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专题:杖打责备
杖打与责备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当如何恰得其分的使用杖打(体罚)的方式?箴言书九处出现以“杖”作为管教或指责的方式,除了22:8之外,有八处显然都在鼓励用杖:10:13,13:24,14:3,22:8、15,23:13、14,26:3。
一. 用杖须知
1. 箴言注重的不是犯下的过错,而是处罚子女背后的动机(13:24)。
口头指责的动机必须发自爱与关怀,体罚亦然。爱孩子并不是要做父母的纵容或忽视孩子愚昧、叛逆的行为;爱迫使我们不贪图自己的方便,并按部就班地作出适当的反应。我们在管教时要“谨守”自己,不在当时的压力下大发雷霆。在纠正孩子改变态度的过程中,箴言指出惩罚不可或缺的一点(20:30),就是要成功地纠正孩童的行为,必须要达到宣洩的作用,使孩子能抒发心中的罪恶感,使他重新开始。
2. 惩罚必须坚定,但也要有怜悯(23:13-14,28:13)。
孩童行为不当时,父母应予以坚定的反应;然而当孩子爽快的认错,转离不良的行为时,父母也应予怜恤。我们的目标是纠正孩子的行为,教他学会运用健全的推理,使他在智慧及聪明中成长。被原谅过的孩子更可能承认目前的过错,更想取悦怜恤他的父母,而不会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一错再错。原谅比报复更能纠正孩子的心态和行为。若孩子冥顽不灵,当然就得“杖打”他;有些时候必须给孩子不舒服的处罚,好使他产生“下次再也不敢”的心理。但“使他免下阴间”这句,要求父母惩罚孩子的时候不要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怎样的行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灵活搭配以下两种方法,来斥责或处罚孩子:
a. 声调、表情
b. 剥夺权利或孤立
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而剥夺他们的权利时,请注意:剥夺的权利与犯错的关联,和剥夺的权利与孩子珍视此权利的关联。这样方能事半功倍。孤立对年幼的孩子并不合适,只会把孩子的心情弄得更糟。通常,短短的“暂停”对两岁到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挺有效的,能够帮助他们“恢愎正常”。“暂停”的手法必须因材施教:
? 移转孩子的注意力,去做些其他的事;
? 叫孩子安静坐好,罚坐几分钟;或是
? 陪孩子出去散步一下。
3. 箴言书强调的是获取智慧,引领明智的父母认清远程的目标,对每个孩子有全面的认识。
父母的职责是鼓励孩子迈向目标。父母体罚孩子,或纠正孩子其他愚昧的不顺从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必须与合情合理的责备配合使用
? 必须不是为了报复
? 必须公平地执行
? 千万不可在怒中施行体罚
体罚必须配合言语的纠正,才能产生改善行为的效果(27:22,29:15)。杖打只是惩罚的其中一种方式,并非所有管教问题的万灵丹。17:10描述,一句责备的话,果效超过一百下的鞭打,可见管教成败的关键因素并非在于责罚的严重程度。对孩子任何形式的处罚都必须加上纠正,向他解释处罚他的原因及方式。倘若孩子无法从父母的处罚中得到智慧,就显出这个管教方式缺乏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