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世纪的复兴
一 分不清天上人间
1726–1756 摩拉维亚复兴
十八世纪一位德国伯爵封地中,有个名为「主的守望」(Herrnhut)的庄园,发生了奇妙的事,因着为九个小女孩祷告造成的大复兴,影响百年……
楔子
曾经发生在十八世纪一位德国伯爵封地 Herrnhut 村庄的事,竟然影响了基督教百年的全球宣教。
今天,如果你来到德国这秀丽如画的 Herrnhut 庄园,走进一座名为「神的园地」的教会墓园中,这位伯爵和许多摩拉维亚弟兄都葬于此,你再走到墓园小山丘上的一座小塔,就可以与古人一样远眺德国、波兰、捷克三国边境,在这座摩拉维亚弟兄们为全世界福音守望的祷告塔中,你仿佛仍可听到昔日披肝沥胆的祷告声……
古欧洲的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Bohemia,今日的捷克),是奥地利(Austrian)帝国西北的两个省分,与德国的萨克森(Saxony)相邻。第七、八世纪时,当地的人先后从希腊教会和罗马教会得着福音,十五世纪初叶,当时罗马教廷的教士奢侈贪婪、教会虚伪腐败,波希米亚改教领袖约翰胡司(John Huss)展开了一波改革行动,后因传讲福音而被当时的罗马教会处火刑殉道(1415 年),此地从此变成逼迫圣徒的黑暗之地,那些仍然忠于福音的人须经常躲避逼迫,他们一度聚集在波希米亚东北部肯瓦(Kurlwald)山谷中的一个村庄里,度过一段比较平安的生活。到了 1457 年,这群被称为「基督之律法的弟兄们」建立了教会,人称之谓「联合弟兄会」(United Brothren)。
弟兄们经过了几世纪的逼迫,许多人用他们的血,印证了所作的见证。他们遭监禁、受苦待、被充军,使他们不得不抛家别乡,逃到德国避难,主为他们预备了一个避难所,在那里,他们的教会又得以更新……
「主的守望」庄园
1722 年,摩拉维亚弟兄会的领袖大卫(Christian David)为受逼迫的信徒寻找避难所,因为哈布斯堡(Habsburg)摄政要求他们加入天主教,而他们不愿放弃新教信仰,因此离开故土。大卫遇见德国萨克森侯国的亲岑多夫伯爵(Nicolaus Ludwig Zinzendorf),就请求他让他们可以在伯爵的土地上避避风头,伯爵不顾家族的反对,欢迎这群逃亡者,于是大卫从摩拉维亚带领第一批十位新移民,6 月到达伯特铎夫(Berthelsdorf)伯爵在德国萨克森的土地上。一次再一次,他回去传扬福音,再领那些愿意撇下一切的人出来,不久就多达二百余人。亲岑多夫安排他们居住的村庄,名叫「主的守望」(Herrnhut,另译「主的守护所」或「主护村」),位于赫特堡(Hutberg)山脚下,距伯特铎夫约一英里远。他们用这名称,有双重的意思:一是主守护他们,另外则是他们守望祷告,等候主的带领,作他们的保障。
当大卫(以木匠工作为生)在附近的小山上砍下了第一棵树,建立起村落后,此处不仅是各宗派基督徒的避难所,更是摩拉维亚弟兄会向全球扩展的基地。而在其后发生那流传千古的大复兴,却起因于九个小女孩;文献中记载着,当复兴发生之后,有人问曾经历过那次圣灵洗礼的弟兄姊妹,却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楚 1727 年 8 月 13 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说:「我们不知道那是在天堂里,或是仍在人间……」
灵火焚烧
以 1727 年 8 月 13 日为高潮的摩拉维亚大复兴,无论是之前或日后,都接连了一段非同寻常的祷告时期。而这股「叫人恳求的灵」在当年年初就已乍露曙光。
事情发生在亲岑多夫伯爵带领了 9 名年龄在 10 至 13 岁的小女孩,他对她们的灵性感到忧心,于是费心教导她们。史家曾有一段这样的记录:「伯爵时常向他的夫人抱怨说,虽然这些女孩的外在表现极为优异,但是他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足以证明她们有自己的灵修生活;并且无论向她们讲论多少关于主耶稣基督的事,这些教导似乎都无法深入她们的内心。在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就藉祷告藏身主怀,以火焰般至极的热情恳求恩主将祂的恩典和祝福赏赐给这些孩童。」
