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希腊文化与信仰(8)

基督信仰的起源 by 池凤桐

希腊文化与信仰(8)

[作者:池凤桐转贴自:《基督信仰探源》点击数:1198更新时间:2005-2-23文章录入:admin

伊比鸠鲁学派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以为真理仅限于感觉,凡不能具体感觉到的东西就是不可知,如此一切超性神只均不存在,只有具体物质是真实的。人生在世,应当享受自然幸福,不该畏神求幸。神是人的思想所构造而成的,不该用想象来作茧自缚。人的灵魂是集最精细的原子而成,精细的原子就是日常所用的水、火、空气和一些不可知的物质,灵魂是由一种至纯至清的特别物质形成,分为理智与非理智二部。理智的灵魂居于内心,非理智的灵魂则散于全体,和动物相同。一切精神作用,思考爱恶,都来自理智,故予人幸福的即是善,予人痛苦的即是恶。人自然全力行善避恶,也就是求福避苦。幸福和痛苦是相对的,有大小的等级。有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幸福,需要接受较小的痛苦,这是出于不得已,并不是像某些宗教,甘心寻求今世的痛苦,以换取永世的幸福;也不像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负天下之大任者。人之所以忍受小苦,目的在求大福,但不在今世的荣华富贵,也不在来世的永福天乡,而在明智的抉择。人生万事,得失相间,苦乐相杂,何谓「真福」,乃需要个人的明智选择.他人不能越俎代庖。例如娱乐之于个人,可能表面似为幸福,但为某些人来说可能是难忍的痛苦。多享一时的口福,可能招致严重的胃病,以暂时的幸福换取长期的痛苦,岂非不智?一时淫乐,可能招致终身的负累,一时的享受,也可能导致心力交瘁。何得何失,智老者必有取舍。肉体的娱乐往往为私欲洞开门路,欲望永远不可尽满,愈求满足,欲望愈深,终必陷于不可自拔,因此智者必先克欲制情,防患于未然,否则后患无穷,求福反而得祸,因此埠求幸福的上策乃是清心寡欲,心平气和,止于至善。痛苦虽恶,却不因为怕痛苦而失掉内心的平静,即可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视富贵如浮云,得失无患于衷,心静就是幸福。不要追求虚荣,要避免一切伤神劳形、生忧生虑的大小事物。行善最乐,贪婪招殃。德行之善,不在其本身,而在其结果,即是心旷神怡。这个学派的精神和中国的道家思想相似,清静无为,无忧无虑,摒弃世上的荣华富贵,求得心平气和,精神幸福。

门廊学派的创始者不是希腊人。芝诺(Zenoof

Citium,Cyprus)是塞普路斯岛上的人,他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希腊话来到雅典,举目无亲,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宣布他的学说,只得在公共门廊开讲,这正是这个学说的优点之一,不限于地区,流传于全帝国各境,成了最流行最普遍的人生哲理,为各宗教所采用。这个学派的哲学基础是泛神观念。宇宙之源为「理」,一切均由最后的理而生发。理的具体表现为神,最高的大神代表最后的至理,宙斯大神就被认为宇宙的最后始元。其它一切大小神只都是至高之神的表现。宇宙一元则万神皆一。所谓「神」者,就是存在(existence)的最高原理。理在万有之内,万事皆有「理」;换句话说,神存于万物,万物皆有神。宇宙一切的大小事物活动,其演变都是以「理」来推动。万理都由最后一「理」,即是由至上神而发韧,人的灵魂则是「气」,周流全体,一如宇宙之精神(Weltgeist,World’s

soul)周流世界。人的灵魂是世界精神的一部,二者相关相应。人死则灵魂归还宇宙,化为大一之「理」;理也者,即是宇宙精神。这个宇宙一理、天人相应的说法和宋儒的理学毫无异处,真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

门廊学派的伦理道德观,是根据他的宇宙世界观而生。一切本诸「理」,宇宙之「理」即是大自然,人之生「理」即是人性。人生目的就是明理养性,养性就是尽力保存自己的生命,达到最高的满足。个人的幸福,就是至善,凡能满足人性的一切需求便都是好的。大自然和人性是人生行为的根据,合乎自然(Na-tura)和人性(Natura

humana)的就是合[理],否则就是不合理。合理的行为就是德行,不合理的行为则是罪恶。修养就能使人性人心合乎天理,就像中国人说的「人心道心」、「人性天理」。书经大禹谟上所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说明此理。人之修德在乎如何应付天理。人是有理智的动物,按着理智行动就是顺天应人,所得的结果就是幸福。背理而行则是逆性悖天,这样的生活自然是痛苦。幸福与痛苦在乎人的抉择,选择幸福的人是上智者,选择痛苦的人是下愚者。人人皆有良知(Consience,中国译为良心),都知祸福善恶。这个「良知」观念是门廊学派的大发明,影响了后代的宗教伦理。良知良心,自能断定是非,是人内在的天理。根据天理良心,择真去伪。人人皆知肉欲私情非真幸福,必须节制,一时的纵任快乐,为更多更大的痛苦之源,智者必有所择。人生幸福只能生于道德,不能生于肉欲,克制七情六欲才能修德。枢德有四(four

