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称义的实质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你要逃离少年人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1-22]
竹:既然“主救了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提后3:5]为何又说“人若自洁”呢?
石:当初人之所以在律法之下,只所以被人鄙视,被排斥于“上帝家园”之外,;被划为无知污秽的小民,正是因为人无知无悟性,不能自制;没机会改变自己的处境和人性。自救恩降临,信者以前的一切不义不洁都被遮盖,靠主宝血的代价,得以升 到恩典之下。这只是解决了一般信者的外在名分--称义,成为上帝的后嗣。但,这只是有名无实,真正的信徒,必须是从生命深处改变“身份”。在日常生活中都自觉到与主有密切的关系,靠主警醒自制。
竹:人的居所需要常常清除垃圾,刷新布置,不然将多么可怕?人的心灵亦燃。人总不能老靠别人指示、监督;靠法律管制才能 过不越轨的生活。主的宽恕决不是为了掩护人继续不义不洁无人格。唯自洁的人才能被主接纳,称为圣灵居住的殿;靠圣灵造就出好品性,靠圣灵生发意志,主宰自我;轻松情愿地过义人的生活,以至得救。不然,即使成为义,并高贵名分,那也是自欺欺人又欺主。
石:信者如果尚不能把握自己,但,最起码得自我清洗,自我保护,脱离卑贱的事,为主预备好身心,主自然会赐能力与意志给我们。
竹:蒙怜悯的人,如果仍舍不得卑贱的事,乃是拒绝主的恩典,自甘作践自己,更不用说被人轻看了,被上帝弃绝了。若是选召为主所用的人,更得自洁,脱离卑贱的事,然后才成为圣洁,合乎主用。不然,若徒占贵重器皿职位,实在是教会的悲哀。
石:这里还提到“逃避与追求”。少年人总爱与少年人相处,互相间思想行为最易感染;可能把不美而有害的东西当作时尚去追。
竹:毋庸讳言,少年人确实易被不正常的私欲充满。被私欲驱动的人什么事多做得出来,于家于教会于社会都害大于利,而且这样的人一时难以劝改,所以需要避之了。
石:“脱离欲逃避”之后当然要给我们指明方向了--“公义、信德、仁爱、和平”,而且要我们与“清心祷告主的人”一起追求。
竹:这种追求使我们超越了世界丑恶卑贱的层次,也使我们超越低级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