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章 主心目中的教会

史百克文集 by 史百克

  伯大尼——无花果之家
  使徒行传第一章的楼房相当于伯大尼——“无花果之家”——伯大尼与楼房相当。愿主帮助我们接受这种思想,以此进到丰满的领域。摆在我们前面,主在末后想要得着的,也是主在开头想要得着的,就是在祂子民中属灵的同在,如同当初祂与祂的子民面对面的同在一样;假使要用一句话说出主的目的,用表号来说那就是:“伯大尼”。伯大尼完全能够符合主的思想:祂愿意有以伯大尼为基础的东西,照着伯大尼也是代表宇宙教会在地方上的出现。现在看七处说到伯大尼的经节:
  (一)主被人认识和接待
  路加福音十章三十八节:“他们走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女人名叫马大,接祂到自己家里。(你知道这家是谁的,谁是这家的头)。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必里忙乱,就进前来说……”这里是第一次提到伯大尼,有一两件事在原则上是代表主的心所在的那个教会,那个聚会,和那个家的。我提出一个字来:“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祂到自己家里”。这个“接”字乃个事情的钥字,并且立即表示一个极大的不同。
  大家会记得到祂荣耀里来到地上的话:“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1)。祂论到祂自己:“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九58)倘若我们真能剖析其中的真义,思考第一句话说到的是谁?第二句话是谁说的?真会叫我们惊讶不止。这里是造物的主,万有的主,天地的主;主对万有比宇宙中其他任何的万物具有更大的权利;因为万物是借着祂造的,也是为着祂造的,祂到祂所创造、祂所主宰的世界来,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没有人接待祂,甚至祂的亲属也是这样的态度,祂用下面的话说出他们对祂的态度:“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太二十一38-39)
  但是在这里我们读到:“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祂……”,“我的教会”——祂的教会,祂的属灵的家,是欢欢喜喜地接待祂,叫祂得着安息的地方。这是祂的地方,是在弃绝祂的世界的地方,在这地方祂被人认识。你曾否注意,现在分布在地上各处的教会都是从一个聚会开始的?他们“接受”祂的话五旬节就是这样:“于是领受祂话的人……”(徒二41)。在腓立比,“有一个女人,名叫吕底亚,……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们家里来住”(十六14-15)。这就是聚会的开始——到处都是如此。这是出于全心的接受的属灵认识,这是形成教会的第一件事:“接受”,就是给祂有地位,且是尊贵的地位。
  这虽然非常简单,但对于主却有很多意义,也给我们很深的认识,因为这不仅是表示主到他们中间来做一个客人,更表示主得着了一个祂所必须的立场,一个立足之处,让祂得着祂应有的一切权利。
  你记得撒母耳记下第十五章,押沙龙篡夺王位,排斥大卫的悲惨故事。这是悲痛的故事——大卫从他的位上被驱逐下来,离开了他权利的领域。有些人陪着他,祭司撒督带着神的约柜也来了,大卫却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祂的居所”(撒下十五25)。其含义是这样:“当我回来,我要在这城中,就是弃绝我的地方,得看对我的同情,因此能回来。我回来决不是陌生的;我回来不会一无所有,我回来不会找不到地方,我回来不会无家可归,我要回到与我合一的地方。撒督,你我是合一的;是的,你要与我同去——这完全的同情。现在你该回到城里,当我回来,我要回到与我合一的地方”。
  这是一个原则。教会在这里给主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并宣告在这拒绝祂的世界中有祂立足的地方,祂来也是为此。祂必回到在祂这一边的地方,凡在祂这一边的,必给祂重建祂一切权利的立场,正如撒督为大卫所做的一样。
  这就说明主为什么要祂的教会在这里有聚会,一地一地的聚会,遍及全地。他们在对祂的权利有争执和否认的世界中,都是祂权利的见证;他们站住这见证说:“是的,在这世中,祂的权利是最高的权利,并非那篡夺者的权利是最高的权利”,他们始终维持这种见证。当祂回来时,他们就是祂恢复那些曾经被人争执和剥夺权利的凭借和工具。这里有很多人是接待主的,祂要回到自己的地方来,因为已经有属祂的人在这里。
  你知道为什么魔鬼总是尽可能地毁坏教会在各地的彰显,毁坏那些活在属天联结和与祂交通的主的子民的小群。因为他们代表祂的权利——主的权利。他们常会遭遇那些篡夺权利者的争执。见证的柜是在哪里?在那里,站在主的一边,篡夺者就无法摇动。篡夺者知道这是表示牠的国度是失败的,受辖制的,并且这是牠肋旁经常的荆棘。只要可能,牠要消灭他、粉碎他、分裂他,用尽一切的方法要除去地方上基督的彰显和基督的所是。这是教会在各地方该有的出现,这也是每一个信徒在地上该有的情形,这是主在地上的立足点,祂主宰的主权和权利的见证。接待主就是让祂有这样的立足点,和这样的见证。
  因此我们就知道关于伯大尼的第一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代表一个大而重要的原则。教会是建立和开始在这个简单的原则上,基督得着了一个地方;在弃绝祂的四周,祂得着了一个地方。
  (二)主心所满意的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节:“……接祂到自己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直译是这样:“她坐在耶稣脚前,一直不断地听祂的话”。“她坐在祂的脚前,一直不断地听”。因她一直不断地听,激怒了马大,她走到主的面前对主说:“我的妹子一直留下我一个人伺候,祢不在意吗”?“一直留下我”——因为她“一直在听”!