cardinal

virtues),即智、节、勇、义。心平气和,无恐无虑,知足安分,不求富贵,不畏贫贱,不忧得失,这样就达到了幸福之境。

宇宙间只有一个原理,一个精神。这个原理精神称之为哲学,或称之为天神地祇都无不可。万物一元,天下一家。划分国界民族是违背天理的。社会不可分阶级,人人均平等,四海皆兄弟。各地各国神虽多,实则是一神多名;就如一个原理显示于各个动物植物一样;现象虽然各异,但内在的生命原理只是一个。一切都生于一个原理,人和万物都生于一源,终归于一元。天下万事万物都受着一个力量的支配,这个力量有它固定的轨道,这个轨道行之于人生就称之为「命运」。所以天下事,事虽繁多,熙来攘往,终极必返。历史不断重演,每经一段,必重生一个苏格拉底(Socrates),或任何前代已生过的人。但命运天理的运行不是盲目的。因最后的「理」或「至上神」,也是「明智」之源,「仁爱」之所由来。一切生仑都受到合理的照顾,因至上神是至公至义,有善必赏,有恶必罚的。门廊学派的哲学,无疑地,含着内在的矛盾,例如:天理至善和恶的存在,二者如何和谐?如天理是绝对的至公至善,那么恶的来源是什么呢?天灾何来?至于这个学说肯定人人平等,更非事实。有人生而愚味残废,有生而聪明睿智;有幸得者,有不幸而失者,平等安在?这个学说对这些矛盾的解释,正如孔子一样,避而言他。子贡问孔子:死者有知乎?他只答说:「非今之急,后自知之」。门廊学派用同样的手段解释矛盾,他们的解释是:人人都有神性,神性是无别的。从神的一方面说,人人平等。天理虽有定轨,但至善不会把人当为「刍狗」,因此人人仍是自由的。若没有自由,人就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然没有道德可言。道德之成,本乎人去恶扬善。自由意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生于本性,无需外求;正如孟子所说[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发扬本性之善,摒弃外来的富贵荣华,达到纯洁的目的,即是人生的幸福o

除门廊学派和伊比鸠鲁学说之外,尚有怀疑派,认为真理不可知。犬儒派(Cynics)因其生活加犬,故得「犬儒派」的称谓。他们的主张,简单来说是放弃荣华富贵及家室妻子,专心修德,唯德为善。各派学说纷纭,正如中国春秋时代百家争呜。影响力最大者乃是门廊学派,因为这个学派综合了希腊人生哲学,又为东方宗教开启了智能之门。

泛希腊文化的心态,乃是在希腊哲学表现于东方的宗教。原来希腊奥林匹克诸神(Olympian),只有随外表风俗习惯苟延残存。对人生已失去了引导力量。在纪元前二世纪的中叶,虽几经努力,建设新的寺院,新的敬礼,新的庆节,大事喧染某某神有新的启示灵迹,以启发信者的热情,以期复兴固有宗教,但最后一切终归徒然。这些传统的神与秘话,与东方宗教对比,实是小巫见大巫,相形见拙。许多新建的大型寺院,都是由东方引入的新神。一般人对于传统的神,失去信抑和兴趣。有的城市新建寺院,企图复兴固有宗教,但乏人支持,往往半建半停,有的寺院甚至经过两个世纪之久尚未建成。为什么这些传统的敬礼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呢?答案是哲学新观念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所使然。哲学倾向个人修养和个人的得救。老百姓纷纷奔向东方神秘礼仪,因为举行具体的礼仪便可得救赎。东方宗教的圣事(

Sacrament)观念,颇吸引群众。圣事的意义就是利用具礼的、有象征性的东西,再加上神秘性的礼仪,所得到的某种恩惠。加果良心不安,可洒水于头,司祭同时乞神求赦,信老就可心身清洁。恭饮祭祀的牲血,便可与神合一。这类具体的圣事,吸引了各地群众。正用其具体,故给予参加者一种真实的经验。奥林匹克神的信众如没有这些经验。况且希腊神本属城市文化布民忠于自己的神祇,因此敬礼发达。但自大帝国建立之后,城市解体,市民自然与城市分解,再没有独立的城市,任何人都是大帝国的公民。天下一家,天上一神,大小神犹如帝国众民,都属一个至高之神。城市既然已非独立,城市的各国神自然也就失业了。今后的宗教是信仰一神,同时又遵重个人。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夺严与权利,和未来的永生。希腊的征服者纷纷到文化发祥地的的小哑细亚和埃及,但他们并未搀带自己的神。在这些地区由希腊人执政,达三、四个世纪之久。但他们并未建立纯粹的希腊神庙,而是皈依东方的宗教,为东方宗教建立了许多寺庙庙。希腊人喜欢参加东方礼仪。在希腊的千万神中,只有狄奥尼索(D

