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九、儒教――信仰人的中国宗教

基督教与世界宗教 by 魏司道


当释迦牟尼(后称为佛)九、十岁的时候,在中国北部降生一子,对后代影响甚大。时在主前五五一年――但以理时期。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山东半岛的鲁国。父早亡,随母生活,艰苦度日,不忘学业,好诗与音乐。十五岁时特别关心学问,决志成为学者,好渔猎射艺。
年甫二十供官职,于本省为税吏。其母逝世辞去此职。在家守孝二载,后为私塾教师,以文学、历史、政治、音乐与占卜等科目教导学童。不久足前受教者众,并大受人之景仰,有多年与之共处者。他的目的在求其高材接受官职,以改革中国社会。
孔子年五十岁时成为鲁公的内阁之一,后升为宰相。因其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治理国事,所以他的政敌与日俱增。结果不可能继续下去,遂不得已辞去。
此后孔子以政客身份周游列国。希求拟得一政位,当政者能以采纳他的献议并见诸实行,但志与愿违,终成泡影,有时受迫,身陷缧绁。年近古稀,退返家园,以终余年。卒于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有三,深惜壮志未遂,遗憾终身。弟子等听闻他反复自言自语道: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礼记)
他对他的弟子说:“举国不以我为师,我可以死矣!”一周后,他便悄然与世长辞了,并无祈祷,未期望灵魂不灭,显然毫无所惧。
论到孔子的教训,主要的根据是五经四书。前者大半为孔子所著,其余为前人执笔。四书内载孔子之言行,为其门人记录,其中也包括孔子以后的材料。近代西人读此中国古典发现贤哲的智慧,但未免繁琐。但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全部中国古典没有一句不是令读者感到困窘(难为情)的。这与许多古代文典是一显著的对照。
孔子认为自己是以往价值的传述者,而非创作家(述而不作)。他说:“我信古人,对古人深具感情。”“余非生为圣贤。我不过是深爱古人之学,努力求得之(信而好古)。”
孔夫子虽认为当日中国老朽腐败,但仍有改革之希望。他主张中国的难题乃因人未能遵照古人遗训而生活。他特别着重“礼”字。现代中国学者林语堂解说“礼”为“一理想的社会秩序,各守本位,特别是合理化的封建次序的理性社会,在孔子的当时此秩序业已瓦解。”
孔子教导人伦之五大关系,此五常必按古人之教训而调整之,坚持之。此五常为:一、父子有亲,二、君臣有义,三、夫妇有别,四、长幼有序,五、朋友有信。这些社会关系只能以“礼”来调整,以求社会之融洽。孔子果真相信古人确已达到社会的理想。无疑他把“往日佳况”给理想化了。他的大目的是在号召举国上下,重回往昔的光荣与成就。
孔子宣言其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为消极的金律,与基督的积极金律(太七:12)正相反。
孔子的人性观是肤浅而乐观的。他并未暗示到人心的有罪与败坏。他主张人心是善良的,人们所惟一需要的就是“忠诰善道”,助人为所当为。他说,假如执政的秉公行义,率先垂范,百姓自当顺服。他主张社会改革必先由统治阶级开始。
孔子的人性观不但不合圣经,而且在心理学上也是浮浅不合实际的。造成人类行为的基本因素,并非像孔子所说那样简单、初步的方法。当然孔子对今日的心理学所知无几,他也未想到下意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孔子当时,佛教虽然是一错谬的宗教,但它却深入民间,对于人类的缺欠少有表面的分析。
孔子既然主张人类的难题根本在乎理智,而非在乎道德,所以他使用启发的工夫来使人民善良。但他不能回答这问题:“为何要人民善良?”、“使人民能善良的动机为何?”他把这些问题置之度外,明显他也未想到这问题。
孔子对真神甚或对异邦假神没有真正信仰——当人问到他这事的时候,他以不可知的态度示之。他赞成宗教仪式,但不信神灵之存在。有人问他关于死的事,他说:“未知生,焉知死?”