  这是什么意思?这最合乎主的愿望,表示主心意的满足。马利亚所做的叫主得到心满意足。在这里我们懂得伯大尼的意思。你去看马太福音二十一章,就能看到无花果树的故事。耶稣来往于耶路撒冷和伯大尼之间;祂已经进入耶路撒冷,并且看到圣殿中的事物,祂内心感到悲痛,受了失望之痛楚的打击,祂遍察周围的一切事物,默默无言,回到伯大尼去。早晨,祂在回城的路上,饿了,看见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看它或许结有果子。但祂在树上找不着什么,就说:“从今天以后,你永不结果子”。当他们回来时,门徒发现那无花果树枯干死了。他们都指出这件事。
  我们知道这无花果树是在耶路撒冷范围之内,那是犹太教的一个表号。主心里对所看见圣殿情形之失望,正与祂在来的路上,饥饿来到无花果树前,找不到果子的情形一样,这两件事并无二致。那些事物已在主的兴趣之外,在此后的时代犹太教应该消逝——“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它不能叫祂满意,也就枯干死了。那是一棵枯树,不能让主得着什么。
  当祂心中的失望感到如此尖锐,如此深刻,祂回到伯大尼,伯大尼的意思是:“无花果之家”。主不是在圣殿里,也不是在耶路撒冷,乃是在伯大尼得到满足。这就是祂常去伯大尼的原因。现在祂内心的满足不在那冷淡的、无生气的,当时那种形式的宗教制度之中,却在那有生气、活泼和温暖气氛的伯大尼家里。祂知道祂的话在耶路撒冷被人弃绝,却在这里被人接受,有人渴慕祂的话,而且一直在倾听祂的话。
  我对使徒行传第二章的印象很深,其中说到,在五旬节以后,他们那些信的人“继续持守在使徒的教训中”(徒二42)。你看见,这里教会产生了,她的特征是:“他们继续持守在使徒的教训中”。我们常常引用这些话语,但是似乎未能充分表达其中的意思。你愿否领受这简单而切实的话去应用它?
  上面已经说了好些事情。你现在可以读它们,你可以做你的事,也许经过相当的时候,你会记起它们。也许很久你才记得伯大尼。提起伯大尼你会联想到许多你读过的故事。你可以说这个信息多少是好信息,有趣的信息,或者类似这样的感想。如果你们不在这个信息之中,并“继续持守在教训中”,二者所有的差别是何等的大。你们自己必须解释这一个,问自己说:“继续持守在其中,对我而论,究竟何意”?
