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共同生活弟兄派
约于公元1350年,在荷兰及德国一带兴起另一种改教运动,称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创,他向许多渴慕的听众讲道,带起了伟大的宗教复兴。
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们,强调基督徒宗教教育,他们希望藉教育之法,带出全教会的改革。
从他们的学校中,造就了许多推动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
马丁路德曾在他们设在马得堡的学校就读一年。
另外几位曾接受过共同生活弟兄派学校造就的伟人有:韦索的约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韦索的约翰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学者及思想家。
从公元1445到1456年,他执教于德国耳弗特(Erfurt)大学。
四十九年以后,马丁路德就是在这个大学拿到文学硕士的学位。
许多人称韦索的约翰为“世界之光”,因为他攻击赎罪券,清楚地教导“因信称义”的真理。
他说:“一个人若以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得救。”
他也教导“惟独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写着说:“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会亲自赐他得救之恩。”
韦索的约翰不接受罗马天主教的“化质说”(transubstantiation)。
所谓“化质说”,是相信当祭司用圣礼的词句宣告后,圣餐的饼和酒就变成基督真正的身体和血。
马丁路德后来说:“如果我曾读过韦索约翰的著作,则我的观点,看起来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当然,罗马天主教教会不会赞同韦索的约翰。
他被带到买音慈大主教前,以异端罪名受审。
为了保全生命,他只得撤销所有说法。
但他仍被下入监牢,于公元1489年十月,死于狱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学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与马丁路德同时代。
伊拉斯姆以其广博的学识及尖锐的笔锋,讪笑当时修道士的无知及教会的弊端。
虽然他在改教运动中,一直未和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认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运动),马丁路德将它孵出来!”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响的人是多马肯培,他住在荷兰,写了一本伟大的书:“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这本书至今仍在属灵文学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世界名著之一,教导人研读圣经,逃避世界的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