他对宗教的态度是唯理的、人本的。他所认为有价值的事就是看它对社会有否贡献:换言之,他视宗教为达成人类目的之工具——那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有宗教的人。
孔子死后,他的教训也起伏不定,后被武帝于主前一三六年宣布为中国的正统信仰。继此,儒教学者从事主持政府的教育,开始两千年来以孔子思想来训练中国的统治阶级。其间有一倾向发起即认死去的孔子为神明,并以宗教崇拜仪式拜之。
孔教的“孝道”观念为中国社会秩序的中流砥柱。儒教以家庭为人之第一本分,这是指着父母祖先说的。有父或长兄尚在的男人,不能认为是自由独立的,女人不能独立自由——她总是服从父亲,丈夫,或她的儿子(三从)。中国对于孝道太过夸张,远超过事实之上。虽然如此,中国社会所以能保持它五千余年的安定力量,就是孝道。
儒教给中国的影响就是使人民退后,而非前进。一切都是注重古人的教训。儒教对神与超自然的不可知主义,对人类个性的道德情形乐观,都鼓励中国人对宗教的真理与价值漠不关心,对道德或伦理的难题存肤浅的、自满的态度。按照上述的原则,一位理想的儒者乃是君子,但他从未把握住人心中有罪恶的真理,他对人生属灵永远的部门完全忽略,置若罔闻;与真神的正当关系之绝对需要,在他看来毫无实际。他所关心的是人,而不是神;是今生,而非来世。
兹从基督教观点来归纳孔教的缺点:缺乏对真神的观念;以古人的教训代替神之启示;缺乏人类罪恶,得救之道的真正观念;对人的乐观以致造成人自满与属灵的骄傲;一味后顾,阻止人类正常发展;对来世缺乏清晰观念,专重今生;由于其伦理教训的肤浅性格,当基督教的福音传给中国人的时候,使他们极难理解真正的悔罪。
讨论
1.孔子生于何时何地?此时在圣经历史中有何事发生?
2.试述孔子的早年生活与教育?
3.孔子最初在政府上的职位是什么?为什么他放弃了?
4.孔子持有什么最高的政府职位?他为什么辞去这职份?
5.孔子如何消耗他一生的余年?
6.关于孔子的教训,我们所得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7.孔子认为中国苦难的原因为何?
8.中国的“礼”是什么意思?
9.根据孔夫子人的五伦是什么?
10.孔夫子对遥远的过去抱什么态度?
11.在孔子所提的金律与耶稣在登山宝训所说的金律之间有何区分?
12.根据孔夫子的社会改革必须如何开始?
13.孔夫子对人性的观点,在那里是不合圣经的?
14.为什么孔夫子的人性观,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不实际的、肤浅的?
15.有什么根本的问题,孔夫子不闻不问?
16.孔夫子对宗教的崇拜抱什么态度?
17.对神的存在,他的态度为何?
18.是谁在什么时候把儒教奉为中国的正式信仰?
19.儒教如何影响治理阶级?
20.根据儒教“孝道”是什么意思?
21.由于特别注重儒教,养成了中国人民的什么性格?
22.从圣经的基督教观点来看,儒教的特别错误是什么?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当释迦牟尼(后称为佛)九、十岁的时候,在中国北部降生一子,对后代影响甚大。时在主前五五一年――但以理时期。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山东半岛的鲁国。父早亡,随母生活,艰苦度日,不忘学业,好诗与音乐。十五岁时特别关心学问,决志成为学者,好渔猎射艺。 年甫二十供官职,于本省为税吏。其母逝世辞去此职。在家守孝二载,后为私塾教师,以文学、历史、政治、音乐与占卜等科目教导学童。不久足前受教者众,并大受人之景仰,有多年与之共处者。他的目的在求其高材接受官职,以改革中国社会。 孔子年五十岁时成为鲁公的内阁之一,后升为宰相。因其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治理国事,所以他的政敌与日俱增。结果不可能继续下去,遂不得已辞去。 此后孔子以政客身份周游列国。希求拟得一政位,当政者能以采纳他的献议并见诸实行,但志与愿违,终成泡影,有时受迫,身陷缧绁。年近古稀,退返家园,以终余年。卒于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有三,深惜壮志未遂,遗憾终身。弟子等听闻他反复自言自语道: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礼记) 他对他的弟子说:“举国不以我为师,我可以死矣!”一周后,他便悄然与世长辞了,并无祈祷,未期望灵魂不灭,显然毫无