ionisos)的神秘礼仪,传布于东方,因与东方礼仪极其相似,故常与东方神互混,而成为东方礼仪之一,连犹太人也误以为是自己的礼仪。

在这时代的各种宗教运动中,最主要的趋向是一神主义。此一神观念,早已为哲学家们所公认,门廊学派的泛神论并不与一神论相克,因其主张东西方的千万神,愚民的各种迷信,都以文化多种现形的象征主义(symbolism)来解释。任何神不管多么粗野;任何迷信,不管多么**,都可解为宇宙原理的分散异形。某种迷信礼仪,在其背后即象征某种自然的力量。某个女神是象征灵魂之美,某个大力之神是象征人的勇敢,某个蛇神是象征着人的永生希望……。用这种「寓意」(Allegory)的方法,把一切信仰迷信都解为大自然的现象。万象终归一「理」,千万神也只是一神,一神即是一理的象征。因此门廊学派的泛神论并不违反一神论的趋向,同时东方许多民族的宗教神,原为民族专有者,也都渐渐演变为宇宙全民的神。但最普用的方式则为各神之相互融合,不管名称的千变万化,都是指的一个神明,所以东西神明互相合并。各地的大小神,传入另一地区时,便立即变成当地神。各地女神也都是异名同神,一个信徒可礼拜任何神,三教九流都是一家,如此才真正是万神归一了。

(8)巴比伦的星相与泛希腊文化

巴比伦的星相学说是基于天人一体、宇宙一元的观念而演译出来的。当时所谓的天文学,当然是极其幼稚的推侧,因此知识极其有限。许多「学识」实在是想象。根据这些推测便渐渐演成理论,这些无根基的理论,从今日的眼光看来,有些近乎胡说八道,但在当时的社会上却是极受尊敬的。「命运」(Fate)说就是一例。他们的理论是:人为小宇宙,为大字宙的缩影,具有大宇宙的一切特点。大小宇宙形形相关。天人相应。中国的天人相应说和这个说夫很相近似,汉儒董仲舒、宋儒文天祥等都主张天人相应。

天人相关的说法羼入了许多宗教和卜筮之类的理论,如十二宫的黄道兽带(Horoscope),每宫代以一兽,和中国的十二生肖相似,行于各宗教的艺术礼仪,因此十二成了一个神圣的数字。三十六为三个十二之合,也是神圣的数字。把一年分划为三十六个周旬(每旬十日)。天有三十六重,为三十六个神鬼所管理。人身分三十六部,为三十六个精灵所附依。更常用的数字为七,来自七大星辰,每星都有神明:日、月、火、水、木、金、土,各星,也就是日神、月神、战神(mars)、使神(mercury)、天神(Jupiter)、美神(Venus,Frige)、农神(Sat-urn)。时至今日,西方各国仍以这些星辰神之名,名其周日,仍是每周七日;此外七的数字,也用于许多宗教礼仪。当时的神秘教的入教礼仪分为七阶.日后基督徒的洗礼也采用七个步骤。有些晋升神职的礼仪分为七品,即是七个等级。后日宗教授与信徒七件圣事,虔诚的信徒可以得到圣神七恩,罪有七个大罪,德有七个大德,行善施舍有七件善事,人生有七苦七乐,升天堂有七重天,下地狱有七层地狱,世界有七大奇迹(Seven

Wonders,来自诗人Antipaterof

Sidon)。这个数字之所以神圣是源于巴比伦的星相理论。西方文化自古就似「七」为神圣的数字,早已习而不察,以为是天经地义,无可质疑了。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六世纪就以七数为神圣。号称「医学之父」的伊保克拉德(Hippocrates,公元前460-357),把人的一生分为七段。埃及古代就建立了七日为一周的制度,埃及和巴比伦同以天体七大星为根据,每日一星。古代两个文化,常有往来。圣经中旧约记述若瑟被卖给往坎及去的商人,就是来自巴比伦的商人。两大地区的商人,往来经过犹太地区,因为那时还没有运河,陆地相接,可往来无阻。犹太人也以七数为圣;至上神造化宇宙,用了七日;埃及遭了七个旱年,七个丰年;洪水减世之前,至上神命令选择清洁的禽兽,雌雄各七对,等待七天之后,才降洪水。其它事迹也多采用七数;无酵饼的庆礼要一连七天;每七日有一安息日(Sabbath);每七年有一安息年;祭台上要用七只圣烛……。当犹太人攻耶里哥城时,七位司祭吹着七只号角,围城七日之久,到第七天,民众绕城呼叫,号角狂吹七次,城垣遂倒塌。圣雅各伯劳动七年之久,才可得妻;大力士三松(Samson)庆婚七日,他的女友用七根绳子把他绑住,剪去七撮头发;犹太人的敌人国王拿布高(Nebuchadnezzar),当了七年野兽。在新约经书中,七的数字,更是屡见不鲜,连耶稣答复徒弟询问,也教他们要宽恕别人七十个七次,默示录上,用的七数更多。在泛希腊文化时代,这些星相遗迹已成了各民族共有的财产,直至今日仍为西方文化所通用。

