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九1】「十二月,乃亚达月,十三日,王的谕旨将要举行,就是犹大人的仇敌盼望辖制他们的日子,犹大人反倒辖制恨他们的人。」
「辖制」即“胜了”,见但六24。
【斯九2】「犹大人在亚哈随鲁王各省的城里聚集,下手击杀那要害他们的人。无人能敌挡他们,因为各族都惧怕他们。」
「聚集」符合谕旨的第一个条款。
「犹大人在亚哈随鲁王各省的城里聚集」即有犹太人的地方。
「击杀那要害他们的人」强调了犹太人行动的防御性质,只针对准备动手的敌人。
【斯九3】「各省的首领、总督、省长和办理王事的人,因惧怕末底改,就都帮助犹大人。」
「首领、总督、省长」见斯三12注释。
「惧怕末底改」末底改的地位大家已经知道。
「帮助犹大人」指道义上或武力上支持。
【斯九4】「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
【斯九5】「犹大人用刀击杀一切仇敌,任意杀灭恨他们的人。」
【斯九6】「在书珊城,犹大人杀灭了五百人。」
可能是王宫所在的城北地区,也可能是王宫附近。王宫所在的山有100多英亩,其中王宫只占地20英亩(8.1公顷)。这座山上至今保留着住宅和王宫的遗址。当时这个地区人口可能很稠密。
【斯九7】「又杀巴珊大他、达分、亚斯帕他、」
【斯九8】「破拉他、亚大利雅、亚利大他、」
【斯九9】「帕玛斯他、亚利赛、亚利代、瓦耶撒他;」
【斯九10】「这十人都是哈米大他的孙子、犹大人仇敌哈曼的儿子。犹大人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
「这十人……哈曼的儿子」哈曼的十个儿子都取波斯的名字。
「财物」犹太人并不想谋取他们仇敌的财物。
【斯九11】「当日,将书珊城被杀的人数呈在王前。」
【斯九12】「王对王后以斯帖说:“犹大人在书珊城杀灭了五百人,又杀了哈曼的十个儿子,在王的各省不知如何呢?现在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还求什么?也必为你成就。”」
【斯九13】「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求你准书珊的犹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并将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在木架上。”」
以斯帖为什么求另一个杀戮的日子,原因不明。但她不可能在提出这个请求之前不与末底改商量。他肯定有消息的来源。作为国家的首相,末底改可能知道他同胞的许多仇敌还活着,担心他们会报复。没有证据证明他行动是凭着盲目的复仇精神。
【斯九14】「王便允准如此行。旨意传在书珊,人就把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起来了。」
【斯九15】「亚达月十四日,书珊的犹大人又聚集在书珊,杀了三百人,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
【斯九16】「在王各省其余的犹大人,也都聚集保护性命,杀了恨他们的人七万五千,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这样,就脱离仇敌,得享平安。」
「聚集保护性命」根据谕旨的规定(见斯八11)。
「得享平安」即战胜了仇敌。犹太人现在可以安享自卫的成果,不用担心复仇了。
「七万五千」七十士译本为15,000。希伯来语亦可译为1,075。较少的数字量可能性大一些。
【斯九17】「亚达月十三日,行了这事;十四日安息,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
【斯九18】「但书珊的犹大人,这十三、十四日聚集杀戮仇敌;十五日安息,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
【斯九19】「所以住无城墙乡村的犹大人,如今都以亚达月十四日为设筵欢乐的吉日,彼此馈送礼物。」
「住无城墙乡村的犹大人」也可译为 “住在村镇的犹太人”。
【斯九20】「末底改记录这事,写信与亚哈随鲁王各省远近所有的犹大人,」
这似乎是末底改第一次写信给外省的犹太人,建议他们今后遵守两天的普珥节,而不是原来所遵守的一天。他解释了为何建议守两天的理由,而没有先发一条指令。看到人们接受了他的建议(第23~27节),他“全权”(直译为“尽全力”)送了第二封信,嘱咐遵守两天(第29节)。
【斯九21】「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