这位当时年方 29 的德国贵族,于是为了这几个小女孩的悔改而屈膝在主面前,心力交瘁地不停祷告。历史告诉我们:
「 7 月 16 日,亲岑多夫全心全意作披肝沥胆的祷告,甚至泉涌般的泪水满襟;这次的祷告发挥了巨大的功效,也是日后赐生命与能力之圣灵动工的开始。」
不仅是亲岑多夫伯爵,许多弟兄也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祷告行动。在一本名为《摩拉维亚教会复兴的那些可资追念的日子》一文中,可以读到以下的记载:
「 7 月 22 日,许多弟兄自动相约要时常在赫特堡(Hutberg)聚集,同心祷告并歌颂赞美神。」
「 8 月 5 日,伯爵通宵祷告,和他在一起的,还有 12 到 14 位弟兄。子夜时分赫特堡举行了一埸大规模的祷告会,全场与会者都大得感动。」
「 8 月 10 日是主日,约中午时分,若特(Rothe)牧师在主护村主持聚会时,觉得自己被一股出于主的奇妙而无法抗拒的能力所淹没,他整个人俯伏在神前,在场的全体会众也浑然忘我地跟着他俯伏下来。他们就在这种心境下,祈祷唱诗,哭泣恳求。」
「 1727 年 8 月 13 日,即那著名的蒙福之日,施恩恳求的灵浇灌在主护村的会众身上。亲岑多夫回想当时的情况,说当时刹那间临到全会众的,是一种与基督紧靠在一起的感觉,而且大家感觉是一致的,甚至连身在 20 哩外的两位会友,虽然不知道聚会的情况,竟也同时深深体验到同样的祝福。」他们无法说得清楚当时的境况,只能说好像在天上,或仍在人间与主相连。
不懈祷告与寰宇宣教
那天过后,一个意念临到一些弟兄姊妹心中,他们觉得拨出固定的时间来祷告是必要的。大家对那天祷告的祝福记忆犹新,并且相信恒切祷告必得到上帝的应许,大家都深深感到渴望与主倾心吐意。
8 月 26 日,24 位弟兄和 24 位姊妹聚集,推动 24 小时不间断祷告,每天日夜 24 班,每班一小时轮流祷告,由大家抽签决定班次。
8 月 27 日,这个新计画开始实行。很快地就有更多人加入这个代祷阵容,人数因此增加为 77 位,甚至有些灵性痛悔的孩童中,也自动展开类似的计画。不分男童或女童都同样感受到一股强烈祷告的渴望,听着孩子们的祷告,你能不深受感动,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些代祷者每周聚会一次,分享一些特别需要在主前代求并记念的事项。
亲岑多夫纪念邮票
29 日从夜间十时直到次日早晨,有人目睹了一幅感人万分的景象,就是女孩们在赫特堡祈祷、唱诗并哭泣。同一时间,男孩们则聚集在另一处恳切祷告。施恩叫人恳求的灵当时倾倒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并且满有果效,难以形容。这情景,真的可以说是天上的喜乐临到主护村的会众中间;大家都浑然忘我,抛开世上短暂的事物,一心只渴慕在天上与基督──他们的救主同在,享受永远的福分。
卫斯理曾访主护村,与亲岑多夫相处多日。
这始于 1727 年的祷告会,其后延续了 100 年。这祷告到后来带出宣教行动,就是把基督的救恩传扬给异教徒。33 年之久,亲岑多夫亲自监督一个全球性的宣教组织,他们到丹麦向维京人传、到西印度群岛向黑人传、到极北的格陵兰向爱斯基摩人传、到圣多马岛向黑奴传,又到苏里南、非洲黄金海岸、南非、北美的印地安人中、南美的牙买加,甚至后来由约翰卫斯理、怀特腓所带动影响英美的大觉醒,也深受摩拉维亚弟兄们的影响。卫斯理曾访主护村,与亲岑多夫相处多日。
一个小小的村落,一群被视为「无学问的小民」,从 1732 年到 1760 年的 28 年间,主护村共派出了 226 位宣教士,他们多是自费的,到达目的地还须自给自足,所以他们中间有陶匠、木匠、做坟墓的工人等,足迹达全球各大洲十多个国家,有人曾问要前往拉布拉多(Labrador)宣教的弟兄是否准备妥当,他立刻回答说:「明天有一双鞋子,我就可以动身了。」他们携妻带子全家行动,可以死于斯、葬于斯。他们在20年间所做的,胜过英国国教及更正教在过去 200 年所做的。到了二十世纪的 1930 年,摩拉维亚差会,已差派了 3000 位宣教士,并且宣教士与信徒的比例是 1:12。
主啊!求祢将燃烧摩拉维亚复兴的灵,也同样浇灌在台湾的众教会中,让台湾可以成为普世宣教的祝福。
拉布拉多是加拿大东部纽芬兰省的半岛,早在十世纪,古代斯堪地那维亚的海员就曾到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