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二十篇诗题】「上行(或作登阶,下同)之诗。」
心灵里对神有一种渴慕,渴慕上行,乃是属灵生命的开始。
【诗一二十1】「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我。」
许多时候,一个人要主,不一定是因着爱的激励,乃是因为他碰到了难处。
人是最会适应环境的。基督徒起初对世界的感觉很敏锐,但如果没有马上对付,感觉就会逐渐迟钝了。如果我们落在世界里面,与主远离,还没有感觉,这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光景;这就是许多时候,神把我们放在苦难里面的原因。路加十五章浪子回头的动机,是因他受苦而醒悟过来。许多时候我们安于远方的生活,神就借着环境来搅动我们,使我们里面醒悟过来。
在急难的时候,我们就祷告神;这时我们的祷告最多、最真、最迫切。难处会逼你真实的呼吁神。
要有属灵的进步,第一件事就是里面要儆醒,要激动起来。在你的灵里要兴起一个愿望,你的心转向神,你向神有所要求,你要你的神。如果在我们里面,有这一个要神的心,我们的心转向神,渴慕神,这就是我们上行的开始。
【诗一百二十1、2】人的话语可以令一个人痛苦(和合:急难),或译:逼他到「困境」中,这与一百十九篇所发现,神的话可以给人自由,或「宽阔」(如:一百十九45、96),是何等强烈的对比。
这个人没有回嘴。他在此处记下,当他望向一个更美的方向,便从那里得着了轰然的回应。──《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二十2】「耶和华阿,求你救我脱离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
你与世界接触的时候,世界在你身上最叫你感觉的,就是「说谎话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这一个是世界的特征,世界的代表。当以赛亚进到圣殿里看见了神的荣耀,他第一个感觉就是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六5)。一个蒙神光照的人,首先所感觉的,就是嘴唇的问题,因为「心里所存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34);你的嘴唇把你心里的光景显明出来。如果今天我们的口喜欢说不准确的话、挑拨是非的话,就表明我们不在主的里面。求主厉害的光照我们,叫我们由自己的话语看见里面的光景,而有所对付。
【诗一百二十2、3】基督徒要谨慎言语,否则必然造成难以医治的创伤。
曾有一次,路上跑来一人向一男孩发问,问他看见某某医生经过没有,往何方向走去。那位孩子向他开个玩笑,故意指向相反的道路。结果怎样呢?那人因找不着医生,送了一个孩子的性命。那个小孩因为吃鱼不慎,鱼刺在喉中;惊慌危险之中,特地请人去请医生前来施救。医生没有赶到,孩子便死了。举行葬礼的时候,牧师沈痛地说,这位孩子的死乃是由于另一孩子的谎言,而且他的谎言并未出口,只是借着指头轻轻一指而已。
我们说的话,若是半真半假,甚至完全虚假;我们诽谤,发怨言,说得超过我们该说的,传话、说长道短、散播谣言,给人不同的印象,说话引起猜疑,都该反省并悔改。
以下有两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夫人请了一位聪明女佣,名叫安娜。夫人很少戴上眼镜视察她的工作。一天早上,安娜打扫房子之后,这位夫人破例前去视察一番。「今天你一定忘记抹灰了」;她说:「钢琴上面还是满了灰尘呢!」「对不住」,安娜很有礼貌地说:「恐怕夫人没有把眼镜抹干净罢?」夫人把眼镜取下一看,果然灰尘满布,一点没有擦净。她把镜子上的灰尘抹去,重新戴上一看,满屋清洁光亮,毫无灰尘。
我们许多时候只看别人有错,其实恐怕错就在自己,因为我们常常带着蒙灰的眼镜来看别人。一家主妇,又懒又喜论断别人。一天,搬来一家新的邻居,他们在阳台上晒了许多衣服。她一眼看见邻居之白被单上,满了许多油污黑点,便开始批评,见人就说,新邻居懒惰,连衣服也洗不干净,不会理家,只会吃饭。那知当他推开自己窗户一看,邻居被单洗得又白又净,毫无疵点;于是大吃一惊,如何方才看见有污点,现在忽然没有了呢?后来发现自己的窗户污秽不堪满了污点,照在别人被单上面发觉邻居污秽。
凡盼望敬虔的人,都是谨守自己舌头与嘴唇的人。须要多防守我们的口,作为上方的力量。——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一二十3-4】「诡诈的舌头阿,要给你甚么呢?要拿甚么加给你呢?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罗腾木的炭火。」
人的话语一说出去,就收不回来,所以对付嘴唇,要用「勇士的利箭」。刀、箭都可以伤人,但刀还可以收刀入鞘,箭一射出去就收不回。也许我们的话射出去不太有力气,但神的报应是勇士的利箭,又快又准,并且把人穿透。一个喜欢说话,专门用话语害人的人,这人迟早要在话语上受更大的亏,这是一个属灵的原则。
罗腾木是在沙漠里的树,这木容易着火,且可烧很久,所剩灰烬挑一挑,火又起来。我们的话一下就能把火点起来,但神的审判是「罗腾木的炭火」。话怎样长久,神的审判也是怎样长久。
【诗一百二十3、4】简言之,那答复为:说谎之人的武器虽会伤人,但将被比谎言更有能力的箭所毁,即神真理的利箭和审判的炭火。──《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二十5】「我寄居在米设,住在基达帐棚之中,有祸了!」