  这字实在是“坚守”。“他们坚守在使徒的教训”。坚守在教训中与听了就走说:“很好,这是很好的信息”,是有何等的不同。“坚守”乃是表示心里对真理非常实际而积极的应用,那才是建造祂的教会;凡出于祂的都接受,整个的心,整个的生命,为此摆上,乃是置身于其中。
  也许这就是马大所不乐意的原因。马利亚乃是置身于其中,她将她自己摆上,这就是主所要的。如果我们对每句向着我们的属灵真理都有这样的态度,我会对那些结果感到惊奇。我想真理像山一样堆在我们面前,我不能不问说:“那些听道的人究有多少成分真实履行他们所听见的真理?”由他们在起初听到那些事情,采取实行的态度,坚守它们,就有果效在那里。他们不是走开说:“彼得今天所讲的道多奇妙啊!”不,他们坚守在使徒的教训中。
  这才是主所要的,这才能满足祂的心。马利亚坐在祂的脚前,一直听祂的话,当其余的都叫祂失望时,只有这一个满足祂的心。满足祂的心必须是神百姓生活的特征,使祂心意满足的乃是这样。我们倚靠祂的话,正确认识祂的话,看为极其重要。主的教会该像“无花果之家”一样。
  (三)调整的服侍
  让我们再看马大:“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希腊文的语气很重,意思是这样:她走到主面前,把主牵涉在内。其含意是,她认为主应该对这件事负责,若是照着她心里所想的来说的话,她就会说:“祢该对这件事负责,祢是牵涉在内,这事也该由祢来校正。”这是原文的意思——认为主是牵涉在内,假使祂愿意,祂必能,也应该把事校正过来。这表示她生气了。她曾经抑制这事,最后她再也不能容忍了,她就走到主面前,生气地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祢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
  现在我盼望你注意马大的情形,对你会有帮助。我们必须懂得马大的语气与情况,“因为伺候的事多”。在这一句话里我们读不出实际是怎样,我们从英文翻译中所得的印象极不完全,不知事态究竟是如何。但希腊文中有一个字,其意思是:“纷乱”、“分心”。可能她的烦躁已形于色。到底什么事令人烦躁呢?家中的杂务,或者是许多碗碟。各种东西已先占有她的心。所以主对马大说:“马大,你为许多不重要的事烦乱,你已经超过你所能胜任的了。但有一件事是真正必须的……”。
  现在你是否开始明了这种情况?这事非常简单,在马大这方面,她的事情必须调整一下,重要的事应该有重要的地位。主不是对马大给他们预备饮食不予同情,祂发觉她把饮食的事当作苦心经营的大事,完全超过了比例,而把比较重要的事摆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之下。
  是的,做饭是正当的事,但是该把事情放在合式的比例中;我们该看见,属世的事不能高过属灵的事。我们不要对短暂的事思虑烦乱,而把属灵的事掩蔽了。有一件事能使其余的事正常——在正当的地位上——那件事就是从主口里所出的话。
  你看,这是比例的问题,是看你把最重要的事放在什么地位上。你是否允许今生的许多事吸引你、占有你、令你焦虑,以致重大的事得不到机会?当我们看见这一个的时候,我们就会同意,无须因着马利亚而对主再有非难。所需要的乃是,事情应有一些调整。当超越的事让它有其超越的地位,不被那些琐碎的事所淹没,而成为不是永久的事。其余的事也可有其地位,照它该有的地位和度量,有一个对的地位。
  这是整个的光景。在神的家里,有一件事远超过我们一切的事,远超过我们热心的活动,去做无数基督徒的工作——这件事就是应该认识主,让主有机会显明祂自己。热心活动在所谓的“教会”之中是常见的。却把主的声音置之度外,将祂关在门外,都是我们在做,很少有机会说话。凡能使主满足的地方,都是对于超越的事调整的地方。
  是的,这就是马大身上所看见的。
  (四)贵重的香膏倾倒出来
  现在我们从马太福音二十六章六至十二节看第四件事。就是在同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这件事告诉我们看主耶稣为宝贵的先例,认识主耶稣的宝贵。看见的人却说:“祂不配这样”,这是他们的估价。“祂不配这样”,当然他们也就不会像她那样摆上。她却认识祂的宝贵——祂配得这“极贵的”估价。对基督有认识,就以基督为至宝。我想这是主要的特色,这是伯大尼的特色,这是楼房的特色,这是“我的教会”的特色,这是主的教会的特色,这是寻求祂心意的子民的特色;认识祂的宝贵,认识祂的价值;没有一样东西摆在祂的脚前是太浪费的。“所以祂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是至宝)”(彼前二7)。
  这非常简单,而且总是引人深刻地赏识主耶稣。这件事是这非常可爱村庄的另一特色。换句话说,这是一件教会对祂极有价值的事,祂的价值被人认识,人照着祂的真实价值来估价赏识祂。主的家必须这样,这个特色必须多多地发展,我们必须预备并逐渐地认识主耶稣的宝贵和价值。哦,这与仅具形式的教会制度是有何等的不同!我们很难说那些外表的形式就是心中真实对主的宝贵与价值有赏识。哪里有这样的赏识,那里就有教会。哪里没有这样的赏识,无论外表做得如何华美精致,也是没有教会的意义,这不是祂所喜悦的地方。
