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壹 祸哉,法利赛人(3)

基督生平 by 焦源濂

(二)有祸的法利赛人(42-54节) 在这一段话里,主耶稣将法利赛人为人的六大特点指明了出来。 在主看来,这就是他们六个有祸的记号,所谓“有祸了”(woe to you)的意思,绝不含有咒诅或报复的意义。 这句话的真意,乃是对一种会导致灾祸后果的行动所产生的遗憾和警告! 所以主对法利赛人在此所宣告的六次“有祸了”,实际上是对他们错误的六个病兆,感到遗憾,并且对它们可怕的后果向他们提出警告。

1. 轻重倒置(42节)。 主首先从宗教的生活上指出他们的错误。 奉献十分之一,的确是神律法的规定,是每一个神的儿女必须遵行的(利27:30;申14:22)。 它的真义乃是神给祂的儿女一个机会,借着财物的奉献,向神表达自己感恩和爱慕神的心。 神所看重的是心,不是财物;因为神什么都不缺,只缺人对祂的信靠和敬爱(参撒上15:22)。 可是法利赛人怎么样呢? 他们却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财物的奉献上,对此极其认真仔细,不但是金钱,连“薄荷、芸香,并各样的菜蔬”都献上十分之一! 这种认真的态度固然十分可佩,可是问题却是,他们以为献上这些财物! 就是一切,“那公义和爱神的事,反倒不行了。”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不肖之子,纵或将千万金银给与父母,对父母却大逆不道,又道德败坏使父母蒙羞,那些金银在父母眼中,就算不得什么啊!

主的这番话,并不是叫人不实行什一奉献,所以祂说:善行和爱神的心,“是你们当行的”——最好的奉献;但是什一奉献,“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也是不可少的奉献。 因为人若真心爱神,这财物的什一奉献,便是最起码的表现了。 可惜今日竟有基督徒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新约信徒注重以心灵诚实敬拜神,所以不需遵守什一辜献的律法!” 存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好多杷主在这里所说的教训思想一下,并以这教训省察一下自己的心吧!

2. 爱慕虚荣(43节)。 主继而论及法利赛人在社交生活上的特征,那就是爱慕虚荣。 在宗教的活动中,他们喜欢“会堂的首位”,显示自己的杰出和虔诚;在公众出没的街市上,他们又喜爱大家都向他“问安”,表现自己是最被人敬爱的人。 所以他对社交生活的原则,以及对人好坏的看法,全是以自己是否被重视(世俗一点的说法便是能否“出风头”)而决定的。 其实这种“死要面子”、爱戴“高帽子”、欢喜别人奉承夸奖等等表现,都是人人天性所共有的欲望。 所以我们自己若不提防这种爱慕虚荣的心,也是“有祸了”。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二)有祸的法利赛人(42-54节) 在这一段话里,主耶稣将法利赛人为人的六大特点指明了出来。 在主看来,这就是他们六个有祸的记号,所谓“有祸了”(woe to you)的意思,绝不含有咒诅或报复的意义。 这句话的真意,乃是对一种会导致灾祸后果的行动所产生的遗憾和警告! 所以主对法利赛人在此所宣告的六次“有祸了”,实际上是对他们错误的六个病兆,感到遗憾,并且对它们可怕的后果向他们提出警告。 1. 轻重倒置(42节)。 主首先从宗教的生活上指出他们的错误。 奉献十分之一,的确是神律法的规定,是每一个神的儿女必须遵行的(利27:30;申14:22)。 它的真义乃是神给祂的儿女一个机会,借着财物的奉献,向神表达自己感恩和爱慕神的心。 神所看重的是心,不是财物;因为神什么都不缺,只缺人对祂的信靠和敬爱(参撒上15:22)。 可是法利赛人怎么样呢? 他们却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财物的奉献上,对此极其认真仔细,不但是金钱,连“薄荷、芸香,并各样的菜蔬”都献上十分之一! 这种认真的态度固然十分可佩,可是问题却是,他们以为献上这些财物! 就是一切,“那公义和爱神的事,反倒不行了。”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不肖
之子,纵或将千万金银给与父母,对父母却大逆不道,又道德败坏使父母蒙羞,那些金银在父母眼中,就算不得什么啊! 主的这番话,并不是叫人不实行什一奉献,所以祂说:善行和爱神的心,“是你们当行的”——最好的奉献;但是什一奉献,“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也是不可少的奉献。 因为人若真心爱神,这财物的什一奉献,便是最起码的表现了。 可惜今日竟有基督徒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新约信徒注重以心灵诚实敬拜神,所以不需遵守什一辜献的律法!” 存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好多杷主在这里所说的教训思想一下,并以这教训省察一下自己的心吧! 2. 爱慕虚荣(43节)。 主继而论及法利赛人在社交生活上的特征,那就是爱慕虚荣。 在宗教的活动中,他们喜欢“会堂的首位”,显示自己的杰出和虔诚;在公众出没的街市上,他们又喜爱大家都向他“问安”,表现自己是最被人敬爱的人。 所以他对社交生活的原则,以及对人好坏的看法,全是以自己是否被重视(世俗一点的说法便是能否“出风头”)而决定的。 其实这种“死要面子”、爱戴“高帽子”、欢喜别人奉承夸奖等等表现,都是人人天性所共有的欲望。 所以我们自己若不提防这种爱慕虚荣的心,也是“有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