当我们被急难惊醒的时候,就会忽然发觉自己居住的地方有问题。「米设」是雅弗的子孙(创十2),住在黑海一带地方,是在迦南地的北面;「基达」是以实玛利的子孙,住在亚拉伯旷野里,是在迦南地的南边。一个属于神的人,应当住在迦南美地(基督),在祂里面可以享受神的一切丰富;里面饱足,外面有保护。但我们常像亚伯拉罕慢慢的迁到南地去了,不知不觉的从基督里出来,落到世界里去了。一个人不被逼回到神面前,总不会感觉自己究竟是在甚么地方。――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诗一百二十5~7】这里显明诗人的特殊处境:他住在外邦人中;由此亦可看出这些毁谤者的动机,因他们看不顺眼他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这短短的经文,可作「不能同负一轭」的典型说明,光与暗无法兼容,不论存多少好意,若是不能改变对方,或令他们降服,就无法解决问题。新约以此来劝诫基督徒,切勿落入两种相反的错误:其一,不可妥协(林后六14以下:约壹二15以下);另一则为,不可敌视(罗十二14~21)。──《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二十篇的作者与背景】一般说来,这首诗很可能是大卫写的;大概在大卫作王之后,把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里抬到大卫城里的时候写的。
背景是当大卫逃避扫罗的时候,在挪伯的城里被以东人多益看见,他去报告扫罗,结果叫挪伯城里所有的人都被杀了,所以大卫想起这段苦难而写的。
这首诗不是写一个还没得救之人的经历,而是写一个爱神的人,当他要往上去时,他就感觉这一个世界所给他的难处与痛苦。苦难带人遇见光,认识自己离开神而落在虚谎中的真实光景。
【圣民在急难中求神拯救(诗第一百二十首)】
一、作者与背景
1.一般说来,这首诗很可能是大卫写的;大概是在大卫作王之后,把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里抬到大卫城里的时候写的
2.背景是当大卫逃避扫罗的时候,在挪伯的城里被以东人多益看见,他去报告扫罗,结果叫挪伯城里所有的人都被杀了,所以大卫想起这段苦难而写的
3.这首诗不是写一个还没得救之人的经历,而是写一个爱神的人当他要往上去时,他就感觉这一个世界所给他的难处与痛苦
二、上行的渴慕(诗题)
1.心灵里对神有一种渴慕,乃是属灵生命的开始
2.这一种渴慕的感觉,可能纯粹是由于一个爱神的心,如雅歌一章的情形
三、因着急难(1节)
1.但许多时候,一个人要主,不一定是因着爱的激励,乃是因为他碰到了难处
2.人是最会适应环境的,起初对世界的感觉很敏锐,但如果没有马上对付,感觉就会逐渐迟钝了【如入鱼市不觉其腥】
3.如果我们落在世界里面,与主远离,里面还没有感觉,这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光景,这就是许多时候,神把我们放在苦难里面的原因
4.路加十五章浪子回头的动机,是因他受苦而醒悟过来。许多时候我们安于远方的生活,神就借着环境来搅动我们,使我们里面醒悟过来
5.在急难的时候,我们就祷告神,这时我们的祷告最多、最真、最迫切
四、看见自己堕落在基督之外(5~7节)
1.当被急难惊醒时,就忽然发觉自己居住的地方有问题
2.米设是雅弗的子孙(创十2),住在里海一带,是迦南地的北面。基达是以实玛利的子孙,住在亚拉伯旷野,是在迦南地的南边
3.一个属于神的人,应当住在迦南美地(基督),在祂里面可以享受神的一切丰富,里面饱足,外面有保护
4.但我们常像亚伯拉罕那样慢慢的迁到南地去了,不知不觉的从基督里出来,落到世界里去了
5.一个人不被逼回到神面前,总不会感觉自己究竟是在甚么地方
五、认识撒谎的嘴唇与诡诈的舌头(2节)
1.你与世界接触的时候,世界在你身上最叫你感觉的,就是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这一个是世界的特征,是世界的代表
2.当以赛亚进到圣殿里看见了神的荣耀,他第一个感觉就是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六5)
3.一个蒙神光照的人,首先所感觉的,就是嘴唇的问题,因为「心里所存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34),你的嘴唇把你心里的光景显明出来
4.如果今天我们的口喜欢说不准确的话,或是挑拨是非的话,就表明我们不在主的里面
5.求主厉害的光照我们,叫我们由自己的话语看见里面的光景,而有所对付
六、接受严厉的审判(3~4节)
1.人的话语一说出去,就收不回来,所以对付嘴唇要用勇士的利箭。刀、箭都可以伤人,但刀还可以收刀入鞘,箭一射出去就收不回来。也许我们的话射出去不太有力气,但神的报应是勇士的利箭,又快又准,并且把人穿透
2.一个喜欢说话,专门用话语害人的人,这人迟早要在话语上受更大的亏损,这是一个属灵的原则
3.罗腾木是在沙漠里的树,这木容易着火且可烧很久,所剩灰烬挑一挑,火又旺起来
4.我们的话一下就能把火点起来,但神的审判是罗腾木的炭火,话怎样长久,神的审判也是怎样长久
七、全篇摘要
苦难带人遇见光,认识自己离开神而落在虚谎中的真实光景
── 江守道《上行之诗》
【不可与处(诗一百二十1~7)】
一、神会垂听祷告(一二十1)
二、恳切向神呼吁(一二十2)
三、警告谎诡之人(一二十3、4)
四、寄居恶人中间(一二十5~7)
── 包忠杰《诗篇注解》
【外人(诗一百二十1~7)】
一、致命的箭(一二十1~4)
二、抽出的剑(一二十5~7)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