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卷三

尤西比乌教会史 by 尤西比乌

卷三——

第一章使徒传扬基督之处

第二章罗马教会的首位监督

第三章使徒们的书信

第四章使徒的首批传承者

第五章基督升天后,犹太人所受的最后围攻

第六章饥荒打击犹太人

第七章关于基督的豫言

第八章战争前兆

第九章约瑟夫和他的作品

第十章约瑟夫论述圣经

第十一章西面〈Simeon〉接续雅各治理耶路撒冷教会。

第十二章维斯帕先(Vespasian)下令搜查大卫的后裔

第十三章罗马的第二位监督Anencletus

第十四章亚历山卓(Alexandria)的第二位监督Avilius

第十五章罗马的第三位监督─革利免(Clement)

第十六章革利免书

第十七章多米田逼迫基督徒

第十八章使徒约翰及启示录

第十九章多米田下令屠杀大卫的子孙

第二十章主的家人亲属

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卓城第三位监督Cerdon

第二十二章安提阿的第二位监督─以革那提

第二十三章使徒约翰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福音书的顺序

第二十五章公认的着作与具争议之着作

第二十六章骗子门安德(Menander)

第二十七章以便尼派(Ebionites)的异端

第二十八章异端之首塞林则(Cerinthus)

第二十九章尼哥拉(Nicolaus)和他的派系

第三十章已婚的使徒

第三十一章约翰和腓力之死

第三十二章耶路撒冷监督西面的殉道

第三十三章图拉真(Trajan)禁止逮捕基督徒

第三十四章罗马教会的第四位监督─Euarestus

第三十五章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三位监督─犹士都(Justus)

第三十六章以革那提(Ignatius)及其书信

第三十七章那时尚存的传福音者

第三十八章革利免的书信和那些冒名之作

第三十九章帕皮亚斯(Papias)的作品

第一章使徒传扬基督之处——

1

接着来看犹太人当时的情形:使徒与门徒四散。按着传统记载[1],多马来到帕提亚[2],安得烈[3]去了西古提[4],约翰则待在亚西亚,不久后,他死在以弗所。

2

彼得走遍了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庇推尼及亚西亚,传福音给四散的犹太人。最后他回到罗马,如其所求,倒钉十架而死[5]。

3

至于保罗,他从耶路撒冷出发,一路宣扬基督,直至以利哩古,至终遭尼罗逼迫,死于罗马。这段史实记载于俄利根(Origin)所写的《创世纪释经》第三卷——

[1]根据最古老的教会传统,使徒们后来分成三组:彼得、安德烈、马太和巴多罗买到黑海一带传道,多马、西面、德丢(Thaddeus)到了帕提亚,约翰和腓利前去小亚细亚。

[2]帕提亚在使徒时代是一个疆域由里海至波斯湾的独立国家,后来的教会传统认为多马的行踪甚至超过帕提亚而远达印度,并在该地殉道。

[3]有些教会的传统认为安德烈是西古提的使徒,因此俄国教会视安德烈为护卫圣人(patronsaint),有些教会传统认为他被钉死于希腊,其遗骸先被带至康士坦丁堡,再被迁至罗马,并在其教堂中陈列。不过这些传统都无法证实,彼此也有诸多冲突。

[4]位于里海与黑海以北的地区。

[5]Origen是初期教父中头一位题到彼得乃倒钉十架殉道者,比Origen稍早的教父Tertullian虽题过彼得的钉死,却未曾说到倒钉一事。

第二章罗马教会的首位监督——

1

保罗与彼得殉道后,利奴(Linus)[6]成了罗马教会的首位监督[7]。保罗曾在罗马捎了封信给提摩太,于书信结尾时,他提到利奴这位弟兄:「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和众弟兄,都问你安。」(提后四21)——

[6]Eusebius在这里说到在罗马教会继彼得和保罗后的头一位监督Linus,不过,在教会历史的考证上,此事一直有诸多争议。罗马天主教官方认为前几位罗马监督的顺序是:Linus、Clement、Cletus、Anacletus等。但有些神学家认为,初期教会当中皆是多人同任一处地方教会的长老或监督,根本没有单独监督担任惟一主教之事,因此谈论接班顺序实属无稽。此外,在教会历史的文献上,对Linus生平的记载几乎付之阙如。

[7]原文由『在上面』,与『观看者』所组成,因此是监督者。地方教会中的监督就是长老。(徒二十17,28。)这两个称呼指同样的人:长老,指成熟的人;监督,指长老的功用。第二世纪时,以革那提(Ignatius)教导,监督(主教)高过长老;这错误的教训带来罗马天主教中主教、总主教、枢机主教及教皇的宗教组织。这教训也就是教会体制中主教治会系统的根源。这阶级制度的发展,明显偏离炷{的教训与初期教会的实行。

第三章使徒们的书信——

1

综观彼得的着作,后代认为其《前书》系真实无伪[8]。在古教父的着作里,此书早被视为其真迹而引用。至于《彼得后书》,我们倒不那么肯定就是圣书[9]。不过对许多人来说,此书裨益良多,还可与其他经文一同参读。

2

至于其余所谓的彼得着作:《彼得行传》[10],《彼得福音书》[11]以及所谓的《彼得讲道集》[12]与《彼得启示录》[13],是否广泛的为人所接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古今并不曾有哪位教会作者,曾从其中引用其见证[14]。

3

在我继续叙述此历史时,我会照着使徒先后顺序来谨慎陈明,在各时期中教会作者所引用争议性之着作[15]的内容有哪些,及其他们对公认正典着作[16]与非此类着作的看法。

4

不过据我所知,所谓的彼得着作,只有一封书信是真的而被古教父承认。

5

保罗书信共十四封,个个广为人知,无庸置疑[17]。这些书信不该藏起来,就像有人因着争论希伯来书是否出自保罗[18],而束之高阁。我将在本书合式的地方,引证前人对此书的见地[19]。至于他的《保罗行传》[20],据我所知,尚有争议,无法列入无争议的权威着作中。

6

保罗在罗马书末了提到使徒黑马(罗十六14),据说写了《牧羊人书》[21](TheShephard)。不过这有争议,因为牧人书并不列在公认权威之中。然而有些人认为此书不可或缺,特别是对刚入门的人。因此,我们知道此书已在教会中公开使用,并且照着记载,也得知一些最早期的作者曾用过此书。

7

这些帮助我们分辨圣经中哪些书有争议,哪些又是公认的着作——

[8]虽然在经文考证学上的重要文献MuratorianCanon中,并没有列入《彼得前书》,但大部份初期教会的教父如ClementofRome、Polycarp、Papias、Hermas等都曾引用此书。此外,Irenaeus、Tertullian、ClementofAlexandria等人也都确信彼得就是《彼得前书》的作者。Eusebius在此乃是接续传统,将此书列为公认的(homologoumena)使徒书信。

[9]Eusebius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他当时可得的存留文献中,《彼得后书》乃是一直到二世纪末的ClementofAlexandria才首次被引用,第三世纪的该撒利亚监督Firmilian也曾引用。但Eusebius自己也曾指出,Origen、Hippolytus、Cyprian、Methodius等人都常引用《彼得后书》。到了主后三九三年的希玻大会(CouncilofHippo),教父们正式决定将此书列入正典。

[10]已失传,照Lipsius所述,此书内容具异教色采,因此大部分教父不采信其为彼得的着作。

[11]Eusebius、Origen及Jerome都否认此书为彼得所着之使徒书信。Serapion更指出此书虽没有否认其他福音书的真理,也没有与耶稣生平之记载相冲突,但是却有许多加油添醋的轶闻传言。此书已经失传。

[12]虽然有许多教父如ClementofAlexandria、Origen等人曾引用此书,但此书一直被列为伪造的书信,因此至终并没又被列为正典。此书亦已失传。

[13]初期教会对《彼得启示录》的接纳度颇高。在MuratorianCanon中,此书与约翰的《启示录》并列,ClementofAlexandria曾经在他的Hypotyposes中解释过此书(参Eusebius,EcclesiasticalHistory,VI,14),第三世纪的北非教会也普遍接纳此书。但在Eusebius之后,此书渐渐被认为是伪造的书信,因此至终并未被大公教会列入正典。此书仅存少部份残卷。

[14]Eusebius此言可能是在资料不足的情形下所作的错误判断。以上的书信虽然其作者可议,但确曾有许多教父曾经引用其中内容。

[15]即antilegomena

[16]即homologoumena

[17]这是从二世纪初以来就毫无疑问的认知。

[18]ClementofAlexandria最早将《希伯来书》列为保罗的着作,Origen相信此书内容是保罗所传,Eusebius也接受亚力山大学派的看法,相信此书为保罗所写。西方教会得知此书的时间也相当早,至终西方教会接受东方教会的看法,认为此书为保罗所着。

[19]见第十四、二十及二十五章

[20]亦已失传。

[21]此书内容充满各类异象与表号,于二世纪中以后就在各教会间广为流传,也为许多教父所引用。不过都没有被视为正典的一部分。Origen认为此书虽有神的默示,却不应列为正典之林。MuratorianCanon曾说此书是罗马教会的黑马所着(其兄弟Pius时任罗马监督139-145A.D.),因此应鼓励圣徒阅读,但不适公开与教会中诵读,亦不适将之列入正典的一部分。初期教会中虽有许多东、西方教父引用此书内容,但到了四世纪以后,就渐渐失去支持。

第四章使徒的首批传承者——

1

从保罗的见证和路加在行传的见证中我们得知,保罗从耶路撒冷一路传扬福音直到以利哩古,四处建立教会(罗十五19,徒九~)。

2

彼得传扬基督教训─新约教训的地点,可从他的着作得知。另外刚才所提、列入正典的前书中,也可看出彼得向散布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及庇推尼的希伯来人说话(彼前一1)。

3

除了在保罗着作中所题及的,我们实在难以说明,那真实火热的跟随使徒们,并配得称为建立教会的人,到底有多少。

4

保罗确实有无数的同工,就如其所言,是在教会里一同当兵的。大多的同工都在他的书信中受到深深的纪念与推崇,留下不朽的见证。路加也在使徒行传里提到他的同伴,述说他们的行谊。

5

提摩太成为以弗所首位监督的事[22]也被路加记上一笔,如同提多当初被任命为克里特(Crete)首位监督[23]那样。

6

路加[24],这位生于安提阿的医生,他的名字总和保罗摆在一块,也熟识其他使徒。他将得于使徒的医病恩赐记在两本受圣灵感动的着作中。其中一本是《路加福音》[25],他见证自己纪录了「那些从起初亲眼看见,又将这道供应我们的人」所告诉他的,并且也都详确考察了。另一本则是他所写的《使徒行传》[26],这本书不是他耳闻的,乃是他亲眼所见的。

7

有人说[27],每当保罗在他书信里说到「照着我的福音」(罗二16,十六25,提后二8)时,他乃是指着《路加福音》说的,就像题到自己特有的福音─样。

8

其余陪伴保罗的弟兄中,还有革勒士,保罗打发人到Gaul时,提起了他的名字。在提摩太后书,保罗还提了一位在罗马陪伴他的弟兄—利奴,就是前面所提,接续彼得成为罗马教会监督的那位。

9

革利免[28],罗马教会第三位监督,也由保罗证实他是那「一同当兵的」[29]。

10

此外,路加在行传中所提的亚?巴古人丢尼修,由另一位哥林多教会的长者、牧者丢尼修提名为雅典教会的首位监督[30]。

11

当我们继续讨论时,应该提起使徒传承的时间与方式。接着让我们述说历史——

[22]此外,教会历史的传统还说到,提摩太在Domitian掌权时为主殉道,罗马天主教因此视之为圣人,还订定节日于每年一月二十四日纪念他。

[23]提后四章十节说到提多往挞马太去,但是教会历史上却传说他至终去了克里特岛,并在当地殉道。罗马天主教亦将之封圣,并订定节日于每年一月四日为纪念日。

[24]教会历史上对于医生路加的记载相当贫乏,行传中没有关于路加的记载,保罗书信中也只有三次题到路加(西四14,门24,提后四11)。他是保罗亲密的同工,甚至在保罗末次下监时也与保罗同在。Irenaeus是首位将他视为《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二书作者的教父,Eusebius及Jerome也同意这个看法。GregoryofNazianzen说路加最后在Achaia作工并为主殉道,Jerome题到他死后葬于Constantinople。

[25]《路加福音》不及《马太》和《马可》来得早,但其权威与公认性一直没有引起任何的质疑与争议。二世纪初的JustinMartyr就常引用此书,Macion也将之列为他自己编着的经典,Irenaeus及MuratorianCanon都认为此书为路加所着。

[26]二世纪结束以前,Justin和Tatian已有引用《行传》的记载。Irenaeus及MuratorianCanon是最早认为《行传》为路加所着者,这项认定历来一向没有任何争议。

[27]这可能是当时普遍为人所相信的传统。Origen及Jerome都持此观,在Eusebius以前的Irenaeus、Tertullian、MuratorianCanon也都有类似说法。不过,这样的说法并无法得到证实。根据《路加福音》的引言及其内容判断,此书应不是保罗口述的福音,顶多只可能代表保罗对福音的观点—世人的救恩—罢了。

[28]Eusebius将罗马教会的监督革利免视为保罗在腓四3中所题及的革利免,是受到他的恩师Origen的影响所致。在教会历史上,罗马天主教一直认为保罗在其书信中所提及的那位革利免,后来继彼得之后成了罗马教会的监督。但事实上,这一传统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教父学家Lightfood曾推测,这位Clement可能是出于罗马皇帝Domitian的亲戚TitusFlaviusClement。根据教会历史的考证,TitusFlaviusClement虽出身罗马皇室,却曾被指控为无神论者—一个当时基督徒常被定罪的罪名。不过,真正的实情已经无法进一步探讨。但无论初期教会着名的教父革利免是否为保罗所题到的同工,是否曾经担任罗马教会的监督,他在初期教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都不会受到影响。由他所存留的书信《罗马人致哥林多人书》中可以推断,教父革利免应是罗马教会当中领头人士之一,他的书信提供我们研究初期教会信仰和实行上极为宝贵的资料。

[29]保罗曾明言以巴弗提和亚基布是「一同当兵的」(腓四3、门2),但没有说到革利免是「一同当兵的」,这显然是Eusebius的错误。

[30]这一说法系二世纪起开始流传。有些史学家认为,行传十七34节中的丢尼修后来成为雅典教会的主要角色。根据教会历史,在雅典的教会一直没有发挥很显着的影响力。

第五章基督升天后,犹太人所受的最后围攻——

1

尼罗执政十三年后,Galba和Otho统治犹太人一年半。靠着逼迫犹太人出名的维斯帕先(Vespasian),被任命治理犹太地。不久他从军队那里受封为皇帝。于是立刻挥军回罗马,并把犹太的战事交给他的儿子提多。

2

犹太人除了陷害基督,更在祂升天后,处心积虑要算计祂的使徒。首先,他们用石头砸死司提反,接着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兄弟,雅各,也遭斩首。基督升天后,耶路撒冷的首位监督,雅各,也遭同样杀害。尽管罗马帝国想尽办法逼迫使徒,巴不得将之赶尽杀绝,驱离犹太地,但使徒仍靠着基督的帮助,传扬福音遍及四方,因为主曾说:「去吧!在我的名,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二八19)

3

然而战争前,有位敬虔人得到神圣的启示,带领耶路撒冷全教会大举迁离,越过约旦河,迁到一个名为Pella的城里。于是基督的信徒离开耶路撒冷来到这里,好像圣别的人全然弃绝了这京城以及犹太全地。神圣的审判最终临及犹太人,报复他们逼迫基督与使徒的罪行,将这行恶的一代从地上彻底拔除。

4

各样的灾难接踵而来,导致犹太居民减少;无数的男女老幼死于刀剑、饥荒和各样灾难;许多大城一一沦陷。躲在耶路撒冷,以为安全无虞的人也遭遇了难以想像的灾难。照着豫言所说的,最后神殿全然被毁,留下一片荒芜,过去的光辉在大火中彻底涣散,走入最终的毁灭。以上这些史实、战争的经过与细节等等,约瑟夫都详确描述于其着作中。

5

不过,我们有必要描述在逾越节时,三十万犹太人如何由各地聚到犹太地,却被困在城中,如同囚犯。

6

那段日子里,犹太人因全人的救主、施恩者─神的基督而受折磨,毁灭正临及他们。现在他们像被关在牢中,以示神的审判。

7

暂且不论他们受的刀剑和其他灾难,光是饥荒,就足以让研读历史的人了解到:神并未耽延祂对犹太人的报复。

第六章饥荒打击犹太人——

1

透过约瑟夫历史书第五卷,我们来看看那时所发生的悲剧。他说:「有钱人待在这里,不见得比较安全。有钱人被杀,表面上理由是会逃跑,其实不过就是要他的财富。因着饥荒,疯狂的暴民日益增加,各样的悲剧也跟着与日俱增。饥荒处处。

2

暴民因而打家劫舍、夺取食物。若是找着食物,便以意图藏匿之名痛殴主人一顿;就算没找到,也会以藏匿之名好好折磨他们。饥民的体态,是判断有无食物的另一根据。看来健康点的,暴民便一口咬定他藏有丰余的粮食,而放了那些面黄饥瘦的,毕竟杀掉快饿死的人确实残忍了点。

3

若是有钱,许多人会偷偷拿去换些小麦;穷点的,只好换点大麦。接着把自己锁在屋里最隐蔽的角落。有些人饿过头,干脆生吃;其他人则在饥饿与恐惧间选择是否煮了吃。

4

屋里连张桌子也没有,人们直接从火中取食,就这么把半生不熟的食物,撕碎送到嘴里。食物极差,但还比不上那弱肉强食的情景。

5

饥饿超越一切罪恶,粉碎人的羞耻心。原先就需要援助的,现在更加悲惨。妻子从饥饿的丈夫口中抢走食物,儿女也来抢爸**食物,然而最可悲的莫过于母亲抢走自己婴儿的食物。虽然眼见挚爱的孩子躺在怀里日益消瘦,羞耻心却仍未能阻止他们夺去任何维持生存的一切。

6

即使到了这般地步,他们还是会被发现,因为任何一扇紧闭的门,就意味着里面在进食。暴民会立刻破门而入,掐住他们,挖出他们喉里的食渣。

7

若被逮到藏匿食物,老人免不了一顿打,妇女会被拉扯头发,不管老弱妇孺,绝不手软。甚至把婴儿抱离食物,摔到地上。在对待比他们早到的人时,就更狠了。他们开始狼吞虎咽、吃尽一切,好似先前受尽虐待。

8

他们还想出残忍的拷问方法,好逼出食物的下落。为了使受害者乖乖就范,暴民狠狠地折磨痛苦的人。在供出藏了面包或小麦之前,言语的恐吓早令人不寒而栗。

9

然而,施虐者却不因而感到羞愧,他们对此总是有所辩解。好比说,是不得已的,他们也是为了将来的苦头才会这么残忍。

10

夜里有人为了采集野药野草,蹑手蹑脚、鬼鬼祟祟来到罗马人的营地,他们便会出去会会那些人。被发现者一心只想藏起手中的物品,施虐者却会完全夺走,一点不留。受害者会不断以神之名乞求抢匪,归还些许物品,毕竟那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这样的遭遇已经算不错的了,至少除了被抢,他们还保住了命。」

11

等到描述完几个事件后,作者接着说:「犹太人的出路已绝。饥荒深入每个角落,家家户户消耗殆尽。屋里堆满妇孺之尸,小径旁则到处是老人的尸体。

12

男孩和年轻人像游魂一样,步履蹒跚穿过市集,接着被疾病击垮,倒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由于死者太多,以及对命运感到茫然,活人不愿埋葬那些尸体,连健康的人也不愿。因为很多人确实就这么倒在他们正掩埋的尸体上,还不等死亡夺走他们的性命,就已进了坟墓。

13

泪已干,悲也尽,只有饥饿战胜了一切又一切的感觉。还在与死亡缠斗的人,用着干涸无泪的眼睛,望着比他们早走一步的人。深深的沉默、死亡的阴影,笼罩整座城。

14

比起这些,更教人难受的是打家劫舍的强盗。现在他们转而打劫坟墓、损坏尸体,撕毁死者的衣物,放声狂笑,扬长而去。他们甚至随意戳刺尸体,好试试剑是否锋利。有些横在地上的人还没死,刀剑就已刺入他们体内,只为了要看剑的锋利。有些乞求免挨拳脚刀剑的人,他们则是轻蔑地离去,留着饥饿将他带往死亡。断气的人张眼盯着神殿,反倒是作恶的党羽活了下来。

15

一开始没有人受得了尸臭,于是指使人把尸体埋在城外。到了后来,无处可埋,干脆把尸体从城墙上扔到城外的壕沟。等到提多抵达,他目睹了堆积如山的尸体,和凝结处处的血块。提多深深叹息,举手呼唤神来见证这一切不甘他的事。」

16

谈了一些事以后,约瑟夫继续说道:「我必须直接说出我的感受。我认为就算罗马人不继续围攻这些卑鄙的罪人,这城市迟早也会被裂开的土地吞噬、被洪水淹没,甚至像所多玛一样,遭雷电所焚毁。因为他们的不虔,和受这些灾难的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的居民都会因这些疯狂的罪人而灭亡。」

17

他在卷六又提到:「死于饥荒的人,难以估计。降临他们的苦难,也难以言喻。只要屋里有食物的影子,就会爆发战争。就连最亲的亲属,也会为了维持性命的少许食物斗争起来。

18

即使死亡临近,他们始终不相信饥饿是这一切的祸首。抢匪会搜刮奄奄一息的人,以防有人将食物藏在怀里装死。抢匪像饥犬贪食一样,张着嘴四处盘桓,或是像酒鬼一样,到处敲门。饥饿甚至驱使他们一小时内数度跑进同间屋子。

19

饥饿使得他们用嘴去尝每样东西,就算是最污秽的野兽,他们也照吃不误。除了食物,他们还收集其他物品,就算最后只剩下带子和鞋子,也都不丢弃。他们将兽皮从背骨上撕下吞了,有人把老旧的麦杆当食物,其他人则是收集着那些残余的麦梗来卖钱,只要一点就值四个银币。

20

为什么我要提到饥荒使人搜集无生命物品的残酷景象呢?我将描述一件恶事,一件可怕到难以述说,也难以置信的事,这样的恶事连希利尼人和野蛮人都不曾听说。要不是许多生还者亲眼目睹,我大可?过不谈。事实上,这看似不可思议。若是不提起这骇人的故事,或许还会有人感谢我。

21

伊莉莎的女儿马利亚住在约旦河对岸的小镇Bathezor,意为牛膝草之家。马利亚以其家庭与财富闻名。她也和大家一起到耶路撒冷避难,被困在城里。

22

暴徒已将她辛苦渡河带进城的财产抢夺一空,无赖则是每天冲进她家,夺去剩下的物品和她准备的食物。马利亚被激怒了,她不时辱骂、诅咒那些强盗,努力挑起他们的怒火。

23

但是没人会因愤怒或是怜悯而杀了她,而她也已厌烦为他人准备食物,当然那时根本找不到食物了。于是饥饿渗入五脏六腑,愤怒又超越了饥饿,在狂怒和需求的激动之下,她开始违背本性,抓住她怀里的小孩,

24

说:可怜的孩子啊,战火蔓延的时代,到处是饥荒和内哄,我该怎么保护你呢?我们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也许还能生存,却会成为奴隶。即使为奴,却还是免不了饥饿,逃不过一个比一个残忍的暴徒──来吧,孩子!成为我的食物吧!报复那些恶人,成为传说,终止犹太人的不幸吧!

