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敬虔主义的严重缺点
公元1727年富朗开去世之时,是敬虔主义的顶峰时期,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像施本尔及富朗开这样的领袖人物。
敬虔主义派并未脱离路德派教会,因此,一直无法知道他们到底人数有多少。
但,敬虔派的确给灵性冷淡的路德派教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敬虔主义为德国教会带来祝福,但敬虔主义本身也有严重的缺点。
在敬虔派出现之前,路德主义已经走到一个“专重知识”的极端;敬虔主义就是针对这个冷淡麻木教会而出现的反应,但是它却又走到另一个“注重禁欲、严格舍己”的极端。
富朗开不给学校孩童有大多机会玩耍;敬虔主义到一个地步,甚至变成苛刻与吹毛求疵;对于非敬虔派的人都称他们为不属灵;对于不会讲自己得救经历的人,则不承认他们是基督徒。
敬虔主义也不关心教义;十七世纪,路德派强调教义;敬虔派强调生活。
由于他们低估了教义的重要,结果反倒为后来的自由神学主义(Liberalism)及现代主义(Modernism)铺了路。
6.弟兄合一会
公元1415年胡司死后,波希米亚(今日捷克西部)大逼迫,将胡司派逼到隐藏所,但未将他们完全摧毁。
他们脱离国家教会后,躲进森林深处,于公元1457年成立了弟兄合一会(Unitas Fratrum),以“弟兄”彼此互称,因此一般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弟兄会。
这个弟兄会和公元1530年重洗派在瑞士成立的瑞士弟兄会不同,请勿将它们混淆。
路德时代,弟兄合一会已有二十万信徒,并建立了四百间教会,他们热心于传福音及教育工作。
公元1501年,他们最先开始使用圣诗集。
他们的领袖与路德及加尔文联络的结果,使教义也越来越健全。
反改教运动及三十年战争(公元1618一1648年)的洗劫,几乎将这个教会扫荡殆尽,只剩下一小部份“余民”。
弟兄合一会最后一位主教柯墨纽乌(Comenius)(公元1592一1670年)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称这批“余民”为“隐藏的种籽”(Hidden Seed),后来历史的演变果然证实了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