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介绍-邱义雄

诗篇介绍-邱义雄

上一篇   下一篇

「诗」是心灵的经验,是人的感情自然的流露,何处有生命,何处就有诗。诗是最经济的文学手段,用字不多,含意却极其深广,叫人想象、沉思、陶醉,甚至欲罢不能。诗是诗人用最精炼的句子,将他活泼的想象,丰富的感情,以文字表达出来,传到别人心里,触动别人产生共鸣。诗,实在是精致的语言艺术。每个民族都会用自己的言语,把经过时间洗涤的思想和感情,写成美丽的诗歌,使其成为文化中最具人性的一部分。希伯来人是一个感情奔放富有思想的民族,他们善于歌唱,天生就富有诗意,喜爱冥想而内向,他们运用唱谣曲、说故事、猜谜语、讲格言等方式,将各种古老的传说、历史故事和人生经验保存下来,并一代代传唱下去。他们本性是成熟而有思想,静观生命,追求生命的真象;他们热切地寻求智慧,追求一种不像西方工业社会那种注重组织和构造的人生哲学。希伯来诗就是这种希伯来精神的结晶。希伯来民族早在铜器时代就开始使用诗歌,到大卫王的时代,加以倡导发扬光大。

 

诗篇的名称

诗篇是一部由一五○篇诗歌所汇集而成的诗集,这些诗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写成,而是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最早的可以推到摩西的时代(九十篇),有一些的内证则指向被掳归回的时期(一二六篇),年代的分布长达一千年。这样看来,整卷诗篇的历史背景就是以色列国的历史。

 

诗篇看起来好似一本颇有组织和系统的书籍,其实它是许多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诗篇或小型的诗篇,凑合编辑在一起的书。不过从古至今,在一切希伯来抄本上,以及一切古代的译文上,却一成不变的保持固定不移的次序。

 

诗篇位居全部圣经的中心,联贯新旧两约,是历代信徒最欣赏喜爱的经卷。它不但是希伯来人的圣咏集,也是基督徒的诗经,是属灵的宝库,灵修的宝典,祈祷的模范。

 

希伯来文诗篇是以Tehillim 为名,意即「赞美」,或称Tephiloth意即「祈祷」,此名可能源自七十二篇二十节「耶西的儿子大卫的祈祷完毕」。全部诗篇的内容,不外乎感谢、颂赞、祈祷和崇拜。

 

诗篇(Psalms)一词,源自希腊文Psalmoi,意思是「用弦乐弹奏的诗歌」,天主教称诗篇为「圣咏」,因为很多诗篇是谱以音乐来唱的诗歌,诗的标题也注明使用的乐器(如丝弦的乐器、迦特的乐器),标明曲调(如调用朝鹿、百合花、流离歌),也有「交与伶长」等语。所以诗篇也可称为「赞美歌」(希伯来文是Mizmor)或「赞美之书」。

 

诗篇的作者

诗篇的作者甚多,且分属于不同时代人物,先后历时约一千余年(大约主前一千五百年至主前四百五十年之间)。今日我们没有人能够从希伯来文的文法,或诗篇的题注和内容去肯定该篇诗的作者,不过却一点也没有影响诗篇的价值和内容,因为诗篇是以色列人敬拜用的诗歌,其主旨是神与人的关系、人敬拜神的态度,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诗篇的作者都是神的仆人,他们都有活泼的生命,高超的灵性,美好的信心,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感情。他们也是神的代言人,他们的话语都是出于圣灵的感动,含蓄着无穷的人生哲理,又富于音乐性。因此,查考诗篇不但能触动我们产生共鸣,带领我们回到诗人的时代,与诗人一同思想、忧伤、忏悔,一同叹息、哭泣,一同感谢颂赞、欢呼赞美神,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  大卫所写的诗篇

 

共有七十三篇,因其占居多数,大卫是诗篇的主要作者,故希伯来人习惯称诗篇为「大卫之诗」,将全部诗集冠上大卫的大名。布道家司布真(C.H.Spurgeon)则称诗篇为「大卫的宝库」。诗篇被后人称为「大卫的书」(来四7),因为其中多篇著作标明「大卫的诗」,第一卷至第二卷是以「耶西的儿子大卫祈祷完毕」为总结。虽然所有诗篇并非大卫所作,甚至标有大卫之名的诗,也不一定是他所写的。