自远古文化流传下来的另一个观念,至今仍为人们讨论的对象。即是宇宙有一种力量使星辰运动,万物有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世界各大文化对宇宙间神秘的力量都有猜测,印度有印度的说法(Prana,brahman),中国有中国的说法(仁、气),西方有西方的说怯。门廊学派称宇宙力为「同情力」(Symp-athy)。别的学说有称之为天神、天命或圣神者。不管用什么称呼,各学说都一致承认宇宙力之存在,这个力量是万有生存之力。人既为万有之一,自然分享宇宙的生力。问题是:人是否能控制这个力量以为己用呢?天命天力是否能降于人?人是否能用咒符祈祷妖术控制更多的宇宙力量?至上之神是否能特宠某人,赐予特殊神力,而成先知先觉?神力是否托梦于人或特别予某人启示?这些问题都成为后日的宗教问题。

分享神力神智,称为神秘知识。「神秘知识」(Gnostici-sm),约分三类。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宇宙至高之力或至上卜神亲自启示或转托较低的神为媒介,或托梦借形显示于某人,传授某种特别神秘知识,这类说法在耶稣诞生的时代,极为与盛。第二类秘知说是神秘宗教(Mystery

religions),主要工具是用礼仪祭祀。秘方妖术,圣物圣事(Sacraments),以期上达神明。第三类秘知说是魔术(Magic),宗教和魔术的分别是:宗教向神祈祷,乞神转易自然的力量以膺人意,魔术则是利用符咒术语,强迫神力下降;简单地说,宗教乞神施力,魔术靠符咒术语本身的力量。人类普用这三种方法,金图接触宇宙神力,但这三种方法,并非是清楚划分的。有时三者并而为一,有时只有二者。各文化都利用这由类秘知方法。古代中亚文化,魔术特盛。公元前第二世纪这三类秘知方法更流传到希腊各地。星相之术与魔术相并,利用魔术可逼得福利,用星相占卜,可满足各种心愿。一般人企求发财得福,去病祛魔。从许多古代传下的片段文献,可看出当时符咒的性质。如用大蒜几头,蝗虫几只,划地为牢,周绕若干圈,口诵某某咒言,可得医治百病。此外还有各种符咒,可用于红白喜丧各类大小吉凶等日常生活琐事,无所不包。护身符是各种象征或实物,如牙齿兽角各种圣牌带在颈上手上,可以驱魔护身,亦可防病防灾。更有方注可以接神接鬼,逼其相助。鬼神的数目,各种宗教不同,但都有庞大的数字,有的信仰声称鬼有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个个有其秘名。若想逼迫某个魔鬼相助,必得先知某鬼的秘名。

