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約拿大大不悅

4:1,「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

「大」又出現了,跟大風、大海、大魚、大城一樣,他大大的不悅,不悅到發怒的程度。跟第2節最後一句對比,這是舊約、新約聖經都喜歡形容上帝的:「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這是耶和華的特點,其中有一個就是不輕易發怒,而約拿,卻是輕易發怒。耶和華的脾氣很克制,但約拿的脾氣很大,他輕易發怒、大大發怒。

他的兩次禱告,一次是在海裡要死的時候禱告,一次是耶和華赦免人時,他發怒禱告。禱告都是好的,但在這種場合禱告,實在是叫人有點遺憾。

4:2a,「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

「主啊,我不是早就說過?」這就是第1章時講到的,他不一定是跟耶和華說,但他對自己這樣說過、心裡這樣想過。這也正是為什麼約拿聽到上帝的話叫他去尼尼微,而他不去的理由:「我知道」。

約拿是認識上帝的,但認識得當然還不夠。他神學很豐富,對上帝的愛的經歷不夠,不知道自己也是蒙赦免的,所以他有強烈的正義感。

正義感是好的,但不建立在上帝的憐憫上時,就會自義,就會像約拿、浪子的哥哥、法利賽人。這世界有很多好人,但會看到稅吏、妓女在天堂,但他們在地獄裡。不是他的行為不好,他的行為比他們好,但耶穌真的說,「稅吏和妓女比你們先進天國」。

自義,沒有想到自己的義是上帝給的,也沒有想到上帝給你的義不是要你去定人的罪。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責備人,但我們要給人盼望,要讓人歸向上帝。

4:2b,「我知道祢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我知道你「有恩典」,恩典就是白白的好處,不只是白白的,而且是好處。你被蚊子咬也是白白的,但那不是好處。「我知道你是白白給人好處的神」。

「有憐憫」。「憐憫」跟「恩」典相似,但比較強調那「感情」。就是上帝看到人的痛苦的時候,固然是罪有應得,但在祂沒有做最後審判時,祂有一種強烈的同情,希望解決、減少人的疼痛的心。這憐憫也像醫生用手術刀把你一塊毒瘤切下來的憐憫,抱歉用這字眼,也就是「菩薩心腸金剛手段」。祂可以用很強烈的打擊,來顯出祂的憐憫。憐憫是祂的感情。

「不輕易發怒」,不是不發怒;當祂發怒時,其實也是有「豐盛的慈愛」。這都跟今天講道講到上帝的豐富是類似的。

這句話約拿的意思是:你怎麼慈愛多到這個地步?真是軟耳朵,你沒有看到尼尼微城人的邪惡?你什麼時候才來消滅他們?你說你要消滅他們,(別的以色列人可能怕死不敢去跟尼尼微城的人講,但約拿不是怕死,他是不要尼尼微城的人聽到這句話)別人去講可以,那人會被殺掉,尼尼微城人不會悔改,我約拿不能去。我去講他們會悔改,因為我身上有你的恩典,我有這種口才。當我去講的時候,他們會悔改,他們一悔改,你這軟耳朵就會悔改;你就會後悔,不降所說的災。

各位知不知道耶穌一再講的,在末世審判時,尼尼微城的人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就是在講今天我們是在神寬容的時間中生活(live within a borrowed time),活在神的寬容中。

神要滅掉台灣、這世界,早就可以滅掉。那日子,那時候,沒有人知道。但照神的心來講,從亞當夏娃犯罪的那一剎那開始,這人類就是要消滅,天天都是要消滅,因為我們都得罪上帝。

然而神不是耽延,是在寬容,要人悔改;神在磨練祂的兒女,要我們像精金一樣;神要我們去傳福音。這都是很緊急的,台灣的確只有四十天了,也許四十年、四百年、四千年,我們不知道。甚至在所多瑪、蛾摩拉,那兩個天使去的時候都還有機會。神跟亞伯拉罕講:我要下去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那麼多罪惡。神哪裡需要玉駕親征,親自去看?從天上就知道他們是不是那麼壞了。下去看,是要給他們最後一次警告。那是神去所多瑪、蛾摩拉的理由。