 

「大卫的诗」,希伯来文「的」为le,有几种不同的意义:

有从属的意义,如英文的of,表示大卫所写的诗,或是属于大卫的手笔。表示有目的地作一些事,如英文的for,表示为了大卫写的诗。表示「献给」,如英文的to,有位不知名的诗人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卫,或呈献给尊贵的大卫王之诗。

表示有「参考」或「查询」之用,如英文的with,即大卫王鉴赏过这首诗。

这个前置词也表示「用」的意思,表示这首诗曾为大卫本人,甚至大卫王朝所用过。

 

有些批评家认为大卫小时候是个牧羊人,未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是一介武夫,能从他的笔下写出伟大的圣诗吗?以下的理由能使我们相信大卫能作诗。

 

1.       他是一位真正敬畏神,具有纯正宗教感的人。他的一生,从未对耶和华失去信心,且有神的灵与他同在(撒上十六13)。

 

2.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在幼年时期就精于乐律,有诗歌天才。曾被召到扫罗面前,为扫罗弹琴赶鬼,使他舒畅爽快(撒上十六1823)。

 

3.       他是一位精于琴艺的音乐家,是「以色列的美歌者」(撒下二十三1)。不但他本人善于弹琴,也倡制乐器,叫人演奏歌颂神(代上二十三5;尼十二36;摩六 5)。他组织唱诗班,制定圣殿里音乐崇拜的各种条例(代上二十五;拉三10;尼十二2436)。

 

4.       他是一位有极深感情和丰富想象力的诗人。神救他脱离扫罗的追逼,作了诗篇十八篇(撒下二十二章),扫罗和乔纳单死了,写挽歌追悼(撒下一1927),也写哀歌哀悼押尼珥(撒下三3334)。

 

5.       主耶稣(太二十二4145;可十二3637;路二十四4243)与使徒们(徒一16,二25,四25;罗四6,十一9;来四7)都先后证明大卫曾作诗篇。

 

6.       他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登过高山,下过幽谷。有多方面的成就,享过无比的荣耀;也有极大的失败,犯过大罪,尝过罪罚的苦头,人间辛酸的滋味。他有写诗的才华,将他的人生体验用诗词表达出来。他多彩多姿的人生,就好像一篇内容美丽丰富的诗歌;所以他的诗篇成为历代以来人心的宝鉴,千古的绝唱。

 

标明「大卫的诗」中有十三篇注明写作的背景,如「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的时候作的诗」(三),这些诗不全是在事件发生当时写的,也些是在事后回想起来有感而作。

 

.  摩西着一篇(九十)

 

.  所罗门着二篇(七十二、一二七)

 

所罗门著作诗歌一千零五首,大部分都失传了,诗篇里只有两首。

 

.  亚萨著作十二篇

 

亚萨是利未人,为大卫的伶长(代上十五1619,二十五13),被人称为先见(代下二十九30)。亚萨的诗共有十二篇(五十、七十三至八十三),有些学者认为「亚萨的诗」是亚萨家族的作品。这些诗多属历史性的回忆,诗词高雅,气势雄壮,立意卓然,善于运用比喻和典故。

 

.  以斯拉人希幔一篇(八十八)

 

在王上四31称希幔是所罗门时代的智慧人。在代上十五1719则是诗班的成员。这两人有可能是同一人,代上二十五5称他为王的先见。

 

.  以斯拉人以探一篇(八十九)

 

与希幔相同,参考:王上四31;代上十五1719

 

.  可拉的后裔共着十一篇

 

诗篇的作者

作者

  

  

 

 

 所罗门

  西

 以斯拉

 

人希幔

 以斯拉

人以探

 

卷一

 3~9

1132

3441

37

卷二

 5165

687018

50

 42

4449

7

  72

卷三

86

 7383

11

 8485

8788

4

88

89

卷四

 101

103

2

90

 

卷五

 

 108110

122   124

131   133

138145

15

  127

  

 

 

 

总数

 73

 12

 11

 2

 1

 1

 1

可拉的后裔原来的职务是圣殿的守卫者(代上九19,二十六119),后来因有音乐和诗歌的天才,变成圣殿诗班的成员(代上六38;代下二十19)。他们的著作有十一篇(四十二至四十九、八十四、八十五、八十七、八十八)。

 

