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七.骑驴进京

祂是谁 by 蔡识珍

阅读

「受难周」是四本福音书共同的重点,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直接记载受难周所发生的事件,再加上间接提及的经文,可能占了福音书的一半篇幅,因为这一周所发生的事实在太重要了,耶稣基督的身分、使命都在此表达得淋漓尽至,这一周所发生的,也改变了犹太民族及全人类的前途。

耶稣出来传道的三年半中,他较多以「人子」自称,只在私下的门徒训练中说明自己的弥赛亚身分,为的是避免太早引起反对势力的正面冲突,而现在时机成熟了,他在地上的工作已接近完成,是进行最终救世大计的时候了,他以引人注意的行动,按着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特征——骑着驴驹进到耶路撒冷,这是犹太人直接面对弥赛亚的时刻,他们不能再逃避敷衍,必须决定是接受或拒绝,多么严重的选择。

一、骑驴的王来到(可十一1~11)

驴子是贫穷人载货用的交通工具,当代的君王将领都是骑马或坐马车,以**武豪华,但耶稣基督却选择了行动柔和的驴子为坐骑,以棕树枝和即兴铺下的穷人衣裳为大道,慈祥柔和的进到犹太京城——敬拜耶和华的代表城市。旧约撒迦利亚书预言,弥赛亚(所期待的救星),将骑驴谦和的来到耶路撒冷,主耶稣当时所为正清楚的表达了他的身分,所以百姓们都很兴奋,拥到城门外夹道欢呼赞美神,他们包括了耶路撒冷的居民和从各地赶回来过逾越节的犹太侨民,欢乐的群众并不了解耶稣的使命,他们期待的是政治上的拯救、社会的复兴、安舒的日子;耶稣知道这样的拥戴场面是肤浅而易变的,是从自私、利用的立场所发出的,并非委身于他的王权。面对热闹的场面,耶稣感受到热闹背后的拒绝,热爱之心使他为耶路撒冷将来的下场哀哭,这群拒绝神的选民,几十年后(70A.D.)将遇到罗马军队的杀戮,而他们再也等不到另一个弥赛亚来拯救了。

耶稣离开群众,来到圣殿视察,这是称为他名下的地方,却堆置了许多买卖用的桌椅,夹杂着牲畜的臭味。天色不早,耶稣暂忍怒气,带门徒出城到临近的小镇伯大尼住宿,那儿有马大一家接待,他能安静的与门徒作最后的相聚,有许多宝贵的真理要教导他们,特别是关于他必须舍命得国的方式,对期待当左右丞相的门徒还是那么迟钝难解,而危难却已逼近眉梢了。

二、无花果树枯死(可十一12~14、20~26)

礼拜天晚上耶稣住伯大尼,礼拜一早上回耶路撒冷时,耶稣在路旁的无花果树找果子吃,这树却空有枝叶而不结果子,耶稣就咒诅它,第二天彼得发现,这棵树连根都枯干了。这是耶稣生平中很特殊的事件,在他一生中从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行神迹,更何况是破坏性的神迹,所以我们需要去探讨是否有更深的含意。

旧约圣经常用无花果树来比喻以色列国,就好像我们以梅花表达中国,见樱花想到日本;而当时的耶路撒冷正像这棵空有枝叶的无花果树,号称神的选民,有华美的圣殿、热闹的宗教仪式,却丝毫结不出荣神益人的果子,耶稣正是以这棵树为实物教材,一方面向门徒表明他对选民的失望与审判,另一方面显明信心祷告的大能,以预备他们在变局中不失去对他的信心。成就祷告的信心是来自垂听祷告的神,要遵行主所颁彼此饶恕的命令才能祷告无碍,坦然来到赦罪之神面前,经历祷告所结出的果子。

三、洁净圣殿(可十一15~19)

