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濒临绝种的族类
希伯来圣经的这篇诗篇注明是‘摩西的祈祷’。不接受摩西为作者的论据不足。历史里没有比摩西面对冗长而沉闷的旷野飘流日子(民 14:34>民十四34)更贴切。这是一首美丽、感人和写实的诗歌,论及人的脆弱,也给予出路和盼望。
第1-2节 今世和永恒的居所
这诗篇开始时论到对时间的主观感觉:‘世世代代’,说明了人的角度是以一代一代为单位的。而头两节以神永恒的角度来看时间作结,‘从亘古到永远’。在浩瀚无际的时间和永恒当中,我们有一个固定的居所。神就是我们的居所;与惦联合,我们就得享永恒。摩西下笔时,何等豪迈!
第3-11节 濒临绝种的族类
40年之久,摩西悲伤地看着时间像流水般把人带去(3-6节;民 14:23>民十四23、民 14:29>29;申 2:14-16>申二14-16)。在这事的背后,他看到神对罪的愤怒是何等可怕(7-11节)。但他写下的句子适用于全人类:诸行无常(3-6节),神怒磨人(7-11节)。而且,是神令人因生命短暂而感到若有所失,是惦命定(创 3:19>创三19)人要归于尘土──这是不能摆脱的命运。虽然有些人能活到近千岁(创 5>创五),他们都像众人一样,要面对死亡。众人都像早晨的嫩草,也像晚上的枯地(5-6节)。为何如此?为何原本要吃生命树果子而永远活着的(创 2:16>创二16,创 3:22>三22),竟变成必须死在尘土里呢?答案在第7至9节:‘怒气……愤怒……罪孽(8节)……隐恶(9节)’!摩西是否因为过度忧郁而说:人生以一声‘叹息’(9节)告终,而日子长久徒添‘愁烦’(10节)?当然人生还有其他方面,但当我们抽身客观地看,普世人类都难逃被罪恶扰害一生的悲哀命运,并且每个人至终都要向一位恨恶罪恶的神交账。
第12-15节 保护濒临绝种的族类
余下的经文是由6个祈祷所组成。藉着祈祷,我们能面对罪的破坏;藉着祈祷,我们来到所得罪的神面前;藉着祈祷,神成为我们的‘居所’(1节)。摩西就是这样祷告的(例如出 15:25>出十五25,出 17:4>十七4,出 32:31-32>三十二31-32;民 13>民十三至民 19>十九)。为求濒临绝种的族类得保存,祈祷须有4方面:明白光阴宝贵,故当慎用(12节);求已与人和好的神赐下怜悯(13节);以‘一生一世’都不改变的‘爱’所充满新的‘早’晨,来抗衡生命(5-6节的‘早晨’)的衰残(14节);仰望神使本来痛苦的人生满有喜乐(15节)。这就是神作我们永远居所的四面铜墙:惦是我们的智慧(12节;林前 1:30>林前一30)、赦免(13节;赛 55:7>赛五十五7)、一生的安稳力量(14节;73:26>七十三26)和复兴(15节;罗 6:4-8>罗六4-8)。
第16-17节 有份于神的属性
这篇诗篇完结时,作者首尾呼应地提及‘主’(‘自主的一位’,1、17节)及子孙们(1、16节)。他开始时肯定我们能进入惦的永恒居所(1节);结束时他祷告神向子孙们彰显‘荣耀’(16节),而向他彰显慈爱(‘荣美’,17节)。惦不但作我们的居所(1节);惦也与我们分享自己(16-17节)。我们在人类历史舞台出现又消失──生命短暂,活在神愤怒之下,但惦叫我们能与惦的性情有分(彼后 1:2-4>彼后一2-4),得享惦的荣耀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