可拉后裔的诗清逸雅丽,真诚恳切,对京城耶路撒冷和圣殿表现由衷的敬爱。这些诗的音律非常严密,又不艰深,劲健自然,刻划入微,最易激起读者心灵的共鸣。除了以上一百零一篇外,其它有四十九篇没有署名,犹太人称之为「孤儿诗」。

除了以上作者之外,有人认为:

 

杰里迈亚着一篇(一三七篇),在巴比伦返国以后作的。

 

哈该、撒迦利亚各一篇(一四六、一四七篇)。

 

以斯拉是一一九篇的作者。

 

希西家或写了一二○至一三四篇(参考:赛三十八20)。

 

收集与形成

诗篇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著作,而是由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宗教的演变之下写成的。这些零落分散的诗篇,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由多位有心人士编辑而成。

 

诗篇的收集工作,可能于大卫晚年或他辞世后不久,就有一部大卫诗集被编辑出来。可拉后裔的那一组在稍后加入,亚萨的诗比可拉的后裔迟一点,然后就是其它诗人和无名氏的作品。但文士以斯拉的功劳最大,他可能是全部诗篇的最后编辑人,时期约在主前四百五十年。他由被掳之地归回耶路撒冷,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宗教改革,严守摩西的律法,不只警戒犯安息日的人,劝勉百姓献上十分之一,并禁止与异族人通婚。在圣殿的礼仪方面也大胆整顿,将许多分散的诗集收集起来,加以整编分类,成为五卷,作为圣殿礼仪之用。根据徒十三章33节记载,可见诗篇现在的次序与古时相同,其篇次决非后人任意标别的。

 

诗篇分为五卷,每一卷均以颂赞语结束。五卷的分法如下:

 

1.      卷一(一~四十一篇):

 

这卷除了一、二、三十三篇之外,皆为大卫的诗。

 

2.      卷二(四十二~七十二篇):

 

主要是可拉后裔的诗(四十二~四十九篇),和大卫的诗(五十一~六十五、六十八~七十篇)。五十篇是亚萨的诗,六十六、六十七、七十一篇没有署名作者,七十二篇为所罗门的诗。

 

3.      卷三(七十三~八十九篇):

 

主要有亚萨的诗(七十三~八十三篇)和可拉的诗(八十四~八十五、八十七~八十八篇),八十六篇是大卫的诗,八十九篇是以斯拉人以探。

 

4.      卷四(九十~一○六篇):以赞美诗为主。

 

5.      卷五(一○七~一五○篇):

 

卷四和卷五多按主题编排,九十三~九十九篇论耶和华作王,一一三~一一八、一四六~一五○篇是哈利路亚诗篇,一二○~一三四篇是上行之诗。

 

诗篇分为五卷,俾与摩西之五经,在性质与主旨上遥遥相对。卷首以「有福」起,卷尾以「赞美」终,盖全部诗篇表明人生是多彩多姿,虽经过各种境遇,患难、困苦、疾病、挫折…,但信靠神的人,终必脱离黑暗的困境,进入光明的坦途,高唱「哈利路亚」赞美神的诗歌。

 

诗篇的标题

在希伯来文圣经有三十四篇没有标题,七十士译本则除了第一、二篇外,均加上标题。我们所用的圣经,大多数在篇首都有标题,有标题的共计一零一篇,没有标题的有四十九篇,犹太人称之为「孤儿诗」。这些标题并非原来作者所写,是后来搜集、整理和编辑诗篇的时候,附加在篇首的。不过这些小引却有很久的历史,远在第二、三世纪,当希伯来文圣经翻译成希腊文圣经时,已经存在,且为翻译的人承认,放在希腊文圣经里。其用意是在对每篇的性质、内容、用途和咏唱的方式,加以简单的介绍。但因年长日久,事过境迁,这些曾经是人尽皆知的标题,有些对今日的人却变成无可理解的了。甚至希腊文圣经的译者,也有因不明白希伯来文小引的意思,有不少翻译错了,使人更加坠落五里雾中。这些标题可分为五类:

 

.  作者

 

标明作者如「大卫的诗」「大卫的祈祷」「亚萨的诗」「所罗门的诗」「可拉后裔的训诲诗」「神人摩西的祈祷」…。

 