25

马利亚说着,便杀了她的孩子,烤了他,自己吃掉一半,盖起另一半。不久恶徒来了,发现这恐怖食物的烟,威胁她交出食物,不然就立刻杀了她。她说她已为他们留了最好的那份,一边说着便拿开覆盖物,露出儿子的残尸。

26

一阵悚然和错愕立即笼罩他们,他们愣在那里,哑口无言,呆望着那景象。「这是我亲生的儿子,」马利亚说道,「这也是我干的。吃啊!反正我都吃了。我再也不是一个弱女子,也不再是个温柔的母亲了。如果你们这么敬虔,拒绝我的好意,反正我已吃了一半,就把剩下的留给我吧!」

27

「恶徒听完,马上吓的逃开,第一次为如此的景况感到怯懦,并拒绝了那母亲的食物。这件事立刻传遍全城,人人深感恐怖,像是亲眼目睹,如同亲手作了这事。

28

从那时起,可怜的人战胜了饥饿,努力和死亡对抗。然而对于他们,死亡未必不好,起码不用再听见如此的悲剧。」这就是亵渎神的犹太罪人所受的报应。

第七章关于基督的豫言——

1

这些事恰恰应验了救主的豫言,就像他曾这么说过:「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乳养孩子的有祸了。你们要祷告,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安息日;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这样的灾难,就是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都未曾发生过,将来也绝不会发生。」〈太二四19~21〉

2

史学家算一算饥荒和战争的罹难者,共有一百一十万人。其余的盗匪党徒,遭俘虏后互相告密,被处以死刑。高大俊美的青年留给凯旋庆典;剩下十七岁以上的,有的送往埃及采矿;但大多送往各处,死于刀剑、野兽环绕的竞技场;十七岁以下的,则当成奴隶卖掉。单单这部分,就超过九万。

3

照着主耶稣基督的豫言,这一切全发生在维斯帕先(Vespasian)第二年。如同使徒在着作里所提,耶稣基督藉着神圣的能力豫知这一切,好像早已发生,祂也为此悲哀。祂曾对耶路撒冷说:

4

「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今在你眼前是隐藏的。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要给你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把你铲平,摔毁你里面的儿女,不容你里面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十九42~44)

5

之后,祂像是对人民说话一般:「因为将有大艰难降在这地,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刀刃之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时期满了。」(二一23~24)又说:「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就可知道她的荒凉近了。」(二一20)

6

把救主的豫言和史学家的描述一作比较,怎还会有人不认识、不赞叹救主神圣超凡的先见与豫言呢?

7

当初犹太人不愿定罪强盗,反而喊叫着,要除掉生命的王子。如今他们尝到各样的灾难,两相对照之下,史学家评论些甚么也是多余。

8

提起这些,是要显示主仁慈的恩典:在犹太人钉死基督后,延迟他们的灭亡四十年之久。那时大多的使徒、门徒以及那里的首位监督─主的兄弟雅各,仍存活在耶路撒冷,竭力捍卫那地。

9

神眷顾他们,藉由长期受苦,来看他们是否会对已往所作的悔改,而得到赦免与救恩;除了长期的苦难,神也豫先显示了顽固不悔之人将受到不可思议的奇景。史学家将这些事情全记录下来,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第八章战争前兆——

1

我们来亲自读读作者在第六本书里所记载的:「这时,无知的人们轻易接受骗子的话,开始不相信神。他们不信也没注意到逐渐来临的不安豫兆。反像愚人一样,失去观察力及理解力,忽视神的宣告。

2

一度,天空出现一颗剑形的星,同时也出现了一颗彗星,持续了一整年。那时,战争前的**与暴动还没爆发,人们还在因着除酵节而聚集一处。四月八日晚间第九时,有一道光芒闪耀在祭坛和神殿上,将黑夜照成白昼,整整半小时之久。对无知的人来说,这是个好豫兆,但是学者立刻察觉这和最近发生的事有关。

3

庆典上,祭司献上一头牛,将牠放在神殿中间,一头羔羊的前面。

4

内殿的东门,是由沉重的黄铜所制。到了夜晚,要由二十个男子卖力推才关得上。门上还有包铁的铰链,并用门闩牢牢地锁在地上。而在夜间第六时,有人看见门自动打开了。

5

祭日后不久,五月二十一日那恁A出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异象,超越所有的信仰。事实上,若非目击者向我描述,且后来发生的事也和豫表相符,我并不想说以下的奇景:日落之前,有人看见天空出现战车和军兵,穿云而过来到这地,环绕全城。

6

五旬节那天,祭司照惯例入殿事奉,说他们感到一股晃动和声音。有人觉得困惑,说道:「赶快走吧!」

7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更令人畏惧:「在战争爆发前四年,当城里还是一片祥和之时,亚拿尼亚之子,一个名为耶数的乡下粗人,去参加一个节庆。节庆中大伙儿都照习俗在殿里搭帐棚来荣耀神。耶数突然大喊起来:「有个声音从东方来,有个声音从西方来,有个声音从四方之风而来。一个反对耶路撒冷,一个反对新郎和新娘,一个反对所有的人民。」他不分昼夜,四处喊叫。

8

许多权贵受此喊叫搅扰,因而对耶数发怒。他们抓住他,狠狠地鞭打他。

9

地方官因此判定这人身上有一种不凡、神圣的行动,于是把他带到罗马的首长那里去。后来耶数惨遭鞭刑。纵使鞭鞭入骨,他也不曾求饶,或是流下一滴泪来,他只是尽量降低音调,在每次的鞭打间哀道:「悲哉!悲哉!耶路撒冷。」

10

史学家约瑟夫描述了一件更值得记载的事,他说:「在他的宗教经典中有一段神谕,宣告此时此地将出现一个人,统治全世界。」他猜想这个豫言将实现在维斯帕先身上。

11

但维斯帕先并未统治世界,只不过统治了罗马。因此,说得准确点,这豫言指的是基督。父对祂说:「你求我,我就把列国赐给你作产业,把整个土地都归属于你。」(诗二8)就在这个时候,十二使徒的声音「通遍天下,传到地极。」(诗十九4)

第九章约瑟夫和他的作品——

1

既然提到了约瑟夫[31]—这位亲笔完成许多史籍的作者,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的背景。他在着作里提到自己:「玛他提亚(Mattathias)的儿子,约瑟夫,耶路撒冷的祭司,起初与罗马人作战,后来在事后还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位人物。」

2

不管是在他的族人犹太人中,或是在罗马人里,约瑟夫都相当出类拔萃。所以他们为他在罗马竖立一座雕像,并在图书馆中成立专区来存放他的书籍,以示尊荣。

3

他着成全套二十本《犹太典籍》(AntiqutiesoftheJews),和七本《犹太战争史》(HistoryoftheJewishWar)。他不只用希利尼文完成这些着作,还译成自己的母语。这一切都使得他受到赞扬。

4

他在《犹太典籍》里的两部作品也十分值得一读。他在文章里,回应了反犹太的语法学家Apion的着作,及其他企图诽谤犹太人世袭体系的作品。

5

在第一本书中,他提到旧约圣经里正典的数目。他根据古老传统的资料,告诉我们在希伯来人当中,有哪些毫无争议性的权威着作。他的记述如下:——

[31]史学家约瑟夫不仅在他自己各类着作中零星交待过他的身世,他还在主后一百年左右亲撰一部自传,依照年代详细述说他的一生。他是于主后三十七年,当该撒Caius统治时,生于犹太祭司马他提亚家族中,博学多闻,于三十岁左右便任加利利总督。当Vespasian率军进袭犹太地时,他挺身而出反抗Vespasian,但终究不敌,以致他于主后六十七年投降,并被带进罗马军营中。不过,他在罗马人中受到相当的尊敬与礼遇。因此他留在营中服事他们,并渐渐受到罗马人的宠爱,也因此他在犹太族人当中,获得永远无法磨灭的丑名。犹太战争结束后,他前往罗马,并在罗马大享尊荣,直到二世纪初时离世。虽然他的行事风格备受争议,但他的着作确实是学者们研究马克比王朝以后犹太历史的重要文献。

第十章约瑟夫论述圣经——

1

「没有数不清的矛盾作品,只有二十二本记载历史的书,被公正地评为神圣着作[32]。其中五本为摩西所写。

2

书里提及了法律和传统,包括人类之始直到他的终局,前后约有三千年。

3

摩西之后的申言者完成了十三本着作,从摩西记载到亚达薛西(接续居鲁士Xerxes的波斯国王)灭亡[33]。其余四本则是赞美神的诗歌,以及人类生活的法则[34],[35]。

4

虽说亚达薛西至今的一切事也纪录了下来,却不像之前的着作那样权威,因为他们不像前者有申言者确切的传承。

5

但我们对这些着作的看法却很清楚。多年来,我们从不敢有所增减或修改。打从国家建立时,犹太人就深信这些着作是神的教训,并依此行事。若是必要,还要欢然为其受死。」

6

我想最好在此将他的陈述加以补充。约瑟夫还有一些其他较不重要的作品,比如被称为Maccabaicum的《论推理之权威》(OntheSupremacyofReason),其中叙述希伯来人为了真信仰勇敢奋战,如同《马克比传》(Maccabees)中所描写的。

7

在《犹太典籍》第二十卷的结尾,这位作者透露他打算照着犹太国特有的观点,写四本关于神及其存在的书;同时也论及法律,谈到为何有人可以做某些事,其他人却不行的原因。他说,书里还会谈到其他的主题。

8

除了这些,约瑟夫还在《犹太典籍》末了见证其着作的真实性。他指责提比哩亚的犹士(JustusofTiberias)都没有据实写史。约瑟夫指责他许多的罪行,接着说道:

9

「我不像你,害怕谈到自己的作品,相反地,我把发生的事呈现在皇帝面前,如同他们自己所见到的一样。我尽力描述事实,从不担心收集到怎样的见证。

10

我的历史书也记录了多位处身战场的人,像是亚基帕王和他的亲属。

11

由于提多巴不得这些事举世皆知,他也亲手写下该出版的记载。」亚基帕王写了六十二封信来见证他们的事实,约瑟夫又增了两封。关于他的事这已足够。现在让我们依序谈谈后来的事——

[32]一般基督徒的传统都是认为所谓的《旧约》是犹太文士以斯拉首先开始汇辑,直到犹大马克比时才告正式确定。Eusebius是首位将《旧约》各卷成书的结论告诉我们的作者,他指在AgainsttheApion中指出《旧约》有二十二卷,分为三大类,但并没有详列内容。

[33]应为约书亚记、士师及路得记、撒母耳记、列王记、历代志、以斯拉及尼希米、以斯帖、以赛亚、耶利米及哀歌、以西结、但以理、十二本小先知书、约伯记等十三卷书。

[34]即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等四卷书。

[35]Eusebius分类旧约的原则与后来大部分新旧约圣经中的旧约顺序(即LXX的顺序)不同,LXX是依照内容主题来分类,而Eusebius则是按史实的先后来分类,因此他会将所有记载摩西到亚达薛西之间史事的书卷,同列为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西面〈Simeon〉接续雅各治理耶路撒冷教会——

1

雅各殉道,耶路撒冷紧接着沦陷。尚存的使徒、主的跟从者以及主的亲属自各地齐聚一堂。众人商议最佳的继任人选,共同推出福音书曾题到之革罗罢(Cleophas)[36]的儿子─西面,来接任监督。他们说,根据Hegesippus的说法,革罗罢是约瑟的兄弟,那么西面便是主的堂兄弟——

[36]约十九25

第十二章维斯帕先(Vespasian)下令搜查大卫的后裔——

1

维斯帕先攻占耶路撒冷,下令搜查大卫的后裔。不准犹太人留下任何一个皇室的人。这是对犹太人的另一次大**。

第十三章罗马的第二位监督Anencletus——

1

维斯帕先统治十年后,其子提多继承王位。提多二年,治理教会已有十二年的罗马教会监督利奴,将其职传给Anencletus。提多统治二年以后,其弟多米田(Domitien)又从他继承王位。

第十四章亚历山卓(Alexandria)的第二位监督Avilius——

1

多米田四年,亚历山卓的首位监督Annianus在治理教会二十二年后过世,Avilius继任,成为当地的第二位监督。

第十五章罗马的第三位监督─革利免(Clement)——

1

多米田十二年,Anencletus治理罗马教会十二年后,革利免接下其职,成为罗马的第三位监督。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里,曾提到他的同工革利免:「革利免、并我其余的同工…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腓四3)

第十六章革利免书——

1

现存有一部革利免书信[37],经考证为其真迹,有相当的长度与价值。那时革利免以罗马教会之名,写给当时发生纠纷的哥林多教会。无论古今,此信在大多数教会中都已公开阅读,帮助信徒。Hegesippus也证实了那时哥林多教会确曾发生背叛之事——

[37]革利免书目前尚存希腊文及叙利亚文两版本,是罗马教会监督革利免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此一书信据信是在Domitian逼迫之后不久所写,是现存最早的后圣经(post-biblical)着作。初期教会以极为尊重此书,甚至着名的AlexandrianCodex还将此书列为正典、新约圣经之一卷。

第十七章多米田逼迫基督徒——

1

多米田在罗马屠杀了许多高贵和优秀的人,并且毫无理由流放许多正直之士,没收他们的财产,这使得他成为尼罗第二,憎恨神、与神为敌。虽然其父维斯帕先对基督徒并无成见,但多米田却是第二位逼迫基督徒的人[38]——

[38]Domitian和Nero对基督徒的逼迫,以个别性并区域性为主,并没有遍及全帝国的规模。虽然如此,这两位皇帝的逼迫手段却出奇残酷,使初期教会颇为受苦。根据罗马历史,在三世纪中Decius掌权之前,并没有全国性的大逼迫。Nero及Domitian的逼迫,并不是专专针对基督徒而来,凡是在政治、宗教上的一些高阶人士,都是他们残暴逼迫的对象。

第十八章使徒约翰及启示录——

1

按着记载,约翰—传福音者和使徒—在这次逼迫中仍得幸存。他为着圣言作见证,而被流放至拔摩海岛[39]。

2

爱任纽在《驳异端》(AgainstHeresies)第五卷中,提到启示录里敌基督数字的算法。爱任纽是这样说到约翰的:

3

「然而,如果要公开说出他(即敌基督)的名字,就必须由看过启示的那人(约翰)来说。他在不久前才看过这启示,差不多就是我们这一代,就是在多米田统治末年的时候。」

4

我们的信仰确实在当时大大兴盛,就连对此信仰不大友善的史学家,也毫不迟疑的在史书里记下这次逼迫和殉道。史书准确的记载,此次逼迫发生于多米田五年。当时,罗马官员FlaviusClement的侄女FlaviaDomitilla,因着公开承认基督遭到判刑,与其他人同遭流放到Pontia岛——

[39]自Irenaeus以来,教会历史的传统中无异议的相信,启示录是约翰在Domitian执政下所写,并且他曾被放逐到拔摩海岛上。

第十九章多米田下令屠杀大卫的子孙——

1

这位多米田也下令屠杀大卫的子孙。照着古时的传统说法,那时有些异端者指控犹大的后代(犹大是主肉身的兄弟),因为他们是大卫的家室,又与基督有关联。Hegesippus在下列篇幅中记录这事。

第二十章主的家人亲属——

1

「那时,主的家人犹大—主肉身的兄弟—的孙子,仍然活着。有人通报他们是大卫家的人,由Evacotus带到多米田面前。多米田和希律一样,对基督的来临感到相当不安。

2

多米田问他们是否与大卫同宗,他们承认。又问他们有多少财产,两人答道:九千银币而已,分属两人;但这笔产业不是钱,而是一块三十九亩的土地。他们从中收租,并用劳力养活自己。

3

接着他们伸出长茧的手,露出粗糙的皮肤,证明他们是不停的劳动。

4

在被问到基督和祂的国、国的本质、出现的时地时,他们回答:『那不是短暂的国,也非属地的国,而是神圣属天的国。它会在世界末日时,显现于荣耀中。神会审判活人死人,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

5

多米田藐视他们,不作回应,只是鄙视他们为愚蠢,打发他们走。然后多米田下令终止逼迫。

6

这两位主的亲人及见证者被释放后,继续治理教会。于是和平来到,他们活到图拉真(Trajan)的时代。」

7

以上是Hegesippus的叙述。特土良也这么提到多米田:「多米田也曾试着像第二个暴君尼罗一样施行逼迫。但起码他还有点良知,所以很快便终止逼迫,召返流放之徒。

8

多米田统治了十五年后[40],Nerva继位,罗马元老院颁布命令,废除多米田所受的荣誉。遭不平流放之人,得以返乡,取回财产。

9

根据教会古老的记载,使徒约翰也在那时结束了拔摩岛流放的生活,返回并定居于以弗所。」——

[40]即主后八十一年至九十六年

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卓城第三位监督Cerdon——

1

Nerva在位一年多以后,图拉真(Trajan)继承王位。图拉真元年,Avilius在治理教会十三年后,由Cerdon接续其职,成为亚历山卓城第三位监督。此时,革利免接替了在保罗同彼得[41]以后的第一任监督利奴与第二任监督Anencletus,成为罗马教会的第三位监督——

[41]Eusebius应认为两人同时担任罗马教会的监督

第二十二章安提阿的第二位监督─以革那提——

1

安提阿首位监督Evodius过世后,以革那提被指派为第二位监督[42]。西面也在此时接续主的兄弟,成为第二位治理耶路撒冷教会的监督——

[42]Origen也相信Evodius是安提阿教会的首位监督;但另有些教父如Athenasius或Chrysostome则直接将Ignatius列为第一位监督

第二十三章使徒约翰的故事——

1

这时,耶稣所爱的门徒、传福音者约翰仍然活着。他在多米田死后,结束流放的生活,治理那地区的众教会。

2

有两个人的见证使我们相信约翰那时仍然活着,他们的见证完全值得信赖。这两人就是在教会中持守正统教训的爱任纽和亚历山卓的革利免。

3

爱任纽在《驳异端》第二卷中提到:「所有和约翰交通过的亚西亚监督,都能见证约翰将正统的教训传给他们,因为约翰继续与他们同在,直到图拉真(Trajan)时代。」

4

爱任纽在同一部作品卷三又见证说:「以弗所教会也是个有力的见证,这个教会是由保罗所建立,约翰也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图拉真(Trajan)时代。」

5

革利免也在那时,对爱听精采寓言的人补充了一篇文章,叫做《富人能留下什么?》。他在这篇文章中也题到当时的情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记载:

6

「听听使徒约翰的故事吧!这并非虚构故事,而是一个人们流传下来且保存完整的真实经历:在暴君死后,约翰从拔摩岛回到以弗所,并受呼召前往邻近的外邦人地区。他在一些地方设立监督,在一些地方建立教会,还在一些地方任命圣灵所指明的人为执事。

7

约翰在这些地方颇受好评,也带给弟兄们安慰。最后约翰来到邻近的一座城,到一位长老那里,看见一名身量俊美、表情优雅的热忱青年[43],他说:『我奉基督与教会之名,郑重地把他交付给你。』」

8

该名监督接受并允诺一切,约翰重覆他的嘱咐并为此作证之后,就回到以弗所。那位长老[44]将年轻人带回家,教育、管束并抚育他,最后为他施浸。后来他松懈了关心和警觉,好像那名年轻人已完全受到主的保护。

9

然而有一群无恶不作、闲懒放荡的年轻人出现。他们厌恶监督的约束,早早脱离受约束的生活。他们先是带着那年轻人从事一些奢华娱乐,接着又在夜里带着他去抢劫。

10

后来他们怂恿他去犯更大的案,使他丧失进取心,转而习惯这种生活方式。那年轻人就像野马脱缰,偏离正途,奔向悬崖。

11

他仔细想想,自己虽未犯小错,却犯了大过。反正早已堕落,干脆放弃神的救恩,干脆一生就这样吧!年轻人集结同伙组成匪帮,自己作了首领,比他的党羽更加暴力、血气、残忍。

12

时光飞逝,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弟兄们派人去请约翰过来。使徒指派完任务后就说:『来吧,监督,该算帐了!在你所治理之教会的见证下,把基督和我所交托你的都还来吧!』

