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68

上一篇   下一篇

 序言——本诗歌颂了上帝胜利地引导以色列人从出埃及直到诗人的日子。本诗非常细腻地描写以色列人经过旷野,征服迦南,赶跑为敌的国王,最后把耶路撒冷建立为民族的宗教中心。保罗在弗4:8中引用了诗68篇的部分句子,证明本诗含有弥赛亚预言的内容。基督经常吟唱诗68篇的一些段落(见诗66:1-5怀爱伦注释)。

 

  本诗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词语,所以引起了许多解释方面的问题。于1851年,爱德华·罗伊斯出了一本小册子,按时间顺序汇集了关于本诗的四百条注释。据说从那时起,至少又出了四百条注释。但是,对于本诗唯一的正确理解开始于乌加列文献的发现(见本册注释第618页)。这份文献还证明诗人所用的是很古的词汇。W·F·奥尔布莱特和T·H·罗滨逊认为,本诗是若干著名诗歌开头段落的汇集。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册注释第616,627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

 

1 愿上帝兴起,使他的仇敌四散,叫那恨他的人从他面前逃跑。

 

  见诗3:7注释。本诗开始的一系列话语,类似于在旷野中“约柜往前行的时候”(民10:35)摩西所说的话。在约柜安放在圣殿的时候,所罗门也说了类似的话(代下6:41)。

 

2 他们被驱逐,如烟被风吹散;恶人见上帝之面而消灭,如蜡被火熔化。

 

  比喻仇敌在上帝面前无能为力(见诗37:2097:5;何13:3;弥1:4)。第2节最后和第3节起头有些像底波拉之歌的最后一节(见士5:31)。

 

3 惟有义人必然欢喜,在上帝面前高兴快乐。

 

  用三个表示快乐的词强调欢乐的呼吁。第3节最后引出胜利的欢歌。

 

4 你们当向上帝唱诗,歌颂他的名;为那坐车行过旷野的修平大路。他的名是耶和华,要在他面前欢乐

 

  歌颂。源于(salal)。基本含义是“举起”,“高举”。

 

  那坐车行过旷野的rokeb baaraboth)。解释有些困难。英文KJV版比较独特,把′araboth译为“诸天”。因为其他地方′arabah均指“旷野”。但乌加列语把′arabah中的b拼为p,意为“云彩”。乌加列语中无元音的词rkb rpt(“驾云者”),经常用来指巴力。所以KJV版译为“诸天”,一般认为比较接近原文的含义。

 

  耶和华Yah)。Yahweh的缩写(见出6:3;本注释卷一171-173页;见出15:2注释)。

 

5 上帝在他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

 

  上帝用善良的行为向人显示的品格。人越与亲密地交往,就越了解对自己儿女的关爱。基督“把的帐篷搭在人的帐篷旁边,好住在我们中间,使我们了解神圣的品格和生命”(《历代愿望》第23页)。

 

  “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在乌加列文献里出现两次,指古代一位公义的国王。

 

6 上帝叫孤独的有家,使被囚的出来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干燥之地。

 

  上帝叫孤独的。可能指贫穷的男子付不起新娘的聘金(参雅各的故事;创29:18),无法结婚。上帝看顾他,帮助他建立一个家庭。乌加列语文献中也有类似的比喻:“未婚者的房屋是关闭的”。

 

  被囚kosharoth)。《旧约》中只出现在这里。英文KJV版译为“链子”不很准确。最近的注释者认为是指“幸福”或“兴旺”。在乌加列语文献中该词意为“女歌手”。所以这句话可译为“使被囚的随着歌手出来”。

 

7 上帝啊,你曾在你百姓前头出来,在旷野行走。(细拉)

 

  你曾……出来。本节引出这首诗光荣的主题。长篇叙述上帝一路引领以色列人胜利地经过旷野到达迦南。历史的回顾延续到第18节。

 

  细拉。见本册注释第629页(《诗篇》序言)。

 

8 那时,地见上帝的面而震动,天也落雨;西奈山见以色列上帝的面也震动。

 

  落雨nataph)。“落下”,“滴下”。其词根可能是tapap(“投掷”),阿拉伯语taffa(“振动翅膀”)或亚兰语tptp(“颤动”)。所以本行可译为“地震动,天摇动”。

 

  西奈山。虽然在旷野的长途跋涉中上帝一直显示的同在,但荣耀的威严特别显现在西奈山(见出19:16-18;《先祖与先知》第339,340页)。

 

  希伯来语zeh Sinay,通常译为“西奈山”。H.格里姆认为这是耶和华古老的称号之一,可译为“西奈者”。

 