诗篇被后人称为「大卫的书」(来四7),虽非所有诗篇皆为大卫所作,但他是诗篇的主要作者(有七十三篇是他所作),后人便以他的名冠以全部诗集。

 

.  历史渊源

 

有十三篇是说明其历史背景的(三、七、十八、三十四、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十六、五十七、五十九、六十、六十三、一四二)。这些诗均与大卫的生平和经历有关,但不一定全在事件发生时写的,有些可能是事后回想起来,有感而作。

 

有七篇是关系以色列人的历史(七十八、一○五、一○六、一一一、一一四、一三五、一三六)。以色列人曾在埃及为奴,神用大能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在旷野飘流四十年后进入迦南地,往日痛苦的经历和蒙恩的体验,自然成了诗歌的好题材。

 

.  文学形式

 

即描述该诗篇文学特性的字眼,包括:

 

1.       「诗」Psalm 按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意义,是指配乐器而唱的诗歌。共有五十七篇。

 

2.       「诗歌」Song指普通所唱的歌,共有三十一篇。

 

3.       「训诲诗」Maschil教训、教导的诗歌,共有十三篇。

 

4.       「金诗」Michtam 意义未明,共有六篇。

 

5.       「流离歌」Shiggaion 意或指大喊声,为短调的诗歌,只有一篇。

 

6.       「祈祷」Prayer共有五篇。

 

7.       「赞美诗」Praise如一四五至一五○篇。

 

8.       「爱慕歌」A Song of loves见四十五篇。

 

.  礼仪用法

 

1.       「安息日的诗歌」(九十二篇)。

 

2.       「纪念诗」(三十八、七十篇)。

 

3.       「献殿的时候作这诗」(三十篇)。

 

4.       「称谢诗」(一○○篇)。

 

5.       「上行之诗」(一二○~一三四篇)

 

这些诗是以色列人每年上耶路撒冷守节时所唱的诗。因为耶路撒冷位于海拔七百多公尺的山上,所以到圣殿守节都说「上耶路撒冷去」,由各地来朝圣的人,的确是步步登高往上行。一般认为以色列人每年三次到耶路撒冷朝圣,他们出门时唱一二一篇,到橄榄山望见耶路撒冷时唱一二五篇,进入城门到达耶路撒冷时唱一二八篇,男子在圣殿相聚时唱一三三篇,祭司在夜间守更时唱一三四篇。

 

6.       「公共礼拜用诗」除了第九十二篇为安息日的诗歌外,七十士译本特别注明:七日的第一日(星期日)读诗篇二十四篇。

七日的第二日(星期一)读诗篇四十八篇。

七日的第三日(星期二)读诗篇八十二篇。

七日的第四日(星期三)读诗篇九十四篇。

七日的第五日(星期四)读诗篇八十一篇。

七日的第六日(星期五)读诗篇九十三篇。

 

7.       「哈利路亚」诗篇

 

「哈利路亚」Hallelujah原意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哈利」是赞美,「路」是你们要,「亚」是耶和华的简称。中文圣经译为「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英文圣经译为Praise the Lord 你们要赞美主。哈利路亚诗篇有两组:

 

a.       大赞美歌

 

这一组共有六篇(一一三至一一八),每篇均有「哈利路亚」,即你们要赞美耶和华。犹太人传统的习俗,这组赞美诗用于逾越节和五旬节。主耶稣与门徒吃最后一次逾越节晚餐时,可能和门徒一起唱这几篇诗(太二十六30;可十四26)。按犹太人的惯例,坐席吃逾越节晚餐的人,在饮完第二杯红葡萄汁时,大家起立诵念或歌唱一一三与一一四篇,当喝完第四杯(最后一杯)后,再唱一一五至一一八篇,唱完之后,逾越节晚餐便算结束了。

 

b.       小赞美歌

 

诗篇最后五篇(一四六至一五○),自成一组,每篇首尾均有「哈利路亚」一语,内容完全是赞美歌颂欢乐的情调,把以前诗篇中的悲哀、痛苦、叹息的情绪,一扫而空。热心的犹太人,每天早晨都会念诵这几篇诗。

 

.  音乐批注

 

指明曲调唱法和所用的乐器。

 

1.       「交与伶长」共有五十五篇

 

英文钦定译本to the chief Musician,一般认为「伶长」是诗班的指挥或领导。这些诗可能是在圣殿崇拜中使用。

 

