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重建
尼希米記8:1-18
過去這個禮拜,我們辦了停好幾年沒有辦的暑期兒童事工,過去停辦的原因主要是沒有足夠的同工,這一次直接參與的同工雖然是從別的教會來的弟兄姐妹,但我們教會自己弟兄姐妹的參與,在禱告上支持,或花時間、付出體力、金錢幫助這個事工的人,在我印象中比以前自己舉辦的時候還多上很多。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我們有服事的機會,也有願意服事的人,我相信上帝要使用我們,如同今天詩歌所說的,我們可以成為上帝能力流出的管子。
我們今天要開始看尼希米記的第二部份,尼希米記一到七章所記載的事情是關於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第二部份從第八章到最後第十三章,記載以色列百姓信仰的重建。「重建」和「新建」不一樣,「重建」是在已經有的基礎上建造,「新建」是全新的開始;「重建」的困難度有些時候比「新建」還要高,「重建」的過程有的時候要先把搖搖欲墬的部份拆掉,花費的功夫比「新建」還要多。需要「重建」的事,價值必定比「新建」的高,人才會付比較多的代價去做。
上禮拜我們看見耶路撒冷城牆重建有三方面的意義,它可以讓人不受打擾的親近上帝、它可以把污穢與聖潔隔開來、它也可以讓人有一個專心學習和成長的空間。從這三方面的意義來看,在有形城牆重建完成之後,有另外一種更重要的重建將要開始,這種重建就是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的重建。尼希米記六章15節記載:『以祿月二十五日城牆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以祿月是當時曆法的六月,今天看的第八章1-2節說:『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裏。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藉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以色列百姓把耶路撒冷城牆重建起來以後,各自回到居住的地方,才經過五天,他們又回到耶路撒冷聚集起來,他們期待跟上帝之間的關係得到重建。
尼希米記第八章告訴我們,人開始與上帝重建關係的三步驟。
一、接受信息到心裡明白(1-8)
第一個與上帝重建關係的步驟,就是要先明白上帝的啟示。在1-8節這一段經文中,「明白」這個字用了四次,前面兩次在2、3節,指百姓中能明白上帝啟示的人,另外兩次在7、8節,指幫助百姓明白上帝啟示的人,這些人除了列出名字的27個人之外,還有利未人。從這段聖經的描述可以看見,這是一個非常認真追求認識上帝啟示的聚會,這個聚會不是只有以斯拉一個人站在講台上讀聖經講道,如果我們把第七章那一份名單中的數字,拿來和這一段聖經對照,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小組化的聚會。
尼希米記七章39-43節告訴我們祭司和利未人的人數,不包括詩班和守門的,加起來有4363人,在66節說會眾共有42360人,這兩個數字的比例大約是一比十,每十個會眾就有一位祭司或利未人員幫助他們明白上帝的啟示。從這裡我們該調整過去的印象,有很多人認為上帝啟示的傳講是單向的,就好像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上帝把祂的律例、典章、誡命寫在兩塊石板上,人只能默默的接受摩西一個人所傳遞的信息。這種印象在教會歷史中影響著教會的發展,在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前,人的信仰只能單向接受教會神職人員所傳講的內容,一般信徒不可以質疑、也不可以討論。結果人的信仰被禮儀、制度給轄制了。
上帝的真理不怕被質疑及挑戰,我相信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這個聚會,是一個包含群體敬拜、聽講道之後分小組的聚會。我們說「真理越辯越明」,只有經過辯明的信仰,才會叫人明白並接受。
對我們來說,教會需要更多能夠幫助人明白上帝啟示的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提出一個「信徒皆祭司」的口號,他從聖經看見沒有所謂的聖品階級,每一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教會中的神職人員讀的聖經,一般的信徒也可以讀,上帝把同樣的理解力給每一個人,只要熱心追求、熱心服事的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幫助別人認識上帝的人。
