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哀一1「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

何竟」是希伯来文独特的哀叹用语(~e^k[a{h),通常用作挽歌之首(参:赛一21),它并不被包含在音韻的结构之中。在太平时期,犹大的首都耶路撒冷是熙来攘往的商业中心,也是全国敬拜的重镇。现在她却是被人弃置的废墟,往日繁华不再,居民亦走散一空。──《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啊求你观看(一122)】

  耶利米哀歌是用「离合诗体」写成的(即每节以一个希伯来字母开始,每章二十二节)。第五章虽然没有采用顺序写作,却仍保持二十二节;而第三章则每一字母连续用三次,所以共有六十六节。

  本章是第一首哀歌,形容锡安(即耶路撒冷)被践踏后荒凉的惨况。这种荒凉和悲惨的情景也是先知内心感受的写照──亲眼目睹袓国被毁、同胞遭浩劫,怎能不叫爱国爱民的耶利米悲痛欲绝!

 .圣城被毁(17

  作者以第三者的身分描写耶路撒冷有如一个失去丈夫和儿女的寡妇,遭遇坎坷,从前的显赫荣华「全都失去」(6),换来的是困苦悲伤(7)。这段经文记载的情景是指到主前五八七年迦勒底人的攻击。「何竟」(1)原文有哀歌之意,是「哀歌文学」中常用的字。「所亲爱的」和「她的朋友」(2)是指犹大国曾依赖以抵抗巴比伦的国家。「她的首领」(6)是指西底家和他臣仆。

 .罪的结果(811

  第5节所提耶路撒冷的罪在本段有较详细的记载。罪的结果就是灭亡的痛苦、被人蔑视和羞辱,连只有祭司可以进入的圣所也为外邦人践踏。这里给我们作信徒的提醒──切不可犯罪自毁人格,否则神会被羞辱,也会为自己带来诸多的痛苦(参林前三17)。

 .锡安的呼声(1222

  圣城被毁,人民饱尝罪孽所带来的苦果,耶利米开始认识自己的罪(14)。因为神是公义的(18),所以他祈求神恩待(20)。锡安无助的情景在这里表露无遗。

祈祷 神啊,求赐我哀恸的心,会为自己及弟兄的罪难过,以致我俯伏在面前祈求恩待。──《新旧约辅读》

 

【哀一2「她夜间痛哭,泪流满腮,在一切所亲爱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成为她的仇敌。」

当别人在睡眠中得到身心的休养时,耶路撒冷却彻夜未眠。她不停地哀哭啜泣,为夜间的惊恐而忧心,却无人前来安慰。她所亲爱的一词曾被耶利米用以指埃及、约但河流域各族、推罗以及西顿(参:耶二十二20),犹大曾试图和这些国家结盟对抗巴比伦。这些朋友在耶路撒冷迫切需要之时,却弃她不顾,其中有的事实上还以诡诈待她,存心协助巴比伦来洗劫耶路撒冷,加速了她的败亡。──《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3「犹大因遭遇苦难,又因多服劳苦,就迁到外邦。她住在列国中,寻不着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狭窄之地将她追上。」

 

【哀一4「锡安的路径,因无人来守圣节就悲伤。她的城门凄凉,她的祭司叹息,她的处女受艰难,自己也愁苦。」

通往耶路撒冷的路径,曾一度挤满了前往圣殿参加节日庆典的人,如今尽都荒凉。

城门」指的是京城大门之内的区域,也是多数巴勒斯坦城市的城墙内,寥寥可数的空地之一。商人们齐集此处销售货物,而长老或君王亦在此处施行审判(申二十一19;得四111;撒下十八24,等等)。侥幸存活的年轻女子,为她们失去了未来的丈夫和子女而哀伤。马索拉经文的\cs16 nu^g{o^t[(愁苦),多数的译本显然从 na{hag{ 解作 n#hu^g{o^t[,亦即「被赶逐」。据此,RSV 译为她的处女被拉走。然而,马索拉经文此处相当合理,所以不需像某些解经家一样,把 nu^g{o^t[ 当作 nehugot 的缩写。──《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5「她的敌人为首;她的仇敌亨通。因耶和华为她许多的罪过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敌人掳去。」

 