2.       用何乐器

 

「用丝弦的乐器」共有七篇(四、六、五十四、五十五、六十一、六十七、七十六)。

「用迦特乐器」有三篇(八、八十一、八十四)。「用吹的乐器」见第五篇。

 

3.       用何声音

 

「调用女音」(四十六篇),用女高音或用歌女唱出。

「调用第八」(六、十二篇),是指男低音。

「调用慕拉便」(九篇),是哀调,有丧子之意。

「调用朝鹿」(二十二篇),为普通民歌调,又有早晨的鼓励和帮助的意思。

「调用百合花」(四十五、六十九篇),「调用为证的百合花」(六十、八十篇)。

「调用远方无声鸽」(五十六篇),乃悲哀的曲调。

「调用休要毁坏」(五十七、五十九、七十五篇),由摩西传下来(参考:申九2629),为希伯来人的流行歌曲。

「调用麻哈拉」(五十三、八十八篇),是一种跳舞的调子,或以前大卫跳舞所唱(参考:撒下六1415)。

「调用流离歌」(七篇),为短调的歌(哈巴谷三章)。

「照耶杜顿的作法」(三十九、六十二、七十七篇)。

 

4.       「细拉」Selah(全部诗篇用七十一次,哈巴谷书用三次)

 

为唱诗停顿休止处(休止符),有分段、强声、转调、插乐、拉长声音、暂停或终曲等意思。也有人以为与「阿们」「赞美主」的意思相彷。

 

弥赛亚诗篇

诗篇中充满了基督,有许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并为基督作见证。这类含有弥赛亚预言的诗篇,称为「弥赛亚诗篇」,这一类诗歌除了内容与当时有实际关系者外,其最终的意义是要在基督身上才得应验解释。

 

诗篇中论到基督的事,有关惦的降生、被卖、受苦、复活、再临、作祭司、作君王、作牧者、得荣耀等,都有清楚的描述。有预言的,也有预表象征的,总意就是见证基督。

 

在诗篇中,我们虽然未见到「基督」之名,但里面的含意非常明显,只要稍征有一点新约圣经的知识,就可以看得出来,谁也不能否认是指着基督说的,因为除了预言基督以外,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所说的一切,我们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找不到这样一位的人物。

 

预言基督的诗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指证基督的,一类是直接指着基督说的。天主教的经学者认为有七篇是直接指着基督的,第二、十六、二十二、四十五、七十一、八十七、一一○等篇。但也有另一种分法,一类论弥赛亚君王及统治(二、十八、二十、二十一、四十五、六十一、七十二、八十九、一一○、一三二、一四四),一类论弥赛亚其人及生平(八、十六、二十二、三十五、四十、四十一、五十五、六十九、一○二、一○九)。

 

诗篇中有关基督的预言,列举如下:

 

1.      惦的神性:(诗四十五67;来一89)。

 

2.      惦的永存:(诗四十五17,一○二2527;来一1012)。

 

3.      惦的权能:(诗七十二8,一○三19;启十九45)。

 

4.      惦为神子:(诗二7;来一5;诗一一○1;太二十二44)。

 

5.      惦的降生:(诗四十68;来十57)。

 

6.      惦的人性:(诗八48;来二68)。

 

7.      惦的圣洁:(诗四十五7;来一9)。

 

8.      惦的热心:(诗六十九9;约二17)。

 

9.      惦为先知:(诗二十二22;约十七6,二十17)。

 

10.  惦为祭司:(诗一一○4;来五6)。

 

11.  惦的受苦:(诗二十二11419;太二十七462735,六十九9;罗十五3)。

 

12.  惦的被卖:(诗四十一9;约十三18)。

 

13.  惦的受死:(诗二十二121,三十一5;四福音)。

 

14.  惦的被弃:(诗一一八2223;太二十一42)。

 

15.  惦的复活:(诗二7,十六1011;徒二2728,十三3335)。

 

16.  惦的升天:(诗六十八18;弗四8)。

 

17.  惦的再来:(诗九十六~九十八;帖后一79)。

 

18.  惦的为王:(诗二6,八十九181927;徒五31;启十九15)。

 

19.  惦的得胜:(诗一一○56;启六17)。

 

咒诅的诗

诗篇中最不易了解的是咒诅诗,这些诗中有许多咒诅仇敌的话,言词犀利、偏激,当我们初次接触这些诗,会立刻感觉这种报复仇敌的心理,与基督所强调的博爱精神互相抵触。这些诗都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写的,何以会有如此矛盾的现象?

