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 自然界的事物中有知识。12 但智慧是上帝的特别恩赐。
1 银子有矿;炼金有方。
本章是世界自然史中最古老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也是文学界最伟大的诗篇之一。本章没有争论,只有思考。其主旨似乎是人必须顺应天意,即使他不理解。约伯说明人对于大自然已有了惊人的发现。但只有敬畏上帝才能得到真智慧。
这里把采银炼金作为人类技术的一个例子。关于采矿,《旧约》其他地方仅在申8:9提到,说迦南盛产铜和铁。狄奥都鲁斯描述了古代的采矿工艺:沿着矿脉把矿井打入山中。用火把矿石烧得易碎,然后由人点着灯把矿石挖出来砸成粉,用水冲,最后得到黄金。(见厄尔曼《古埃及的生活》第463页开始)。《约伯记》证明,人类在他这么早的时候,就已掌握这门技术。
2 铁从地里挖出;铜从石中熔化。
铁。本节把铁作为人类技术和成就的例证(见创4:22注释;参民35:16;申27:5注释)。
铜。指黄铜或青铜(见创4:22;出25:3;26:11)。本节提到“从石中熔化”,说明铜是从矿石中炼出来的。黄铜是铜锌合金,必须合成。几百年以后,黄铜得到普遍应用。青铜是铜锡合金,比黄铜要早得多。《旧约》的铜要么是黄铜,要么是青铜。
3 人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阴翳的石头,直到极处,
为黑暗定界限。似乎还是指采矿。矿工掘入最黑暗的地方,把灯光或阳光带到从来没有亮光的地方。
幽暗阴翳。见伯3:5注释。
4 在无人居住之处刨开矿穴,过路的人也想不到他们;又与人远离,悬在空中摇来摇去。
刨开矿穴 (KJV版被译为“洪水冲出”)。含义不明。约伯似乎还是指采矿的工艺,描述某种当时采用,现已失传的挖掘矿井的方法。“洪水”一词也可以指溪流,河水。
5 至于地,能出粮食,地内好象被火翻起来。
能出粮食。约伯从采矿转到种地。地里不但产金银铜铁,还产粮食。
好像被火翻起来。含义模糊。有人认为是指阿拉伯某些地区所开采的煤炭一类的燃料。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指生产粮食的土地,深挖下去就是燃料。还有认为约伯是指下面几节所提到的宝石。它们可能像炭火那样发光。
6 地中的石头有蓝宝石,并有金沙。
蓝宝石。是一种半宝石,可能就是现在的天青石(见出28:18)。
7 矿中的路鸷鸟不得知道;鹰眼也未见过。
寻找宝石和贵重金属的人所走过的路,连目光敏锐的鸟也没有见过。
8 狂傲的野兽未曾行过;猛烈的狮子也未曾经过。
寻找宝石和黄金的人所去的地方,连追逐猎物到最危险地区的狮子也不敢进入。
9 人伸手凿开坚石,倾倒山根,
这里依然讨论采矿。不论什么困难,即使要劈开最坚硬的石头,也无法阻扰采矿人从事自己的工作。
10 在磐石中凿出水道,亲眼看见各样宝物。
凿出。在采矿时,需要挖渠道排走矿井里的积水。
宝物。他以锐利的目光寻找宝物的迹象。
11 他封闭水不得滴流,使隐藏的物显露出来。
封闭。可能指建造堤坝等在采矿时控制水。
物。指深埋在地下的财宝,如黄金,宝石。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形象。约伯是要说明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人间的科学或单凭研究。他所选择的事例表现了人类的最高技艺和智慧,以及他所能透入的最深最黑暗的地带。他们曾经钻入岩层,封闭了喷泉,挖掘出埋藏了多世纪的财宝。但是,这一切都无法使他理解上帝政权的运作。
12 然而,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约伯现在解释他的比喻,目的是要说明智慧不是来自最精深的科学和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13 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价值。希伯来语是`erek。七十士译本是hodos(“途径”),译自希伯来语derek。这两种解释都可以。
地。人类必须寻找更高的智慧来源。真智慧来自上帝的启示。
14 深渊说:不在我内;沧海说:不在我中。
深渊。希伯来语是tehom(见创1:2注释);有时指示地下水(创7:11;申8:7)。意思是即使在深渊里,也找不到真智慧。
15 智慧非用黄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银为他的价值。
在15-19节里五次提到黄金,用了四个不同的希伯来词语,暗示任何黄金都买不到智慧。
16 俄斐金和贵重的红玛瑙,并蓝宝石,不足与较量;
俄斐金。与前面表示“黄金”的词不同。俄斐金被认为价值很高。关于俄斐,见王上9:28注释。
红玛瑙,并蓝宝石。系半宝石。其含义可能于如今不同。
17 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
黄金。见第15的注释。玻璃。该词原文在圣经别处没有出现。本节可能指某种岩石晶体。
18 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或作:红宝石)。
珊瑚。希伯来语是Ra'moth。不清楚是指哪一种宝石。译成珊瑚是根据犹太拉比的传统。
水晶。有译本为珍珠。
珍珠(或作红宝石)。原文的确切词义不明(见箴3:15;8:11;20:15;31:10;哀4:7)。
19 古实的红璧玺不足与比较;精金也不足与较量。
20 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何处?既然智慧无法开采和购买,那么何处可觅呢呢?本节为了强调,重提了12节的问题。这是本章的基本问题。
21 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
地上和空中的居民,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一切有生命的”可能指动物世界,既指走兽,也指飞鸟。
22 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
灭没。希伯来语是'abaddon(见伯26:6注释)。约伯已经讲述了科学的发现,里面找不到真智慧。在矿井里没有;用金银宝石买不到;鸟兽也不知道。于是前往“毁灭”和“死亡”的疆域寻找。但他们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只说:“我们风闻其名”。
23 上帝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
人类科学研究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约伯的时代。他们甚至探索了原子的秘密。但约伯的话仍与当年一样正确。真智慧只能来自上帝的启示。
24 因他鉴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
说明上帝无处不在,无所不知。上帝的眼光是没有局限,没有偏见的。惦看到人类所看不到的东西。
25 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
地上最难控制的因素——风和水,处在上帝的控制下。能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的主,是人类智慧的可靠源泉。
26 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
能控制雨露在主,完全有资格向人类显示真理,和惦政权治理的原则。
27 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本节用一系列动词说明上帝与智慧的关系。惦理解和显示智慧。智慧没有其他的来源(见箴8:22-30)。它不是凭空得来的。上帝是智慧的归纳,因为惦是智慧的创始者。
28 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约伯现在向听众指出本章的结论。智慧的什么?就是“敬畏主”。必须承认惦,顺从惦。谦卑,崇敬,尊重,爱慕,信靠──这些都是那超越属世知识的智慧的要素。这不是知识性的,而是伦理性的,是一种生活准则。敬畏和正直是上帝的两大要求。弥迦(见弥6:8)把这两个品性解释为待人公义和怜悯,对上帝存谦卑的心。参太2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