神秘宗教的秘礼秘知更是遍存于当时各地的礼仪中。入教者得先行入教礼,行入教礼是表示某人属于某神,有权利知道某神的秘名秘迹,秘密圣事和礼规。有了这些秘密在手,便可得特殊的恩宠。呼神的秘名可以驱逐降服魔鬼,呼鬼的秘名则可加害于敌人。但是此特权并非神秘教的主旨,「救赎」才是神秘礼仪的最终目的,得救赎的方法也是最大的秘知,泛希腊文化时代,各教都供给信徒得救的神秘方法。救赎观念是当时宗教的普遍倾向,每个信仰都以救赎的秘方相号召,许给信众永生并和上神共享一切幸福,不再有疾病、贫苦及死亡。每一个人,不拘智愚老幼,贫穷富贵、俊美丑陋、健康病弱……一经入教(洗礼或其它神秘的礼仪),便可与神合一。合一的完成在死后,因此这些宗教视死亡为新生。救世之神,降生人问,用自己的死亡换取永生。以死亡战胜死亡,死亡便成了永生之门。凡与救赎之神结合为一者,即分享他的死亡和永生;与神合一获得永生就是救赎(Soteria,salvation)。神秘教早存于希腊文化,但东方的神秘教予人新的观念,即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罪过」负责,经由砷秘礼仪而得罪赦,获得救赎的保证。凡经过入教的神秘洗礼和各种锻链的神秘信徒(Mystae),都自觉良心清洁。对自己的得救有绝对信心,因而精神愉快,日常生活于心平气和的气氛中。他们的礼仪使信徒感受极深的印象,铭刻于心,永世难忘,有时废寝忘食,有时狂喜忘形,不知身之所在,心醉神迷,忘世忘身。这种如醉如狂的信徒不免受人攻击,但却为生活于忧虑中的人们所羡慕。东方的神秘教在公元前二世纪传遍各地,整个泛希腊文化区域,没有不受影响的。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希腊文化与信仰(8) [作者:池凤桐转贴自:《基督信仰探源》点击数:1198更新时间:2005-2-23文章录入:admin ] 伊比鸠鲁学派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以为真理仅限于感觉,凡不能具体感觉到的东西就是不可知,如此一切超性神只均不存在,只有具体物质是真实的。人生在世,应当享受自然幸福,不该畏神求幸。神是人的思想所构造而成的,不该用想象来作茧自缚。人的灵魂是集最精细的原子而成,精细的原子就是日常所用的水、火、空气和一些不可知的物质,灵魂是由一种至纯至清的特别物质形成,分为理智与非理智二部。理智的灵魂居于内心,非理智的灵魂则散于全体,和动物相同。一切精神作用,思考爱恶,都来自理智,故予人幸福的即是善,予人痛苦的即是恶。人自然全力行善避恶,也就是求福避苦。幸福和痛苦是相对的,有大小的等级。有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幸福,需要接受较小的痛苦,这是出于不得已,并不是像某些宗教,甘心寻求今世的痛苦,以换取永世的幸福;也不像孟子所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负天下之大任者。人之所以忍受小苦,目的在求大福,但不在今世的荣华富贵,也不在来世的永福天乡,而在明智的抉择。
人生万事,得失相间,苦乐相杂,何谓「真福」,乃需要个人的明智选择.他人不能越俎代庖。例如娱乐之于个人,可能表面似为幸福,但为某些人来说可能是难忍的痛苦。多享一时的口福,可能招致严重的胃病,以暂时的幸福换取长期的痛苦,岂非不智?一时淫乐,可能招致终身的负累,一时的享受,也可能导致心力交瘁。何得何失,智老者必有取舍。肉体的娱乐往往为私欲洞开门路,欲望永远不可尽满,愈求满足,欲望愈深,终必陷于不可自拔,因此智者必先克欲制情,防患于未然,否则后患无穷,求福反而得祸,因此埠求幸福的上策乃是清心寡欲,心平气和,止于至善。痛苦虽恶,却不因为怕痛苦而失掉内心的平静,即可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视富贵如浮云,得失无患于衷,心静就是幸福。不要追求虚荣,要避免一切伤神劳形、生忧生虑的大小事物。行善最乐,贪婪招殃。德行之善,不在其本身,而在其结果,即是心旷神怡。这个学派的精神和中国的道家思想相似,清静无为,无忧无虑,摒弃世上的荣华富贵,求得心平气和,精神幸福。 门廊学派的创始者不是希腊人。芝诺(Zenoof Citium,Cyprus)是塞普路斯岛上
的人,他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希腊话来到雅典,举目无亲,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宣布他的学说,只得在公共门廊开讲,这正是这个学说的优点之一,不限于地区,流传于全帝国各境,成了最流行最普遍的人生哲理,为各宗教所采用。这个学派的哲学基础是泛神观念。宇宙之源为「理」,一切均由最后的理而生发。理的具体表现为神,最高的大神代表最后的至理,宙斯大神就被认为宇宙的最后始元。其它一切大小神只都是至高之神的表现。宇宙一元则万神皆一。所谓「神」者,就是存在(existence)的最高原理。理在万有之内,万事皆有「理」;换句话说,神存于万物,万物皆有神。宇宙一切的大小事物活动,其演变都是以「理」来推动。万理都由最后一「理」,即是由至上神而发韧,人的灵魂则是「气」,周流全体,一如宇宙之精神(Weltgeist,World’s soul)周流世界。人的灵魂是世界精神的一部,二者相关相应。人死则灵魂归还宇宙,化为大一之「理」;理也者,即是宇宙精神。这个宇宙一理、天人相应的说法和宋儒的理学毫无异处,真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 门廊学派的伦理道德观,是根据他的宇宙世界观而生。一切本诸「理」,宇宙之「理」即是大自