  我想在这里看到一些东西。玉瓶的打破发出宝贵香膏的气味。那是“脆弱的瓦器”,脆弱的瓦器打破,基督的荣耀得以彰显。当玉瓶是完整、坚固时,你会看到瓶子本身的价值。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瓶子,这是一个奇妙的玉瓶”——你却不知道里面的奥秘。我们会注意到人,非常聪明、非常光采、非常奇妙的布道家……满了瓶子——奥秘却被封住,却被隐藏。但是当玉瓶打破、破裂,那你就会看见基督荣耀的奥秘。你在保罗身上看见这一个。我想大数的扫罗在知识上、道德上、宗教上是一个奇妙玉瓶。他告诉我们他是如此,他告诉我们他以这些自夸。人看到他时也会毫无疑问地称赞他;但是,他破碎了,不再是扫罗了,也不再是保罗了,乃是基督的荣美。瓶子打破时,基督的香气就出来了。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的经历就是这样。真实的教会是让她破碎,再破碎并且常常容让肢体个别的被破碎再破碎。历史岂不如此证明吗?不论是教会,是个人;总要经过奇妙的历程,打破、裂开、破碎,使基督的荣耀得以彰显出来。正是如此,我们常经过新的破碎经历——我们有时也这样说,我们更深进入基督的死,进入一个新的十字架经历。无论怎样说它,意思就是破碎,瓶子的破碎——但是亲爱的弟兄姐妹,请相信我,其含义乃是更丰富的流露与认识基督的荣耀,这能带领我们对祂有新的赏识。在我们破碎时,我们就会发现祂。同样,教会经历十字架的道路,因着破碎却认识主耶稣的宝贵。
  (五)主复活的大能
  我们来看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我们又看见伯大尼,这次是拉撒路的复活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并不要看整个故事而加以详述,乃是很快地简捷地来看它末了的结局。伯大尼在这事例中成了彰显复活大能、复活生命的舞台和所在地,这里还有许多别的东西。有一种爱的奇妙表现,在这一章里有一种交通的奇妙说法。距伯大尼还很远,主就对祂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们的朋友”;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们的朋友”。你看,这是交通。“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这是爱,这些都是伯大尼的特色;但是这里显着的特色,乃是祂的复活,祂复活的大能,复活生命的彰显。
  这伯大尼也是祂建造教会的一个例证。我们从所谓“教会书信”的以弗所书能够知道这一个。我们立刻想到我们是“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二5)。教会是彰显祂复活大能的器皿。我们不仅为这事实作见证,为这教训作见证,我们也要用这教会乃是照着主复活大能和生命彰显的思想作为试验。我知道这些事虽然说过,但是往往只是留下空洞的感觉:“是的,我们知道我们应该这样,正如我们应该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一样;我们知道该与基督一同复活,真的我们该知道祂复活的大能,和祂复活的生命”。这些话说了又说,但我们却让祂去了。要点乃是:怎样才成为实际?
  现在?我们必须认识,主产生了教会,祂的目的是为着彰显祂复活的大能。因此我们应当为着这个目的把自己献给主。那就是认识这目的的方法。我们成为教会,成为一个身体,目的就是祂在我们里面可彰显祂复活的能力和生命。我们认识这一个,对主有一点确定的领会,将自己献给祂,我们的责任只此而已。假使这是出乎我们的内心,主就要开始做祂的工作。
  我们不能钉死我们自己,我们也不能叫我们自己复活,但我们必须知道主是这样对付我们。为着彰显祂复活的大能,祂对我们必须常采取这种态度,包容许多远非人力所能弥补或拯救的事情发生,包容许多事情甚至宇宙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挽救这种局面。祂容许死亡与分裂做工,使宇宙中除了祂的复活大能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有什么用处。
  我们来看亚伯拉罕,祂成为因信得着复活的标本:“他将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罗四19)。对亚伯拉罕,使徒引用这句话:“如同已死”。保罗也经历这个:“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林后一9)。
  人在受造领域内无论怎样能干,但当死亡真的临到时,人就马上停止,不能再做什么了。复活乃是神的作为,也只有神能做。人活着的时候,可以做许许多多事情,当人死了,任何的事只有神能做。神容许祂的教会与其肢体到了一种情形,叫人无能为力,好使祂有所彰显,就是祂自己的彰显,叫人无法自夸。
  主耶稣如此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着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荣耀!我们已经为此献上——就是我们自己将自己献在人所以为的绝望之中;但当遇到外面做工时,我们的接受却是何等的迟慢。当我们遇到绝望的情况时,我们抗拒得多厉害,认为这是全然错谬。但就主而论,那才是正路!哦,是的,这是令人绝望的;但这种想法并不能使其绝望过去,也不能使其畏惧消失。如能让主有最大的机会,兴起祂优越的见证,那就对了——那就是,其结果总是对的。
  我们读教会历史就会看见,这样的事是常发生的。到末了,我们会承认了,人的组织、人工的办法不能存在,也不能与圣徒俱在。当我们在永远的光里,照着真实的属灵标准来评价的话,只能说没有别的,只有全能的神能够成就这个,贯彻这个;无疑的,那是成为“祂能力的浩大”(弗一19)的显明。并且说到许多意义。如果“祂能力的浩大”是必须的,那说明我们必须被带到死地,岂不是这样吗?如果:“神的软弱总比人刚强”(林前一25),那么“祂能力的浩大”所表现的有多大呢?