9 上帝啊,你降下大雨;你产业以色列疲乏的时候,你使他坚固。

 

  大雨。可能指“吗哪”。 诗78:24说上帝“降吗哪像雨”(诗78:24)。

 

10 你的会众住在其中;上帝啊,你的恩惠是为困苦人预备的。

 

  会众chayyah)。“羊群”。上帝是以色列人温柔的牧者(见诗23:1注释)。

 

  困苦人。描写上帝的羊群在旷野漂流时,完全依靠上帝。

 

11 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

 

  发命令11-14节描写征服迦南。

 

  传好信息的mebasseroth)。“宣告者”,源于动词basar(“宣告”)。是阴性复数形式,指女性宣告者。本诗的mebasseroth可能指几队女歌手庆祝重大事件,如军队凯旋归来(见撒上18:6,7;见出15:20,21注释)。

 

12 统兵的君王逃跑了,逃跑了;在家等候的妇女分受所夺的。

 

  君王。指迦南的国王们(见书24:11-13)。

 

  逃跑了,逃跑了。重复是为了强调。面对以色列上帝的大能,地上的君王赶紧逃跑。

 

13 你们安卧在羊圈的时候,好象鸽子的翅膀镀白银,翎毛镀黄金一般。

 

  安卧在羊圈。乌加列语文献解开了本节的难题(见本卷注释618页)。希伯来语shephattayimKJV版译为“锅子”,英文RSV版译为“羊圈”,实际上是指磨石。古代的家庭里有两块磨石,就像现在许多游牧的阿拉伯家庭一样。此外,本句应译为疑问句,与上一节相连:“你们要坐在磨石旁边吗?”这是羞辱那些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躲在家里的人。

 

  镀白银。非常美妙的想象,比喻阳光照耀下的飞鸽的羽毛。这里的几个用语与乌加列语文献十分接近。但本节描写飞行的鸽子,含义不明。

 

14 全能者在境内赶散列王的时候,势如飘雪在撒们。

 

  赶散列王。显然指约书亚进入迦南的时候打败那些国王(书10:10,11)。

 

  飘雪在撒们。上帝驱散那些国王,就如撒们山的雪消散。示剑附近有一座撒们山,在士9:48有提到。这座山几乎从不下雪,海拔只有大约3,000英尺。本节的撒们山很可能指加利利海以东的浩兰山,即托勒密时代的阿撒玛诺山。海拔为6,000英尺,每年冬天几乎都覆盖着雪。

 

15 巴珊山是上帝的山;巴珊山是多峰多岭的山。

 

  上帝的山har-'Elohim)。寓指“高山”(见英文RSV版)。

 

  巴珊山。在基尼烈湖东边的高原地带(见本注释卷二385页插图《士师时代的巴勒斯坦》)。

 

16 你们多峰多岭的山哪,为何斜看上帝所愿居住的山?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

 

  为何斜看?或“为何嫉妒地看?”(英文RSV版)。群山脉都嫉妒耶路撒冷的众山。上帝尊荣锡安山,择它为圣殿的所在地(见诗132:13-16)。

 

17 上帝的车辇累万盈千;主在其中,好象在西乃圣山一样。

 

  累万盈千。意为“数不清”。指无数天军。

 

  天使(shin'an)。中文没有译出。多数注释者认为它的词根是shanah,“重复”的意思。该词在乌加列语文献里是tnn(“战士”),用在本节可能比较合适。指上帝的战士,就是天军。

 

  好像在西乃圣山一样。上帝在天军的护卫下,带着曾在西奈山显示的一切威严和能力,来到了锡安山。这是历史回顾多么光荣的结束!

 

18 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叫耶和华上帝可以与他们同住。

 

  你已经升上。诗人以凯旋的君王带着大批俘虏归来,比喻天上的君王临格耶路撒冷。这里可能特别指安放约柜(撒下6:17)。保罗用诗人的这个比喻指基督升天(弗4:8)。

 

  受了供献。即“人所献的礼物”。上帝的接受意味着施与;的赐予是为了接受。“藉着爱子,天父的生命流向万有,又藉着爱子,万有将赞美和快的侍奉,就是爱的热潮,归还万有的伟大源泉”(《历代愿望》第21页)。

 

  耶和华上帝Yah 'Elohim)。见第4节注释。

 

  在这里中止了对于凯旋队伍的描述,插入了赞美的话,到24节再继续描写。

 

19 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细拉)

 

   背负我们重担。原文指“像牧人一样携带”,或“背负担子”(见亚12:3)。

 

  细拉。见本册注释第629页(《诗篇》序言)。

 

20 上帝是为我们施行诸般救恩的上帝;人能脱离死亡是在乎主耶和华。

 