然,人之生「理」即是人性。人生目的就是明理养性,养性就是尽力保存自己的生命,达到最高的满足。个人的幸福,就是至善,凡能满足人性的一切需求便都是好的。大自然和人性是人生行为的根据,合乎自然(Na-tura)和人性(Natura humana)的就是合[理],否则就是不合理。合理的行为就是德行,不合理的行为则是罪恶。修养就能使人性人心合乎天理,就像中国人说的「人心道心」、「人性天理」。书经大禹谟上所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说明此理。人之修德在乎如何应付天理。人是有理智的动物,按着理智行动就是顺天应人,所得的结果就是幸福。背理而行则是逆性悖天,这样的生活自然是痛苦。幸福与痛苦在乎人的抉择,选择幸福的人是上智者,选择痛苦的人是下愚者。人人皆有良知(Consience,中国译为良心),都知祸福善恶。这个「良知」观念是门廊学派的大发明,影响了后代的宗教伦理。良知良心,自能断定是非,是人内在的天理。根据天理良心,择真去伪。人人皆知肉欲私情非真幸福,必须节制,一时的纵任快乐,为更多更大的痛苦之源,智者必有所择。人生幸福只能生于道德,不能生于肉欲,克制七情六欲才能修德。枢
德有四(four cardinal virtues),即智、节、勇、义。心平气和,无恐无虑,知足安分,不求富贵,不畏贫贱,不忧得失,这样就达到了幸福之境。 宇宙间只有一个原理,一个精神。这个原理精神称之为哲学,或称之为天神地祇都无不可。万物一元,天下一家。划分国界民族是违背天理的。社会不可分阶级,人人均平等,四海皆兄弟。各地各国神虽多,实则是一神多名;就如一个原理显示于各个动物植物一样;现象虽然各异,但内在的生命原理只是一个。一切都生于一个原理,人和万物都生于一源,终归于一元。天下万事万物都受着一个力量的支配,这个力量有它固定的轨道,这个轨道行之于人生就称之为「命运」。所以天下事,事虽繁多,熙来攘往,终极必返。历史不断重演,每经一段,必重生一个苏格拉底(Socrates),或任何前代已生过的人。但命运天理的运行不是盲目的。因最后的「理」或「至上神」,也是「明智」之源,「仁爱」之所由来。一切生仑都受到合理的照顾,因至上神是至公至义,有善必赏,有恶必罚的。门廊学派的哲学,无疑地,含着内在的矛盾,例如:天理至善和恶的存在,二者如何和谐?如天理是绝对的至公至善,那么恶的来源是
什么呢?天灾何来?至于这个学说肯定人人平等,更非事实。有人生而愚味残废,有生而聪明睿智;有幸得者,有不幸而失者,平等安在?这个学说对这些矛盾的解释,正如孔子一样,避而言他。子贡问孔子:死者有知乎?他只答说:「非今之急,后自知之」。门廊学派用同样的手段解释矛盾,他们的解释是:人人都有神性,神性是无别的。从神的一方面说,人人平等。天理虽有定轨,但至善不会把人当为「刍狗」,因此人人仍是自由的。若没有自由,人就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然没有道德可言。道德之成,本乎人去恶扬善。自由意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生于本性,无需外求;正如孟子所说[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发扬本性之善,摒弃外来的富贵荣华,达到纯洁的目的,即是人生的幸福o 除门廊学派和伊比鸠鲁学说之外,尚有怀疑派,认为真理不可知。犬儒派(Cynics)因其生活加犬,故得「犬儒派」的称谓。他们的主张,简单来说是放弃荣华富贵及家室妻子,专心修德,唯德为善。各派学说纷纭,正如中国春秋时代百家争呜。影响力最大者乃是门廊学派,因为这个学派综合了希腊人生哲学,又为东方宗教开启了智能之门。 泛希腊文化的心态,乃是在希腊哲学表现于东方的宗
