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第2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統管全地的王

    本篇可分為4段。詩人首先在第一段(1-3)指出,世上的「君王」意圖敵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然後在第四段(10-12)呼籲那些君王省悟,勸喻他們「投靠」並效忠神之「子」,事奉「耶和華」。在首末兩段中間加插了兩段說話:先是神宣告祂已膏立祂的兒子執掌王權(4-6),然後神子述說神要祂治理全地的應許(7-9)。本篇的主題是建基於撒母耳記下第七章中,耶和華對大衛的應許:美名、作神兒子的特權和不斷的國祚。這首詩可能是用於大衛家每一位君王的登基大典中,祝賀登位者接掌王權,並重申神的應許。但這應許要到偉大的大衛之子降生方才全然應驗(路一31-33)。全世界都拒絕這位君王的統治(路十九14),甚至曾把他置諸死地(徒四25-26;林前二8)!直至今天,儘管人的態度看來如何溫和及包容,但骨子裏仍然仇視、敵擋及反叛神和基督。大衛王朝歷代以來均在外邦鄰國的敵視中生存,這反映了世界對神的反叛;本篇亦有預言耶穌遭世人棄絕的味道。

 

1-3節「謀算虛妄的事」

    意指在背地裏議論紛紛。這裏的重點是喧鬧不安,多於密謀背叛。誰奪去了世上的平安?答案在第2節:當人拒絕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時,世上就不會有真正的平安!與神為敵是墮落人性的中心特質(西一21)。「受膏者」(參撒上十六13,二十四6;賽十一1-9)。「捆綁……繩索」:這是撒但的騙局(創三1-5),要把蒙神賜福的條件說成神惡意限制人享受應有的自由。

4-6

    神既沒有與反叛者談判,也沒有迎合他們的要求;祂重申祂的聖旨:祂所揀選的已被「立」,再沒有爭議的餘地!就如創世記第三章,人類始祖的背叛對神的主權沒有半點動搖。「怒……烈怒」分別是令人感受到和已發出來的烈氣。「錫安」是大衛王國所在之地,象徵神在基督裏新造的中心(來十二22-24)

7-9

    強調受膏者的兒子名分,及祂承受「基業」的應許,並授予祂的權能。「我的兒子」象徵神收納有大衛血統的君王為兒子,而父子關係由「今日」(即登基之日)正式開始。當這段經文被引用於解釋耶穌的復活時(徒十三32-37),則代表神將已成的事實明白地公告天下。「你求我」:代表神的兒對對父謙卑順從,有別於叛逆的諸王。祂曾為此受試探(太四8-10),並且得勝(太二十六39)。「鐵杖……瓦器」:神子絕對的權能和諸王的無助,成強烈對比。

10-12節「事奉……親嘴」

    10-12節「事奉……親嘴」:不順服神子就不能事奉神!「畏懼……戰兢……快樂」:信心與自以為是大有分別:以嘴親子的人,對祂的聖潔「怒氣」時刻儆醒,也對祂常存合理的「畏懼」。「有福的」(參一1)。「投靠」:「我們沒有其他人可投靠,只有投靠祂!」(Kid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