【哀一6「锡安城的威荣(“城”原文作“女子”。下同)全都失去,她的首领像找不着草场的鹿,在追赶的人前无力行走。」

这里提到的首领,可能指西底家和他的大臣,他们逃离耶路撒冷不久后就被抓回(参耶三十九45;王下二十五4)。

无草场之鹿的比喻(NEB),和诗篇二十三篇所描绘的耶和华带领并引导祂的羊,成一鲜明的对比。神给我们的预备当中,最宝贵的是基督,也就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约十11及下)。作者刻意以过去和目前景况的对比,来强调被掳的哀戚和悲伤。──《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7「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时,就追想古时一切的乐境。她百姓落在敌人手中,无人救济,敌人看见,就因她的荒凉嗤笑。」

 

【哀一8「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为不洁之物,素来尊敬她的,见她赤露就都藐视她,她自己也叹息退后。」

 

【哀一9「她的污秽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结局,所以非常地败落,无人安慰她。她说:“耶和华啊,求你看我的苦难,因为仇敌夸大。”」

这节马索拉经文的 t]um~a{h(污秽),既指仪式亦指道德。犹大在这两方面都有罪。根据西乃之约的标准,对于应该明白神的圣洁的人而言,这种罪是非常严重的。同样,基督徒被劝勉要避免一切可污秽人的(太十五18;林前三17,等等),免得削减了见证的权柄及果效。──《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0「敌人伸手夺取她的美物。她眼见外邦人进入她的圣所。论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会中。」

 

【哀一11「她的民都叹息,寻求食物,他们用美物换粮食,要救性命。他们说:“耶和华啊,求你观看,因为我甚是卑贱。”」

美物(马索拉:mah]@muddi^m)是仅以复数形出现的罕见字,意即「贵重物品」。此字在711节均作此解。在公元前五八七年的攻击行动中,巴比伦人夺取了圣殿内一切值钱的装饰物,并将最贵重的敬拜用具带往巴比伦(参耶五十二1723)。──《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2「你们一切过路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吗?你们要观看,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就是耶和华在他发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

如果照传统的翻译,节成了典型的举哀。然而,马索拉经文究竟应如何解释,仍颇有疑问。头两个字 lo^~ ~@le^k[em 意指「并非对你们」,若照各英译本一样译作质问的语气,便有「这一点都不影响你们吗?」的意思。如果作此译,便指的是耶路撒冷最近之经历所造成的痛苦,以及旁观者得以从中汲取的教训而言。但是,若将其译为一个愿望,则本节一开始应作「愿这事永不发生在你们身上」,而这似乎比传统的翻译更切合当时的情况。作者在此和基督同样为充耳不闻的耶路撒冷哀哭(参太二十三3738;路十三3435),这两个情景的类同相当明显。──《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3「他从高天使火进入我的骨头,克制了我,他铺下网罗,绊我的脚,使我转回,他使我终日凄凉发昏。」

这节的第一行若第一个子句在「火」结束,同时将马索拉经文的 wayyirdenna{h(克制)读作 yo^ridenna{h(从 ya{rad[ 而来,即「降下」),意思较为合理。所以整行便读作:「祂从高天降火;祂使火直入我的骨头。」作者借着火、网罗和发昏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耶路撒冷被围时可怕的景象。火烧进耶路撒冷的深处,网罗使得所有的人无所遁逃,而「发昏」一词则完成了这幅人心惶惶的图画。──《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4「我罪过的轭是他手所绑的,犹如轭绳缚在我颈项上,他使我的力量衰败。主将我交在我所不能敌挡的人手中。」

马索拉经文节的起首有点难解,nis*qad[ 有些问题。既然此字在旧约中仅见于此,其意义无法确定(可解作「绑」?)。七十士译本和很多手抄本将子音略作修改,读作动词 s%a{qad[ 的词类变化「留意」,并将整句译为「留意我的过犯」,即将马索拉经文的 `o^l(轭)读作 `al(高于……,在……之上),此一解释和本段要旨相吻合。nis*qad[ 一字亦可能会读作字根 qa{s%a{h 的变化 hiqs%a{h「使沉重」,所以全句便译成「祂使我罪过的轭沉重」。──《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5「主轻弃我中间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原文作“大会”)攻击我,要压碎我的少年人。主将犹大居民踹下,像在酒榨中一样。」

大会通常是为了快乐的目的,但此处却是由神招聚的敌军,为要庆祝犹大勇士的一败涂地。酒醡,生动地刻划了耶路撒冷的反抗势力如何被压碎;而反抗者所洒的血,就像从大桶中涌出的葡萄汁一样。──《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6「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我的儿女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