 

所谓咒诅诗有下列数篇:十八、三十五、五十二、五十九、六十九、一○九、一三七等,但并非整篇诗都是诅咒的话,有的仅有数节或数段含有诅咒语气,例如:十八3739,六十九2228,一○九620,一三七79。自古以来有许多解经家尝试解释这些诗,可惜他们所依据的理论不太恰当,结果很不理想,也不能使人心服。不过我们只要明了下面几个事实,诧异的心理就会自然消除了。

 

.  希伯来是一个富于情感的民族

 

这种感情在他们的文艺诗篇中充分的显露出来,当他们的情感受到刺激时,很容易掀起强烈的反应,尤其作诗为文时,情不自禁地发泄出来,其冲动的结果是夸大、果决、尖锐、犀利、甚至反常,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另一个特点就是幻想力强,这也是诗人必备的条件;诗人作诗的时候,很容易运用别人所想不到或不敢用的词句。当他们遭遇某种打击或刺激,便如脱缰的野马热情奔放,将心中的情感以文字表达出来。咒诅诗就是这样的心情所写的。

 

.  咒诅诗是作者本人心理的自然反应

 

俗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平则鸣」。诗人见到不平的事实,感觉心中不乐,心中侠义之气藉诗词来发泄。

 

凡咒诅诗的背景,均是作者或他的国家无辜遭受仇敌严重的迫害,这些仇敌曾受被害者的厚恩,如今却恩将仇报。诗人忧伤痛苦,忧心如焚,上述丰富的感情藉诗文作深刻的描写,咒诅的话由衷而出。

 

在咒诅诗中,我们很少发现作者是为了自身的利害而咒诅敌人,求神加以报复的。咒诅诗大都出于大卫的名下,历史证明大卫是一位胸襟宽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伟人。他面对扫罗的追逼,不以报复为然,清楚证明他的宽宏大量。以色列人心目中的君王是神的代理人,大卫是站在以色列受膏者的地位,为国家的利益与神的荣耀,挺身对付敌人,诗中所咒诅的敌人,并非作者个人的敌人,而是那些不信、与神作对作奸犯科的人。诗人这种「代天行道」的侠义之气,当时的人不但不以为不对,反认为是理所当然。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里,用严厉之词责备法利赛人之罪恶,在圣殿里责备那些作买卖的人(约二1317),惦甚至骂希律是狐狸(路十三32)。这种嫉恶如仇所发的怒气,叫作「义怒」。咒诅诗就是出于这种敌视罪恶的心理写出来的。

 

.  记住,我们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诗篇是距今数千年前的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不同,当时的伦理、道德、文化、宗教,也与我们迥然不同。我们没有理由和权利,以现代人的标准去批评那时代的作品。旧约律法时代的人,他们认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才不失为英雄本色,而不被认为是无用的懦夫。因为真理的亮光不同,我们不能以恩典时代的眼光,以基督福音的标准,来苛责律法时代的伦理观念。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律法及其严厉且带歼灭性的宣言,与圣经所启示的神之本性并无冲突矛盾。非尼哈手里拿着枪,将那对正在行淫的男女一枪刺透,而大得神的赞许(民二十五113)。那些咒诅诗篇,既然是直接对那些违反神旨意的人说的,我们便不能说在圣经中不应有这样的诗篇。

 

诗篇的应用

诗篇散布着敬虔与爱神的情怀,是源自于诗人与神亲密的关系。教会历代以来,对于诗篇的使用,汲取诗篇的溪流,饱尝其中的肥甘,可谓历久不衰,是吟诵最频的经卷。查考诗篇也能坚固我们的信心,加添我们的力量,造就我们的灵性,提升我们的品格。阅读诗篇使人心旷神怡,因为:

 

.  诗篇是圣诗集

 

