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一节经文不但是圣经中很重要的一段教训,也是许多信徒最熟悉,许多讲道的人所常讲的。按理一切热诚的信徒必是都十分虚心了。那想到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许多热诚的信徒有坚固的信心,有为道战争的勇敢,明白不少圣经中的道理,肯为主的缘故舍弃一切,背起十字架来跟随耶稣,满心羡慕竭力追求成为圣洁完全,但在“虚心”这一样重要的德行上却是一贫如洗。而且我们常常看见最热心的信徒竟是最不虚心的人。这岂不是极可惜的事!
我们常看见热心的信徒是那样殷勤读圣经,那样竭力寻求神的旨意,那样忠心为主作见证,那样热心去劝人归主。他们在圣道上那种奋勉前进的景况,真使我们不能不钦佩羡慕。我们若去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在圣道上得着更多的进步,他们一定回答说“十二分的愿意”。不久他们听见一个别的信徒讲了一次道理,或是谈到一段经义,是他们所未曾想到未曾听过的,或是与他们所看的不同,(如果与他们的看法互相冲突,那更不用提了),他们不但不肯安静听一听别人所讲的,再详细查考圣经,看看别人所讲的究竟是否合乎圣经,是否比自己的看法更正确,反倒立时起来批评攻击,说别人不对。其实他们究竟有没有完全了解别人所讲的,究竟曾否将别人所讲的拿来,详细的与自己所讲的在圣经的亮光中比较过。不用说他们未曾这样作过,有时他们听别人讲道,不过仅听到一半,或是还不到一半,只因他们听见几句话是与他们的思想不合,便立时发怒走去,大肆批评。有时他们连他们所批评的人都未曾见过,他未曾听过那人讲道,未曾读过那人的著作,不过从旁边的人听见一些传述的言语,他们便立时怒不可遏,百般的攻击反对。你若问他们那人究竟讲了什么?他们讲的究竟是否合乎圣经?他所讲的究竟有什么错误?与人有什么损害?你再问他们究竟是否详细查考过那人所讲的?有时他们能模模糊糊的说出几句来,有时竟是瞠目不知所答。他们中间比较有理性的,或者能将那人所讲的一一述说出来,并加以种种在他看为合理的批评。但如果你去问他,请他诚诚实实告诉你,他究竟曾否抱着虚怀若谷的心去查考过那人所讲的道理,恐怕他不免面红耳赤的回答你说,他未曾这样作过。我所述说的这种情形并不是我虚构的,乃是我屡次看见的事实。在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真能虚心的人是怎样的稀少。
自然我绝对不赞同有些人那样轻易接受轻易信从别人所讲的话。这些人听见别人所讲的道理,只要是动人听闻的,便毫不查考,毫不思想,毫不用圣经的亮光去辨别,就囫囵吞下去。许多信徒因为这样轻易接受别人所讲的,以致接受了许多错误的道理,被人领入岐途,终日在迷途中飘来飘去。但我也不赞同人那样故步自封,毫不虚心。这种不肯虚心的人,自然不至像那些轻易随从人的人那样容易被人引入岐途,但他们所走的如果是岐途,他们是很难出离的。纵使他们所走的不是岐途,他们也很难改正他们自己的错误,同时他们也很难接受神藉着别人所给他们的一切新的光亮。毫无定见,太容易随从别人,固然是一件危险的事;但胸有成见,不肯虚心,常抱着一种“惟我独是”的思想,也是大有害处的。
我们又常看见热心的信徒是那样的恨恶罪恶,羡慕圣洁。他们说他们为追求作完全人的缘故,愿意付最高的代价。但如果有人看见他们有某种过失,某种弱点,来向他们提出劝戒和忠告的话,他们竟不肯接受。如果别人所提出的是他们所实在有的过失,他们或是原谅自己,或是为自己遮掩,或是怪责别人多事,甚至因此恼羞成怒,说劝告他们的人攻击他们,嫉妒他们,毁谤他们,也有的人竟反过来责备那劝告他们的人。如果别人所提的是没有根据的事,是一种传说或是别人所捏造的坏话,那更不用提了。他们会立时扯裂发指,挺身起斗,说那劝告他们的人是有意寻隙,是诬陷他们。这一类的情形也是“不虚心”的一种表现。一个真能虚心的信徒对于别人向他所进的劝戒和忠告都当和颜悦色的接受。