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祂翅膀的蔭下
大衛寫本詩篇的時候,正為躲避掃羅而藏在洞穴裏——亞杜蘭洞或隱基底的一個洞穴。有兩樣實際存在者常在他的面前——仁慈的神和可怕的敵人。本詩篇輾轉在這兩者中間,但詩人對神的信心,比對敵人的懼怕要大,因而搖擺的方向總傾向於神。
始終存在的神(五七1~3)
詩人並沒有要求得拯救,好象以為他有權這樣做一樣。他求神因憐憫而拯救他,因祂的慈愛而給予他這分不配得的祝福。他忘記自己正處於潮濕黑暗的環境,看自己在神翅膀的蔭下,象小雞依偎在母雞的翅膀裏一樣。他要留在那裏,直到生命裏的風暴都過去。在這蒙受特別恩典、與神十分親近的地方,他求告至高的神,因他深信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阻礙祂成就祂在子民生命裏的旨意。當答案從天上而來的時候,信靠神的心就得到拯救,那些蔑視神的人卻蒙受羞辱。那將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實證,叫人看見神的愛和可靠。
始終存在的敵人(五七4)
那些敵人是可怕的——象殘忍暴躁的獅子,它要把人撕裂和吞滅;這些世人的牙齒是槍、箭,他們的舌頭象快刀。然而,大衛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躺臥睡覺——一次極不尋常的信心壯舉。
始終存在的神(五七5)
這副歌將在第11節重複。在這裏,大衛渴望看見神的榮耀顯於仇敵的粉碎,和他得以伸冤雪恥。沒有東西足以彰顯祂的榮耀,祂的榮耀是崇高過於諸天,又高過全地的。
始終存在的敵人(五七6)
對敵細心籌算,要陷害耶西的兒子:他的心沉重而受壓制。是的,他們??挖了坑要誘捕他,但他們自己反而掉在坑中。
始終存在的神(五七7~11)
難怪詩人的心堅定,決意要向耶和華唱詩。難怪他甦醒自己的靈,拂去琴瑟的灰塵。難怪他定意要早起,唱詩讚美神。這並不是一個私人的、地區上的民歌會。他要在萬民中稱謝主,在列邦中唱詩歌頌神,因為神的慈愛象諸天一樣無邊無際,祂的誠實也象穹蒼一樣無窮無限。邁耳指出,正如大衛“從個人的痛苦中起來,尋求神的榮耀”,我們也應輕看自己小小的痛苦,熱烈地尋求神的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