教。原来希腊奥林匹克诸神(Olympian),只有随外表风俗习惯苟延残存。对人生已失去了引导力量。在纪元前二世纪的中叶,虽几经努力,建设新的寺院,新的敬礼,新的庆节,大事喧染某某神有新的启示灵迹,以启发信者的热情,以期复兴固有宗教,但最后一切终归徒然。这些传统的神与秘话,与东方宗教对比,实是小巫见大巫,相形见拙。许多新建的大型寺院,都是由东方引入的新神。一般人对于传统的神,失去信抑和兴趣。有的城市新建寺院,企图复兴固有宗教,但乏人支持,往往半建半停,有的寺院甚至经过两个世纪之久尚未建成。为什么这些传统的敬礼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呢?答案是哲学新观念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所使然。哲学倾向个人修养和个人的得救。老百姓纷纷奔向东方神秘礼仪,因为举行具体的礼仪便可得救赎。东方宗教的圣事( Sacrament)观念,颇吸引群众。圣事的意义就是利用具礼的、有象征性的东西,再加上神秘性的礼仪,所得到的某种恩惠。加果良心不安,可洒水于头,司祭同时乞神求赦,信老就可心身清洁。恭饮祭祀的牲血,便可与神合一。这类具体的圣事,吸引了各地群众。正用其具体,故给予参加者一种真实的经验。奥林匹克神的信众如没有这些经验。况
且希腊神本属城市文化布民忠于自己的神祇,因此敬礼发达。但自大帝国建立之后,城市解体,市民自然与城市分解,再没有独立的城市,任何人都是大帝国的公民。天下一家,天上一神,大小神犹如帝国众民,都属一个至高之神。城市既然已非独立,城市的各国神自然也就失业了。今后的宗教是信仰一神,同时又遵重个人。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夺严与权利,和未来的永生。希腊的征服者纷纷到文化发祥地的的小哑细亚和埃及,但他们并未搀带自己的神。在这些地区由希腊人执政,达三、四个世纪之久。但他们并未建立纯粹的希腊神庙,而是皈依东方的宗教,为东方宗教建立了许多寺庙庙。希腊人喜欢参加东方礼仪。在希腊的千万神中,只有狄奥尼索(D ionisos)的神秘礼仪,传布于东方,因与东方礼仪极其相似,故常与东方神互混,而成为东方礼仪之一,连犹太人也误以为是自己的礼仪。 在这时代的各种宗教运动中,最主要的趋向是一神主义。此一神观念,早已为哲学家们所公认,门廊学派的泛神论并不与一神论相克,因其主张东西方的千万神,愚民的各种迷信,都以文化多种现形的象征主义(symbolism)来解释。任何神不管多么粗野;任何迷信,不管多么**,都可解为宇宙原
理的分散异形。某种迷信礼仪,在其背后即象征某种自然的力量。某个女神是象征灵魂之美,某个大力之神是象征人的勇敢,某个蛇神是象征着人的永生希望……。用这种「寓意」(Allegory)的方法,把一切信仰迷信都解为大自然的现象。万象终归一「理」,千万神也只是一神,一神即是一理的象征。因此门廊学派的泛神论并不违反一神论的趋向,同时东方许多民族的宗教神,原为民族专有者,也都渐渐演变为宇宙全民的神。但最普用的方式则为各神之相互融合,不管名称的千变万化,都是指的一个神明,所以东西神明互相合并。各地的大小神,传入另一地区时,便立即变成当地神。各地女神也都是异名同神,一个信徒可礼拜任何神,三教九流都是一家,如此才真正是万神归一了。 (8)巴比伦的星相与泛希腊文化 巴比伦的星相学说是基于天人一体、宇宙一元的观念而演译出来的。当时所谓的天文学,当然是极其幼稚的推侧,因此知识极其有限。许多「学识」实在是想象。根据这些推测便渐渐演成理论,这些无根基的理论,从今日的眼光看来,有些近乎胡说八道,但在当时的社会上却是极受尊敬的。「命运」(Fate)说就是一例。他们的理论是:人为小宇宙,为大字宙的缩影,具有大
宇宙的一切特点。大小宇宙形形相关。天人相应。中国的天人相应说和这个说夫很相近似,汉儒董仲舒、宋儒文天祥等都主张天人相应。 天人相关的说法羼入了许多宗教和卜筮之类的理论,如十二宫的黄道兽带(Horoscope),每宫代以一兽,和中国的十二生肖相似,行于各宗教的艺术礼仪,因此十二成了一个神圣的数字。三十六为三个十二之合,也是神圣的数字。把一年分划为三十六个周旬(每旬十日)。天有三十六重,为三十六个神鬼所管理。人身分三十六部,为三十六个精灵所附依。更常用的数字为七,来自七大星辰,每星都有神明:日、月、火、水、木、金、土,各星,也就是日神、月神、战神(mars)、使神(mercury)、天神(Jupiter)、美神(Venus,Frige)、农神(Sat-urn)。时至今日,西方各国仍以这些星辰神之名,名其周日,仍是每周七日;此外七的数字,也用于许多宗教礼仪。当时的神秘教的入教礼仪分为七阶.日后基督徒的洗礼也采用七个步骤。有些晋升神职的礼仪分为七品,即是七个等级。后日宗教授与信徒七件圣事,虔诚的信徒可以得到圣神七恩,罪有七个大罪,德有七个大德,行善施舍有七件善事,人生有七苦七乐,升天堂有
七重天,下地狱有七层地狱,世界有七大奇迹(Seven Wonders,来自诗人Antipaterof Sidon)。这个数字之所以神圣是源于巴比伦的星相理论。西方文化自古就似「七」为神圣的数字,早已习而不察,以为是天经地义,无可质疑了。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六世纪就以七数为神圣。号称「医学之父」的伊保克拉德(Hippocrates,公元前460-357),把人的一生分为七段。埃及古代就建立了七日为一周的制度,埃及和巴比伦同以天体七大星为根据,每日一星。古代两个文化,常有往来。圣经中旧约记述若瑟被卖给往坎及去的商人,就是来自巴比伦的商人。两大地区的商人,往来经过犹太地区,因为那时还没有运河,陆地相接,可往来无阻。犹太人也以七数为圣;至上神造化宇宙,用了七日;埃及遭了七个旱年,七个丰年;洪水减世之前,至上神命令选择清洁的禽兽,雌雄各七对,等待七天之后,才降洪水。其它事迹也多采用七数;无酵饼的庆礼要一连七天;每七日有一安息日(Sabbath);每七年有一安息年;祭台上要用七只圣烛……。当犹太人攻耶里哥城时,七位司祭吹着七只号角,围城七日之久,到第七天,民众绕城呼叫,号角狂吹七次