诗篇是宗教诗集,是古圣徒的灵修经验,诗人丰富的体验,对今日的信徒大有裨益。赞美的诗,叫人称颂神的慈爱公义、伟大。感谢的诗,叫人想起神的大恩,立志报答神的大爱。忏悔的诗,叫人想起自己的罪过,在神面前忧伤痛悔。崇拜的诗,激发人以心灵诚实敬拜神。咒诅的诗,激起我们对罪恶的恨恶和圣洁的爱慕。加尔文称诗篇为「灵魂的解剖学」,他说:「世界上简直没有一种情感是未曾陈述在诗篇而为借镜的。圣灵将所有的忧虑、愁苦、恐惧、怀疑、挂念、憧憬…,都描写得绘声绘影。」。

 

.  诗篇是祷文集

 

「祈祷」是神给人的最大恩典,因为我们借着祈祷向神祈求,惦会照我们所求的赐给我们。「祈祷」也是人在神面前最大的权利,信徒若放弃此权利,不但是极大的损失,也是罪过。

 

圣经其它各卷都是神对人说话,惟独诗篇是人向神说话;因此犹太人称诗篇为「祷语」。诗篇的语言是信徒模范的祈祷,不会祷告的人,只要熟读诗篇中关于祷告的话,以诗篇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就会祷告了。乔纳在鱼腹中祷告的话,几乎每一句都出自诗篇(拿二章)。

 

.  诗篇是见证集

 

俗语:「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诗篇中有许多诗人遭遇的苦难,蒙恩的体验,在被仇敌追逼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靠神而蒙神拯救的见证。这些美好的经历,对于今日的信徒就像暗处中的一盏明灯,可以指示我们的前路。

 

诗篇中也充满了基督,关于弥赛亚的预言颇多,主耶稣曾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二十四44)。读完这些诗篇,让我们更认识基督,进而更加倚靠惦。

 

诗篇的研读

在米兰作主教的安波罗修(Ambrose)说:「圣经每一篇都充满了神恩惠的香气,但没有如诗篇那样清雅芬芳的;历史启迪我们,律法教导我们,预言则宣告、预备、管教;道德纲纪是循循善诱;而诗篇呢?它是包罗一切,它确是得救的良药。」

 

自诗篇编辑成书之日,就在神儿女的属灵生命中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各时代以色列人在圣殿唱它,今日的犹太人在会堂唱它,新约时代的信徒唱它(可十四26;弗五19;西三16),就是现代的基督徒也同样歌唱,而且不断地从它得到帮助。「诗篇」对我们如此重要,且对你我大有裨益,当怎样研读呢?解经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按经文的体裁和格式来处理,因此研读诗篇一定要把它当作诗来了解。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研读:

 

1.      从诗中看作者的心情

 

诗篇中有许多篇有标题,从标题可以得知作者是谁,著作的背景,我们要把自己放到作者所处的环境里去,体验作者,了解作者。许多「大卫的诗」的背景,在塞缪尔记里可以找到,有些诗则可与塞缪尔记的历史事迹互相补充。

 

诗篇九十篇是一首古老的默想诗,将我们的思绪带到冬夜的荒野,坐在守夜的牧人中,深感人生的短暂好似「夜间的一更」「如睡一觉」,时间默然逝去,听到远处的流水声,感叹人生也急遽的「如水冲去」。向上仰望,求神指教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过着更有意义的人生。

 

2.      从诗篇中看基督

 

主耶稣曾说:「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二十四44)。诗篇中有许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有间接指着基督的,也有直接指着基督的,详细研读,使你更认识基督,你的信心也会更坚强,更加信靠惦。

 

读诗篇二十二篇,使你深深体会基督为我们受苦受难的情景,就如一幅图画活现在我们眼前。

 

3.      从诗篇中默想自己所需要的灵训

 

诗篇是古圣徒信仰的体验,历代以来,不知帮助过多少研读诗篇的人,他们因读诗篇发起热心敬畏神;因读诗篇而在主面前痛悔;因诗篇的话慷慨就义;因「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二十四1)的一节经文而慷慨解囊…。难怪加尔文会说:「我习惯称诗篇为灵魂的解剖学」,「世界上简直没有一种情感是未曾陈述在诗篇而为借镜的」。的确如此,不管是悲伤、痛苦、忧惧、怀疑、希望、焦虑或困扰我们的思想上的问题,你都可从诗篇中找到回响。

 

诗篇就像个水不扬波的湖,反映人们变化的情绪;又像一条淙淙小溪,尽管汇流着不少辛酸泪,仍能叫疲惫的心灵得着安歇;它是四季如春的花园,百花齐放,香味扑鼻,正等着你入园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