13

监督一开始觉得纳闷,认为约翰是误向他索取他从未拿过的钱。他不敢相信约翰对他的指控,却又不敢怀疑约翰的话。当约翰说:『我是向你要那个年轻人,以及那弟兄的魂,』老人听了,立刻深深叹息,泪水盈眶地说:『他死了。』『怎么死的?怎么会这样?』『他向神死了…』监督说,『他变得邪恶放纵,最后竟成了一个强盗头目。现在他不以教会为家,反倒组织了强盗帮,盘据山头。』

14

使徒一听,撕裂衣服,一边捶自己的头,一边喊着:『我竟抛弃这样一位好弟兄!赶快备马,找人给我带路!』他骑着马离开教会。

15

当约翰到达目的地,强盗哨兵就将他囚禁起来。他既不逃,也不抵抗,只是声喊:『我来这里有特别的目的,带我去见你们的首领!』

16

此时强盗头目正配着武器站着等候,但当他认出那是约翰时,他因着羞耻,转头便跑。约翰顾不得老迈,拼命追他,喊着说:

17

『孩子!为何要逃?为何逃离毫无防备的老父亲呢?怜悯我吧!孩子。不要怕,你仍有生命的希望,我和基督为你代求。若有必要,我愿欢然为你而死,就向基督为我们死一样。我愿为你失去生命。别走!相信我,是基督差我来的。』

18

那年轻人听到这话便停下脚步,抛弃武器,低下头来。然后他抱住老人,伤心痛哭,颤抖,努力的祈求原谅,像是在流泪中受了第二次的浸。

19

使徒郑重地向他保证,神已经赦免了他。老人跪下来亲吻他的右手,像是清除其上所有的罪,然后将他带回教会。约翰经常为他祷告并禁食,用各样的慰藉来柔软那年轻人的心,帮助他回到教会。事实上,约翰并不像自己所说的抛弃了一位好弟兄。这给了我们一个真实悔改的有力见证,一个重生的伟大证明,以及一个看得见的复活纪念。」——

[43]教会历史学家推测,这座城应该就是士每拿。

[44]这是另外一处清楚的例子,证明初期教会中的长老和监督是同一班人,并没有地位和职务高低的分别。监督就是地方召会的长老。(徒二十17,28。)长老是说到人,监督是说到功用。监督就是尽功用的长老。

第二十四章福音书的顺序——

1

我们为着历史并为着读者的益处由革利免所摘录的篇幅已经足够。

2

现在我们来看这位使徒(约翰)公认无异议的着作。首先,他所写的福音书,广为普天下各地教会所公认为其亲笔之作[45]。前人将此书列为第四卷书,理由如下。

3

那些受圣灵感动、敬虔的人—主的使徒,过着最贞节的人生,具备各样心灵美德,却用平凡的语言,因为他们只依赖救主所赐给他们神圣超绝的能力。这些人不会、也不曾用优美的辞藻来修饰主的教训,他们只是与圣灵同工,让基督神奇的能力藉着他们展现出来,在世宣扬天国的教训。他们不太在意写作风格。

4

因为他们所受的帮助远超世人。毫无疑问,保罗最有资格讲究风格。他有最强的观点,又经历了无数的奥秘,像是见过第三层天、被提进神的乐园、听见不能言传的话语[46]。然而保罗却只写下几封简短的书信。

5

主其余的跟从者,像十二使徒、七十门徒及其余众人,对此并非一无所知。然而所有门徒中,却只有马太和约翰留下了着作。按着记载,他们二人之所以着作,是因着需要。

6

马太最先向希伯来人传福音,后来因着要到其他国家,便将他的福音以母语写成[47],弥补他不在时所造成的亏缺。

7

据说当马可和路加发表福音书时,约翰仍是一直竭力传扬福音,并无写作。而是到了后来,因着以下的原因才开始写作。先前完成的三部福音书在众人间流传,也到了约翰手中,据说约翰承认这些福音书,也愿见证其真实无伪;只不过这些描述中独缺基督初期的事迹以及福音之始[48]。

8

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其他三位作者只记载了施浸者约翰下监后,主一年内所行的种种事迹,这三部福音书的引言都是这样指明[49]。

9

马太写完主四十天禁食及受试诱之后,指明时间如下:「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太四12)

10

马可也这么写到:「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可一14)路加,在他开始描写主的事迹之前,也用相似的手法,点明了时间:「希律…就在这一切之外,又加上一件,就是把约翰囚在监里。」(路三19-20)

11

据说有人因此求约翰能动笔,写下先前作者未记录的,以及他们所遗漏之主的事迹(因为这部分发生在约翰下监以前)。约翰说出真正的事实:「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然后在描述耶稣的言行事迹时,提到了施浸者约翰,像是约翰那时「在靠近撒冷的哀嫩受浸」。他也清楚说明:「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12

因此,使徒在他的福音书里记录了耶稣在施浸者约翰下监之前的事迹,其他三位所叙述的却是从下监之后才开始。

13

人若留意这些记载,就不能再抱着「福音书有出入」的想法—约翰福音记录了基督早期的事迹,而其他福音描写了其后的部分。也许正是为了如此,约翰才略过马太和路加已记载的家谱,而开始于基督神性的教训,像是圣灵特地留给这位特出之人的[50]。

14

关于约翰福音的由来,这些介绍应该足够,马可写作的动机也已描述过。

15

路加也在福音开头交代他写作的动机:鉴于有人乱写一些他已确知的事,因此他写下路加福音,好帮助人脱离不确定的看法。路加熟识保罗,与他相处过,又和其余使徒有来往,他便将从他们所取得的,都记在路加福音中。

16

关于这些事,我们的说法已够多了。但我们更应当应该参考一些前人的着作,看看其他人对这些圣书有何看法。

17

约翰福音及约翰书信的首卷,古今素来都是众所公认、毫无争议之作[51]。

18

只是其他两卷书信尚有争议[52]。关于启示录,众人的意见更是分歧[53]。我们该找个适当的时机,根据前人的见证审断一番——

[45]初期教会毫无异议的肯定,约翰福音是约翰所着。

[46]林后十二2-4

[47]虽然有人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大部分的新约史学者都相信马太曾用希伯来文写了一卷福音书,就是马太福音。就内容来说,马太福音的原文为希伯来文的可能性并非没有;教父们认同这事的情形也相当普遍。教父Papias、Irenaeus、Origen、Jerome等人都曾题及这事。至于马太后来的流传版本为何是希腊文版,一般有两种说法,或是马太所另撰,或是他所翻译。两种说法都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不过并不影响马太福音本身的权威。

[48]Eusebius是头一位论到约翰写作约翰福音原因的教父,不过Eusebius用『据说』一辞,可见他也是从口述传统中得知此一说法。MuratorianFragment中对约翰福音的写作原因也有交待:『第四本福音书系出于使徒约翰,当时他的门徒和一些监督恳求他,他就说:让我们一同禁食三日,无论我们得着了甚么启示,都彼此述说。』当晚使徒之一的安德烈就得启示说,约翰应当以自己的名,将一切他心中的事都记录下来。…』教父Irenaeus则认为,约翰福音是约翰为了对抗智慧派Cerinthus的教训而着。ClementofAlexandria认为约翰福音是一本属灵的福音书(spiritualGospel),作为其他三部以介绍耶稣外在事迹为主之福音书的补充。其实,就着约翰福音的内容来说,ClementofAlexandria的判断似乎较Eusebius更为准确中肯。约翰福音乃是一本生命的福音,见证耶稣基督是神救主,来作生命。

[49]就着对观福音书的内容来说,似乎很容易让人无法辨别主在地上的职事约有多久,然而约翰福音中刻意记载三次(一有说四次)逾越节,指明主在地上的职事至少有三年之久。因此,严格来说,对观福音书并没有如Eusebius所言在其引言中说到基督在地上的职事只有一年多,这是Eusebius的误会。但约翰福音对主在地上职事纪年的补充,确实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50]Eusebius也同意约翰福音是以其属灵的价值,作为其他三本对观福音书的补充。

[51]在初期教会,约翰一书的权威一直被视为与四福音同等,甚至在有些二世纪初期教父的着作中,如Polycarp、Papias等人,只引用约壹而无约翰福音。二世纪以后,约翰福音才渐渐与约壹受到同样的重视,MuratorianFragment是首次肯定约壹权威者。

[52]MuratorianFragment明白的将这两卷书视为约翰所着,约贰首次被引用于Irenaeus的着作中,ClementofAlexandria在引用约壹时,曾隐约说到他知道约翰另有其他书信。其他教父较少引用约贰和约参的原因,可能也与它们篇幅太短有关。总之,Eusebius当时仍认为,约贰及约参是否为正典尚有争议。他的恩师Origen就认为这两卷书可能并非约翰所着,Jerome也认为这两封书信是一位名为John的长老所着。因此,Eusebius依照当时左右不一的看法,将约贰及约参列为Antilegomena,就是有争议的着作。即便如此,后来的学者仍然认为,就着内容和风格来说,约贰和约参应与约壹同为一个作着所出,就是使徒约翰。

[53]启示录其实是新约中最受肯定为权威正典的书信之一。Papias、JustinMartyr已经引用此书并认定其作者就是使徒约翰,初期教会的教父当中,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余皆认为此书出于约翰。当AlexandrianSchool兴起时,DionysiusofAlexandria开始批评启示录。Dionysius本身并不否认启示录的内容是属灵的启示,也不否认其作者是出于约翰,但他认为其内容过于物质化,又是属于旧约先知书文体,不应列入新约正典。不过,这种论点显然只是专精灵然解之AlexandrianSchool的片面看法,并且文体是否为豫言性质,与其是否该列为新约正典并无直接关连。由下一章的内容来看,Eusebius显然也受DionysiusofAlexandria的影响,有意将之列为Antilegomena之林,但是因着许多其他教父对启示录的正面看法,他才对自己的立场略为保留。

第二十五章公认的着作与具争议之着作[54]——

1

我们现在要将先前提及被列为新约圣经的各卷书,作个整理。《四福音书》必定列为首位,接着是《使徒行传》,

2

再来则是《保罗书信》,《约翰壹书》及《彼得前书》。若是合适,约翰的《启示录》应该接着,不过我们会在适当之时,列出不同看法。

3

以上便是众所公认的着作。至于所谓的《雅各书》和《犹大书》,虽有许多人知道或承认,却仍有争议。《彼得后书》以及《约翰二书》《约翰三书》也是一样,究竟是使徒所写,亦或只是同名之人所作?

4

这些争议作品中,还必须列入这几本:《保罗行传》(TheActsofPaul),《牧羊人书》(ShepherdofHermas)以及《彼得启示录》(TheRevelationofPeter)。另外还有《巴拿巴书》(TheEpistleofBarnabas)[55]和《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orTheTeachingsoftheTwelveApostles)[56]。此外,前面提过,有人认为约翰的《启示录》是伪作,但也有人将之列入权威中。

5

有些人也把《希伯来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theHebrews)[57]列入权威,使接受基督的希伯来人特别喜乐。

6

这些就是有争议的部分。我们已经加以分类,好区分鉴定过的真作,和那些虽然大多数教会作者承认它们,却仍有争议、尚未列入正典之着作。我们必须会分辨这两类的书,以及异端假冒使徒之名的伪作,像是《彼得福音》(TheGospelofPeter)、《多马福音》(TheGospelofThomas)[58]、《马提亚福音》(TheGospelofMatthias)[59]等作品,或是伪造安得烈、约翰及其他人的《行传》[60]。这些作品从未在上述任何作者的着作中提及。

7

当然,伪造的风格和使徒的写作风格大大不同,他们提出的观点与目的也背离了健全的正统教训,显明是异端的捏造。此类作品不但该列为伪作,我们更该拒绝这种全然荒谬不虔之作。现在我们再接续述说历史——

[54]Eusebius将本章中所列的着作分为两类:非正典类—包括伪造的(spurious,thonoi)和异端性的,以及正典类—包括公认的(acknowledged,homologoumena)与有争议的(disputed,antilegomena)。有时,Eusebius也会将伪造的书信列为有争议的书信当中。Eusebius分别antilegomena和thonoi的原则乃是:antilegomena虽然有争议,但其趋势是越来越走向homologoumena的正典,至于thonoi则是那些有争议的书当中,越来越不被视为正典的。这也就是为甚么Eusebius在面对前所未有对启示录的质疑时,将之列为thonoi的原因。换言之,homologoumena和antilegomena都是属于正典且正统;但thonoi是非正典的正统着作。

[55]《巴拿巴书》的作者不明,虽然从ClementofAlexandria到Origen、Jerome时代都有教父引用,但他们也并没有将之列为正典,主要的原因是无法确定此书的作者有任何使徒的渊源性(apostolicorigin)。

[56]这一部有十六章内容的书卷,是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时,才正式因考古学家的发现而出土。这卷书可分为两部分,前六章是一段具有浓厚犹太道德色彩的独立段落,名为《两条路》(TwoWays);后半段才是《十二使徒遗训》的本身。根据考证,《两条路》应是早在第一世纪末就已存在,并在二世纪初时与当时教会中的《十二使徒遗训》组成为一卷书。这本书虽然以『十二使徒』为名,也据说流通甚广,在初期教会中常有诵读,不过却少有教父引用。Eusebius将之列入thonoi,其原因可能也是在此。

[57]这部书如今仅存残卷,由其内容分析,与其他四福音书并无直接关联,但也有人认为四福音书可能由此卷书得知一些资料,不过都属臆测。虽有许多教父曾熟知并引用此书内容,不过无人将其权威置于四福音之上。

[58]这是一部约着于二世纪、带有智慧派风格的伪作,其中绝大多数是捏造的故事和异端的教训。虽有些教父如Origen等曾引用之,不过这部书被公认既不属于正典,也不属于有争议的书卷。

[59]已失传,其中很强调道德和禁欲主义,曾为Jerome及Origen引用,不过与新约的教训不合。

[60]皆为智慧派作品。

第二十六章骗子门安德(Menander)——

1

门安德继承了行邪术的西门。他就像魔鬼的工具,而且不输西门。门安德也是撒玛利亚人,他冒名行骗的技俩,比起自己的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施起邪术来更是嚣张狂妄。他宣称自己是救主,从不可见的世界受差遣,来此拯救世人。

2

他还教导说,无人可以得胜,即使是构成诸天的天使也不能,除非先学习他的邪术,然后受他的浸。合格的人将得到永远的生命,长生不老,永远保持现状。爱任纽可以证实此事。

3

游斯丁(Justin)提到行邪术的西门时,这么叙述:「我们知道门安德是住在Gaparattaea村的撒玛利亚人。他跟随行邪术的西门,受魔鬼驱使来到安提阿,用邪术迷惑众人。他使跟随者相信自己永远不死,现在他的跟随者也玩起同样的把戏。」

4

这的确是魔鬼的诡计,骗子打着基督徒的名号,以邪术毁谤信仰的奥秘,并用这些技俩使教会中灵魂永存,以及死人复活的教训**为二。视骗子为救主的人,已从坚定的盼望中堕落。

第二十七章以便尼派(Ebionites)[61]的异端——

1

邪灵无法动摇一些圣徒对基督的爱,却能在别的方面影响他们,使其目的得逞。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以便尼派[62],他们对基督怀有低贱的看法。

2

他们认为祂不过是个平凡人,因着卓越的美德而得称义,并且祂是由童女马利亚自然生产而来的。对他们来说,单单信入基督并过相称的生活,不足以拯救他们,还需要遵守律法。

3

其他以便尼派的人并无前者的荒谬看法。他们不否认主是马利亚从圣灵所怀的,却同样不承认祂的先存性(preexistence)。虽然祂是神,是道也是智慧,他们仍然背离信仰,和前者一样热衷于遵守律例。

4

一方面,他们认为该拒绝所有的使徒书信,因为其中说到基督背叛了律法;另一方面,他们只读《希伯来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theHebrews),认为其他书信没什么价值。

5

他们守安息日以及其他的犹太律法,和犹太人一样;但同时他们却又赞美主的日子,就像我们记念主的复活。

6

因此,人称他们为「以便尼派」(Ebionites),以显示他们才识的贫穷,因为希伯来人称穷人为「以便尼」——

[61]以便尼派原本不是异端,而是严格遵守旧约律法的基督徒,因此他们的教训与外邦人的教会有显着的差异。初期教会因着有许多犹太基督徒,因此以便尼派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困扰;随后当使徒保罗看见启示,强调新约有别于旧约,并有越来越多外邦教会兴起,以便尼派的旧约背景变得越来越不合新约时代教会的教训。Eusebius显然讲到两类Ebionites,其一是以强调行律法为主,并没有基督论上的偏差;另一类则不仅强调遵行律法,还否认基督的神性和神圣的出生,后者才是真正的异端。照着初期教会的历史来看,这些犹太化的基督徒早期便被称为拿撒勒派(Nazarenes,徒二四5),自Irenaeus之后来才被称为以便尼派。

[62]由希伯来文原文来看,以便尼这字意为贫穷。以便尼派这辞最早出现在Irenaeus的着作中。Origen是头一位清楚定义这教派来源的教父,不过Origen认为这字是指他们对基督的领悟太贫穷。有些教父如Tertullian和Hippolytus等则认为Ebionites是起于一位名为Ebion的犹太基督徒,不过这项传言并无法得到证实。这些Ebionites的名字应是当时犹太人对犹太基督徒的谑称,或者是嘲笑他们物质上的贫穷,或者是指明他们因实行凡物公用而灵里贫穷。无论如何,至终这辞成为基督徒对犹太基督徒的称呼;而当他们中间产生基督论的异端时,这名称就成了这异端的代名辞。

第二十八章异端之首塞林则(Cerinthus)[63]——

1

大约此时,出现了另一个异端领袖塞林则(Cerinthus)。我们从Caius所着的《抗辩文》(TheDisputation)节录出关于塞林则的部分,其内容如下:

2

「塞林则谎称自己拥有一位伟大使徒所写的启示,并拥有天使向他展示的奇物。塞林则还宣称在复活后,地上将有一个基督的国,那时住在耶路撒冷的人会落入欲望和享乐当中。此人敌对圣经,蒙骗世人,还说会有为时一千年的婚筵[64]。」

3

狄尼修(Dionysius)在我们的时期担任亚历山卓的监督,他在《论应许》(OnPromises)卷二,谈到了一些古老的记载,也提到了这个人:

4

「塞林则,那个异端的创始人,很可能在其伪作上冒用约翰之名。

5

他的教训,有一条就是基督会有一个属地王国。塞林则沉溺于酒色肉欲,他推测这个属地王国是由他所需的欲望如吃喝嫁娶等事,以及庆典、牺牲和宰杀祭物等方式所组成。他认为如此他就能有更多的感官享乐。」

6

以上就是狄尼修的描述。爱任纽在他《驳异端》卷一里,补充了塞林则更不易察觉的错误教训,并在卷三写下一段故事,是从坡旅甲(Polycarp)听来的。他说,有一次约翰正要进澡堂沐浴,一得知塞林则也在其中,便立即跳出来匆匆离去。他不能忍受和塞林则同在一个屋檐底下,也劝其他人照样行。他说:「赶快离开!免得澡堂倒塌,因为真理的仇敌塞林则正在里面。」[65]——

[63]最早关于Cerinthus的记载出现在Irenaeus的AgainstHeresies。据说他是活在第一世纪,对犹太教相当熟悉,并深受埃及智慧派教育的人,相信世界并非由神所造,而是出自神之外的另一能力。他否认耶稣神圣的出生,认为耶稣只是约瑟和马利亚所生,在受浸时基督才从天降到耶稣身上;当耶稣要被钉死之前,基督就离耶稣而去。因此Cerinthus的说法可以视为智慧派创造论与以便尼派基督论的混合品。

[64]Caius在此指明Cerinthus错用启示录中关于千年国的豫言,将千年国赋予物质化并情欲化的印象。

[65]这一传说曾出现在Irenaeus、Eusebius、Epiphanius(只不过主角改为Ebion)的文章中,但以传说的可能性较大。不过,这也指明Cerinthus的确与使徒约翰身处同一时代。

第二十九章尼哥拉(Nicolaus)和他的派系——

1

一个名为尼哥拉党[66]的异端于这时出现,并存在了一段时间,约翰在启示录里并有说到。他们说尼哥拉是创始人。尼哥拉和司提反同被使徒任命为执事,去服事贫穷的人。亚历山卓的革利免在《杂记》(Stromata)卷三中提到他:

2

「尼哥拉有位美丽的妻子。主升天以后,尼哥拉因着妒忌而被使徒责备。于是他指使妻子进到使徒中间,并允许人娶她。这和他自己所说的一致:『每个人都应该虐待(abuse)肉体』。而那些接受他异端教训的人,仿效这个事例,遵照他的说法,恣意**、不感羞耻。」

3

然而经过我的考证,尼哥拉只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他的女儿也始终保持着童贞,儿子也同样纯洁。如果真是如此,尼哥拉将他所深爱的妻子带进使徒中间,该算是否绝自己的情欲。因此,「我们应该虐待肉体」的说法,其实是克制自己追求享乐。我不认为尼哥拉会如主所说的,想要事奉两个主人—肉体与主。

4

确实,他们说马提亚也教导要与肉体争战并虐待肉体,不给私欲留任何地步,并以信仰与知识坚固我们的魂。」关于那些试图破坏真z,又速速灭亡的人,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