把别人所进善意的劝告拿来,详细思想一番,再严格的查验自己一下,看自己是否真有别人所说的那种过失,那种缺点。如果真有,便应当一面感谢神的指教,一面也当感谢那提出劝告的人,同时自己更当痛惩力改,离弃这种过失缺点,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如果自己并没有这种过失呢,也不可向那提出劝告的人动怒,或是表示不满意。要知道他所提的事虽然不是事实,但在他的心中却认为事实,而且他肯这样忠告你,足证他是爱你的,他是关心你的事。你万不可因他所说的不是事实,便埋没他的善意与爱心。你接受他的忠告,不但是为他的善意与爱心,也是为你自己将来的益处。如果一个人来劝告你什么事,在他本以为那是事实,所以也才本着爱心来劝告你;但在你一方面,本没有这样一件不好的事,或者你要生气,你要用不和善的态度对待那劝告你的人,甚至于责备他几句。请问那个人看见你这种态度,以后他再看见你实在有过失,他肯不肯再来劝告你?敢不敢再来劝告你?这样,你一次用不和善的态度对待那劝告你的人,无异你自己永远关起别人劝告你的门路,使你自己再不能得别人的帮助。一个虚心的人常恐怕别人不肯劝告他,常以少有人劝告他为一件憾事。一个虚心的人接受别人的劝告惟恐不及,巴不得多有人来劝告他。怎可以自己关起谏善的门,使别人总不敢来劝告你呢?
本着爱心劝告人是一件难事,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本着爱心去劝告人的人固然很少,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的人也实在不多。有些人愿意本着爱心去劝告人,无奈他们去作这善工的时候,常是招来恶意的反感,日久天长,他们见他们所作的善工非但无益,反到招损,自然便灰心馁志,不肯再作这种工作。常见有人囗中总说乐意接受别人的劝告,总说自己愿意悔改自己一切的过失,但是如果真有人来劝告他们,他们却是刚愎自用,给别人难堪。这种虚囗而不虚心的人,真是不容易有什么进步的。可叹!这种虚口而不虚心的人,竟是多得不可胜数。
自然我不赞同一个人立身处世毫无定见,无论作什么事都随着别人的言语为转移;一个人来告诉他说应当这样作,就立时去作,不久又有一个人来告诉他说不应当这样作,便止住不作。有人告诉他说那样作好,他便立时随着也说好;再有一个人告诉他说那样作不好,他就立时随着说不好。这种人好像墙头上的草一般,东风吹来就往西倒,西风吹来就往东倒。一个这样的信徒在这邪恶的社会中生活,是危险万分的。但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毫不虚心,不肯接纳别人谏善的言语,只知一意孤行,这个人也总不会离开他自己一切的缺点,走向完全的地步去。前一种人在接受别人的言语这件事上走的太过,后一种人在这一件事上却是不及。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我们当走的是中道。无论什么人对我们所发的劝告都要静听,都可以教受,但总要详细思想,慎重考虑,更要一面祈祷,求神指示,一面用圣经中的光辉去烛照一番,然后再决定取舍。好的言语无论是什么人所说的都要随从,不好的言语无论是什么人所说的都要屏弃。一个信徒若能这样虚心,他的进步必定不可限量了。
如果一个热诚的信徒在他已有的各种长处上再加上“虚心”这种美德,凡事不胸怀成见,刚愎自用,认定神能藉着各种事物,各种境遇,与各种的人,教训他,造就他;也确知自己未曾完全,未曾都得着,乃是应当竭力追求,以期进到完全的地步,同时又能多用耳静听,多用心思想,多在神和人面前谦逊自卑,又能遵行经上的教训,“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帖前5:21)。这个信徒必能一日比一日多蒙神的恩惠,多有进步,在世界上多荣耀神,多帮助人,在基督复临的时候得着更美的赏赐,那时他们要更清楚的明白主耶稣的教训-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