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两种态度
这篇诗的结构表达了它的信息内容:
(1节)恶人的哲学
(2-4节)恶人的画像
(5-6节)耶和华的真像
(9-11节)认识神的人
(12节)恶人的结局
这首诗歌指出人可以拣选今天和将来的命运:关键是人如何对神的启示作出回应。人若拒绝神,便会随己意行,过一个毫无意义的生活。欣然接受并拣选神,生命便成为一种享受,充满亮光,供应不绝,蒙惦眷念。
第1节 恶人的哲学
‘恶人的罪过在我心里说’(直译)。‘说’(oracle)字是带权威性的字眼,通常只用于耶和华的发言,此处的发言者却是‘罪过’。‘在我心里’意即‘我直觉上知道’或‘我自己晓得’。前者表示真相的确定;后者更具说服力,表明诗人自己并非清白。第1节下这里所讲的不是神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有神又如何;那是关乎惦的适切性而不是惦的真实存在性。这种疑问许多人也有,不少信徒也间中抱同样的态度──这种态度虽非明言,却存在心里,并显于行为上。
第2-4节 恶人的画像
他们内心所听到的是自夸自媚,自以为是(2节);外面来看,他们口中尽是罪孽诡诈(3节),他们的筹算、目标和价值观都邪恶无比(4节)。第3-4节不敬畏神,人生便失去客观的标准。‘罪孽’:包含顽皮至背道的所有恶行。‘智慧’:带进真实成就的才智和性情。‘憎恶’:摈弃,发诸内心,也显于具体的行动。
第5-8节 耶和华的真像
第5节‘慈爱’:不变的爱,出于意志。‘上及’: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巍巍在上,大过也高过地上任何事物。‘信实’:启示性情的一致,惦的应许可信可靠。‘公义……判断’:表示圣洁的道德法则和公正的行为。第7-8节神宇宙性的慈爱(参5节)、保护(7节)、丰足和喜乐(8节,就如同伊甸园中的河流一般,创 2:10>创二10)。
第9-11节 认识神的人
第9-11节 认识神的人 先是描述,进而成为见证(5-8节):‘生命’:相对于2至4节腐败的生命,这是真实、神圣的生命;‘光’:令生命充实无忧的事物。‘见’:指经历和享受。第10节‘认识’:享受亲密相交与合一。‘慈爱……公义’:神自己的属性。凡认识惦的,必羡慕渴求得享惦的自己(彼后1:3-4>彼后一3-4)。第11节‘脚……手’:依次象征征服和个人的权能。我们所在的世界,人人追求占有和辖制别人。‘赶逐’:使人无家可归、无所依傍。
第12节 恶人的结局
第12节 恶人的结局 ‘在那里’:诗篇的背后是否有些‘作孽之人’倾覆的事件?又或者更可能是大卫戏剧性地指向将来神圣的审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