[66]即启二6,15中所说的尼哥拉党。教父Irenaeus、Hippotytus、Epiphanius、Eusebius等人认为,启示录中所说的尼哥拉党,系行传六章五节中七位服事者之一的尼哥拉所创立。不过这很可能仅是同名之累所造成。『尼哥拉』原文由『征服或胜过』以及『平民,俗民,非专行人』二字所组成。所以尼哥拉意即征服平民,胜过非专行人。尼哥拉党必定是指一班认为自己高过一般信徒的人。无疑的,这就是以后天主教和更正教所遵循并建立的宗教阶级制度。在初期教会的末了,甚至在第一世纪,尼哥拉党就介入成为居间阶级,这类居间阶级形成一种为罗马天主教所采用,又为更正教所保留的制度。启示录明白的说,尼哥拉党是主所恨恶的。在教会历史中,无法考证徒六5的尼哥拉是否就是尼哥拉党的创始人。

第三十章已婚的使徒——

1

我们刚才引述过的革利免,在之后又作论到以下的事:关于拒绝婚姻的使徒,以及已婚使徒的情形:「这些人甚至拒绝使徒!因为彼得和腓力都有孩子,腓力嫁了女儿[67],保罗在一封书信中也不避讳提到他自己的妻子[68]。只是为了好好尽职,他并未带着她四处往来。」

2

提过这些以后,我们还要以革利免在《杂记》卷七里的一段记载作为补充:「他们说,蒙福的彼得看到妻子被带走处决时,为她感到欣慰,因她将蒙召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了鼓励安慰她,彼得向她喊说:『切莫忘了主!』」这就是蒙福之人的婚姻,也是他们向最亲密之人的完全情感。我在这个适当的时机,将这些事都作了以上的描述——

[67]Clement可能是误将传福音者腓力当作使徒腓力。假设他是说到传福音者腓力,行传九章中传福音者腓力有四个女儿,都是**,也都是说豫言的。而在下一章(EcclesiasticalHistoryIII,XXXI)中,Polycrates说到腓力至少有两位女儿终身都是**,因此Clement说腓力嫁女儿,可能是指腓力另两位女儿。若是Clement所讲的是使徒腓力,则可能使徒腓力与传福音者腓力都有守童身的女儿。但是到底Clement所指孝怳O为何人,并无法确定。若是再加上Porclus的说法,我们虽然可以合理的怀疑使徒腓力也有四个守童身并作先知的女儿,但更可能事实的应该是这些教父都将传福音者腓力误作使徒腓力。初期教会的教父,常有将两个腓力混为一谈者,Eusebius就是一例。

[68]Clement是教父当中惟一一位说到保罗有妻子者,这是一项明显的错误。林前九5及腓四3都无法证明保罗曾经结婚,而林前七8则是证明保罗不婚的直接证据。

第三十一章约翰和腓力之死——

1

我们已叙述过保罗和腓力之死的时间、经过与安葬之处。

2

也多少提过约翰离世之时,至于他的埋葬地点,则记载于以弗所监督Polycrates给罗马监督Victor的信里。信里提到约翰、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儿:

3

「在亚西亚,发光的圣徒已经沉睡,但在主显现的末日会再复活。那时主要从天带着荣耀而来,再次聚集圣徒。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和他两位年老守童身的女儿,在希拉波立沉睡。腓力另一位活在灵中的女儿,则葬在以弗所。

4

其次,约翰这位殉道者、导师、配带圣牌的祭司,也于以弗所安息在主怀里。」关于他们的死,这些记载已经足够。在Proclus与稍早所提之Caius的对话录里,有对抗的辩驳,也有与我们对腓力和其女儿之死的相符描述:「之后,亚西亚希拉波立有四位女申言者,就是腓力的女儿。她们和父亲都葬在那里。」这就是他的描述。

5

路加在《使徒行传》里提到腓力的女儿。她们留在犹大的该撒利亚,得着豫言的恩赐,内容如下:「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者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他有四个女儿,都是童女,是说豫言的。」(徒二一8-9)

6

我们已提过关于使徒及其时代的事,也描述了他们所留下的圣书,和多数教会公开使用具有争议之着作,甚至还提到那些全然伪造、远离使徒正确教训的作品。现在让我们按着次序,继续述说历史。

第三十二章耶路撒冷监督西面的殉道——

1

据说尼罗和多米田死后,图拉真为了平定一场民间暴动,在各城展开逼迫。就我们所知,耶路撒冷的第二位监督西面,便在此时殉道。

2

我们经常引述的Hegesippus也证实此事。在说到异端时,他提起西面,说他的确在此时因其基督徒的身分受到指控,并遭严刑拷打数天之久,使得法官和他高层的随从大感惊讶。西面的遭遇和主一样:被钉十架,结束生命。

3

记录此事的人这样说:「革罗罢(Cleophas)之子西面被指控为异端,是基督他是大卫的子孙、是一位基督徒。于是西面在图拉真(Trajan)统治之时,省长Atticus任内,以一百二十岁之高龄殉道。」[69]

4

该名作者还提到:执政者在犹太人中搜查大卫的子孙。不过指控别人的也遭同样监禁,彷佛他们也是大卫的家室。根据西面的年龄,以及福音书曾提到马利亚是革罗罢(Cleophas)的妻子[70],再加上西面又是革罗罢之子,或许我们可以合理的断言:西面是主言行的见证人之一。

5

这位史学家说,主的兄弟犹大的后代,表白了对主的信仰,并对多米田作见证。他们活到图拉真(Trajan)之朝。他说:

6

「有人以殉道来带领教会,甚至主的亲属也在其中。后来教会一片和平,他们依旧如此,直到主的亲属,革罗罢(Cleophas)之子西面于图拉真之朝、Atticus掌政时,因基督徒的身分遭指控为异端。西面受尽折磨而死,他的坚毅使所有的人,甚至执政官自己,都惊讶不已。想不到这样一位一百二十岁的长者,竟能忍受如此酷刑。最后,西面被钉死于十字架。」

7

这个时期,教会依然保持纯净,像一贞洁的童女。那时若有人打算偏离福音健全的教训,只敢躲入黑暗的角落中。

8

只是当使徒逐渐逝去,当初听见他们智慧言语的人也渐渐过去,骗子与假教师开始狼狈为奸,兴起不虔、迷惑众人。随着使徒的消去,这些人变得无耻,开始宣扬错谬的教训,敌对福音的真理。以上就是Hegesippus的叙述。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述说历史——

[69]根据Eusebius的年代志Chronology,西面约死于主后一○六年左右。

[70]约十九25

第三十三章图拉真(Trajan)禁止逮捕基督徒——

1

很多地方大肆逼迫信仰,其中一名杰出的官员PliniusSecundus被殉道者感动,因而替那些为信仰而死的民众请命[71]。他上奏皇帝,民众既无行恶,也没犯法,不过在旭日东升时,向着基督唱诗如同向着神唱。他们憎恨一切的**、杀人与犯罪,并且为人奉公守法。

2

获悉此事,图拉真(Trajan)便下令禁止逮捕基督徒,但是若他们公开表明身分,便得受罚。因此,虽说极端残酷的逼迫已减少,但有心人还是能找到藉口来陷害我们;有时是人民,有时是不同地方的统治者,他们会陷害我们。就算没有明显的逼迫,还是有各省的逼迫,许多忠信者因而遭受各样的殉道。

3

我们题过特土良以拉丁文写了《护教文》(Apology),现在我们将部分摘录翻译如下:他说:「确实,我们知道反对我们的调查行为已被禁止:省长PliniusSecyndus定罪了一些基督徒,剥夺他们的尊严,却为他们的庞大人数感到困惑,怀疑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他向皇帝图拉真(Trajan)陈述了事实,说除了有人不愿牺牲以外,他们中间找不着任何的罪。他还说,**们在旭日东升之时,向着基督唱诗如同向着神唱。为了维持纪律,他们禁止一切**、谋杀、诈欺、行骗和其他的罪。获悉此事后,图拉真回覆道,此后不准再调查基督徒,但若是他们表明身分,便得受罚。」以上就是事情的始末——

[71]此人在教会历史上又被称为PlinytheYounger,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与成就,在政治上又是罗马皇帝Trajan的密友。Eusebius在此段落中所提及的内容,系出自Pliny于初任Bithynia省长时的上奏,当时约在主后一一○至一一一年。这篇奏文ChristiansinBithynia是一篇纯粹在外邦执政者眼光下初期教会的光景,因此显得格外写实并珍贵。文中对于初期教会的信仰、实行、见证、美德,以及Pliny对逼迫政策所感到的不解等,都有相当坦率的描述。而Trajan的回覆TrajantoPliny(又被称为Trajan’sPolicytowardsChristians),可以看出Trajan一面认同有德行的基督徒不应受到不公义的对待,但另一面Trajan又肯定Pliny斩杀那些坚称自己是基督徒,不拜偶像的人;他又明令只要有人否认自己是基督徒,又在公众面前拜偶像,就可以勾销所有之前所犯的错。因此在ChristianinBithynia及Trajan’spolicytowardsChristians两篇文章中,初期教会的见证与罗马政权的逼迫,被描绘的历历在目。(参H.Bettensoned.,DocumentsoftheChristianChurch,2ndedition,pp.3-4)

第三十四章罗马教会的第四位监督─Euarestus——

1

图拉真(Trajan)三年,罗马监督革利免在传讲神圣话语九年后离世,指定由Euarestus接续其监督职分。

第三十五章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三位监督─犹士都(Justus)——

1

西面过世后,一个名为犹士都的犹太人接续其耶路撒冷教会的监督职分。当初有许多奉行割礼的犹太人转而信仰基督,犹士都就是其中一位。

第三十六章以革那提(Ignatius)[72]及其书信——

1

当时,使徒的亲密门徒坡旅甲(Polycarp)活跃于亚西亚一带,他从主的见证人及奴仆手中,领受了士每拿的监督职分。

2

而在此时,帕皮亚斯(Papias)[73]因担任希拉波立教会的监督而闻名。他擅于学习,又熟知圣经。以革那提接续彼得在安提阿的职分后,成了该城的第二位监督。他因此为人熟知,甚至直到今日。

3

按着记载,以革那提因着为基督做见证,由叙利亚被押往罗马,成了野兽的食物。

4

以革那提被押往罗马,行经亚西亚时,他的教诲与劝诫加强他所停留之处的教会。以革那提特别劝诫他们,要加倍防范当时出现遍及各处的异端。他劝诫众人,要紧紧跟随使徒的传统,最安全可靠的方法,就是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成为一个确定的形式。

5

因此,当以革那提来到坡旅甲所在的士每拿时,他写了一封信给以弗所教会,信里提到教会的牧人欧尼西母;又写了一封信给位于Meander的Magnesia教会,信中提到监督Damas;另一封给Trallians教会的信,则提到当时的监督Polybius。

6

除了这些,还有给罗马教会的信。信里的一段劝诫中,以革那提殷殷期盼众圣徒,不要因害怕殉道而令他失望。信中有些内容值得我们简要摘录。他是这样写的:

7

「从叙利亚到罗马,无论海上陆地,不分昼夜,我一直与猛兽争战。我被绑在十只豹中间,就是军中一个班的数量。我在这些不义中学习节制,却也不因此得称义。

8

愿我从虎视眈眈的野兽得益,我也祷告,巴不得野兽能尽快发觉我。我甚至诱使牠们吞掉我,而不要不敢碰我。要是野兽不愿,我会强迫牠们。

9

原谅我,我知道殉道是如何有益。现在我才真正成为一位门徒,除了得着基督,没有什么─无论有形或无形─能激起我的雄心。不论火烧、被钉、野兽吞吃、骨头撕裂,四肢打断,甚至体无完肤,只要能得着基督耶稣,就让魔鬼折磨我、攻击我吧!」

10

这就是以革那提从上述城市写给各处教会的信。离开士每拿以后,以革那提在特罗亚写信劝诫腓立比教会,特别是对那里的监督坡旅甲。他熟知坡旅甲是一个有使徒职分的人,因此他将安提阿的群羊,托付给这位良善忠信的牧人,要求他殷勤的监督教会。

11

他写信给士每拿,用以下的话提到基督,但我不知他是从何得知这段话:「我知道并相信祂在复活之后仍有形有体。祂到彼得和其同伴那里,对他们说:『过来,摸我,来看我并不是个无形体的灵。』他们立刻摸了祂,并且信祂。」[74]

12

爱任纽也知道以革那提的殉道,并且还提到他的书信:「一位和我们同信仰的人被交给野兽。此人说:『我是神的麦粒,却被野兽之齿磨碎,如此我就被显为是神纯净的饼。』」

13

坡旅甲在给腓立比人的信中提及这些书信,内容如下:「我劝你们务要顺从,并操练你们对所见之事的忍耐,无论是对以革那提、鲁孚和Zosimus的殉道,或是对你们同国之民、保罗和其余使徒所受的苦难。他们相信这一切并非白白临到,而是来自信仰与公义。他们相信自己会往主所命定之处,因他们乃是为主受苦。这些人不爱现今的世界,他们爱的,乃是那位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

14

他又接着写:「以革那提和你也都给我回了信。若有机会,不管是我,或我差遣的人,必使任何一位前往叙利亚的人带着你们的信前去。

15

因你要求,我已将以革那提的来信附于此信中,送去你们那里。你们必能从中大大得益,因为信中包含信心、耐心和所有关于主的教导。」以上是关于以革那提的事。之后Heros接续了他在安提阿的监督职分——

[72]在教会历史上,Ignatius是以殉道着称。在被定罪并殉道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没没无闻的人,没有任何其他文献能使我们得知Ignatius在被定死罪之前的生平。他曾任安提阿教会的监督,在被判死刑并解往罗马的途中,写下着名的七封书信。在Smyrna他写了TotheEphesians、TotheMagnesians、TotheTrallians及TotheRomans;到了Traos时他又写了TothePhiladelphians、TotheSmyrneans以及ToPolycarp三封书信(Ignatius曾在Smyrna见过Polycarp)。在他的书信中,有三项影响后来罗马天主教的重要因素:高于长老的监督权柄、殉道的勇气及荣耀、以及痛恨异端和**。

[73]历史上少有关于Papias的资料,Irenaeus告诉我们,他是Polycarp的同伴,也曾听过使徒约翰讲道。

[74]比较路加二四39

第三十七章那时尚存的传福音者——

1

据说当时兴盛的圣徒中,Quadratus以其豫言恩赐闻名。有些人在使徒的传承中为首,也因而闻名。这些圣徒在先前使徒立基之处建立教会,扩展了传福音的凭藉,将救恩与诸天之国的种子传遍世界。

2

那时,大多的门徒热切爱慕神圣的话语,实行主的诫命,赒济穷人。之后他们离开故土,传福音给未曾听闻此信仰的人,怀着雄心大志宣扬基督,并四处分送神圣的福音书。

3

他们在异地立下信仰的根基,完成他们的使命。之后,便指派其他人作群羊的牧人,照顾新近引进的人,然后靠着神的恩典及帮助,继续前往其他国家。圣灵也藉着他们行神迹奇事,以致人初闻福音,便全心接受宇宙造物者的真道。

4

我们无法估计,各地教会有多少人接续使徒,成为牧人与传福音者,我们只能从尚存的记载中,将那些把使徒教训传给我们之人的名字,合式的记录下来。

第三十八章革利免的书信和那些冒名之作——

1

我们可列举以革那提在前述书信中的观点,以及革利免以罗马教会之名写给哥林多教会而广为人知的那封信。在引述《希伯来书》的观点后,以革那提清楚表示此书绝非后来的作品。

2

这本书应该能与使徒其余的作品并列。由于保罗用本国语言向希伯来人传讲,有些人说是路加,也有人说是革利免翻译了《希伯来书》。

3

后者比较接近事实,因为《革利免书》和《希伯来书》写作风格相同,而且这两部作品的观点也差不多。

4

我们也该看看另一篇被认为是革利免写的书信,但我们并不确定这篇是否如前一篇那样被确证,或为古人所用。

5

还有一些据说也是他的作品,内容多而冗长。不久前,人们出版了那些书信里含有彼得和Apion对话的段落。然而,初期教会的记载却找不到相关的只字片语,因为这些书信并未保有使徒正统的印H。相较之下,被考证为革利免真迹的那卷书信却有很多的佐证。关于革利免和坡旅甲的作品说的差不多了。

第三十九章帕皮亚斯(Papias)的作品——

1

据说帕皮亚斯有五本名为《主说话的释义》(InterpretationofOurLord’sDeclarations)的作品。爱任纽说这是帕皮亚斯唯一的作品,他说:「这些是帕皮亚斯的见证,他是约翰的旁听者,初期作者坡旅甲的同伴。帕皮亚斯在卷四里,提到了他们。此书共分五卷。」

2

以上是爱任纽的叙述。但在帕皮亚斯的序言里,并没有任何声明说他是神圣使徒的旁听者或见证人。他只告诉我们,他从密友那里领受了信仰的教训:

3

「为了你们的利益,我不后悔加进我个人的所见所闻。无论何时,当我从长者听到甚么,我都详加考察,记在脑中,如数家珍,并且纪录下来,以便能用这些见证进一步确认真理。我不像其他人,喜欢听别人说许多事。我喜爱听人教导真理,而非教导外邦的诫命,我喜爱听从主而来、有益信仰并源于真理的教训。

4

我若是碰到任一位跟随过长者的人,我必会好好询问长者的宣言:安得烈、彼得或者腓力说过甚么,多马、雅各、约翰、马太或是任何主的门徒说过甚么,Aristion和主的门徒,传道人约翰又说了些甚么。因为我相信存活之人所说的,总比书里的记载更有益。」

5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约翰这个名字被提到两次。第一次和彼得、雅各、马太以及其他使徒一起提到,明显是指着传福音者约翰。另一次,他把「约翰」和其他不在使徒之列的人摆在一起,名列Aristion之后。帕皮亚斯用「长老」(presbyter)这个辞把这两个名字清楚地加以区分。

6

所以这足以证明亚西亚有两个同名的约翰,以弗所也有两座约翰的坟,直到今天他们也同样被称为约翰。这点需要特别说明。若这两人非同一位,第二个约翰应该看过使徒约翰所写的启示录。

7

帕皮亚斯宣称自己由陪伴使徒的人那得到使徒的宣言,他也说自己是Aristion及长老约翰的旁听者。他经常提到他们,也在书里描写他们。

8

我相信举这些事例并非无用。帕皮亚斯加进其他美妙的事迹,与其他的记载并列,也是相当重要的。

9

先前已提过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儿待在希拉波立的事。现在我们来看帕皮亚斯如何到他们那里,并从腓力的女儿身上听见一个奇妙的故事。他记录那时发生了一件复活的事。另一件奇妙的事是关于犹士都,又名巴撒巴。他喝下一瓶剧毒,但因着主的恩典,犹士都竟然毫发无伤。

10

这位犹士都曾出现在《使徒行传》,和使徒马太一起。使徒摇签,要找出接替叛徒犹大的弟兄:「于是他们推举两个人,就是那称为巴撒巴,又名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就祷告说…。」(徒一23~24〉

11

帕皮亚斯也记下了他耳闻之事,像是关于主和其教训的奇异故事,以及一些不太可信的事。

12

他说复活后会有个千年国,基督将会现身统治这地。这似乎是从使徒的描述中想像而来,而非照着他们发表中所意涵的[75]。

13

从他的描述中可清楚看出他在领会上极为有限。然而他却使得大多数教会作者,像是爱任纽或其他采用同样观点的人,抱持相近的见解。

14

帕皮亚斯也在作品中放进了Aristion描述主的部分,以及长老约翰的记载。对那些想知道他们事迹的人,我们应该加入他描述马可的部分:

15

「长老约翰还说,马可是彼得的翻译者。马可相当准确地写下他所记录了一切。只是他并非照着主的言行次序来记载,因为他未曾跟随过主或亲耳听见甚么,而是像先前所说,他陪伴着彼得,彼得教导他乃是出于必要,但并非是教导主所谈论的历史。为甚么马可在记录事情上从未出错,因为他十分留意每件事,不漏掉任何听到的事,也不谬言任何一点。」这些就是帕皮亚斯论到马可的话[76]。

16

但关于马太,他是这么说的:「当时马太用希伯来文写下主的说话,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的将其翻译出来。」[77]这同一位作者也同样使用了约翰一书及彼得着作中的见证。然后他也题到另一个在《希伯来福音》中一个女人的故事,这女人在主面前被控以许多罪名。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以外,我们觉得这些事也是必须注意的——

[75]Eusebius所指乃是千年国思想,就是在最终的审判以前,基督要来到地上作王一千年。这是初期教会广为接受的重要信仰。犹太人也有千年国主义,只不过他们认为那是弥赛亚第一次来临时的事;不同于基督徒认为千年国与基督再来有关。支持这项真理的主要经文乃是启二十1~6。因着在初期教会中有某些犹太教人士及智慧派人士将千年国物质化与肉欲化,因此有些教父如DionysiusofAlexandria、Eusebius等皆因此反对此项真理,甚至连带否定启示录的权威。不过整体而言,初期教会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教父皆持千年国思想。尼西亚会议以前,巴拿巴书的作者、Papias、JustinMartyr、Irenaeus及Tertullian等人都支持千年国思想;只有DionysiuofAlexandria、Origen、Eusebius等人持反对态度。但到了康士坦丁堡会议之后,非千年国主义者渐占优势,西方教父奥古斯丁更是将千年国主义打成异端,并认为千年国就是基督复活以后在天上作王掌权。后来,非千年国主义就在西方神学世界中取得稳固的地位。尽管如此,历代仍有许多团体忠信持守合乎圣经的千年国的真理,直到如今。

