然不是偶像的祭坛。上帝指示他在伯利恒献祭(见撒上九12;十六2)。允许在邱坛献祭的危险是以色列人经常利用迦南人的神坛,所以不断存在拜偶像和效仿异教徒可憎行为的诱惑。
但即使在圣殿的仪式建立以后,邱坛依然存在到希西家的日子(见王下十八4;代下卅一1注释)。百姓虽然没有拜偶像,却仍在邱坛上继续敬拜了上帝(见对王上三2,3;王下十二3节的注释)。希西家除掉了这些邱坛。但他死后,邱坛又被玛拿西恢复了,先是为了举行异教的仪式(第3节),后来用来敬拜耶和华。
【代下三十三18】「玛拿西其余的事和祷告他上帝的话,并先见奉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名警戒他的言语,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
有一卷旁经《玛拿西祷辞》,据称是玛拿西在被掳时的祷告。这是一位匿名作者于公元前三世纪以前所写,被认为是伪造的。
【代下三十三19】「他的祷告,与上帝怎样应允他,他未自卑以前的罪愆过犯,并在何处建筑邱坛,设立亚舍拉和雕刻的偶像,都写在何赛的书上。」
「何赛的书」何赛大概是不见经传的先知,他的书记录了玛拿西的事迹。——《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三十三20】「玛拿西与他列祖同睡,葬在自己的宫院里。他儿子亚们接续他作王。」
即“葬在自己宫院乌撒的园内”(王下廿一18)。古时常把带有内院的房屋建在街边。国王的住宅自然拥有带围墙的花园,所以说“园”在宫院“里”。
【代下三十三21】「亚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
【代下三十三22】「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父玛拿西所行的,祭祀事奉他父玛拿西所雕刻的偶像,」
这句话似乎表明玛拿西并没有毁掉自己所造的偶像,只是把它们搁在一边,除非《历代志》的作者所说的亚们崇拜的假神和他父亲拜的是一样的。犹大的历史是不断改革和失败的历史。每一位国王都走了他先王的老路。
【代下三十三23】「不在耶和华面前象他父玛拿西自卑。这亚们所犯的罪越犯越大。」
【代下三十三24】「他的臣仆背叛,在宫里杀了他。」
亚们似乎是在一场大暴动中被杀死的。有人认为这简短记录的事实,反映了宗教改革的团体与反改革团体之间的剧烈斗争,而后者暂时处于劣势。也有人认为谋害亚们是一个反亚述组织所策划的。在亚述巴尼帕(在拉四10被称为“亚斯那巴”)统治期间,撒玛利亚似乎参予了一次反亚述的叛乱。所受到的惩罚是把反叛地区的居民迁到其他地区。
【代下三十三25】「但国民杀了那些背叛亚们王的人,立他儿子约西亚接续他作王。」
「杀了那些背叛亚们王的人」说明百姓一般是反对谋反者的,并说明他们对隶属于亚述持平静满足的态度。
这里的记录没有采用表示国王统治结束的通常说法。关于一般的说法,见王下廿一25,26。
【从心所欲的罪恶(三十三1~9)】
一、玛拿西的「从心所欲」
二、希西家的「从心所欲」
——《新旧约辅读》
【被罚受苦的更新(三十三10~25)】
一、玛拿西正是一个这样的人──在急难中,玛拿西在神面前极其自卑,恳切地求耶和华
二、亚们──亚们所犯的罪,越犯越大,只因没有被罚受苦的痛楚,就不知自卑、悔改,致为臣仆背叛时所杀,了结残生
——《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