尼尼微城的人和我們這兩千年來,都是在神極大的恩典中,不悔改,神還在寬容。我們不知道還有多久,但要有這樣的認識,求神讓我們歸向祂。

約拿講,「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我不要去,我要他們早一點滅亡。

我們急速逃避天上的火(這有一點像羅得,羅得不想逃,他眷戀所多瑪、蛾摩拉,是耶和華愛他,把他拉出去的),我們要逃避上帝的震怒,因為上帝的震怒隨時都在我們身邊,但約拿的趕快逃,是好叫上帝的震怒快一點臨到尼尼微城。

他急速的逃避上帝的命令,他希望上帝急速把災禍降在尼尼微,他不是急速的去傳揚福音,多麼可惜?

他逃,真的是逃,沒有人追、殺他,他沒有性命的危險,他到尼尼微還真比較危險,但他不怕;不怕死,就怕尼尼微城的人得救。這種自大、自義,我們每個人都有;越好的人越容易有,小心一點!

「我逃往他施,我要看到的是公平」。我們很多人也是要看到公平,但我再次說,要看到公平,你會第一個死;要看到公平,大家都死,不同程度的地獄就是了。

後面約拿省下了一些話,包括:「我本來就不想去,但你又安排風浪、大魚,又把我吐到那裡,我就不得不去」等等。但我相信約拿還有一個僥倖的心,因為他還是恨惡尼尼微,還是希望他們都被滅掉,所以既然沒有辦法不去,我還是不是可能可以叫他們不悔改?也就是耶和華說的話,他可以摘取其中最難聽的那句話「再過四十天,你們通通死光光」來跟他們說,這樣尼尼微城的人就把約拿碎屍萬段,然後耶和華就從天降火,他就殉道而死,像神風特攻隊、賓拉登的部隊,這樣最好。

所以他後來還是去了尼尼微,但也還是不希望尼尼微城的人得到救恩。

4:3,「耶和華啊,現在求祢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活著看不到你的公平、正義,你就讓我死吧。

這一點我也不能不說一下:我覺得信主和不信主的人這一點都是非常高貴的地方,雖然我們已經被罪惡弄到幾乎沒有。我覺得最邪惡的人身上,都還是有對真、善、美的那種渴慕。江洋大盜,當他被人騙、搶時;扒手的東西被人扒走時,他會很火大,就證明他做江洋大盜、扒手,扒、搶別人的時候,他知道是錯的。再大罪惡的人,都消極的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積極的,他們會渴慕那種善良的美好。

「我希望看到正義,人間沒有正義,我寧願死」。這話講得漂亮,但不知道真正的正義,是在上帝的慈悲、憐憫中。

如果要想得完全,要回到羅馬書,「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羅1:17)這義裡面有極大的愛(當然還有上帝的智慧)。

約拿說,「我死了算了,我不要看到這極大的公平。」所以從一個角度來講,一個人自殺,是對上帝的抗議。

約伯的妻子對約伯有過這樣的態度,約伯生了那麼重的病,他妻子說,「上帝對你這麼不好,你咒詛上帝,讓你死掉算了,起碼死前出了一口氣,罵了上帝」。約伯的妻子後來不知道怎麼樣,他後來又有小孩,不知道是不是他妻子後來悔改了,跟上帝也都和好了;我但願是這樣,也不希望他太太這麼有正義感的人死掉。

另外一個也是非常有正義感的人以利亞,在山上也求死:「耶和華,你取我的性命好了,做了這麼多,以色列人還是這麼壞。為什麼沒有看到你的作為?為什麼這世界上這麼邪惡?我死了算了。」

約伯的妻子、以利亞都講過這樣的話,約拿對上帝也這樣說。這一點我想我們都有,不一定像約拿這麼憤怒,但有時會很灰心,看到這世界、政治、亂象,很絕望。但是,他們(包括像今天講道講到的慕勒)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灰心。他們會難過、會傷痛,但他們有一個從上帝來的,上帝給他們的盼望。