  脱离。直译是“外出”或“逃避”。本节“救恩”是复数,强调许多拯救的实例,而不只是抽象的概念。

 

21 但上帝要打破他仇敌的头,就是那常犯罪之人的发顶。

 

  发顶。指头顶,人体的致命部位。故意犯罪的人难免死刑。

 

22 主说:我要使众民从巴珊而归,使他们从深海而回,

 

  众民。不论恶人躲到哪里,上帝都会找到他们,并予以惩罚(见摩9:1-3)。注意这里的“众民”显然不是指上帝的子民,而是指21节所提到的罪人。

 

  巴珊。见第15节注释。

 

23 使你打碎仇敌,你的脚踹在血中,使你狗的舌头从其中得分。

 

  踹在血中。比喻仇敌的毁灭(见诗58:10注释)。

 

  。见王上21:23注释。

 

24 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的王;人已经看见你行走,进入圣所。

 

  继续描写凯旋的队伍。

 

25 歌唱的行在前,作乐的随在后,都在击鼓的童女中间。

 

  鼓。见第30节。

 

26 从以色列源头而来的,当在各会中称颂主上帝!

 

  本节可能指25节的女声所唱的歌。

 

27 在那里,有统管他们的小便雅悯,有犹大的首领和他们的群众,有西布伦的首领,有拿弗他利的首领。

 

  sair)。还有“年轻”,“低”的意思。指便雅悯的领导人,可能是扫罗。本节可译为:“有最小的便雅悯人统管他们”。

 

  便雅悯。本节提到四个支派。锡安山位于便雅悯和犹大支派之间。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可能代表远离锡安山的其他支派(见本注释卷385页插图《士师时代的巴勒斯坦》;参士5:18)。

 

  他们的群众rigmah)。含义不明。注释家们解释为“人群”,“呼喊”或“武器声”。

 

28 以色列的能力是上帝所赐的;上帝啊,求你坚固你为我们所成全的事!

 

  诗人似乎恳求上帝充分显示能力,甚至在今后的事件中显示得更加深刻。

 

29 因你耶路撒冷的殿,列王必带贡物献给你。

 

  殿hekal)。见诗65:4注释。

 

30 求你叱喝芦苇中的野兽和群公牛,并列邦中的牛犊。把银块踹在脚下;上帝已经赶散好争战的列邦。

 

  叱喝。见诗9:5

 

  芦苇中的野兽。可能指当时世界最强的国家埃及。

 

31 埃及的公侯要出来朝见上帝;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

 

  公侯chashemannim)。来自埃及词语hsmn,意思是“泡碱”,“铜”。泡碱是从埃及出口的重要物质。铜是进口到这个尼罗河国家的。这里提到泡碱,很可能是因为古代肥皂还没有发明时用泡碱作为清洁剂。

 

  埃及……,古实人。提到这些国家作为富裕强国的代表。它们最后要寻求上帝。关于用这一节表示“耶和华为拯救外邦人所定的仁爱计划”,见《先知与君王》第298,371页。

 

32 世上的列国啊,你们要向上帝歌唱;愿你们歌颂主!

 

  要向上帝歌唱。诗歌的最后邀请所有的国家赞美至高的上帝。引导以色列人从埃及胜利地前进到锡安山,显示了那么大的能力和良善。当耶稣升到父那里去的时候,天使们高唱32-34节的凯歌,迎接进入天国的庭院(见《使徒行述》第32,33页)。参诗24:7-10的类似用法。见该处注释。

 

  细拉。见本册注释第629页(《诗篇》序言)。

 

33 歌颂那自古驾行在诸天以上的主 。他发出声音,是极大的声音。

 

  诸天以上。见第4节;申10:14注释;另见申33:26

 

  声音。见诗29:3注释。

 

34 你们要将能力归给上帝。他的威荣在以色列之上;他的能力是在穹苍。

 

  上帝的威严和大能特别显示在天空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中:雷鸣,闪电和暴风雨。

 

35 上帝啊,你从圣所显为可畏;以色列的上帝是那将力量权能赐给他百姓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

 

  从圣所。上帝从的居所中施行大事,在人心中引起敬畏,有时是畏惧。

 

  力量。上帝的力量赐给的子民(见诗29:11;赛40:29)。上帝把自己的力量赐给的儿女,使他们能应付所遇到的一切情况(见太28:18-20)。想到这一点,我们会感到何等欢欣快乐!

 

  全能。原文是复数。关于复数的意义,见第20节注释。

 

  上帝是应当称颂的。默想本诗所描述的上帝品性,会使上帝的每一个感恩的儿女发出赞美的声音(见诗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