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十八1】「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诗四十八1、2】若这是歌颂「锡安之诗」,原因无他,只因为大君王在那里掌权,正如我们的主在引用第2节时所指出的(太五35)。本诗描述的是,这城未来的光景,那时「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赛二2以下);而现在它则尚未为全地所喜悦。因着有效地运用了一句话,本诗将地上的锡安城以属天的言辞来描绘──神是那天城居民的王;亦即,将此城认作在远远的北面(2节)。(从地理上而言,我们很容易用这种方式提到罗马或伦敦!)这是传统表达神宝座的方式,以色列和周围国家皆如此用,在以赛亚书十四13,它与「天」意义相同。──《丁道尔圣经注释》
【锡安的荣美(诗四十八1~3)】诗人写出圣城之伟大、崇高、华美、可爱与安全,圣城之所以伟大光荣,全因是神的城,神在其中。
当耶稣带领门徒出圣殿,向橄榄山走;正走的时候,门徒赞叹圣殿外观的美轮美奂,主耶稣就对门徒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么?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折毁了。」(太廿四1~2)
由此可知,耶稣肯定圣殿外观的华丽,但其华丽全殿的外观荣美必定不会长存,因为人的内心充满惊人的道德与属灵的败坏。
孟家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故事,显出虽有美丽的万里长城,但难免如同耶路撒冷城的哀叹与哭泣可悲。
秦始皇为巩固皇权,除焚书坑儒之外,又建万里长城来防北方的匈奴。当时督造长城的大臣宰相赵高,是阴险人物,把长城崩坍地方,说是由于野鬼作怪,若要工程坚固又顺利进行,则需找一个叫万杞梁的人活埋在城下,说他是天神下凡,可镇压野鬼。原来万杞梁的父亲是万启忠,因私怨被赵高害死,赵高打听他有个儿子,恐将来为父报仇,故以假公济私,以达斩草除根的目的。
万杞梁被通缉逃到松江,有天听到士兵马啼声,躲进孟隆德的花园,正好孟隆德的女儿孟姜女在这里散步被惊吓,万杞梁被孟家仆役捉到老爷面前审讯。孟隆德与万启忠是好友,同朝作官,只因与赵高意见不合才告老回乡;孟姜女看万杞梁一表斯文而且很懂得礼貌,于是父母将孟姜女许配给万杞梁。
孟家的小厮名叫孟发,心地十分阴险,暗中告密,希得奖金;结果万杞梁被捉进官衙,转押进京,由秦始皇下令把他活埋在长城中。孟姜女惨遭大变,费尽千辛万古,才找到长城,虽然知道丈夫的骸骨已埋在城下,但没法子取出丈夫的骸骨来,惟有日以继夜,站在长城旁边痛哭,竟致眼泪流干,哭出血来。不幸,孟家女的美貌,给赵高的爪牙知道,以美女献媚秦始皇。但是贞烈的孟家女表面上顺从,而以拣出万杞梁埋在长城下的尸骨,从厚殓葬,并且秦始皇要亲自祭奠,为答应的条件;秦始皇迷恋于她的姿色而答应了。于是,正当她披麻执杖祭奠的时候,乘人不防,猛然向河里一跳,就此自杀了。秦始皇才知道上当,也无可奈何。——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四十八2】「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诗四十八3】「神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锡安还在地上,在历史中。它需要堡垒(城堡,12、13节用了平行字汇,因此可肯定此译法;这里并非指装饰精美的「宫殿」),虽然是神在看守;她也可忆起从前发生过的危机,那时神曾显出祂的能力(参,JB「神曾显明是她的碉堡」)。这里融合了现世的谨慎与神迹的帮助,与教会的经验吻合。──《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四十八4】「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诗四十八4、7】众王(4节)是复数,他施的船只(7节),即海上航行的大船,此处的争战似乎远大于旧约所记,耶路撒冷受过的任何攻击。其景象比较像第二篇全地的背叛,不过也可能当初是指亚述大军,他们的军长「都是王」(赛十8),这是克巴确克等人的看法;神曾应许要「打折」这民族(赛十四24),该动词与此处的打破相同。这里一举扫荡的用语,让人大大庆贺「耶和华之战」的胜利,并且预期终局的来到。教会可以唱此诗篇,一方面思想福音的得胜,一方面期待敌人最后的溃败。以西结书二十七26是第7节的回声,在那里东风使载满财宝的推罗船只沉没;而在启示录中,这又成为世界末日的象征(参,如:启十八17以下,及结二十七29以下)──《丁道尔圣经注释》
【锡安的威武(诗四十八4~8)】有一不见的坚城,信仰的坚城,我们永久的保障;耶利米书一章18、19节,这段圣经告诉我们,凡信靠神的人,有神与他同在。保罗说:「神若帮助我,谁能敌挡我。」
台湾古时曾有一基督徒,因传道被嫉恨的官府派兵捉拿,当这基督徒走到无路可逃的时候,看见路旁有一「林投洞」,又深又黑暗,就走进去逃生,他在里面恳切求主保守他,拯救他脱离敌人的手。不久官兵追到,在各地寻找不见踪迹,士兵很奇怪。有一士兵发现路旁有一小的「林投洞」,又深又暗,报告军官亲自到洞口视察。军官看了便说:这洞口布满完好的蜘蛛网,那里会有人在里面,于是官兵回去了。事实是这样,当基督徒跑入洞里的时候,神就命令几只小蜘蛛,布满了网,将洞口封起来,遮蔽官兵的眼目。这样神利用几只小蜘蛛,救了他的儿女,脱离危险。这小故事,证明神救恩的长城,比人造的长城更坚固更可靠。——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神的城(四十八1~14)】
