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贰 天国子民的见证与影响(2)

基督生平 by 焦源濂

二、你们是世上的光

从主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是黑暗的。 人活在世上,既没有希望也没有温暖。 主要基督徒在这世界如同明光照耀,将希望和温暖带给他周围的人。

(一)光的本相 光是由燃烧自己所产生的。 所以我们若要发光,首先必须要“被点燃”。 我们必须接受主耶稣,得着“生命的光”,并且被祂点燃起来(约8:12)——被祂的真理和爱激励,愿意过一个舍己的生活(盐的作用也是从消失自己产生的)。 基督徒若不肯舍己,就绝对发不出光来! 除此之外,灯需要不断加油和经常清理,才能保持光辉常明;照样,基督徒需要经常与主亲近,支取祂的能力和接受祂的管教,才能经常有美好的见证。

(二)光的作用 基督徒的光究竟是什么呢? 他们是凭什么力量驱除世界的黑暗,以致将希望和温暖带到人群中间? 若“盐”是象征基督徒的性格,那么“光”便是象征“生命之道”了。 世人常说:“知识是光”,因为知识能除去人类的愚昧和无知。 大卫也说:“神的话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 又说:“神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130)属世的知识,能除去人对环境认识上的无知;神的话,却能除去人对自己生命认识的无知。 此外,神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使真正信靠的人,生命得着改变,所以神的话被称为“生命之道”。 每一个基督徒活在这世界上,必须向世人传扬这“生命之道”,同时还要在生活上,努力追求,“使我们无可指摘。 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 我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4-16)。

主耶稣强调基督徒在世必须发光,因此祂警告我们,不要把光“放在斗底下”。 放在斗底下的光,是被黑暗包围,并且是至终被黑暗吞灭的光。 这话是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个世界,若是我们不能影响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就一定会影响我们。 若是我们不发光驱除周围的黑暗,周围的黑暗就会使我们也成黑暗。 若是我们不能给别人温暖,周围的冷酷也会使我们的心冷若冰霜。

所以基督徒在这世界,必须舍己,发出天国的影响。 主说:“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太10:39)除此别无自保之途! 也惟有如此,才能“叫世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二、你们是世上的光 从主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是黑暗的。 人活在世上,既没有希望也没有温暖。 主要基督徒在这世界如同明光照耀,将希望和温暖带给他周围的人。 (一)光的本相 光是由燃烧自己所产生的。 所以我们若要发光,首先必须要“被点燃”。 我们必须接受主耶稣,得着“生命的光”,并且被祂点燃起来(约8:12)——被祂的真理和爱激励,愿意过一个舍己的生活(盐的作用也是从消失自己产生的)。 基督徒若不肯舍己,就绝对发不出光来! 除此之外,灯需要不断加油和经常清理,才能保持光辉常明;照样,基督徒需要经常与主亲近,支取祂的能力和接受祂的管教,才能经常有美好的见证。 (二)光的作用 基督徒的光究竟是什么呢? 他们是凭什么力量驱除世界的黑暗,以致将希望和温暖带到人群中间? 若“盐”是象征基督徒的性格,那么“光”便是象征“生命之道”了。 世人常说:“知识是光”,因为知识能除去人类的愚昧和无知。 大卫也说:“神的话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 又说:“神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130)属世的知识,能除去人对环境认识上的无知;神的话,却能除去人对自己生命认识的无知。 此外,
神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使真正信靠的人,生命得着改变,所以神的话被称为“生命之道”。 每一个基督徒活在这世界上,必须向世人传扬这“生命之道”,同时还要在生活上,努力追求,“使我们无可指摘。 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 我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4-16)。 主耶稣强调基督徒在世必须发光,因此祂警告我们,不要把光“放在斗底下”。 放在斗底下的光,是被黑暗包围,并且是至终被黑暗吞灭的光。 这话是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个世界,若是我们不能影响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就一定会影响我们。 若是我们不发光驱除周围的黑暗,周围的黑暗就会使我们也成黑暗。 若是我们不能给别人温暖,周围的冷酷也会使我们的心冷若冰霜。 所以基督徒在这世界,必须舍己,发出天国的影响。 主说:“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太10:39)除此别无自保之途! 也惟有如此,才能“叫世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太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