,城垣遂倒塌。圣雅各伯劳动七年之久,才可得妻;大力士三松(Samson)庆婚七日,他的女友用七根绳子把他绑住,剪去七撮头发;犹太人的敌人国王拿布高(Nebuchadnezzar),当了七年野兽。在新约经书中,七的数字,更是屡见不鲜,连耶稣答复徒弟询问,也教他们要宽恕别人七十个七次,默示录上,用的七数更多。在泛希腊文化时代,这些星相遗迹已成了各民族共有的财产,直至今日仍为西方文化所通用。 自远古文化流传下来的另一个观念,至今仍为人们讨论的对象。即是宇宙有一种力量使星辰运动,万物有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世界各大文化对宇宙间神秘的力量都有猜测,印度有印度的说法(Prana,brahman),中国有中国的说法(仁、气),西方有西方的说怯。门廊学派称宇宙力为「同情力」(Symp-athy)。别的学说有称之为天神、天命或圣神者。不管用什么称呼,各学说都一致承认宇宙力之存在,这个力量是万有生存之力。人既为万有之一,自然分享宇宙的生力。问题是:人是否能控制这个力量以为己用呢?天命天力是否能降于人?人是否能用咒符祈祷妖术控制更多的宇宙力量?至上之神是否能特宠某人,赐予特殊神力,而成先知先觉?神力是
否托梦于人或特别予某人启示?这些问题都成为后日的宗教问题。 分享神力神智,称为神秘知识。「神秘知识」(Gnostici-sm),约分三类。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宇宙至高之力或至上卜神亲自启示或转托较低的神为媒介,或托梦借形显示于某人,传授某种特别神秘知识,这类说法在耶稣诞生的时代,极为与盛。第二类秘知说是神秘宗教(Mystery religions),主要工具是用礼仪祭祀。秘方妖术,圣物圣事(Sacraments),以期上达神明。第三类秘知说是魔术(Magic),宗教和魔术的分别是:宗教向神祈祷,乞神转易自然的力量以膺人意,魔术则是利用符咒术语,强迫神力下降;简单地说,宗教乞神施力,魔术靠符咒术语本身的力量。人类普用这三种方法,金图接触宇宙神力,但这三种方法,并非是清楚划分的。有时三者并而为一,有时只有二者。各文化都利用这由类秘知方法。古代中亚文化,魔术特盛。公元前第二世纪这三类秘知方法更流传到希腊各地。星相之术与魔术相并,利用魔术可逼得福利,用星相占卜,可满足各种心愿。一般人企求发财得福,去病祛魔。从许多古代传下的片段文献,可看出当时符咒的性质。如用大蒜几头,蝗虫几只,划地为
牢,周绕若干圈,口诵某某咒言,可得医治百病。此外还有各种符咒,可用于红白喜丧各类大小吉凶等日常生活琐事,无所不包。护身符是各种象征或实物,如牙齿兽角各种圣牌带在颈上手上,可以驱魔护身,亦可防病防灾。更有方注可以接神接鬼,逼其相助。鬼神的数目,各种宗教不同,但都有庞大的数字,有的信仰声称鬼有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个个有其秘名。若想逼迫某个魔鬼相助,必得先知某鬼的秘名。 神秘宗教的秘礼秘知更是遍存于当时各地的礼仪中。入教者得先行入教礼,行入教礼是表示某人属于某神,有权利知道某神的秘名秘迹,秘密圣事和礼规。有了这些秘密在手,便可得特殊的恩宠。呼神的秘名可以驱逐降服魔鬼,呼鬼的秘名则可加害于敌人。但是此特权并非神秘教的主旨,「救赎」才是神秘礼仪的最终目的,得救赎的方法也是最大的秘知,泛希腊文化时代,各教都供给信徒得救的神秘方法。救赎观念是当时宗教的普遍倾向,每个信仰都以救赎的秘方相号召,许给信众永生并和上神共享一切幸福,不再有疾病、贫苦及死亡。每一个人,不拘智愚老幼,贫穷富贵、俊美丑陋、健康病弱……一经入教(洗礼或其它神秘的礼仪),便可与神合一。合一的完成在死后,因此这些宗教视死亡为新生
。救世之神,降生人问,用自己的死亡换取永生。以死亡战胜死亡,死亡便成了永生之门。凡与救赎之神结合为一者,即分享他的死亡和永生;与神合一获得永生就是救赎(Soteria,salvation)。神秘教早存于希腊文化,但东方的神秘教予人新的观念,即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罪过」负责,经由砷秘礼仪而得罪赦,获得救赎的保证。凡经过入教的神秘洗礼和各种锻链的神秘信徒(Mystae),都自觉良心清洁。对自己的得救有绝对信心,因而精神愉快,日常生活于心平气和的气氛中。他们的礼仪使信徒感受极深的印象,铭刻于心,永世难忘,有时废寝忘食,有时狂喜忘形,不知身之所在,心醉神迷,忘世忘身。这种如醉如狂的信徒不免受人攻击,但却为生活于忧虑中的人们所羡慕。东方的神秘教在公元前二世纪传遍各地,整个泛希腊文化区域,没有不受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