[76]将彼得连于马可福音,Papias是教会历史上的头一人。

[77]在Papias的时代,已经有希腊文的马太福音流传于众教会之间。因此,Papias在此所指,可能是Matthew另外用希伯来文所记载之主的说话。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致于影响马太福音的权威与价值。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卷三—— 第一章使徒传扬基督之处 第二章罗马教会的首位监督 第三章使徒们的书信 第四章使徒的首批传承者 第五章基督升天后,犹太人所受的最后围攻 第六章饥荒打击犹太人 第七章关于基督的豫言 第八章战争前兆 第九章约瑟夫和他的作品 第十章约瑟夫论述圣经 第十一章西面〈Simeon〉接续雅各治理耶路撒冷教会。 第十二章维斯帕先(Vespasian)下令搜查大卫的后裔 第十三章罗马的第二位监督Anencletus 第十四章亚历山卓(Alexandria)的第二位监督Avilius 第十五章罗马的第三位监督─革利免(Clement) 第十六章革利免书 第十七章多米田逼迫基督徒 第十八章使徒约翰及启示录 第十九章多米田下令屠杀大卫的子孙 第二十章主的家人亲属 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卓城第三位监督Cerdon 第二十二章安提阿的第二位监督─以革那提 第二十三章使徒约翰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福音书的顺序 第二十五章公认的着作与具争议之着作 第二十六章骗子门安
德(Menander) 第二十七章以便尼派(Ebionites)的异端 第二十八章异端之首塞林则(Cerinthus) 第二十九章尼哥拉(Nicolaus)和他的派系 第三十章已婚的使徒 第三十一章约翰和腓力之死 第三十二章耶路撒冷监督西面的殉道 第三十三章图拉真(Trajan)禁止逮捕基督徒 第三十四章罗马教会的第四位监督─Euarestus 第三十五章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三位监督─犹士都(Justus) 第三十六章以革那提(Ignatius)及其书信 第三十七章那时尚存的传福音者 第三十八章革利免的书信和那些冒名之作 第三十九章帕皮亚斯(Papias)的作品 第一章使徒传扬基督之处—— 1 接着来看犹太人当时的情形:使徒与门徒四散。按着传统记载[1],多马来到帕提亚[2],安得烈[3]去了西古提[4],约翰则待在亚西亚,不久后,他死在以弗所。 2 彼得走遍了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庇推尼及亚西亚,传福音给四散的犹太人。最后他回到罗马,如其所求,倒钉十架而死[5]。 3
至于保罗,他从耶路撒冷出发,一路宣扬基督,直至以利哩古,至终遭尼罗逼迫,死于罗马。这段史实记载于俄利根(Origin)所写的《创世纪释经》第三卷—— [1]根据最古老的教会传统,使徒们后来分成三组:彼得、安德烈、马太和巴多罗买到黑海一带传道,多马、西面、德丢(Thaddeus)到了帕提亚,约翰和腓利前去小亚细亚。 [2]帕提亚在使徒时代是一个疆域由里海至波斯湾的独立国家,后来的教会传统认为多马的行踪甚至超过帕提亚而远达印度,并在该地殉道。 [3]有些教会的传统认为安德烈是西古提的使徒,因此俄国教会视安德烈为护卫圣人(patronsaint),有些教会传统认为他被钉死于希腊,其遗骸先被带至康士坦丁堡,再被迁至罗马,并在其教堂中陈列。不过这些传统都无法证实,彼此也有诸多冲突。 [4]位于里海与黑海以北的地区。 [5]Origen是初期教父中头一位题到彼得乃倒钉十架殉道者,比Origen稍早的教父Tertullian虽题过彼得的钉死,却未曾说到倒钉一事。 第二章罗马教会的首位监督—— 1 保罗与彼得殉道后,利奴(Linus)[6]成了罗马教会
的首位监督[7]。保罗曾在罗马捎了封信给提摩太,于书信结尾时,他提到利奴这位弟兄:「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和众弟兄,都问你安。」(提后四21)—— [6]Eusebius在这里说到在罗马教会继彼得和保罗后的头一位监督Linus,不过,在教会历史的考证上,此事一直有诸多争议。罗马天主教官方认为前几位罗马监督的顺序是:Linus、Clement、Cletus、Anacletus等。但有些神学家认为,初期教会当中皆是多人同任一处地方教会的长老或监督,根本没有单独监督担任惟一主教之事,因此谈论接班顺序实属无稽。此外,在教会历史的文献上,对Linus生平的记载几乎付之阙如。 [7]原文由『在上面』,与『观看者』所组成,因此是监督者。地方教会中的监督就是长老。(徒二十17,28。)这两个称呼指同样的人:长老,指成熟的人;监督,指长老的功用。第二世纪时,以革那提(Ignatius)教导,监督(主教)高过长老;这错误的教训带来罗马天主教中主教、总主教、枢机主教及教皇的宗教组织。这教训也就是教会体制中主教治会系统的根源。这阶级制度的发展,明显偏离炷{的教训与初期教会的实行。 第三
章使徒们的书信—— 1 综观彼得的着作,后代认为其《前书》系真实无伪[8]。在古教父的着作里,此书早被视为其真迹而引用。至于《彼得后书》,我们倒不那么肯定就是圣书[9]。不过对许多人来说,此书裨益良多,还可与其他经文一同参读。 2 至于其余所谓的彼得着作:《彼得行传》[10],《彼得福音书》[11]以及所谓的《彼得讲道集》[12]与《彼得启示录》[13],是否广泛的为人所接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古今并不曾有哪位教会作者,曾从其中引用其见证[14]。 3 在我继续叙述此历史时,我会照着使徒先后顺序来谨慎陈明,在各时期中教会作者所引用争议性之着作[15]的内容有哪些,及其他们对公认正典着作[16]与非此类着作的看法。 4 不过据我所知,所谓的彼得着作,只有一封书信是真的而被古教父承认。 5 保罗书信共十四封,个个广为人知,无庸置疑[17]。这些书信不该藏起来,就像有人因着争论希伯来书是否出自保罗[18],而束之高阁。我将在本书合式的地方,引证前人对此书的见地[19]。至于他的《保罗行传》[20],据我所知,尚有争议,无法列入无争议
的权威着作中。 6 保罗在罗马书末了提到使徒黑马(罗十六14),据说写了《牧羊人书》[21](TheShephard)。不过这有争议,因为牧人书并不列在公认权威之中。然而有些人认为此书不可或缺,特别是对刚入门的人。因此,我们知道此书已在教会中公开使用,并且照着记载,也得知一些最早期的作者曾用过此书。 7 这些帮助我们分辨圣经中哪些书有争议,哪些又是公认的着作—— [8]虽然在经文考证学上的重要文献MuratorianCanon中,并没有列入《彼得前书》,但大部份初期教会的教父如ClementofRome、Polycarp、Papias、Hermas等都曾引用此书。此外,Irenaeus、Tertullian、ClementofAlexandria等人也都确信彼得就是《彼得前书》的作者。Eusebius在此乃是接续传统,将此书列为公认的(homologoumena)使徒书信。 [9]Eusebius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他当时可得的存留文献中,《彼得后书》乃是一直到二世纪末的ClementofAlexandria才首次被引用,第三世纪的该撒利亚监督Fi
rmilian也曾引用。但Eusebius自己也曾指出,Origen、Hippolytus、Cyprian、Methodius等人都常引用《彼得后书》。到了主后三九三年的希玻大会(CouncilofHippo),教父们正式决定将此书列入正典。 [10]已失传,照Lipsius所述,此书内容具异教色采,因此大部分教父不采信其为彼得的着作。 [11]Eusebius、Origen及Jerome都否认此书为彼得所着之使徒书信。Serapion更指出此书虽没有否认其他福音书的真理,也没有与耶稣生平之记载相冲突,但是却有许多加油添醋的轶闻传言。此书已经失传。 [12]虽然有许多教父如ClementofAlexandria、Origen等人曾引用此书,但此书一直被列为伪造的书信,因此至终并没又被列为正典。此书亦已失传。 [13]初期教会对《彼得启示录》的接纳度颇高。在MuratorianCanon中,此书与约翰的《启示录》并列,ClementofAlexandria曾经在他的Hypotyposes中解释过此书(参Eusebius,EcclesiasticalHistory,
VI,14),第三世纪的北非教会也普遍接纳此书。但在Eusebius之后,此书渐渐被认为是伪造的书信,因此至终并未被大公教会列入正典。此书仅存少部份残卷。 [14]Eusebius此言可能是在资料不足的情形下所作的错误判断。以上的书信虽然其作者可议,但确曾有许多教父曾经引用其中内容。 [15]即antilegomena [16]即homologoumena [17]这是从二世纪初以来就毫无疑问的认知。 [18]ClementofAlexandria最早将《希伯来书》列为保罗的着作,Origen相信此书内容是保罗所传,Eusebius也接受亚力山大学派的看法,相信此书为保罗所写。西方教会得知此书的时间也相当早,至终西方教会接受东方教会的看法,认为此书为保罗所着。 [19]见第十四、二十及二十五章 [20]亦已失传。 [21]此书内容充满各类异象与表号,于二世纪中以后就在各教会间广为流传,也为许多教父所引用。不过都没有被视为正典的一部分。Origen认为此书虽有神的默示,却不应列为正典之林。MuratorianCanon曾说此书是罗马教会的黑
马所着(其兄弟Pius时任罗马监督139-145A.D.),因此应鼓励圣徒阅读,但不适公开与教会中诵读,亦不适将之列入正典的一部分。初期教会中虽有许多东、西方教父引用此书内容,但到了四世纪以后,就渐渐失去支持。 第四章使徒的首批传承者—— 1 从保罗的见证和路加在行传的见证中我们得知,保罗从耶路撒冷一路传扬福音直到以利哩古,四处建立教会(罗十五19,徒九~)。 2 彼得传扬基督教训─新约教训的地点,可从他的着作得知。另外刚才所提、列入正典的前书中,也可看出彼得向散布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及庇推尼的希伯来人说话(彼前一1)。 3 除了在保罗着作中所题及的,我们实在难以说明,那真实火热的跟随使徒们,并配得称为建立教会的人,到底有多少。 4 保罗确实有无数的同工,就如其所言,是在教会里一同当兵的。大多的同工都在他的书信中受到深深的纪念与推崇,留下不朽的见证。路加也在使徒行传里提到他的同伴,述说他们的行谊。 5 提摩太成为以弗所首位监督的事[22]也被路加记上一笔,如同提多当初被任命为克里特(Crete)首位监督[23
]那样。 6 路加[24],这位生于安提阿的医生,他的名字总和保罗摆在一块,也熟识其他使徒。他将得于使徒的医病恩赐记在两本受圣灵感动的着作中。其中一本是《路加福音》[25],他见证自己纪录了「那些从起初亲眼看见,又将这道供应我们的人」所告诉他的,并且也都详确考察了。另一本则是他所写的《使徒行传》[26],这本书不是他耳闻的,乃是他亲眼所见的。 7 有人说[27],每当保罗在他书信里说到「照着我的福音」(罗二16,十六25,提后二8)时,他乃是指着《路加福音》说的,就像题到自己特有的福音─样。 8 其余陪伴保罗的弟兄中,还有革勒士,保罗打发人到Gaul时,提起了他的名字。在提摩太后书,保罗还提了一位在罗马陪伴他的弟兄—利奴,就是前面所提,接续彼得成为罗马教会监督的那位。 9 革利免[28],罗马教会第三位监督,也由保罗证实他是那「一同当兵的」[29]。 10 此外,路加在行传中所提的亚?巴古人丢尼修,由另一位哥林多教会的长者、牧者丢尼修提名为雅典教会的首位监督[30]。 11 当我们继续讨论时,应该提起使徒传承的时间
与方式。接着让我们述说历史—— [22]此外,教会历史的传统还说到,提摩太在Domitian掌权时为主殉道,罗马天主教因此视之为圣人,还订定节日于每年一月二十四日纪念他。 [23]提后四章十节说到提多往挞马太去,但是教会历史上却传说他至终去了克里特岛,并在当地殉道。罗马天主教亦将之封圣,并订定节日于每年一月四日为纪念日。 [24]教会历史上对于医生路加的记载相当贫乏,行传中没有关于路加的记载,保罗书信中也只有三次题到路加(西四14,门24,提后四11)。他是保罗亲密的同工,甚至在保罗末次下监时也与保罗同在。Irenaeus是首位将他视为《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二书作者的教父,Eusebius及Jerome也同意这个看法。GregoryofNazianzen说路加最后在Achaia作工并为主殉道,Jerome题到他死后葬于Constantinople。 [25]《路加福音》不及《马太》和《马可》来得早,但其权威与公认性一直没有引起任何的质疑与争议。二世纪初的JustinMartyr就常引用此书,Macion也将之列为他自己编着的经典,Irenaeus及Murat
orianCanon都认为此书为路加所着。 [26]二世纪结束以前,Justin和Tatian已有引用《行传》的记载。Irenaeus及MuratorianCanon是最早认为《行传》为路加所着者,这项认定历来一向没有任何争议。 [27]这可能是当时普遍为人所相信的传统。Origen及Jerome都持此观,在Eusebius以前的Irenaeus、Tertullian、MuratorianCanon也都有类似说法。不过,这样的说法并无法得到证实。根据《路加福音》的引言及其内容判断,此书应不是保罗口述的福音,顶多只可能代表保罗对福音的观点—世人的救恩—罢了。 [28]Eusebius将罗马教会的监督革利免视为保罗在腓四3中所题及的革利免,是受到他的恩师Origen的影响所致。在教会历史上,罗马天主教一直认为保罗在其书信中所提及的那位革利免,后来继彼得之后成了罗马教会的监督。但事实上,这一传统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教父学家Lightfood曾推测,这位Clement可能是出于罗马皇帝Domitian的亲戚TitusFlaviusClement。根据教会历史的考证,Titus
FlaviusClement虽出身罗马皇室,却曾被指控为无神论者—一个当时基督徒常被定罪的罪名。不过,真正的实情已经无法进一步探讨。但无论初期教会着名的教父革利免是否为保罗所题到的同工,是否曾经担任罗马教会的监督,他在初期教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都不会受到影响。由他所存留的书信《罗马人致哥林多人书》中可以推断,教父革利免应是罗马教会当中领头人士之一,他的书信提供我们研究初期教会信仰和实行上极为宝贵的资料。 [29]保罗曾明言以巴弗提和亚基布是「一同当兵的」(腓四3、门2),但没有说到革利免是「一同当兵的」,这显然是Eusebius的错误。 [30]这一说法系二世纪起开始流传。有些史学家认为,行传十七34节中的丢尼修后来成为雅典教会的主要角色。根据教会历史,在雅典的教会一直没有发挥很显着的影响力。 第五章基督升天后,犹太人所受的最后围攻—— 1 尼罗执政十三年后,Galba和Otho统治犹太人一年半。靠着逼迫犹太人出名的维斯帕先(Vespasian),被任命治理犹太地。不久他从军队那里受封为皇帝。于是立刻挥军回罗马,并把犹太的战事交给他的儿子提多。 2
犹太人除了陷害基督,更在祂升天后,处心积虑要算计祂的使徒。首先,他们用石头砸死司提反,接着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兄弟,雅各,也遭斩首。基督升天后,耶路撒冷的首位监督,雅各,也遭同样杀害。尽管罗马帝国想尽办法逼迫使徒,巴不得将之赶尽杀绝,驱离犹太地,但使徒仍靠着基督的帮助,传扬福音遍及四方,因为主曾说:「去吧!在我的名,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二八19) 3 然而战争前,有位敬虔人得到神圣的启示,带领耶路撒冷全教会大举迁离,越过约旦河,迁到一个名为Pella的城里。于是基督的信徒离开耶路撒冷来到这里,好像圣别的人全然弃绝了这京城以及犹太全地。神圣的审判最终临及犹太人,报复他们逼迫基督与使徒的罪行,将这行恶的一代从地上彻底拔除。 4 各样的灾难接踵而来,导致犹太居民减少;无数的男女老幼死于刀剑、饥荒和各样灾难;许多大城一一沦陷。躲在耶路撒冷,以为安全无虞的人也遭遇了难以想像的灾难。照着豫言所说的,最后神殿全然被毁,留下一片荒芜,过去的光辉在大火中彻底涣散,走入最终的毁灭。以上这些史实、战争的经过与细节等等,约瑟夫都详确描述于其着作中。 5 不过,我们有
必要描述在逾越节时,三十万犹太人如何由各地聚到犹太地,却被困在城中,如同囚犯。 6 那段日子里,犹太人因全人的救主、施恩者─神的基督而受折磨,毁灭正临及他们。现在他们像被关在牢中,以示神的审判。 7 暂且不论他们受的刀剑和其他灾难,光是饥荒,就足以让研读历史的人了解到:神并未耽延祂对犹太人的报复。 第六章饥荒打击犹太人—— 1 透过约瑟夫历史书第五卷,我们来看看那时所发生的悲剧。他说:「有钱人待在这里,不见得比较安全。有钱人被杀,表面上理由是会逃跑,其实不过就是要他的财富。因着饥荒,疯狂的暴民日益增加,各样的悲剧也跟着与日俱增。饥荒处处。 2 暴民因而打家劫舍、夺取食物。若是找着食物,便以意图藏匿之名痛殴主人一顿;就算没找到,也会以藏匿之名好好折磨他们。饥民的体态,是判断有无食物的另一根据。看来健康点的,暴民便一口咬定他藏有丰余的粮食,而放了那些面黄饥瘦的,毕竟杀掉快饿死的人确实残忍了点。 3 若是有钱,许多人会偷偷拿去换些小麦;穷点的,只好换点大麦。接着把自己锁在屋里最隐蔽的角落。有些人饿过头,干脆生吃;其他人则在饥饿
与恐惧间选择是否煮了吃。 4 屋里连张桌子也没有,人们直接从火中取食,就这么把半生不熟的食物,撕碎送到嘴里。食物极差,但还比不上那弱肉强食的情景。 5 饥饿超越一切罪恶,粉碎人的羞耻心。原先就需要援助的,现在更加悲惨。妻子从饥饿的丈夫口中抢走食物,儿女也来抢爸**食物,然而最可悲的莫过于母亲抢走自己婴儿的食物。虽然眼见挚爱的孩子躺在怀里日益消瘦,羞耻心却仍未能阻止他们夺去任何维持生存的一切。 6 即使到了这般地步,他们还是会被发现,因为任何一扇紧闭的门,就意味着里面在进食。暴民会立刻破门而入,掐住他们,挖出他们喉里的食渣。 7 若被逮到藏匿食物,老人免不了一顿打,妇女会被拉扯头发,不管老弱妇孺,绝不手软。甚至把婴儿抱离食物,摔到地上。在对待比他们早到的人时,就更狠了。他们开始狼吞虎咽、吃尽一切,好似先前受尽虐待。 8 他们还想出残忍的拷问方法,好逼出食物的下落。为了使受害者乖乖就范,暴民狠狠地折磨痛苦的人。在供出藏了面包或小麦之前,言语的恐吓早令人不寒而栗。 9 然而,施虐者却不因而感到羞愧,他们对此总是有所辩解。
好比说,是不得已的,他们也是为了将来的苦头才会这么残忍。 10 夜里有人为了采集野药野草,蹑手蹑脚、鬼鬼祟祟来到罗马人的营地,他们便会出去会会那些人。被发现者一心只想藏起手中的物品,施虐者却会完全夺走,一点不留。受害者会不断以神之名乞求抢匪,归还些许物品,毕竟那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这样的遭遇已经算不错的了,至少除了被抢,他们还保住了命。」 11 等到描述完几个事件后,作者接着说:「犹太人的出路已绝。饥荒深入每个角落,家家户户消耗殆尽。屋里堆满妇孺之尸,小径旁则到处是老人的尸体。 12 男孩和年轻人像游魂一样,步履蹒跚穿过市集,接着被疾病击垮,倒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由于死者太多,以及对命运感到茫然,活人不愿埋葬那些尸体,连健康的人也不愿。因为很多人确实就这么倒在他们正掩埋的尸体上,还不等死亡夺走他们的性命,就已进了坟墓。 13 泪已干,悲也尽,只有饥饿战胜了一切又一切的感觉。还在与死亡缠斗的人,用着干涸无泪的眼睛,望着比他们早走一步的人。深深的沉默、死亡的阴影,笼罩整座城。 14 比起这些,更教人难受的是打家劫舍的强盗。现在他
们转而打劫坟墓、损坏尸体,撕毁死者的衣物,放声狂笑,扬长而去。他们甚至随意戳刺尸体,好试试剑是否锋利。有些横在地上的人还没死,刀剑就已刺入他们体内,只为了要看剑的锋利。有些乞求免挨拳脚刀剑的人,他们则是轻蔑地离去,留着饥饿将他带往死亡。断气的人张眼盯着神殿,反倒是作恶的党羽活了下来。 15 一开始没有人受得了尸臭,于是指使人把尸体埋在城外。到了后来,无处可埋,干脆把尸体从城墙上扔到城外的壕沟。等到提多抵达,他目睹了堆积如山的尸体,和凝结处处的血块。提多深深叹息,举手呼唤神来见证这一切不甘他的事。」 16 谈了一些事以后,约瑟夫继续说道:「我必须直接说出我的感受。我认为就算罗马人不继续围攻这些卑鄙的罪人,这城市迟早也会被裂开的土地吞噬、被洪水淹没,甚至像所多玛一样,遭雷电所焚毁。因为他们的不虔,和受这些灾难的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的居民都会因这些疯狂的罪人而灭亡。」 17 他在卷六又提到:「死于饥荒的人,难以估计。降临他们的苦难,也难以言喻。只要屋里有食物的影子,就会爆发战争。就连最亲的亲属,也会为了维持性命的少许食物斗争起来。 18