逾越节是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寄居各地的侨民都尽可能赶回耶路撒冷朝圣,他们不方便老远赶着献祭用的牲口来,所带的外币也要兑换成本地钱才能奉献,生意脑筋动得快的商人就和祭司家族挂钩,把做为外邦进教者敬拜用的外院充作市集,在其中以不合理的汇率兑换钱币,以高价出售祭牲,搞得外邦人院吵杂又脏臭,慕名来敬拜神的外邦人只好失望而回,认为以色列的独一真神也不过如此。

耶稣在礼拜天骑驴进京时,就来视查过,怒气隐忍到第二天才发作,这些犹太人为了自己宗教仪式的方便,而随意弄脏外邦人院,他们根本不认为其他种族的人有资格来敬拜神,耶稣心中却没有这样的种族歧视,甚至他因着这些外邦人的敬拜受阻而大发义怒,他是多么一视同仁的爱着各种人类,珍惜他们虔诚来寻求他向他祷告的心意,生气的耶稣一反柔和的举止,动手翻桌子推椅子,把奸商赶出去,把摊位拆除,真是大快人心的义举,但宗教领袖们更恨他了,本来就是眼中钉,这下子又破坏了他们的钱途,非除掉他不可了,但他们又怕拥戴耶稣的百姓,而不敢公然抓他,就在这种矛盾中过完了礼拜二。

危机四伏,究竟耶稣如何应对?请看下一课。

暖身活动

预先收集国家元首出巡,群众夹道欢呼的图片,展示并说明其特点。

讨论题目

1.翻看四本福音书,找找看记载「受难周」的篇幅,四本都记吗?由第几章到第几章?(提示:以骑驴进京为起点,至埋葬于坟墓为止。

你想圣经为什么以如此多的篇幅记载?这对基督徒的信仰有何重要性?

2.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又洁净圣殿,这一连串事件,引起当代的人哪些反应?耶稣这样做与他弥赛亚身分的表明有何关联?

3.试着对比似乎不相称的一些细节,你对耶稣增多了哪些认识?例如:耶稣骑的驴要去借才有,耶稣饿了找果子吃,发怒推倒桌椅赶出作买卖人……。

4.如果耶稣到你的教会、团契中来,可能他要调整哪些?