神的訓誨

4:4,「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

上帝也是很幽默,「你要死?求死不得,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神有時候也是很憤怒,火、雷聲,讓整個以色列人在西乃山都嚇得半死,但有的時候,祂真的好柔和、好俯就卑微。

這時我真的想到小時候不合理的亂發脾氣時,我爸爸柔聲細氣的講話。不過我就更火大就是了,因為火氣發不出來也是更火大。

「你這樣發怒合理嗎」?不知道這樣讓約拿講不出話來,還是約拿氣得講不出來,因為後來上帝又問過他一次,這等一下再講。他很會有伏筆,看約拿書有時真像看武俠小說一樣,到最緊張的時候,他又講另外一個場景去了。

約拿不講話,第5節:

4:5,「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這可能跟約拿被丟出船外有點類似,這個城是罪惡之城,所以要毀滅。那船是罪惡之船,不過其中只有一個人是罪惡的,就是約拿,把他丟出去,這船就沒事。這城呢?約拿覺得全城都要滅掉,我出來就安全,在外面看看。

約拿實在是認識自己,認識上帝,也認識人性。這些認識都有限度,從人的聰明來講,他都認識,他知道上帝的個性、自己的能力。當然如果他完全知道上帝的愛和自己的本性,他不會這樣。也就是還不認識。

他也知道人性,他知道尼尼微城的人。他們的悔改會不會是暫時的?他坐在城上看,搞不好說悔改,跟我們一樣,今天開始讀經、禱告、對太太很好。然後,第一天這樣,第二天這樣,但第三天又開始看電視、打麻將、打老婆,故態復萌,且更嚴重。

他坐在那裡看,也許也禱告上帝讓他們開始打電動。也就是他在那裡看,希望尼尼微城又犯罪,然後天上降火下來。

當然不是說我們要天天禱告、披麻蒙灰,這在羅馬書裡也講得很清楚:我們重生得救,不在罪惡的權柄之下,被神保守。當然我們還是會犯罪,但希望我們不在罪惡中行,不是故意繼續犯罪。

尼尼微城可不可能故態復萌?他們的確是這樣,到那鴻書時寫他們是這樣,後來滅掉了,但在這段時期他們是真的悔改。而約拿就希望他們犯罪,然後神滅掉他們。約拿「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這卷書不是很像那浪子的比喻?約拿的心態跟浪子哥哥的心態不是很像?他恐怕沒有一分一秒希望他的弟弟悔改,更沒有想到要去把弟弟找回來。如果他弟弟回來後,被老爸毒打、趕出去,可能他會很高興,以後做工會更敬虔、更勤快,因為爸爸是很公平的。

但他不高興,因為爸爸沒有打他弟弟,還赦免了他。跟我們那種小氣的心也很像。

4:6,「耶和華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

又是「神安排」1:17,「神安排一條大魚」。這「安排」有時用「吩咐」或其他字眼,風、海、地、空,和其中一切所有的都在上帝的手裡,就是人的心不聽上帝的話。

又是一個神蹟,跟傑克魔豆很像(不知是不是魔豆的作者看了約拿書想到的),這一棵蓖麻一天長起來(因為講到「次日黎明」10節,「一夜發生」)。約拿搭的棚一定非常簡陋,那是沙漠地方,不大能夠遮很多的蔭。神憐憫他,就讓一棵蓖麻長起來。注意,這不是約拿種的,約拿只是搭一個棚,是上帝讓它長大的。

「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這形容也有一點強烈。你被太陽曬,會希望有個蔭遮一遮,不會說希望有個蔭救救我的命,太陽曬還不到要救命的程度。

可能一方面那地方實在太熱,一方面不知道有沒有靈意或文學的寫法,神用一點蔭涼來澆一澆約拿心中的火氣,救他脫離那怒火,給他一點蔭涼,他會舒服一點。當然對約拿來講,那對他沒有用,他的舒服是瞪大眼睛看到天火降下,他就更舒服。他自己要有冷氣、火不要降到他,但要降到尼尼微城裡。

很自私,很自義。但我們自己蒙恩了,都覺得理所當然。

「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又看到「大」,不是小樂,大樂。全城的人被上帝赦免了,他大大的憤怒;自己有個東西遮蔭,他大大的喜樂。