即使死亡临近,他们始终不相信饥饿是这一切的祸首。抢匪会搜刮奄奄一息的人,以防有人将食物藏在怀里装死。抢匪像饥犬贪食一样,张着嘴四处盘桓,或是像酒鬼一样,到处敲门。饥饿甚至驱使他们一小时内数度跑进同间屋子。 19 饥饿使得他们用嘴去尝每样东西,就算是最污秽的野兽,他们也照吃不误。除了食物,他们还收集其他物品,就算最后只剩下带子和鞋子,也都不丢弃。他们将兽皮从背骨上撕下吞了,有人把老旧的麦杆当食物,其他人则是收集着那些残余的麦梗来卖钱,只要一点就值四个银币。 20 为什么我要提到饥荒使人搜集无生命物品的残酷景象呢?我将描述一件恶事,一件可怕到难以述说,也难以置信的事,这样的恶事连希利尼人和野蛮人都不曾听说。要不是许多生还者亲眼目睹,我大可?过不谈。事实上,这看似不可思议。若是不提起这骇人的故事,或许还会有人感谢我。 21 伊莉莎的女儿马利亚住在约旦河对岸的小镇Bathezor,意为牛膝草之家。马利亚以其家庭与财富闻名。她也和大家一起到耶路撒冷避难,被困在城里。 22 暴徒已将她辛苦渡河带进城的财产抢夺一空,无赖则是每天冲进她家,夺去剩下的物
品和她准备的食物。马利亚被激怒了,她不时辱骂、诅咒那些强盗,努力挑起他们的怒火。 23 但是没人会因愤怒或是怜悯而杀了她,而她也已厌烦为他人准备食物,当然那时根本找不到食物了。于是饥饿渗入五脏六腑,愤怒又超越了饥饿,在狂怒和需求的激动之下,她开始违背本性,抓住她怀里的小孩, 24 说:可怜的孩子啊,战火蔓延的时代,到处是饥荒和内哄,我该怎么保护你呢?我们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也许还能生存,却会成为奴隶。即使为奴,却还是免不了饥饿,逃不过一个比一个残忍的暴徒──来吧,孩子!成为我的食物吧!报复那些恶人,成为传说,终止犹太人的不幸吧! 25 马利亚说着,便杀了她的孩子,烤了他,自己吃掉一半,盖起另一半。不久恶徒来了,发现这恐怖食物的烟,威胁她交出食物,不然就立刻杀了她。她说她已为他们留了最好的那份,一边说着便拿开覆盖物,露出儿子的残尸。 26 一阵悚然和错愕立即笼罩他们,他们愣在那里,哑口无言,呆望着那景象。「这是我亲生的儿子,」马利亚说道,「这也是我干的。吃啊!反正我都吃了。我再也不是一个弱女子,也不再是个温柔的母亲了。如果你们这么敬虔,拒绝
我的好意,反正我已吃了一半,就把剩下的留给我吧!」 27 「恶徒听完,马上吓的逃开,第一次为如此的景况感到怯懦,并拒绝了那母亲的食物。这件事立刻传遍全城,人人深感恐怖,像是亲眼目睹,如同亲手作了这事。 28 从那时起,可怜的人战胜了饥饿,努力和死亡对抗。然而对于他们,死亡未必不好,起码不用再听见如此的悲剧。」这就是亵渎神的犹太罪人所受的报应。 第七章关于基督的豫言—— 1 这些事恰恰应验了救主的豫言,就像他曾这么说过:「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乳养孩子的有祸了。你们要祷告,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安息日;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这样的灾难,就是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都未曾发生过,将来也绝不会发生。」〈太二四19~21〉 2 史学家算一算饥荒和战争的罹难者,共有一百一十万人。其余的盗匪党徒,遭俘虏后互相告密,被处以死刑。高大俊美的青年留给凯旋庆典;剩下十七岁以上的,有的送往埃及采矿;但大多送往各处,死于刀剑、野兽环绕的竞技场;十七岁以下的,则当成奴隶卖掉。单单这部分,就超过九万。 3 照着主耶稣基督的豫言,这一切全发生在维斯
帕先(Vespasian)第二年。如同使徒在着作里所提,耶稣基督藉着神圣的能力豫知这一切,好像早已发生,祂也为此悲哀。祂曾对耶路撒冷说: 4 「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今在你眼前是隐藏的。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要给你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把你铲平,摔毁你里面的儿女,不容你里面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十九42~44) 5 之后,祂像是对人民说话一般:「因为将有大艰难降在这地,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刀刃之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时期满了。」(二一23~24)又说:「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就可知道她的荒凉近了。」(二一20) 6 把救主的豫言和史学家的描述一作比较,怎还会有人不认识、不赞叹救主神圣超凡的先见与豫言呢? 7 当初犹太人不愿定罪强盗,反而喊叫着,要除掉生命的王子。如今他们尝到各样的灾难,两相对照之下,史学家评论些甚么也是多余。 8 提起这些,是要显示主仁慈的恩典:在犹太人钉死基督后,延迟他们的灭亡四十年之久。
那时大多的使徒、门徒以及那里的首位监督─主的兄弟雅各,仍存活在耶路撒冷,竭力捍卫那地。 9 神眷顾他们,藉由长期受苦,来看他们是否会对已往所作的悔改,而得到赦免与救恩;除了长期的苦难,神也豫先显示了顽固不悔之人将受到不可思议的奇景。史学家将这些事情全记录下来,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第八章战争前兆—— 1 我们来亲自读读作者在第六本书里所记载的:「这时,无知的人们轻易接受骗子的话,开始不相信神。他们不信也没注意到逐渐来临的不安豫兆。反像愚人一样,失去观察力及理解力,忽视神的宣告。 2 一度,天空出现一颗剑形的星,同时也出现了一颗彗星,持续了一整年。那时,战争前的**与暴动还没爆发,人们还在因着除酵节而聚集一处。四月八日晚间第九时,有一道光芒闪耀在祭坛和神殿上,将黑夜照成白昼,整整半小时之久。对无知的人来说,这是个好豫兆,但是学者立刻察觉这和最近发生的事有关。 3 庆典上,祭司献上一头牛,将牠放在神殿中间,一头羔羊的前面。 4 内殿的东门,是由沉重的黄铜所制。到了夜晚,要由二十个男子卖力推才关得上。门上还有包铁的铰链,并
用门闩牢牢地锁在地上。而在夜间第六时,有人看见门自动打开了。 5 祭日后不久,五月二十一日那恁A出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异象,超越所有的信仰。事实上,若非目击者向我描述,且后来发生的事也和豫表相符,我并不想说以下的奇景:日落之前,有人看见天空出现战车和军兵,穿云而过来到这地,环绕全城。 6 五旬节那天,祭司照惯例入殿事奉,说他们感到一股晃动和声音。有人觉得困惑,说道:「赶快走吧!」 7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更令人畏惧:「在战争爆发前四年,当城里还是一片祥和之时,亚拿尼亚之子,一个名为耶数的乡下粗人,去参加一个节庆。节庆中大伙儿都照习俗在殿里搭帐棚来荣耀神。耶数突然大喊起来:「有个声音从东方来,有个声音从西方来,有个声音从四方之风而来。一个反对耶路撒冷,一个反对新郎和新娘,一个反对所有的人民。」他不分昼夜,四处喊叫。 8 许多权贵受此喊叫搅扰,因而对耶数发怒。他们抓住他,狠狠地鞭打他。 9 地方官因此判定这人身上有一种不凡、神圣的行动,于是把他带到罗马的首长那里去。后来耶数惨遭鞭刑。纵使鞭鞭入骨,他也不曾求饶,或是流下一滴泪来,他只
是尽量降低音调,在每次的鞭打间哀道:「悲哉!悲哉!耶路撒冷。」 10 史学家约瑟夫描述了一件更值得记载的事,他说:「在他的宗教经典中有一段神谕,宣告此时此地将出现一个人,统治全世界。」他猜想这个豫言将实现在维斯帕先身上。 11 但维斯帕先并未统治世界,只不过统治了罗马。因此,说得准确点,这豫言指的是基督。父对祂说:「你求我,我就把列国赐给你作产业,把整个土地都归属于你。」(诗二8)就在这个时候,十二使徒的声音「通遍天下,传到地极。」(诗十九4) 第九章约瑟夫和他的作品—— 1 既然提到了约瑟夫[31]—这位亲笔完成许多史籍的作者,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的背景。他在着作里提到自己:「玛他提亚(Mattathias)的儿子,约瑟夫,耶路撒冷的祭司,起初与罗马人作战,后来在事后还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位人物。」 2 不管是在他的族人犹太人中,或是在罗马人里,约瑟夫都相当出类拔萃。所以他们为他在罗马竖立一座雕像,并在图书馆中成立专区来存放他的书籍,以示尊荣。 3 他着成全套二十本《犹太典籍》(AntiqutiesoftheJews),和七
本《犹太战争史》(HistoryoftheJewishWar)。他不只用希利尼文完成这些着作,还译成自己的母语。这一切都使得他受到赞扬。 4 他在《犹太典籍》里的两部作品也十分值得一读。他在文章里,回应了反犹太的语法学家Apion的着作,及其他企图诽谤犹太人世袭体系的作品。 5 在第一本书中,他提到旧约圣经里正典的数目。他根据古老传统的资料,告诉我们在希伯来人当中,有哪些毫无争议性的权威着作。他的记述如下:—— [31]史学家约瑟夫不仅在他自己各类着作中零星交待过他的身世,他还在主后一百年左右亲撰一部自传,依照年代详细述说他的一生。他是于主后三十七年,当该撒Caius统治时,生于犹太祭司马他提亚家族中,博学多闻,于三十岁左右便任加利利总督。当Vespasian率军进袭犹太地时,他挺身而出反抗Vespasian,但终究不敌,以致他于主后六十七年投降,并被带进罗马军营中。不过,他在罗马人中受到相当的尊敬与礼遇。因此他留在营中服事他们,并渐渐受到罗马人的宠爱,也因此他在犹太族人当中,获得永远无法磨灭的丑名。犹太战争结束后,他前往罗马,并在罗马大享尊荣,直到二世纪
初时离世。虽然他的行事风格备受争议,但他的着作确实是学者们研究马克比王朝以后犹太历史的重要文献。 第十章约瑟夫论述圣经—— 1 「没有数不清的矛盾作品,只有二十二本记载历史的书,被公正地评为神圣着作[32]。其中五本为摩西所写。 2 书里提及了法律和传统,包括人类之始直到他的终局,前后约有三千年。 3 摩西之后的申言者完成了十三本着作,从摩西记载到亚达薛西(接续居鲁士Xerxes的波斯国王)灭亡[33]。其余四本则是赞美神的诗歌,以及人类生活的法则[34],[35]。 4 虽说亚达薛西至今的一切事也纪录了下来,却不像之前的着作那样权威,因为他们不像前者有申言者确切的传承。 5 但我们对这些着作的看法却很清楚。多年来,我们从不敢有所增减或修改。打从国家建立时,犹太人就深信这些着作是神的教训,并依此行事。若是必要,还要欢然为其受死。」 6 我想最好在此将他的陈述加以补充。约瑟夫还有一些其他较不重要的作品,比如被称为Maccabaicum的《论推理之权威》(OntheSupremacyofReason),其中叙述希
伯来人为了真信仰勇敢奋战,如同《马克比传》(Maccabees)中所描写的。 7 在《犹太典籍》第二十卷的结尾,这位作者透露他打算照着犹太国特有的观点,写四本关于神及其存在的书;同时也论及法律,谈到为何有人可以做某些事,其他人却不行的原因。他说,书里还会谈到其他的主题。 8 除了这些,约瑟夫还在《犹太典籍》末了见证其着作的真实性。他指责提比哩亚的犹士(JustusofTiberias)都没有据实写史。约瑟夫指责他许多的罪行,接着说道: 9 「我不像你,害怕谈到自己的作品,相反地,我把发生的事呈现在皇帝面前,如同他们自己所见到的一样。我尽力描述事实,从不担心收集到怎样的见证。 10 我的历史书也记录了多位处身战场的人,像是亚基帕王和他的亲属。 11 由于提多巴不得这些事举世皆知,他也亲手写下该出版的记载。」亚基帕王写了六十二封信来见证他们的事实,约瑟夫又增了两封。关于他的事这已足够。现在让我们依序谈谈后来的事—— [32]一般基督徒的传统都是认为所谓的《旧约》是犹太文士以斯拉首先开始汇辑,直到犹大马克比时才告正式确定。Eu
sebius是首位将《旧约》各卷成书的结论告诉我们的作者,他指在AgainsttheApion中指出《旧约》有二十二卷,分为三大类,但并没有详列内容。 [33]应为约书亚记、士师及路得记、撒母耳记、列王记、历代志、以斯拉及尼希米、以斯帖、以赛亚、耶利米及哀歌、以西结、但以理、十二本小先知书、约伯记等十三卷书。 [34]即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等四卷书。 [35]Eusebius分类旧约的原则与后来大部分新旧约圣经中的旧约顺序(即LXX的顺序)不同,LXX是依照内容主题来分类,而Eusebius则是按史实的先后来分类,因此他会将所有记载摩西到亚达薛西之间史事的书卷,同列为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西面〈Simeon〉接续雅各治理耶路撒冷教会—— 1 雅各殉道,耶路撒冷紧接着沦陷。尚存的使徒、主的跟从者以及主的亲属自各地齐聚一堂。众人商议最佳的继任人选,共同推出福音书曾题到之革罗罢(Cleophas)[36]的儿子─西面,来接任监督。他们说,根据Hegesippus的说法,革罗罢是约瑟的兄弟,那么西面便是主的堂兄弟—— [36]约十九25 第十二
章维斯帕先(Vespasian)下令搜查大卫的后裔—— 1 维斯帕先攻占耶路撒冷,下令搜查大卫的后裔。不准犹太人留下任何一个皇室的人。这是对犹太人的另一次大**。 第十三章罗马的第二位监督Anencletus—— 1 维斯帕先统治十年后,其子提多继承王位。提多二年,治理教会已有十二年的罗马教会监督利奴,将其职传给Anencletus。提多统治二年以后,其弟多米田(Domitien)又从他继承王位。 第十四章亚历山卓(Alexandria)的第二位监督Avilius—— 1 多米田四年,亚历山卓的首位监督Annianus在治理教会二十二年后过世,Avilius继任,成为当地的第二位监督。 第十五章罗马的第三位监督─革利免(Clement)—— 1 多米田十二年,Anencletus治理罗马教会十二年后,革利免接下其职,成为罗马的第三位监督。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里,曾提到他的同工革利免:「革利免、并我其余的同工…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腓四3) 第十六章革利免书—— 1 现存有一部革利免书信[37],
经考证为其真迹,有相当的长度与价值。那时革利免以罗马教会之名,写给当时发生纠纷的哥林多教会。无论古今,此信在大多数教会中都已公开阅读,帮助信徒。Hegesippus也证实了那时哥林多教会确曾发生背叛之事—— [37]革利免书目前尚存希腊文及叙利亚文两版本,是罗马教会监督革利免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此一书信据信是在Domitian逼迫之后不久所写,是现存最早的后圣经(post-biblical)着作。初期教会以极为尊重此书,甚至着名的AlexandrianCodex还将此书列为正典、新约圣经之一卷。 第十七章多米田逼迫基督徒—— 1 多米田在罗马屠杀了许多高贵和优秀的人,并且毫无理由流放许多正直之士,没收他们的财产,这使得他成为尼罗第二,憎恨神、与神为敌。虽然其父维斯帕先对基督徒并无成见,但多米田却是第二位逼迫基督徒的人[38]—— [38]Domitian和Nero对基督徒的逼迫,以个别性并区域性为主,并没有遍及全帝国的规模。虽然如此,这两位皇帝的逼迫手段却出奇残酷,使初期教会颇为受苦。根据罗马历史,在三世纪中Decius掌权之前,并没有全国性的大逼迫。N
ero及Domitian的逼迫,并不是专专针对基督徒而来,凡是在政治、宗教上的一些高阶人士,都是他们残暴逼迫的对象。 第十八章使徒约翰及启示录—— 1 按着记载,约翰—传福音者和使徒—在这次逼迫中仍得幸存。他为着圣言作见证,而被流放至拔摩海岛[39]。 2 爱任纽在《驳异端》(AgainstHeresies)第五卷中,提到启示录里敌基督数字的算法。爱任纽是这样说到约翰的: 3 「然而,如果要公开说出他(即敌基督)的名字,就必须由看过启示的那人(约翰)来说。他在不久前才看过这启示,差不多就是我们这一代,就是在多米田统治末年的时候。」 4 我们的信仰确实在当时大大兴盛,就连对此信仰不大友善的史学家,也毫不迟疑的在史书里记下这次逼迫和殉道。史书准确的记载,此次逼迫发生于多米田五年。当时,罗马官员FlaviusClement的侄女FlaviaDomitilla,因着公开承认基督遭到判刑,与其他人同遭流放到Pontia岛—— [39]自Irenaeus以来,教会历史的传统中无异议的相信,启示录是约翰在Domitian执政下所写,并且他曾
被放逐到拔摩海岛上。 第十九章多米田下令屠杀大卫的子孙—— 1 这位多米田也下令屠杀大卫的子孙。照着古时的传统说法,那时有些异端者指控犹大的后代(犹大是主肉身的兄弟),因为他们是大卫的家室,又与基督有关联。Hegesippus在下列篇幅中记录这事。 第二十章主的家人亲属—— 1 「那时,主的家人犹大—主肉身的兄弟—的孙子,仍然活着。有人通报他们是大卫家的人,由Evacotus带到多米田面前。多米田和希律一样,对基督的来临感到相当不安。 2 多米田问他们是否与大卫同宗,他们承认。又问他们有多少财产,两人答道:九千银币而已,分属两人;但这笔产业不是钱,而是一块三十九亩的土地。他们从中收租,并用劳力养活自己。 3 接着他们伸出长茧的手,露出粗糙的皮肤,证明他们是不停的劳动。 4 在被问到基督和祂的国、国的本质、出现的时地时,他们回答:『那不是短暂的国,也非属地的国,而是神圣属天的国。它会在世界末日时,显现于荣耀中。神会审判活人死人,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 5 多米田藐视他们,不作回应,只是鄙视他们为愚蠢,打
发他们走。然后多米田下令终止逼迫。 6 这两位主的亲人及见证者被释放后,继续治理教会。于是和平来到,他们活到图拉真(Trajan)的时代。」 7 以上是Hegesippus的叙述。特土良也这么提到多米田:「多米田也曾试着像第二个暴君尼罗一样施行逼迫。但起码他还有点良知,所以很快便终止逼迫,召返流放之徒。 8 多米田统治了十五年后[40],Nerva继位,罗马元老院颁布命令,废除多米田所受的荣誉。遭不平流放之人,得以返乡,取回财产。 9 根据教会古老的记载,使徒约翰也在那时结束了拔摩岛流放的生活,返回并定居于以弗所。」—— [40]即主后八十一年至九十六年 第二十一章亚历山卓城第三位监督Cerdon—— 1 Nerva在位一年多以后,图拉真(Trajan)继承王位。图拉真元年,Avilius在治理教会十三年后,由Cerdon接续其职,成为亚历山卓城第三位监督。此时,革利免接替了在保罗同彼得[41]以后的第一任监督利奴与第二任监督Anencletus,成为罗马教会的第三位监督—— [41]Eusebius应认为两
人同时担任罗马教会的监督 第二十二章安提阿的第二位监督─以革那提—— 1 安提阿首位监督Evodius过世后,以革那提被指派为第二位监督[42]。西面也在此时接续主的兄弟,成为第二位治理耶路撒冷教会的监督—— [42]Origen也相信Evodius是安提阿教会的首位监督;但另有些教父如Athenasius或Chrysostome则直接将Ignatius列为第一位监督 第二十三章使徒约翰的故事—— 1 这时,耶稣所爱的门徒、传福音者约翰仍然活着。他在多米田死后,结束流放的生活,治理那地区的众教会。 2 有两个人的见证使我们相信约翰那时仍然活着,他们的见证完全值得信赖。这两人就是在教会中持守正统教训的爱任纽和亚历山卓的革利免。 3 爱任纽在《驳异端》第二卷中提到:「所有和约翰交通过的亚西亚监督,都能见证约翰将正统的教训传给他们,因为约翰继续与他们同在,直到图拉真(Trajan)时代。」 4 爱任纽在同一部作品卷三又见证说:「以弗所教会也是个有力的见证,这个教会是由保罗所建立,约翰也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图拉真(Tr
ajan)时代。」 5 革利免也在那时,对爱听精采寓言的人补充了一篇文章,叫做《富人能留下什么?》。他在这篇文章中也题到当时的情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记载: 6 「听听使徒约翰的故事吧!这并非虚构故事,而是一个人们流传下来且保存完整的真实经历:在暴君死后,约翰从拔摩岛回到以弗所,并受呼召前往邻近的外邦人地区。他在一些地方设立监督,在一些地方建立教会,还在一些地方任命圣灵所指明的人为执事。 7 约翰在这些地方颇受好评,也带给弟兄们安慰。最后约翰来到邻近的一座城,到一位长老那里,看见一名身量俊美、表情优雅的热忱青年[43],他说:『我奉基督与教会之名,郑重地把他交付给你。』」 8 该名监督接受并允诺一切,约翰重覆他的嘱咐并为此作证之后,就回到以弗所。那位长老[44]将年轻人带回家,教育、管束并抚育他,最后为他施浸。后来他松懈了关心和警觉,好像那名年轻人已完全受到主的保护。 9 然而有一群无恶不作、闲懒放荡的年轻人出现。他们厌恶监督的约束,早早脱离受约束的生活。他们先是带着那年轻人从事一些奢华娱乐,接着又在夜里带着他去抢劫。