【斯九22】「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
「转忧为喜」这是普珥节的主导思想,其他都是次要的。这种精神现在仍体现在普珥节的庆典中。
【斯九23】「于是,犹大人按着末底改所写与他们的信,应承照初次所守的守为永例。」
【斯九24】「是因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设谋杀害犹大人,掣普珥,就是掣签,为要杀尽灭绝他们。」
【一二二、什么是普珥节? (斯九 24,26)】
答:普珥Purim原为波斯卜卦的签名。亚兰国的元帅哈曼Haman(意有名)设谋杀害犹大人时,曾命人挈普珥就是挈签,以决定何日为吉。至哈曼计破伏诛以后,犹太人便定于每年亚达月Adar之十四,十五两日(即圣年十二月,约阳历二、三月)为普珥日。以这两日为纪念他们脱离仇敌,得享平安,转悲为乐的吉日。设筵欢乐,彼此馈赠礼物,周济穷人,守为永例。当马喀比Maccabean时代(主前167—63年),以色列人遵守此节,且名十四日为末底改日。史家约瑟弗Josephus谓古来犹太人盛守此节,盖纪念战胜哈曼之残忍也。犹太人以十三日为禁食日,纪念以斯帖之禁食,同日深夜至会堂,诵读以斯帖书,为末底改,以斯帖之名祝福。(帖三 7—15,七 9 10,九 14—32)。——《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斯九25】「这事报告于王,王便降旨使哈曼谋害犹大人的恶事,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并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
【斯九26】「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大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他们因这信上的话,又因所看见、所遇见的事,」
「普珥节」源于波斯语pur(阄),采用复数形式,可能指哈曼曾多次掣普珥(斯三7),也可能指犹太人连续两天庆祝这个节日。
「所看见」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就是“所遇见的”事,刚好证实了末底改的论点。
【斯九27】「就应承自己与后裔,并归附他们的人,每年按时必守这两日,永远不废。」
【斯九28】「各省各城、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纪念遵守这两日,使这普珥日在犹大人中不可废掉,在他们后裔中也不可忘记。」
犹太人普遍接受了普珥节,这是很奇妙的。当时的大祭司是约雅金。他一定首先同意了这个节日,促使它编入成为民族的宗教年历。否则就很难成为普遍性的节日。要使节日生效,必须通过宗教的指令,而不是世俗当局的规定。当时的犹太人决心永远遵守这个节日。直到现在,各地的犹太人仍庆祝这个节日。
【斯九29】「亚比孩的女儿王后以斯帖和犹大人末底改,以全权写第二封信,坚嘱犹大人守这普珥日。」
「以全权」即“尽全力”。
「第二封信」20~26节是第一封信。现在发第二封信,“坚嘱”犹太人遵守。这不是一个谕旨,是王的名义,而是用以斯帖和末底改的名义所写的信件。
【斯九30】「用和平诚实话写信给亚哈随鲁王国中一百二十七省所有的犹大人,」
这是非正式信件,含有“和平诚实”的问候(第30节),以及禁食求告的呼吁(见第31节)。
【斯九31】「劝他们按时守这普珥日,禁食呼求,是照犹大人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所嘱咐的,也照犹大人为自己与后裔所应承的。」
【斯九32】「以斯帖命定守普珥日,这事也记录在书上。」
这是另一份文献,是对以斯帖和末底改联名信件的补充。
「书」可能指以斯帖的纪年史。
【可记念的节日(九1~19)】
一、是得胜的纪念日
二、是感恩的纪念日
三、是欢宴的纪念日
──《新旧约辅读》
【普珥节】
一、以此日为得胜日
1、失败中的得胜——用有形之剑杀灭仇敌
(1)保全性命——用王戒指盖过印的谕旨,是无论何人都不能废除的
(2)杀灭仇敌
2、得胜中之得胜——用无形之剑杀灭仇敌
(1)不掠财务
(2)化敌为友
二、以此日为感恩日
1、聚感恩会(九20,27~28)
2、馈赠施济(九22)
三、以此日作为国祈祷日(九29~32)
1、为国呼求(九19)
2、为国禁食(九31)
——贾玉铭《圣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