一、王住在宫中(四十八1~3)
二、众王的失败(四十八4~8)
三、赞美的大合唱(四十八9~11)
四、巡视城堡(四十八12~14)
──《丁道尔圣经注释》
【锡安之荣美(四十八1~14)】
一、大君王的城(四十八1~3)
1.神在这城的圣山上受赞美(1)
2.锡安山居高华美,位于城北,为全地所喜悦(2)
二、敌人受惊逃跑(四十八4~8)
1.众王会合,经过圣城(4)
2.圣城使他们望而生惧,他们便急忙逃跑(5)
3.战兢疼痛(6)
三、忆述神恩(四十八9~14)
1.神的慈爱和公义(9~10)
2.神的判断更使他们喜乐(11)
3.神并要引领他们(14,「直到死时」在七十士译本中作「直到永远」)
──《新旧约辅读》
【保境安民(四十八1~14)】
一、锡安城的华美(四十八1~3)
二、世界的王向城会合惊奇而退(四十八4~8)
三、神为锡安的快乐(四十八9~11)
四、锡安的荣耀和神的恩惠(四十八12~14)
── 包忠杰《诗篇注解》
【诗四十八5】「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
【诗四十八6】「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诗四十八7】「神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诗四十八8】「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神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
先听见后看见的顺序,在圣经中常出现,所强调的是相信,因为信心是依据见证而来(罗十17),即使后来才能看见证明,信心也不动摇。只凭听见的困难,在四十四1及9节以下,有剀切的陈述;后来的「看见」,或许会像这里令人兴奋不已,也可能令人震撼不已,如約伯记四十二5、6;约翰福音二十28、29;不过也许这两种情绪总不免会同时并生。──《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四十八9】「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
译为我们已想到(和合:我们……想念)的动词,基本意思是画成,或形成。古今许多译本大半认为,这纯粹发生于思想中(如:「思念」,JB;「思考」,葛利纽),但 NEB认为这里是指戏剧式的仪式,而译为「我们重演……」。这译法虽有可能,但出于臆测;若说以色列的敬拜不只是游行(见第12节以下),还有戏剧演出,这类证据皆不够直接,且模棱两可。在圣殿中庆贺神大爱的作为,有例可循,如历代志下五13;尼希米记八13~18,而最主要的庆贺方式,则为唱诗篇及读经文。──《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四十八10】「神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诗四十八10、11】这个世界性的异象与第2节相符,并且讲得更明白,因为神的名代表祂的自我启示(参,出三十四5~7,并见诗二十1的注释),而祂的赞美既是祂配得的名声,也是众人醒悟后对祂的回应。换言之,这里隐约提到向全世界的启示。由此看来,最后一句译为胜利(和合:公义),嫌太狭隘,此字基本的意思是「公义」,所以是指与神本性有关的事,不只是从祂能力而来的事。判断(11节)也类似,是讲祂美好的决定:若对恶人为惊恐,对受欺压者则是恩惠;参以赛亚书十一4,四十二4。
犹大的女子是指其城市与乡村,参,如:士师记一27的希伯来文。──《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四十八11】「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应当快乐。」
【诗四十八12】「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
尼希米盖完城墙后,行奉献礼之时,使人员分成两队,在墙上反方向绕行(尼十二31以下、38以下)。在解围之后,绕行城堡,唱着这类诗篇,似乎也同样合宜;在某一种朝圣的庆典中亦然。不过,这种游行可能只是心思中的图画(八十四5或许如此);我们无从判定。基督徒唱此诗篇时,不妨相对思想教会的城堡营楼,因这团体是不能败坏的,就像一所坚垒(弗二20~22;启二十一10以下),然而她又是易受伤害、不设防的,好像一群羊一般(徒二十29)。──《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四十八13】「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诗四十八14】「因为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结论似乎与前文无关:我们预期看到这城最高的荣耀,但文中却毫无描述,只让我们见到神(「这就是神」,NEB)。其实唯有神是我们的神;这关系是永远的,因为我们与祂所立的约,主要是祂制定的(创十七2、8)。这里用三个不同的字表达永恒性,而 RSV对第三字的翻译:永远(ever),是将希伯来文`al-mu^t[稍作修改,这字的意思为「直到死去(「直到死时」,AV、RV、和合本)。──《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