神實在每件事都有祂的旨意,一棵蓖麻長起來都有祂的意思。

4:7-8,「7次日黎明,神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8日頭出來的時候,神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你看神安排的東西:植物、蓖麻、昆蟲、動物、魚,還有非生物,大風,這都在上帝的手裡。

日頭出來的時候,神又安排一個東西:炎熱的東風,就是焚風。我們大概很少經歷,那真是好像烤得死人。

「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這是不是也讓約拿稍稍體會到一點上帝的不悅?這日頭是不是也稍稍傳達了一點上帝的不悅給約拿?

那火、熱在他身上,「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這求死是因為現在太熱了?純粹是熱叫他不想活下去,還是加上前面的不高興?「我這麼熱,底下尼尼微城的人這麼涼,災難沒有臨到。」他本來想的就像所多瑪、蛾摩拉一樣,真的是天上降火,很熱,被燒死。也就是他求死,是因為上帝的不公平,加上肉體的不舒服,還是只是肉體不舒服?這兩個都可以解釋。

如果只是肉體的不舒服,神也在提醒他:耶和華喜歡人(包括肉身)永遠在地獄裡那麼苦嗎?如果耶和華喜歡這事,主的再來就不會耽誤兩千年了。這兩千年來主不斷地叫祂的教會作約拿―─去傳福音,「我不願意一個人沈淪,我希望每個人都得救。當你不知道在地獄裡的痛苦時,我讓你在山上稍稍熱一下。」耶和華的心不喜歡他們滅亡。

不知道約拿是為什麼原因發這麼大的怒氣,但剛才講的應該沒有差多遠,而目的是要知道上帝也會發怒、公義的,但上帝總希望人早一點悔改,使祂的慈愛能臨到他們。祂是有公義的,祂就希望人不要在祂的震怒底下。

4:9,「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第二次問了。上次是問,「你發怒合理嗎?」這次是為這蓖麻。如果是這樣,約拿這次發怒,大概比較不是尼尼微的問題,而比較是:「我受這麼大肉身的苦,這蓖麻原來是遮我的蔭的,現在沒有了。」

而問題就在這裡。你今天覺得你有道理、有學問、有正直、有善良,那些道德、學問、正直、善良都是那棵蓖麻,你是無功受祿,上帝給你的;你不配得到這些,上帝給你的。

你搭的棚算什麼?連頭都遮不住。上帝讓一棵樹長起來,就讓你很豐富。我們有聰明、有智慧、地底下有石油、或碰到任何事情,人看叫做運氣好或不好,我們說,這都在上帝的手裡。願我們活出上帝的美好,而在美好的時候,我們知道是上帝的恩典。這裡說,「你發怒合理嗎?」我們可以說,「你得到這些合理嗎?」各位,不合理的。

羅馬書9章特別講,沒有一個人被揀選是因為我們好,就是神要恩待誰救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神是這樣憐憫恩待,我們不配得,沒有一個人有義、有善良,是上帝憐憫你,你才善良。

相對一句話也是一樣,羅馬書9章講到雅各和他哥哥以掃,也是一樣。一個人不被上帝揀選,也不是因為他特別壞。你被揀選,不是因為你特別好;有人被拒絕,也不是因為他特別壞。你只能說這是上帝的旨意,沒有一個人配得上帝的恩典。

神對約拿說,你因為這棵蓖麻的有和沒有就喜悅或生氣,合理嗎?那不是你種的。

4:10,「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

蓖麻是這樣,蜉蝣不也是這樣?朝生暮死;你我不也是一樣?我們的生命不是一聲嘆息?早上發芽,晚上就枯乾。神為什麼要憐憫我們?

我們不再去追究為什麼有些人、天使被拒絕,我們只知道同樣一件事:我們被憐憫不是我們配,那是上帝的旨意。那麼我們活在世界上,除了極度的、完全的感恩以外,還能說什麼?怎麼還能自傲?