 

【哀一17「锡安举手,无人安慰。耶和华论雅各已经出令,使四围的人作他仇敌,耶路撒冷在他们中间像不洁之物。」

这节似乎是一附加说明的插句,作者为受打击的城市哀哭,而这城市正伸出它的双手表达悲痛和哀求。神在这里被形容是公义的审判者,祂终于要刑罚祂冥顽的子民,因为他们长久以来一直悖逆祂。──《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8「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众民哪,请听我的话,看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少年人都被掳去。」

耶路撒冷在节再度发言,并为导致她遭到如此惨痛惩罚的罪而哀哭。在这章其余的部分,并无悖逆神旨意的思想,且对神的公义亦无任何的抱怨,这点和約伯记有所不同。神公义的审判,被耶路撒冷以服从的态度毫无疑问地接受。她体认到自己是如何地罪孽深重;亦了解到自己不断地拒绝西乃之约的责任,导致国家如先知所预言般灭亡。──《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19「我招呼我所亲爱的,他们却愚弄我。我的祭司和长老正寻求食物救性命的时候,就在城中绝气。」

亲爱的(参2节),指的是当南国被巴比伦军队蹂躏时,未能前来救援的盟国。特别是埃及,它认为应小心行事避免与迦勒底军队正面交锋。──《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20「耶和华啊,求你观看,因为我在急难中,我心肠扰乱,我心在我里面翻转,因我大大悖逆。在外刀剑使人丧子,在家犹如死亡。」

马索拉经文的节末,可以解作:家中的死亡是刀剑的后果。然而,希伯来文 ma{wet[ 亦可能像耶利米书十五2,十八21一样,指「瘟疫」、「流行病」(和合本两处均作「死亡」)。因此,家中的瘟疫和外面的刀剑,都达到一样的结果。──《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21「听见我叹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却无人!我的仇敌都听见我所遭的患难,因你作这事,他们都喜乐。你必使你报告的日子来到,他们就像我一样。」

以色列的仇敌必然大感欣慰,因为神从前曾使浩劫临到选民的仇敌,但如今反倒将刑罚的怒气发在祂的子民身上。

「报告的日子」在马索拉经文意思并不明确。如果那日子指的是犹大遭灾的时日,那么动词使就应译作完成式。若它指的是以色列幸灾乐祸的仇敌,将来会同样经历被罚的羞辱,则动词应译为未来式,「你必使」。RSV 依照古叙利亚文新旧约合订译本,采用了命令语句;而有些中世纪的犹太译者则认为这是对未来的愿望,所以译成「愿使那日来到」。──《丁道尔圣经注释》

 

【哀一22「愿他们的恶行都呈在你面前,你怎样因我的一切罪过待我,求你照样待他们,因我叹息甚多,心中发昏。」

最后一节经文,提到祈求神报复所涉的道德问题。在旧约中,这些呼求通常是在以色列因行恶被罚后发出,她(耶城)希望全地的审判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恶人。──《丁道尔圣经注释》

 

【第一章归纳】

   一、目睹悲剧(一1-11

   二、重温悲剧(一12-22

         1以恳求开始,要别人认识所经验之忧愁的深度

         2以响应这主题作开端(18-22

——《每日研经丛书》

 

第一首哀歌——耶京自叹(1-22)

   一、先知哀怜(1-11)

   二、耶城哀怜(12-22)

── 巴斯德《耶利米哀歌》

 

【第一首哀歌(一1-22)】

   一、耶路撒冷被毁(一1-7

   二、灭亡随犯罪而来(一8-11

   三、呼求怜悯(一12-22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过去与现在之间这痛苦的对比(一4-7)】

   一、圣殿──从前挤满了朝圣者和礼拜的人,现在空无一人

   二、祭司──一向带领百姓敬拜上帝,现在叹息离开了

   三、年青妇女──她们在一些重大的宗教节期中都扮演欢乐的角色(参诗六十八

25),现在目瞪口呆、默不作声(4

   四、那些首领,体中的政治领袖,像鹿,因缺食而虚弱不堪,容易被猎

捕(6

   五、仇敌已占了上风(5),正幸灾乐祸地凝视圣城的命运(7

——《每日研经丛书》

 

【耶和华啊求你观看(一1-22)】

   一、圣城被毁(1-7

   二、罪的结果(8-11

   三、锡安的呼声(12-22

──《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