所惧。 论到孔子的教训,主要的根据是五经四书。前者大半为孔子所著,其余为前人执笔。四书内载孔子之言行,为其门人记录,其中也包括孔子以后的材料。近代西人读此中国古典发现贤哲的智慧,但未免繁琐。但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全部中国古典没有一句不是令读者感到困窘(难为情)的。这与许多古代文典是一显著的对照。 孔子认为自己是以往价值的传述者,而非创作家(述而不作)。他说:“我信古人,对古人深具感情。”“余非生为圣贤。我不过是深爱古人之学,努力求得之(信而好古)。” 孔夫子虽认为当日中国老朽腐败,但仍有改革之希望。他主张中国的难题乃因人未能遵照古人遗训而生活。他特别着重“礼”字。现代中国学者林语堂解说“礼”为“一理想的社会秩序,各守本位,特别是合理化的封建次序的理性社会,在孔子的当时此秩序业已瓦解。” 孔子教导人伦之五大关系,此五常必按古人之教训而调整之,坚持之。此五常为:一、父子有亲,二、君臣有义,三、夫妇有别,四、长幼有序,五、朋友有信。这些社会关系只能以“礼”来调整,以求社会之融洽。孔子果真相信古人确已达到社会的理想。无疑他把“往日佳况”给理想化了。他的大目的是在号召举国上下,重回往昔的光荣与
成就。 孔子宣言其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为消极的金律,与基督的积极金律(太七:12)正相反。 孔子的人性观是肤浅而乐观的。他并未暗示到人心的有罪与败坏。他主张人心是善良的,人们所惟一需要的就是“忠诰善道”,助人为所当为。他说,假如执政的秉公行义,率先垂范,百姓自当顺服。他主张社会改革必先由统治阶级开始。 孔子的人性观不但不合圣经,而且在心理学上也是浮浅不合实际的。造成人类行为的基本因素,并非像孔子所说那样简单、初步的方法。当然孔子对今日的心理学所知无几,他也未想到下意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孔子当时,佛教虽然是一错谬的宗教,但它却深入民间,对于人类的缺欠少有表面的分析。 孔子既然主张人类的难题根本在乎理智,而非在乎道德,所以他使用启发的工夫来使人民善良。但他不能回答这问题:“为何要人民善良?”、“使人民能善良的动机为何?”他把这些问题置之度外,明显他也未想到这问题。 孔子对真神甚或对异邦假神没有真正信仰——当人问到他这事的时候,他以不可知的态度示之。他赞成宗教仪式,但不信神灵之存在。有人问他关于死的事,他说:“未知生,焉知死?” 他对宗教的态度是唯理的、人本的。他所认为有
价值的事就是看它对社会有否贡献:换言之,他视宗教为达成人类目的之工具——那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有宗教的人。 孔子死后,他的教训也起伏不定,后被武帝于主前一三六年宣布为中国的正统信仰。继此,儒教学者从事主持政府的教育,开始两千年来以孔子思想来训练中国的统治阶级。其间有一倾向发起即认死去的孔子为神明,并以宗教崇拜仪式拜之。 孔教的“孝道”观念为中国社会秩序的中流砥柱。儒教以家庭为人之第一本分,这是指着父母祖先说的。有父或长兄尚在的男人,不能认为是自由独立的,女人不能独立自由——她总是服从父亲,丈夫,或她的儿子(三从)。中国对于孝道太过夸张,远超过事实之上。虽然如此,中国社会所以能保持它五千余年的安定力量,就是孝道。 儒教给中国的影响就是使人民退后,而非前进。一切都是注重古人的教训。儒教对神与超自然的不可知主义,对人类个性的道德情形乐观,都鼓励中国人对宗教的真理与价值漠不关心,对道德或伦理的难题存肤浅的、自满的态度。按照上述的原则,一位理想的儒者乃是君子,但他从未把握住人心中有罪恶的真理,他对人生属灵永远的部门完全忽略,置若罔闻;与真神的正当关系之绝对需要,在他看来毫无实际。他所关心的是人,而
不是神;是今生,而非来世。 兹从基督教观点来归纳孔教的缺点:缺乏对真神的观念;以古人的教训代替神之启示;缺乏人类罪恶,得救之道的真正观念;对人的乐观以致造成人自满与属灵的骄傲;一味后顾,阻止人类正常发展;对来世缺乏清晰观念,专重今生;由于其伦理教训的肤浅性格,当基督教的福音传给中国人的时候,使他们极难理解真正的悔罪。 讨论 1.孔子生于何时何地?此时在圣经历史中有何事发生? 2.试述孔子的早年生活与教育? 3.孔子最初在政府上的职位是什么?为什么他放弃了? 4.孔子持有什么最高的政府职位?他为什么辞去这职份? 5.孔子如何消耗他一生的余年? 6.关于孔子的教训,我们所得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7.孔子认为中国苦难的原因为何? 8.中国的“礼”是什么意思? 9.根据孔夫子人的五伦是什么? 10.孔夫子对遥远的过去抱什么态度? 11.在孔子所提的金律与耶稣在登山宝训所说的金律之间有何区分? 12.根据孔夫子的社会改革必须如何开始? 13.孔夫子对人性的观点,在那里是不合圣经的? 14.为什么孔夫子的人性观,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不实际的、肤浅的? 15.有什么根本的问题,孔夫子不闻不问? 16.孔夫
子对宗教的崇拜抱什么态度? 17.对神的存在,他的态度为何? 18.是谁在什么时候把儒教奉为中国的正式信仰? 19.儒教如何影响治理阶级? 20.根据儒教“孝道”是什么意思? 21.由于特别注重儒教,养成了中国人民的什么性格? 22.从圣经的基督教观点来看,儒教的特别错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