被擄歸回的以色列百姓,他們能夠明白上帝的啟示,是因為有足夠的人幫助他們明白。今天教會不大成長的原因,很可能是缺乏幫助人認識真理的基督徒。我們有很多會聚會的基督徒,卻缺乏能做見證,能回答信仰問題的基督徒。我相信在我們當中大部分的弟兄姐妹,都可以成為「祭司」,祭司的工作是幫助人與上帝有好的關係,只要你願意追求更認識聖經,你就能夠成為幫助別人認識上帝的人。
二、改變態度—從負面改為正面(9-12)
第二個與上帝重建關係的步驟是,改變我們的態度。第九節說:『省長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對眾民說、今日是耶和華你們 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
百姓所聽見的律法書是指摩西五經當中的誡命和律法,很顯然百姓哭泣的原因是,聽到這些誡命和律法之後,看見自己的罪了。一個人知道自己做錯事,之所以會難過,主要還是因為明白了犯罪的後果,也看見自己是何等糟糕的人,一個知罪以後會難過的人,代表他是一個有羞恥心的人,也代表他是一個會改過的人。
當尼希米、以斯拉和利未人看見百姓為自己的罪難過時,就對他們說:『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他們的意思絕對不是犯罪沒有關係,他們叫百姓要靠耶和華勝過罪惡,在敬拜上帝的時候能夠有喜樂的心,代表他們已經從罪惡中得到釋放了。
詩篇五十一篇通常被稱為大衛的懺悔詩,大衛犯罪以後被先知拿單指出來,他在上帝面前認罪痛悔,然後寫了這首詩。在14、15節說:『 神阿、你是拯救我的 神?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主阿、求你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大衛知道上帝幫助他脫離罪的時候,他的舌頭就能高聲歌唱、他的嘴巴就能傳揚讚美,因為他靠上帝勝過罪惡以後,他看見生命中的積極面。
幫助人改變和上帝的關係,必須要幫助他依靠上帝處理罪的問題,讓人明白上帝的赦罪之恩,告訴他,我們是可以不被罪惡綁住的,我們可以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告訴自己,我是能夠靠上帝不犯罪的。這是幫助人改變與上帝關係的第二個步驟。
三、採取行動—從最喜樂的事開始(13-18)
改變與上帝關係的第三個步驟是,要採取行動,從最喜樂的事開始做。13-18節告訴我們,百姓按照律法書所寫的,採取行動守住棚節。住棚節是猶太的三大節日之一,在七月十五至廿二日連續舉行七天。這是每一年以色列人收割田間出產以後的一個節日,是一段歡樂的日子。在節期的整整七天內,每一個以色列人都必須住在用樹枝和棕樹枝子搭成的棚子裡,所以這個節期稱為「住棚節」。上帝讓他們在住棚節之前完成城牆的重建工作,接著讓他們守充滿歡樂氣氛的住棚節,在住棚節時,以色列人享受辛勞工作之後的收穫,也彼此分享自己的東西,這是一個在物質上富足、人際關係上合諧的經歷。我們從這個過程看見,其實上帝不要我們勉強或痛苦的恢復與祂的關係,祂要人歡喜快樂的回到祂面前。
我們今天為了幫助人認識上帝,回到上帝面前,跟別人分享我們的一切、表達關懷,這是合乎聖經的。上帝要人歡喜快樂的認識祂,回到祂面前。
我相信上帝要我們去帶領人信主的步驟沒有改變,祂要我們都能夠像「祭司」一般,引領人到祂面前;祂要我們引導人脫離罪惡的轄制,使人從消極變為積極;然後祂要我們有實際的行動把喜樂分享給別人。
大約兩個月以前,有一位弟兄問我,為什麼要租下隔壁的房子,我的想法是什麼?我告訴他,其實我是把這件事當成開拓一個新教會來看。我們教會最近這幾年沒有辦法發展兒童事工,主要是空間的限制,雖然我好幾年前就開始考慮將來把隔壁這房子買下來,但想到經濟的負擔就不敢採取什麼行動。沒想到上帝用我沒想到的方式,讓我們開始使用這個房子,我想可以當成開拓新教會來做。通常新教會的開拓都是有母會支持的,我們已經有一個二十一年的教會了,這個教會沒有什麼缺乏也沒有什麼負擔,如果每個禮拜大家只是在這裡做禮拜,一年又一年也就過去了。另外,通常開拓新教會的工作都是從兒童事工開始的,大安堂在一九八四年之前一年開始做的事工,也是以兒童為主,然後有家庭和其他的工作,現在我們有這個場地,就是可以從兒童作為起點。我的想法是,用一個二十一年的教會,以開拓新教會的方式來使用這個場地。
我希望我們的教會不要變成「老」教會,我們可以一直用開拓新教會的模式,讓我們的教會是「新」教會,這樣我們才有積極而且具體帶領人信主的服事。這是一個重建教會的工作,我要求上帝讓我們的教會不要變成「老」教會,我們能夠起初設立教會的目的,要幫助人認識上帝,接受耶穌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