背经:彼得前书第一章15节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阅读 「受难周」是四本福音书共同的重点,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直接记载受难周所发生的事件,再加上间接提及的经文,可能占了福音书的一半篇幅,因为这一周所发生的事实在太重要了,耶稣基督的身分、使命都在此表达得淋漓尽至,这一周所发生的,也改变了犹太民族及全人类的前途。 耶稣出来传道的三年半中,他较多以「人子」自称,只在私下的门徒训练中说明自己的弥赛亚身分,为的是避免太早引起反对势力的正面冲突,而现在时机成熟了,他在地上的工作已接近完成,是进行最终救世大计的时候了,他以引人注意的行动,按着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特征——骑着驴驹进到耶路撒冷,这是犹太人直接面对弥赛亚的时刻,他们不能再逃避敷衍,必须决定是接受或拒绝,多么严重的选择。 一、骑驴的王来到(可十一1~11) 驴子是贫穷人载货用的交通工具,当代的君王将领都是骑马或坐马车,以**武豪华,但耶稣基督却选择了行动柔和的驴子为坐骑,以棕树枝和即兴铺下的穷人衣裳为大道,慈祥柔和的进到犹太京城——敬拜耶和华的代表城市。旧约撒迦利亚书预言,弥赛亚(所期待的救星),将骑驴谦和的来到耶路撒冷,主耶稣当时所为正清楚的表达了他的身分,所以百姓们都很兴奋,拥到城
门外夹道欢呼赞美神,他们包括了耶路撒冷的居民和从各地赶回来过逾越节的犹太侨民,欢乐的群众并不了解耶稣的使命,他们期待的是政治上的拯救、社会的复兴、安舒的日子;耶稣知道这样的拥戴场面是肤浅而易变的,是从自私、利用的立场所发出的,并非委身于他的王权。面对热闹的场面,耶稣感受到热闹背后的拒绝,热爱之心使他为耶路撒冷将来的下场哀哭,这群拒绝神的选民,几十年后(70A.D.)将遇到罗马军队的杀戮,而他们再也等不到另一个弥赛亚来拯救了。 耶稣离开群众,来到圣殿视察,这是称为他名下的地方,却堆置了许多买卖用的桌椅,夹杂着牲畜的臭味。天色不早,耶稣暂忍怒气,带门徒出城到临近的小镇伯大尼住宿,那儿有马大一家接待,他能安静的与门徒作最后的相聚,有许多宝贵的真理要教导他们,特别是关于他必须舍命得国的方式,对期待当左右丞相的门徒还是那么迟钝难解,而危难却已逼近眉梢了。 二、无花果树枯死(可十一12~14、20~26) 礼拜天晚上耶稣住伯大尼,礼拜一早上回耶路撒冷时,耶稣在路旁的无花果树找果子吃,这树却空有枝叶而不结果子,耶稣就咒诅它,第二天彼得发现,这棵树连根都枯干了。这是耶稣生平中很特殊的事件,在他一
生中从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行神迹,更何况是破坏性的神迹,所以我们需要去探讨是否有更深的含意。 旧约圣经常用无花果树来比喻以色列国,就好像我们以梅花表达中国,见樱花想到日本;而当时的耶路撒冷正像这棵空有枝叶的无花果树,号称神的选民,有华美的圣殿、热闹的宗教仪式,却丝毫结不出荣神益人的果子,耶稣正是以这棵树为实物教材,一方面向门徒表明他对选民的失望与审判,另一方面显明信心祷告的大能,以预备他们在变局中不失去对他的信心。成就祷告的信心是来自垂听祷告的神,要遵行主所颁彼此饶恕的命令才能祷告无碍,坦然来到赦罪之神面前,经历祷告所结出的果子。 三、洁净圣殿(可十一15~19) 逾越节是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寄居各地的侨民都尽可能赶回耶路撒冷朝圣,他们不方便老远赶着献祭用的牲口来,所带的外币也要兑换成本地钱才能奉献,生意脑筋动得快的商人就和祭司家族挂钩,把做为外邦进教者敬拜用的外院充作市集,在其中以不合理的汇率兑换钱币,以高价出售祭牲,搞得外邦人院吵杂又脏臭,慕名来敬拜神的外邦人只好失望而回,认为以色列的独一真神也不过如此。 耶稣在礼拜天骑驴进京时,就来视查过,怒气隐忍到第二天才发作,这些犹太人
为了自己宗教仪式的方便,而随意弄脏外邦人院,他们根本不认为其他种族的人有资格来敬拜神,耶稣心中却没有这样的种族歧视,甚至他因着这些外邦人的敬拜受阻而大发义怒,他是多么一视同仁的爱着各种人类,珍惜他们虔诚来寻求他向他祷告的心意,生气的耶稣一反柔和的举止,动手翻桌子推椅子,把奸商赶出去,把摊位拆除,真是大快人心的义举,但宗教领袖们更恨他了,本来就是眼中钉,这下子又破坏了他们的钱途,非除掉他不可了,但他们又怕拥戴耶稣的百姓,而不敢公然抓他,就在这种矛盾中过完了礼拜二。 危机四伏,究竟耶稣如何应对?请看下一课。 暖身活动 预先收集国家元首出巡,群众夹道欢呼的图片,展示并说明其特点。 讨论题目 1.翻看四本福音书,找找看记载「受难周」的篇幅,四本都记吗?由第几章到第几章?(提示:以骑驴进京为起点,至埋葬于坟墓为止。 你想圣经为什么以如此多的篇幅记载?这对基督徒的信仰有何重要性? 2.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又洁净圣殿,这一连串事件,引起当代的人哪些反应?耶稣这样做与他弥赛亚身分的表明有何关联? 3.试着对比似乎不相称的一些细节,你对耶稣增多了哪些认识?例如:耶稣骑的驴要去借才有,耶稣
饿了找果子吃,发怒推倒桌椅赶出作买卖人……。 4.如果耶稣到你的教会、团契中来,可能他要调整哪些?  背经:彼得前书第一章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