在這裡講蓖麻,也引申到:約拿,你的善良,就跟這蓖麻一樣,是我給你,我讓你有的,你怎麼驕傲起來了?你愛惜一顆朝生暮死的植物,這麼多靈魂,上帝我也愛惜。

當然你如果沒有信心,對上帝話的權威不接受的話,我講的每個字你都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反駁,但是,當我們有上帝的話做基礎時,我覺得邏輯的推理才有可能,外邦人的邏輯推理到最後就是沒有可能。

就好像現在「後現代」說的:「沒有真理」(這是一個非理性的觀點),然後下一句話說,「我講的是對的」(這又是一個理性主義的觀點)。很矛盾,既然沒有真理,你講的話就不會是對的。但他們又說沒有真理,又要說自己講的話是對的,處處都是矛盾。

我們的上帝是愛惜人(包括尼尼微城的人)的。祂說:

4:11,「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

「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一般都是講小孩子。如果是這樣,上帝也很有意思,祂為什麼不直接講小孩子,而要說「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這話讓我們很多時候反而不能分辨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這話是不是也在提醒約拿和我們:你能分辨左右手嗎?你能。你能分辨真神假神嗎?你能。你能分辨善惡嗎?那果子是上帝造的,是上帝在我們順服祂裡才有的,如果不在順服祂裡面,你的分辨也是不準確的(也不知道這話跟創世記有沒有一點關係)。

我覺得上帝在提醒約拿和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只有小孩子不能分辨,誰都不能分辨;如果耶和華不給智慧、不光照,誰都不能分辨對錯是非,也不知道揀選真神。

約拿知道嗎?在憤怒中,他在分辨對錯嗎?分辨得對不對?逃避上帝逃避得對不對?

這裡「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除了可以指小孩、約拿、所有人,重要的是:你若要能分辨,那是上帝給你的。

也提一件事,我曾經給植物人施洗過。我同意一般情形施洗的對象應該是「信而受洗」。我們信友堂現在開始有「嬰兒洗」,對於這,我實在不知道要站在什麼樣的立場,有人反對,有人贊成,都是主的兒女。

我為植物人施洗時,是他妻子的要求。在他成為植物人之前,並沒有信耶穌。他妻子要求時,我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也明說:「我的施洗不能保證他得救,事實上完全跟他的得救沒有關係。一個人只有信耶穌才能得救,我不知道他信耶穌了沒有。我不知道神可不可以用一些辦法,是我們人間現在不知道的,讓一個植物人信靠耶穌。我現在只能說是出於一個牧者的憐憫,希望有這樣一個儀式,讓他能夠跟上帝更接近。」或許你覺得我做錯,但我的根據之一就是這裡。

一個人得救,是要信耶穌。信耶穌一定是百分之百關於理智的事嗎?我們一般覺得是這樣:你聽道,知道自己是罪人,上帝怎麼樣憐憫恩待你……,你聽了覺得合理,被聖靈感動就信耶穌了。大概99.999%的情形是這樣。但神可不可能讓一個智力很低、不能聽的人,也藉著聖靈的工作,而信靠祂?我不曉得,但起碼我們知道一件事,「神愛惜!」還有很多的牲畜,神也愛惜。

約拿書真像短篇小說,到這裡就結束了。後來呢?約拿說什麼?他有沒有被上帝的話說服?上帝這話很精簡,意思就是:「約拿你錯了,你不知道神的愛、不知道神的義、你不知道你自己,你不知道尼尼微城、你不認識上帝。」

而約拿後來是不是就跟尼尼微城的人一樣,披麻蒙灰悔改了?我們不曉得。如同浪子的比喻,當父親出來勸哥哥說,「請你進去,這兒子我們是失而復得、死而復活的」,哥哥有沒有進去?我們不知道。法利賽人有沒有悔改?我們不知道。浪子回家後,有沒有過了三天後皮又癢了:「這爸爸很不錯,我花天酒地回來後,還有牛羊可吃,也不要像老哥那麼辛苦」就又出去吃喝嫖賭。我們不知道。在尼尼微城被赦免後,過了若干年又悖逆,被消滅了。

而你呢?這問號,就由你自己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