10 后来他们怂恿他去犯更大的案,使他丧失进取心,转而习惯这种生活方式。那年轻人就像野马脱缰,偏离正途,奔向悬崖。 11 他仔细想想,自己虽未犯小错,却犯了大过。反正早已堕落,干脆放弃神的救恩,干脆一生就这样吧!年轻人集结同伙组成匪帮,自己作了首领,比他的党羽更加暴力、血气、残忍。 12 时光飞逝,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弟兄们派人去请约翰过来。使徒指派完任务后就说:『来吧,监督,该算帐了!在你所治理之教会的见证下,把基督和我所交托你的都还来吧!』 13 监督一开始觉得纳闷,认为约翰是误向他索取他从未拿过的钱。他不敢相信约翰对他的指控,却又不敢怀疑约翰的话。当约翰说:『我是向你要那个年轻人,以及那弟兄的魂,』老人听了,立刻深深叹息,泪水盈眶地说:『他死了。』『怎么死的?怎么会这样?』『他向神死了…』监督说,『他变得邪恶放纵,最后竟成了一个强盗头目。现在他不以教会为家,反倒组织了强盗帮,盘据山头。』 14 使徒一听,撕裂衣服,一边捶自己的头,一边喊着:『我竟抛弃这样一位好弟兄!赶快备马,找人给我带路!』他骑着马离开教会。 15
当约翰到达目的地,强盗哨兵就将他囚禁起来。他既不逃,也不抵抗,只是声喊:『我来这里有特别的目的,带我去见你们的首领!』 16 此时强盗头目正配着武器站着等候,但当他认出那是约翰时,他因着羞耻,转头便跑。约翰顾不得老迈,拼命追他,喊着说: 17 『孩子!为何要逃?为何逃离毫无防备的老父亲呢?怜悯我吧!孩子。不要怕,你仍有生命的希望,我和基督为你代求。若有必要,我愿欢然为你而死,就向基督为我们死一样。我愿为你失去生命。别走!相信我,是基督差我来的。』 18 那年轻人听到这话便停下脚步,抛弃武器,低下头来。然后他抱住老人,伤心痛哭,颤抖,努力的祈求原谅,像是在流泪中受了第二次的浸。 19 使徒郑重地向他保证,神已经赦免了他。老人跪下来亲吻他的右手,像是清除其上所有的罪,然后将他带回教会。约翰经常为他祷告并禁食,用各样的慰藉来柔软那年轻人的心,帮助他回到教会。事实上,约翰并不像自己所说的抛弃了一位好弟兄。这给了我们一个真实悔改的有力见证,一个重生的伟大证明,以及一个看得见的复活纪念。」—— [43]教会历史学家推测,这座城应该就是士每拿。
[44]这是另外一处清楚的例子,证明初期教会中的长老和监督是同一班人,并没有地位和职务高低的分别。监督就是地方召会的长老。(徒二十17,28。)长老是说到人,监督是说到功用。监督就是尽功用的长老。 第二十四章福音书的顺序—— 1 我们为着历史并为着读者的益处由革利免所摘录的篇幅已经足够。 2 现在我们来看这位使徒(约翰)公认无异议的着作。首先,他所写的福音书,广为普天下各地教会所公认为其亲笔之作[45]。前人将此书列为第四卷书,理由如下。 3 那些受圣灵感动、敬虔的人—主的使徒,过着最贞节的人生,具备各样心灵美德,却用平凡的语言,因为他们只依赖救主所赐给他们神圣超绝的能力。这些人不会、也不曾用优美的辞藻来修饰主的教训,他们只是与圣灵同工,让基督神奇的能力藉着他们展现出来,在世宣扬天国的教训。他们不太在意写作风格。 4 因为他们所受的帮助远超世人。毫无疑问,保罗最有资格讲究风格。他有最强的观点,又经历了无数的奥秘,像是见过第三层天、被提进神的乐园、听见不能言传的话语[46]。然而保罗却只写下几封简短的书信。 5 主
其余的跟从者,像十二使徒、七十门徒及其余众人,对此并非一无所知。然而所有门徒中,却只有马太和约翰留下了着作。按着记载,他们二人之所以着作,是因着需要。 6 马太最先向希伯来人传福音,后来因着要到其他国家,便将他的福音以母语写成[47],弥补他不在时所造成的亏缺。 7 据说当马可和路加发表福音书时,约翰仍是一直竭力传扬福音,并无写作。而是到了后来,因着以下的原因才开始写作。先前完成的三部福音书在众人间流传,也到了约翰手中,据说约翰承认这些福音书,也愿见证其真实无伪;只不过这些描述中独缺基督初期的事迹以及福音之始[48]。 8 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其他三位作者只记载了施浸者约翰下监后,主一年内所行的种种事迹,这三部福音书的引言都是这样指明[49]。 9 马太写完主四十天禁食及受试诱之后,指明时间如下:「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太四12) 10 马可也这么写到:「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可一14)路加,在他开始描写主的事迹之前,也用相似的手法,点明了时间:「希律…就在这一切之外,又加上一件,就是把约翰囚
在监里。」(路三19-20) 11 据说有人因此求约翰能动笔,写下先前作者未记录的,以及他们所遗漏之主的事迹(因为这部分发生在约翰下监以前)。约翰说出真正的事实:「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然后在描述耶稣的言行事迹时,提到了施浸者约翰,像是约翰那时「在靠近撒冷的哀嫩受浸」。他也清楚说明:「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12 因此,使徒在他的福音书里记录了耶稣在施浸者约翰下监之前的事迹,其他三位所叙述的却是从下监之后才开始。 13 人若留意这些记载,就不能再抱着「福音书有出入」的想法—约翰福音记录了基督早期的事迹,而其他福音描写了其后的部分。也许正是为了如此,约翰才略过马太和路加已记载的家谱,而开始于基督神性的教训,像是圣灵特地留给这位特出之人的[50]。 14 关于约翰福音的由来,这些介绍应该足够,马可写作的动机也已描述过。 15 路加也在福音开头交代他写作的动机:鉴于有人乱写一些他已确知的事,因此他写下路加福音,好帮助人脱离不确定的看法。路加熟识保罗,与他相处过,又和其余使徒有来往,他便将从他们所取得的,都记在路加福音中。
16 关于这些事,我们的说法已够多了。但我们更应当应该参考一些前人的着作,看看其他人对这些圣书有何看法。 17 约翰福音及约翰书信的首卷,古今素来都是众所公认、毫无争议之作[51]。 18 只是其他两卷书信尚有争议[52]。关于启示录,众人的意见更是分歧[53]。我们该找个适当的时机,根据前人的见证审断一番—— [45]初期教会毫无异议的肯定,约翰福音是约翰所着。 [46]林后十二2-4 [47]虽然有人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大部分的新约史学者都相信马太曾用希伯来文写了一卷福音书,就是马太福音。就内容来说,马太福音的原文为希伯来文的可能性并非没有;教父们认同这事的情形也相当普遍。教父Papias、Irenaeus、Origen、Jerome等人都曾题及这事。至于马太后来的流传版本为何是希腊文版,一般有两种说法,或是马太所另撰,或是他所翻译。两种说法都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不过并不影响马太福音本身的权威。 [48]Eusebius是头一位论到约翰写作约翰福音原因的教父,不过Eusebius用『据说』一辞,可见他也是从口述传统中得知此一说法。
MuratorianFragment中对约翰福音的写作原因也有交待:『第四本福音书系出于使徒约翰,当时他的门徒和一些监督恳求他,他就说:让我们一同禁食三日,无论我们得着了甚么启示,都彼此述说。』当晚使徒之一的安德烈就得启示说,约翰应当以自己的名,将一切他心中的事都记录下来。…』教父Irenaeus则认为,约翰福音是约翰为了对抗智慧派Cerinthus的教训而着。ClementofAlexandria认为约翰福音是一本属灵的福音书(spiritualGospel),作为其他三部以介绍耶稣外在事迹为主之福音书的补充。其实,就着约翰福音的内容来说,ClementofAlexandria的判断似乎较Eusebius更为准确中肯。约翰福音乃是一本生命的福音,见证耶稣基督是神救主,来作生命。 [49]就着对观福音书的内容来说,似乎很容易让人无法辨别主在地上的职事约有多久,然而约翰福音中刻意记载三次(一有说四次)逾越节,指明主在地上的职事至少有三年之久。因此,严格来说,对观福音书并没有如Eusebius所言在其引言中说到基督在地上的职事只有一年多,这是Eusebius的误会。但约翰福音对主在地
上职事纪年的补充,确实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50]Eusebius也同意约翰福音是以其属灵的价值,作为其他三本对观福音书的补充。 [51]在初期教会,约翰一书的权威一直被视为与四福音同等,甚至在有些二世纪初期教父的着作中,如Polycarp、Papias等人,只引用约壹而无约翰福音。二世纪以后,约翰福音才渐渐与约壹受到同样的重视,MuratorianFragment是首次肯定约壹权威者。 [52]MuratorianFragment明白的将这两卷书视为约翰所着,约贰首次被引用于Irenaeus的着作中,ClementofAlexandria在引用约壹时,曾隐约说到他知道约翰另有其他书信。其他教父较少引用约贰和约参的原因,可能也与它们篇幅太短有关。总之,Eusebius当时仍认为,约贰及约参是否为正典尚有争议。他的恩师Origen就认为这两卷书可能并非约翰所着,Jerome也认为这两封书信是一位名为John的长老所着。因此,Eusebius依照当时左右不一的看法,将约贰及约参列为Antilegomena,就是有争议的着作。即便如此,后来的学者仍然认为,就着内容和风格来说
,约贰和约参应与约壹同为一个作着所出,就是使徒约翰。 [53]启示录其实是新约中最受肯定为权威正典的书信之一。Papias、JustinMartyr已经引用此书并认定其作者就是使徒约翰,初期教会的教父当中,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余皆认为此书出于约翰。当AlexandrianSchool兴起时,DionysiusofAlexandria开始批评启示录。Dionysius本身并不否认启示录的内容是属灵的启示,也不否认其作者是出于约翰,但他认为其内容过于物质化,又是属于旧约先知书文体,不应列入新约正典。不过,这种论点显然只是专精灵然解之AlexandrianSchool的片面看法,并且文体是否为豫言性质,与其是否该列为新约正典并无直接关连。由下一章的内容来看,Eusebius显然也受DionysiusofAlexandria的影响,有意将之列为Antilegomena之林,但是因着许多其他教父对启示录的正面看法,他才对自己的立场略为保留。 第二十五章公认的着作与具争议之着作[54]—— 1 我们现在要将先前提及被列为新约圣经的各卷书,作个整理。《四福音书》必定列为首位,接
着是《使徒行传》, 2 再来则是《保罗书信》,《约翰壹书》及《彼得前书》。若是合适,约翰的《启示录》应该接着,不过我们会在适当之时,列出不同看法。 3 以上便是众所公认的着作。至于所谓的《雅各书》和《犹大书》,虽有许多人知道或承认,却仍有争议。《彼得后书》以及《约翰二书》《约翰三书》也是一样,究竟是使徒所写,亦或只是同名之人所作? 4 这些争议作品中,还必须列入这几本:《保罗行传》(TheActsofPaul),《牧羊人书》(ShepherdofHermas)以及《彼得启示录》(TheRevelationofPeter)。另外还有《巴拿巴书》(TheEpistleofBarnabas)[55]和《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orTheTeachingsoftheTwelveApostles)[56]。此外,前面提过,有人认为约翰的《启示录》是伪作,但也有人将之列入权威中。 5 有些人也把《希伯来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theHebrews)[57]列入权威,使接受基督的希伯来人特别喜乐。 6 这些就是
有争议的部分。我们已经加以分类,好区分鉴定过的真作,和那些虽然大多数教会作者承认它们,却仍有争议、尚未列入正典之着作。我们必须会分辨这两类的书,以及异端假冒使徒之名的伪作,像是《彼得福音》(TheGospelofPeter)、《多马福音》(TheGospelofThomas)[58]、《马提亚福音》(TheGospelofMatthias)[59]等作品,或是伪造安得烈、约翰及其他人的《行传》[60]。这些作品从未在上述任何作者的着作中提及。 7 当然,伪造的风格和使徒的写作风格大大不同,他们提出的观点与目的也背离了健全的正统教训,显明是异端的捏造。此类作品不但该列为伪作,我们更该拒绝这种全然荒谬不虔之作。现在我们再接续述说历史—— [54]Eusebius将本章中所列的着作分为两类:非正典类—包括伪造的(spurious,thonoi)和异端性的,以及正典类—包括公认的(acknowledged,homologoumena)与有争议的(disputed,antilegomena)。有时,Eusebius也会将伪造的书信列为有争议的书信当中。Eusebius分别ant
ilegomena和thonoi的原则乃是:antilegomena虽然有争议,但其趋势是越来越走向homologoumena的正典,至于thonoi则是那些有争议的书当中,越来越不被视为正典的。这也就是为甚么Eusebius在面对前所未有对启示录的质疑时,将之列为thonoi的原因。换言之,homologoumena和antilegomena都是属于正典且正统;但thonoi是非正典的正统着作。 [55]《巴拿巴书》的作者不明,虽然从ClementofAlexandria到Origen、Jerome时代都有教父引用,但他们也并没有将之列为正典,主要的原因是无法确定此书的作者有任何使徒的渊源性(apostolicorigin)。 [56]这一部有十六章内容的书卷,是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时,才正式因考古学家的发现而出土。这卷书可分为两部分,前六章是一段具有浓厚犹太道德色彩的独立段落,名为《两条路》(TwoWays);后半段才是《十二使徒遗训》的本身。根据考证,《两条路》应是早在第一世纪末就已存在,并在二世纪初时与当时教会中的《十二使徒遗训》组成为一卷书。这本书虽然以『十二使徒』为
名,也据说流通甚广,在初期教会中常有诵读,不过却少有教父引用。Eusebius将之列入thonoi,其原因可能也是在此。 [57]这部书如今仅存残卷,由其内容分析,与其他四福音书并无直接关联,但也有人认为四福音书可能由此卷书得知一些资料,不过都属臆测。虽有许多教父曾熟知并引用此书内容,不过无人将其权威置于四福音之上。 [58]这是一部约着于二世纪、带有智慧派风格的伪作,其中绝大多数是捏造的故事和异端的教训。虽有些教父如Origen等曾引用之,不过这部书被公认既不属于正典,也不属于有争议的书卷。 [59]已失传,其中很强调道德和禁欲主义,曾为Jerome及Origen引用,不过与新约的教训不合。 [60]皆为智慧派作品。 第二十六章骗子门安德(Menander)—— 1 门安德继承了行邪术的西门。他就像魔鬼的工具,而且不输西门。门安德也是撒玛利亚人,他冒名行骗的技俩,比起自己的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施起邪术来更是嚣张狂妄。他宣称自己是救主,从不可见的世界受差遣,来此拯救世人。 2 他还教导说,无人可以得胜,即使是构成诸天的天使也不能,除
非先学习他的邪术,然后受他的浸。合格的人将得到永远的生命,长生不老,永远保持现状。爱任纽可以证实此事。 3 游斯丁(Justin)提到行邪术的西门时,这么叙述:「我们知道门安德是住在Gaparattaea村的撒玛利亚人。他跟随行邪术的西门,受魔鬼驱使来到安提阿,用邪术迷惑众人。他使跟随者相信自己永远不死,现在他的跟随者也玩起同样的把戏。」 4 这的确是魔鬼的诡计,骗子打着基督徒的名号,以邪术毁谤信仰的奥秘,并用这些技俩使教会中灵魂永存,以及死人复活的教训**为二。视骗子为救主的人,已从坚定的盼望中堕落。 第二十七章以便尼派(Ebionites)[61]的异端—— 1 邪灵无法动摇一些圣徒对基督的爱,却能在别的方面影响他们,使其目的得逞。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以便尼派[62],他们对基督怀有低贱的看法。 2 他们认为祂不过是个平凡人,因着卓越的美德而得称义,并且祂是由童女马利亚自然生产而来的。对他们来说,单单信入基督并过相称的生活,不足以拯救他们,还需要遵守律法。 3 其他以便尼派的人并无前者的荒谬看法。他们不否认主是马利亚从圣
灵所怀的,却同样不承认祂的先存性(preexistence)。虽然祂是神,是道也是智慧,他们仍然背离信仰,和前者一样热衷于遵守律例。 4 一方面,他们认为该拒绝所有的使徒书信,因为其中说到基督背叛了律法;另一方面,他们只读《希伯来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theHebrews),认为其他书信没什么价值。 5 他们守安息日以及其他的犹太律法,和犹太人一样;但同时他们却又赞美主的日子,就像我们记念主的复活。 6 因此,人称他们为「以便尼派」(Ebionites),以显示他们才识的贫穷,因为希伯来人称穷人为「以便尼」—— [61]以便尼派原本不是异端,而是严格遵守旧约律法的基督徒,因此他们的教训与外邦人的教会有显着的差异。初期教会因着有许多犹太基督徒,因此以便尼派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困扰;随后当使徒保罗看见启示,强调新约有别于旧约,并有越来越多外邦教会兴起,以便尼派的旧约背景变得越来越不合新约时代教会的教训。Eusebius显然讲到两类Ebionites,其一是以强调行律法为主,并没有基督论上的偏差;另一类则不仅强调遵行律法,
还否认基督的神性和神圣的出生,后者才是真正的异端。照着初期教会的历史来看,这些犹太化的基督徒早期便被称为拿撒勒派(Nazarenes,徒二四5),自Irenaeus之后来才被称为以便尼派。 [62]由希伯来文原文来看,以便尼这字意为贫穷。以便尼派这辞最早出现在Irenaeus的着作中。Origen是头一位清楚定义这教派来源的教父,不过Origen认为这字是指他们对基督的领悟太贫穷。有些教父如Tertullian和Hippolytus等则认为Ebionites是起于一位名为Ebion的犹太基督徒,不过这项传言并无法得到证实。这些Ebionites的名字应是当时犹太人对犹太基督徒的谑称,或者是嘲笑他们物质上的贫穷,或者是指明他们因实行凡物公用而灵里贫穷。无论如何,至终这辞成为基督徒对犹太基督徒的称呼;而当他们中间产生基督论的异端时,这名称就成了这异端的代名辞。 第二十八章异端之首塞林则(Cerinthus)[63]—— 1 大约此时,出现了另一个异端领袖塞林则(Cerinthus)。我们从Caius所着的《抗辩文》(TheDisputation)节录出关于塞林则的部
分,其内容如下: 2 「塞林则谎称自己拥有一位伟大使徒所写的启示,并拥有天使向他展示的奇物。塞林则还宣称在复活后,地上将有一个基督的国,那时住在耶路撒冷的人会落入欲望和享乐当中。此人敌对圣经,蒙骗世人,还说会有为时一千年的婚筵[64]。」 3 狄尼修(Dionysius)在我们的时期担任亚历山卓的监督,他在《论应许》(OnPromises)卷二,谈到了一些古老的记载,也提到了这个人: 4 「塞林则,那个异端的创始人,很可能在其伪作上冒用约翰之名。 5 他的教训,有一条就是基督会有一个属地王国。塞林则沉溺于酒色肉欲,他推测这个属地王国是由他所需的欲望如吃喝嫁娶等事,以及庆典、牺牲和宰杀祭物等方式所组成。他认为如此他就能有更多的感官享乐。」 6 以上就是狄尼修的描述。爱任纽在他《驳异端》卷一里,补充了塞林则更不易察觉的错误教训,并在卷三写下一段故事,是从坡旅甲(Polycarp)听来的。他说,有一次约翰正要进澡堂沐浴,一得知塞林则也在其中,便立即跳出来匆匆离去。他不能忍受和塞林则同在一个屋檐底下,也劝其他人照样行。他说:「赶快离开
!免得澡堂倒塌,因为真理的仇敌塞林则正在里面。」[65]—— [63]最早关于Cerinthus的记载出现在Irenaeus的AgainstHeresies。据说他是活在第一世纪,对犹太教相当熟悉,并深受埃及智慧派教育的人,相信世界并非由神所造,而是出自神之外的另一能力。他否认耶稣神圣的出生,认为耶稣只是约瑟和马利亚所生,在受浸时基督才从天降到耶稣身上;当耶稣要被钉死之前,基督就离耶稣而去。因此Cerinthus的说法可以视为智慧派创造论与以便尼派基督论的混合品。 [64]Caius在此指明Cerinthus错用启示录中关于千年国的豫言,将千年国赋予物质化并情欲化的印象。 [65]这一传说曾出现在Irenaeus、Eusebius、Epiphanius(只不过主角改为Ebion)的文章中,但以传说的可能性较大。不过,这也指明Cerinthus的确与使徒约翰身处同一时代。 第二十九章尼哥拉(Nicolaus)和他的派系—— 1 一个名为尼哥拉党[66]的异端于这时出现,并存在了一段时间,约翰在启示录里并有说到。他们说尼哥拉是创始人。尼哥拉和司提反同被使
徒任命为执事,去服事贫穷的人。亚历山卓的革利免在《杂记》(Stromata)卷三中提到他: 2 「尼哥拉有位美丽的妻子。主升天以后,尼哥拉因着妒忌而被使徒责备。于是他指使妻子进到使徒中间,并允许人娶她。这和他自己所说的一致:『每个人都应该虐待(abuse)肉体』。而那些接受他异端教训的人,仿效这个事例,遵照他的说法,恣意**、不感羞耻。」 3 然而经过我的考证,尼哥拉只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他的女儿也始终保持着童贞,儿子也同样纯洁。如果真是如此,尼哥拉将他所深爱的妻子带进使徒中间,该算是否绝自己的情欲。因此,「我们应该虐待肉体」的说法,其实是克制自己追求享乐。我不认为尼哥拉会如主所说的,想要事奉两个主人—肉体与主。 4 确实,他们说马提亚也教导要与肉体争战并虐待肉体,不给私欲留任何地步,并以信仰与知识坚固我们的魂。」关于那些试图破坏真z,又速速灭亡的人,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 [66]即启二6,15中所说的尼哥拉党。教父Irenaeus、Hippotytus、Epiphanius、Eusebius等人认为,启示录中所说的尼哥拉党,系行传六章五节中
七位服事者之一的尼哥拉所创立。不过这很可能仅是同名之累所造成。『尼哥拉』原文由『征服或胜过』以及『平民,俗民,非专行人』二字所组成。所以尼哥拉意即征服平民,胜过非专行人。尼哥拉党必定是指一班认为自己高过一般信徒的人。无疑的,这就是以后天主教和更正教所遵循并建立的宗教阶级制度。在初期教会的末了,甚至在第一世纪,尼哥拉党就介入成为居间阶级,这类居间阶级形成一种为罗马天主教所采用,又为更正教所保留的制度。启示录明白的说,尼哥拉党是主所恨恶的。在教会历史中,无法考证徒六5的尼哥拉是否就是尼哥拉党的创始人。 第三十章已婚的使徒—— 1 我们刚才引述过的革利免,在之后又作论到以下的事:关于拒绝婚姻的使徒,以及已婚使徒的情形:「这些人甚至拒绝使徒!因为彼得和腓力都有孩子,腓力嫁了女儿[67],保罗在一封书信中也不避讳提到他自己的妻子[68]。只是为了好好尽职,他并未带着她四处往来。」 2 提过这些以后,我们还要以革利免在《杂记》卷七里的一段记载作为补充:「他们说,蒙福的彼得看到妻子被带走处决时,为她感到欣慰,因她将蒙召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了鼓励安慰她,彼得向她喊说:『切莫
忘了主!』」这就是蒙福之人的婚姻,也是他们向最亲密之人的完全情感。我在这个适当的时机,将这些事都作了以上的描述—— [67]Clement可能是误将传福音者腓力当作使徒腓力。假设他是说到传福音者腓力,行传九章中传福音者腓力有四个女儿,都是**,也都是说豫言的。而在下一章(EcclesiasticalHistoryIII,XXXI)中,Polycrates说到腓力至少有两位女儿终身都是**,因此Clement说腓力嫁女儿,可能是指腓力另两位女儿。若是Clement所讲的是使徒腓力,则可能使徒腓力与传福音者腓力都有守童身的女儿。但是到底Clement所指孝怳O为何人,并无法确定。若是再加上Porclus的说法,我们虽然可以合理的怀疑使徒腓力也有四个守童身并作先知的女儿,但更可能事实的应该是这些教父都将传福音者腓力误作使徒腓力。初期教会的教父,常有将两个腓力混为一谈者,Eusebius就是一例。 [68]Clement是教父当中惟一一位说到保罗有妻子者,这是一项明显的错误。林前九5及腓四3都无法证明保罗曾经结婚,而林前七8则是证明保罗不婚的直接证据。 第三十一章约翰和腓力之
死—— 1 我们已叙述过保罗和腓力之死的时间、经过与安葬之处。 2 也多少提过约翰离世之时,至于他的埋葬地点,则记载于以弗所监督Polycrates给罗马监督Victor的信里。信里提到约翰、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儿: 3 「在亚西亚,发光的圣徒已经沉睡,但在主显现的末日会再复活。那时主要从天带着荣耀而来,再次聚集圣徒。十二使徒之一的腓力和他两位年老守童身的女儿,在希拉波立沉睡。腓力另一位活在灵中的女儿,则葬在以弗所。 4 其次,约翰这位殉道者、导师、配带圣牌的祭司,也于以弗所安息在主怀里。」关于他们的死,这些记载已经足够。在Proclus与稍早所提之Caius的对话录里,有对抗的辩驳,也有与我们对腓力和其女儿之死的相符描述:「之后,亚西亚希拉波立有四位女申言者,就是腓力的女儿。她们和父亲都葬在那里。」这就是他的描述。 5 路加在《使徒行传》里提到腓力的女儿。她们留在犹大的该撒利亚,得着豫言的恩赐,内容如下:「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者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他有四个女儿,都是童女,是说豫言的。」
(徒二一8-9) 6 我们已提过关于使徒及其时代的事,也描述了他们所留下的圣书,和多数教会公开使用具有争议之着作,甚至还提到那些全然伪造、远离使徒正确教训的作品。现在让我们按着次序,继续述说历史。 第三十二章耶路撒冷监督西面的殉道—— 1 据说尼罗和多米田死后,图拉真为了平定一场民间暴动,在各城展开逼迫。就我们所知,耶路撒冷的第二位监督西面,便在此时殉道。 2 我们经常引述的Hegesippus也证实此事。在说到异端时,他提起西面,说他的确在此时因其基督徒的身分受到指控,并遭严刑拷打数天之久,使得法官和他高层的随从大感惊讶。西面的遭遇和主一样:被钉十架,结束生命。 3 记录此事的人这样说:「革罗罢(Cleophas)之子西面被指控为异端,是基督他是大卫的子孙、是一位基督徒。于是西面在图拉真(Trajan)统治之时,省长Atticus任内,以一百二十岁之高龄殉道。」[69] 4 该名作者还提到:执政者在犹太人中搜查大卫的子孙。不过指控别人的也遭同样监禁,彷佛他们也是大卫的家室。根据西面的年龄,以及福音书曾提到马利亚是革罗罢
(Cleophas)的妻子[70],再加上西面又是革罗罢之子,或许我们可以合理的断言:西面是主言行的见证人之一。 5 这位史学家说,主的兄弟犹大的后代,表白了对主的信仰,并对多米田作见证。他们活到图拉真(Trajan)之朝。他说: 6 「有人以殉道来带领教会,甚至主的亲属也在其中。后来教会一片和平,他们依旧如此,直到主的亲属,革罗罢(Cleophas)之子西面于图拉真之朝、Atticus掌政时,因基督徒的身分遭指控为异端。西面受尽折磨而死,他的坚毅使所有的人,甚至执政官自己,都惊讶不已。想不到这样一位一百二十岁的长者,竟能忍受如此酷刑。最后,西面被钉死于十字架。」 7 这个时期,教会依然保持纯净,像一贞洁的童女。那时若有人打算偏离福音健全的教训,只敢躲入黑暗的角落中。 8 只是当使徒逐渐逝去,当初听见他们智慧言语的人也渐渐过去,骗子与假教师开始狼狈为奸,兴起不虔、迷惑众人。随着使徒的消去,这些人变得无耻,开始宣扬错谬的教训,敌对福音的真理。以上就是Hegesippus的叙述。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述说历史—— [69]根据Eusebiu
s的年代志Chronology,西面约死于主后一○六年左右。 [70]约十九25 第三十三章图拉真(Trajan)禁止逮捕基督徒—— 1 很多地方大肆逼迫信仰,其中一名杰出的官员PliniusSecundus被殉道者感动,因而替那些为信仰而死的民众请命[71]。他上奏皇帝,民众既无行恶,也没犯法,不过在旭日东升时,向着基督唱诗如同向着神唱。他们憎恨一切的**、杀人与犯罪,并且为人奉公守法。 2 获悉此事,图拉真(Trajan)便下令禁止逮捕基督徒,但是若他们公开表明身分,便得受罚。因此,虽说极端残酷的逼迫已减少,但有心人还是能找到藉口来陷害我们;有时是人民,有时是不同地方的统治者,他们会陷害我们。就算没有明显的逼迫,还是有各省的逼迫,许多忠信者因而遭受各样的殉道。 3 我们题过特土良以拉丁文写了《护教文》(Apology),现在我们将部分摘录翻译如下:他说:「确实,我们知道反对我们的调查行为已被禁止:省长PliniusSecyndus定罪了一些基督徒,剥夺他们的尊严,却为他们的庞大人数感到困惑,怀疑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他向皇帝图拉真(T
rajan)陈述了事实,说除了有人不愿牺牲以外,他们中间找不着任何的罪。他还说,**们在旭日东升之时,向着基督唱诗如同向着神唱。为了维持纪律,他们禁止一切**、谋杀、诈欺、行骗和其他的罪。获悉此事后,图拉真回覆道,此后不准再调查基督徒,但若是他们表明身分,便得受罚。」以上就是事情的始末—— [71]此人在教会历史上又被称为PlinytheYounger,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与成就,在政治上又是罗马皇帝Trajan的密友。Eusebius在此段落中所提及的内容,系出自Pliny于初任Bithynia省长时的上奏,当时约在主后一一○至一一一年。这篇奏文ChristiansinBithynia是一篇纯粹在外邦执政者眼光下初期教会的光景,因此显得格外写实并珍贵。文中对于初期教会的信仰、实行、见证、美德,以及Pliny对逼迫政策所感到的不解等,都有相当坦率的描述。而Trajan的回覆TrajantoPliny(又被称为Trajan’sPolicytowardsChristians),可以看出Trajan一面认同有德行的基督徒不应受到不公义的对待,但另一面Trajan又肯定Pliny斩杀那些坚称
自己是基督徒,不拜偶像的人;他又明令只要有人否认自己是基督徒,又在公众面前拜偶像,就可以勾销所有之前所犯的错。因此在ChristianinBithynia及Trajan’spolicytowardsChristians两篇文章中,初期教会的见证与罗马政权的逼迫,被描绘的历历在目。(参H.Bettensoned.,DocumentsoftheChristianChurch,2ndedition,pp.3-4) 第三十四章罗马教会的第四位监督─Euarestus—— 1 图拉真(Trajan)三年,罗马监督革利免在传讲神圣话语九年后离世,指定由Euarestus接续其监督职分。 第三十五章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三位监督─犹士都(Justus)—— 1 西面过世后,一个名为犹士都的犹太人接续其耶路撒冷教会的监督职分。当初有许多奉行割礼的犹太人转而信仰基督,犹士都就是其中一位。 第三十六章以革那提(Ignatius)[72]及其书信—— 1 当时,使徒的亲密门徒坡旅甲(Polycarp)活跃于亚西亚一带,他从主的见证人及奴仆手中,领受了士每拿的监
督职分。 2 而在此时,帕皮亚斯(Papias)[73]因担任希拉波立教会的监督而闻名。他擅于学习,又熟知圣经。以革那提接续彼得在安提阿的职分后,成了该城的第二位监督。他因此为人熟知,甚至直到今日。 3 按着记载,以革那提因着为基督做见证,由叙利亚被押往罗马,成了野兽的食物。 4 以革那提被押往罗马,行经亚西亚时,他的教诲与劝诫加强他所停留之处的教会。以革那提特别劝诫他们,要加倍防范当时出现遍及各处的异端。他劝诫众人,要紧紧跟随使徒的传统,最安全可靠的方法,就是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成为一个确定的形式。 5 因此,当以革那提来到坡旅甲所在的士每拿时,他写了一封信给以弗所教会,信里提到教会的牧人欧尼西母;又写了一封信给位于Meander的Magnesia教会,信中提到监督Damas;另一封给Trallians教会的信,则提到当时的监督Polybius。 6 除了这些,还有给罗马教会的信。信里的一段劝诫中,以革那提殷殷期盼众圣徒,不要因害怕殉道而令他失望。信中有些内容值得我们简要摘录。他是这样写的: 7 「从叙利亚到罗马
,无论海上陆地,不分昼夜,我一直与猛兽争战。我被绑在十只豹中间,就是军中一个班的数量。我在这些不义中学习节制,却也不因此得称义。 8 愿我从虎视眈眈的野兽得益,我也祷告,巴不得野兽能尽快发觉我。我甚至诱使牠们吞掉我,而不要不敢碰我。要是野兽不愿,我会强迫牠们。 9 原谅我,我知道殉道是如何有益。现在我才真正成为一位门徒,除了得着基督,没有什么─无论有形或无形─能激起我的雄心。不论火烧、被钉、野兽吞吃、骨头撕裂,四肢打断,甚至体无完肤,只要能得着基督耶稣,就让魔鬼折磨我、攻击我吧!」 10 这就是以革那提从上述城市写给各处教会的信。离开士每拿以后,以革那提在特罗亚写信劝诫腓立比教会,特别是对那里的监督坡旅甲。他熟知坡旅甲是一个有使徒职分的人,因此他将安提阿的群羊,托付给这位良善忠信的牧人,要求他殷勤的监督教会。 11 他写信给士每拿,用以下的话提到基督,但我不知他是从何得知这段话:「我知道并相信祂在复活之后仍有形有体。祂到彼得和其同伴那里,对他们说:『过来,摸我,来看我并不是个无形体的灵。』他们立刻摸了祂,并且信祂。」[74] 12
爱任纽也知道以革那提的殉道,并且还提到他的书信:「一位和我们同信仰的人被交给野兽。此人说:『我是神的麦粒,却被野兽之齿磨碎,如此我就被显为是神纯净的饼。』」 13 坡旅甲在给腓立比人的信中提及这些书信,内容如下:「我劝你们务要顺从,并操练你们对所见之事的忍耐,无论是对以革那提、鲁孚和Zosimus的殉道,或是对你们同国之民、保罗和其余使徒所受的苦难。他们相信这一切并非白白临到,而是来自信仰与公义。他们相信自己会往主所命定之处,因他们乃是为主受苦。这些人不爱现今的世界,他们爱的,乃是那位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 14 他又接着写:「以革那提和你也都给我回了信。若有机会,不管是我,或我差遣的人,必使任何一位前往叙利亚的人带着你们的信前去。 15 因你要求,我已将以革那提的来信附于此信中,送去你们那里。你们必能从中大大得益,因为信中包含信心、耐心和所有关于主的教导。」以上是关于以革那提的事。之后Heros接续了他在安提阿的监督职分—— [72]在教会历史上,Ignatius是以殉道着称。在被定罪并殉道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没没无闻的人,没有任何其他文
献能使我们得知Ignatius在被定死罪之前的生平。他曾任安提阿教会的监督,在被判死刑并解往罗马的途中,写下着名的七封书信。在Smyrna他写了TotheEphesians、TotheMagnesians、TotheTrallians及TotheRomans;到了Traos时他又写了TothePhiladelphians、TotheSmyrneans以及ToPolycarp三封书信(Ignatius曾在Smyrna见过Polycarp)。在他的书信中,有三项影响后来罗马天主教的重要因素:高于长老的监督权柄、殉道的勇气及荣耀、以及痛恨异端和**。 [73]历史上少有关于Papias的资料,Irenaeus告诉我们,他是Polycarp的同伴,也曾听过使徒约翰讲道。 [74]比较路加二四39 第三十七章那时尚存的传福音者—— 1 据说当时兴盛的圣徒中,Quadratus以其豫言恩赐闻名。有些人在使徒的传承中为首,也因而闻名。这些圣徒在先前使徒立基之处建立教会,扩展了传福音的凭藉,将救恩与诸天之国的种子传遍世界。 2 那时,大多的门徒热切爱慕神圣的话
语,实行主的诫命,赒济穷人。之后他们离开故土,传福音给未曾听闻此信仰的人,怀着雄心大志宣扬基督,并四处分送神圣的福音书。 3 他们在异地立下信仰的根基,完成他们的使命。之后,便指派其他人作群羊的牧人,照顾新近引进的人,然后靠着神的恩典及帮助,继续前往其他国家。圣灵也藉着他们行神迹奇事,以致人初闻福音,便全心接受宇宙造物者的真道。 4 我们无法估计,各地教会有多少人接续使徒,成为牧人与传福音者,我们只能从尚存的记载中,将那些把使徒教训传给我们之人的名字,合式的记录下来。 第三十八章革利免的书信和那些冒名之作—— 1 我们可列举以革那提在前述书信中的观点,以及革利免以罗马教会之名写给哥林多教会而广为人知的那封信。在引述《希伯来书》的观点后,以革那提清楚表示此书绝非后来的作品。 2 这本书应该能与使徒其余的作品并列。由于保罗用本国语言向希伯来人传讲,有些人说是路加,也有人说是革利免翻译了《希伯来书》。 3 后者比较接近事实,因为《革利免书》和《希伯来书》写作风格相同,而且这两部作品的观点也差不多。 4 我们也该看看
另一篇被认为是革利免写的书信,但我们并不确定这篇是否如前一篇那样被确证,或为古人所用。 5 还有一些据说也是他的作品,内容多而冗长。不久前,人们出版了那些书信里含有彼得和Apion对话的段落。然而,初期教会的记载却找不到相关的只字片语,因为这些书信并未保有使徒正统的印H。相较之下,被考证为革利免真迹的那卷书信却有很多的佐证。关于革利免和坡旅甲的作品说的差不多了。 第三十九章帕皮亚斯(Papias)的作品—— 1 据说帕皮亚斯有五本名为《主说话的释义》(InterpretationofOurLord’sDeclarations)的作品。爱任纽说这是帕皮亚斯唯一的作品,他说:「这些是帕皮亚斯的见证,他是约翰的旁听者,初期作者坡旅甲的同伴。帕皮亚斯在卷四里,提到了他们。此书共分五卷。」 2 以上是爱任纽的叙述。但在帕皮亚斯的序言里,并没有任何声明说他是神圣使徒的旁听者或见证人。他只告诉我们,他从密友那里领受了信仰的教训: 3 「为了你们的利益,我不后悔加进我个人的所见所闻。无论何时,当我从长者听到甚么,我都详加考察,记在脑中,如数家珍,并
且纪录下来,以便能用这些见证进一步确认真理。我不像其他人,喜欢听别人说许多事。我喜爱听人教导真理,而非教导外邦的诫命,我喜爱听从主而来、有益信仰并源于真理的教训。 4 我若是碰到任一位跟随过长者的人,我必会好好询问长者的宣言:安得烈、彼得或者腓力说过甚么,多马、雅各、约翰、马太或是任何主的门徒说过甚么,Aristion和主的门徒,传道人约翰又说了些甚么。因为我相信存活之人所说的,总比书里的记载更有益。」 5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约翰这个名字被提到两次。第一次和彼得、雅各、马太以及其他使徒一起提到,明显是指着传福音者约翰。另一次,他把「约翰」和其他不在使徒之列的人摆在一起,名列Aristion之后。帕皮亚斯用「长老」(presbyter)这个辞把这两个名字清楚地加以区分。 6 所以这足以证明亚西亚有两个同名的约翰,以弗所也有两座约翰的坟,直到今天他们也同样被称为约翰。这点需要特别说明。若这两人非同一位,第二个约翰应该看过使徒约翰所写的启示录。 7 帕皮亚斯宣称自己由陪伴使徒的人那得到使徒的宣言,他也说自己是Aristion及长老约翰的旁听者。
他经常提到他们,也在书里描写他们。 8 我相信举这些事例并非无用。帕皮亚斯加进其他美妙的事迹,与其他的记载并列,也是相当重要的。 9 先前已提过使徒腓力和他的女儿待在希拉波立的事。现在我们来看帕皮亚斯如何到他们那里,并从腓力的女儿身上听见一个奇妙的故事。他记录那时发生了一件复活的事。另一件奇妙的事是关于犹士都,又名巴撒巴。他喝下一瓶剧毒,但因着主的恩典,犹士都竟然毫发无伤。 10 这位犹士都曾出现在《使徒行传》,和使徒马太一起。使徒摇签,要找出接替叛徒犹大的弟兄:「于是他们推举两个人,就是那称为巴撒巴,又名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就祷告说…。」(徒一23~24〉 11 帕皮亚斯也记下了他耳闻之事,像是关于主和其教训的奇异故事,以及一些不太可信的事。 12 他说复活后会有个千年国,基督将会现身统治这地。这似乎是从使徒的描述中想像而来,而非照着他们发表中所意涵的[75]。 13 从他的描述中可清楚看出他在领会上极为有限。然而他却使得大多数教会作者,像是爱任纽或其他采用同样观点的人,抱持相近的见解。 14 帕
皮亚斯也在作品中放进了Aristion描述主的部分,以及长老约翰的记载。对那些想知道他们事迹的人,我们应该加入他描述马可的部分: 15 「长老约翰还说,马可是彼得的翻译者。马可相当准确地写下他所记录了一切。只是他并非照着主的言行次序来记载,因为他未曾跟随过主或亲耳听见甚么,而是像先前所说,他陪伴着彼得,彼得教导他乃是出于必要,但并非是教导主所谈论的历史。为甚么马可在记录事情上从未出错,因为他十分留意每件事,不漏掉任何听到的事,也不谬言任何一点。」这些就是帕皮亚斯论到马可的话[76]。 16 但关于马太,他是这么说的:「当时马太用希伯来文写下主的说话,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的将其翻译出来。」[77]这同一位作者也同样使用了约翰一书及彼得着作中的见证。然后他也题到另一个在《希伯来福音》中一个女人的故事,这女人在主面前被控以许多罪名。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以外,我们觉得这些事也是必须注意的—— [75]Eusebius所指乃是千年国思想,就是在最终的审判以前,基督要来到地上作王一千年。这是初期教会广为接受的重要信仰。犹太人也有千年国主义,只不过他们认为那是弥赛亚第一次来临
时的事;不同于基督徒认为千年国与基督再来有关。支持这项真理的主要经文乃是启二十1~6。因着在初期教会中有某些犹太教人士及智慧派人士将千年国物质化与肉欲化,因此有些教父如DionysiusofAlexandria、Eusebius等皆因此反对此项真理,甚至连带否定启示录的权威。不过整体而言,初期教会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教父皆持千年国思想。尼西亚会议以前,巴拿巴书的作者、Papias、JustinMartyr、Irenaeus及Tertullian等人都支持千年国思想;只有DionysiuofAlexandria、Origen、Eusebius等人持反对态度。但到了康士坦丁堡会议之后,非千年国主义者渐占优势,西方教父奥古斯丁更是将千年国主义打成异端,并认为千年国就是基督复活以后在天上作王掌权。后来,非千年国主义就在西方神学世界中取得稳固的地位。尽管如此,历代仍有许多团体忠信持守合乎圣经的千年国的真理,直到如今。 [76]将彼得连于马可福音,Papias是教会历史上的头一人。 [77]在Papias的时代,已经有希腊文的马太福音流传于众教会之间。因此,Papias在此所指,可能是Ma
tthew另外用希伯来文所记载之主的说话。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致于影响马太福音的权威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