  不错,这是在复活里,你知道,这是指着复活主说的:“祂向我们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就是照祂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祂从死里复活”(弗一20)。那是“向我们信的人”。现在教会的见证是祂复活大能的见证,如果我们的道路必须如此的话,那么,让我们从做一个真正彰显祂的教会这事上,受到激励与安慰!
  (六)称颂主的得胜
  我们从约翰十一章看到十二章,“逾越节前六天,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祂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主所说的话显然并没有以为服侍是错的。她仍在服侍——现在却对了,“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在这里有筵席,这筵席有许多要点。第一、是马利亚和她的行动所代表的,说出敬拜,也再一次看见心中对基督的赏识。这才是敬拜——敬拜按照神的意思总是指着对主耶稣的赏识,将心中赏识祂儿子的香气带到神面前。说来是这样简单,但是敬拜最纯净的要点乃是向父神表示我们如何想到主耶稣,这才是敬拜。聚会就是为此。伯大尼说出这个。
  是的,马大在服侍,但她的服侍已经调整过了。她仍然在服侍,却是非常恰当,现在没有责备了。现在她的脸上再也看不到焦虑和忙乱了,她也不因周围的事物挂心了,她是在复活的家中服侍。这里是经过调整的服侍,在主家里的服侍,完全照着主的意思在交通中服侍,且与敬拜相称。你看,现在她们姐妹二人有了协调。她俩从前是不相配搭的,因为许多事情是不适度,也不合该有的地位。现在都已调整过了,她们相处甚洽。这才是恰当的服侍。
  拉撒路坐席,当然,他是生命,复活的生命的原则,这也是主属灵之家的一个记号。这样,我们有敬拜、恰当的服侍、复活的生命。
  不错,但是这里也常有些邪恶的事随之而起:“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当你有了主所要的聚会,你会常常发见魔鬼跟着潜伏在那里。这或许是对教会的一个回礼,因为凡不是魔鬼所嫉视的,也不会使主的心满足,大体上都是如此。只要有一点合乎主心意的,总会有邪恶的事环绕,要扰乱那敬拜,歪曲对主的赏识。这变成教会本身的一个特点,魔鬼总是嫉视主所得着的,且要据为己有。
  你知道,教会乃是让主耶稣得着该得的,魔鬼在起初就想夺取祂所有的,牠如可能总要在教会中这样做,因为教会总是叫主得着祂的心所系念的。
  (七)领出来和提出去
  我们现在用路加二十四章五十节至五十二节所说的最后一件事来结束这篇信息。
  “耶稣领他们到伯大尼的对面,就举手给他们祝福。正祝福的时候,祂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他们就拜祂,大大地欢喜,回耶路撒冷去”。
  这三句话:“领出来”,“祝福”,“提上去”;与主一同出来同祂在一处。在祂祝福之下。在天上与祂联结——用保罗的话说:“叫我们……一同坐在天上”。
  这是伯大尼,这是教会,这是主今天在祂子民生活中所要的。
  再回到伯大尼,让你的心在这些事上受操练,坚定地寻求主按祂的心意在你身上所要得着的那些特点。并且凡我们个人所做的,也做在与我们有关的交通和聚会中,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伯大尼”,这村庄乃是彰显神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伯大尼——无花果之家  使徒行传第一章的楼房相当于伯大尼——“无花果之家”——伯大尼与楼房相当。愿主帮助我们接受这种思想,以此进到丰满的领域。摆在我们前面,主在末后想要得着的,也是主在开头想要得着的,就是在祂子民中属灵的同在,如同当初祂与祂的子民面对面的同在一样;假使要用一句话说出主的目的,用表号来说那就是:“伯大尼”。伯大尼完全能够符合主的思想:祂愿意有以伯大尼为基础的东西,照着伯大尼也是代表宇宙教会在地方上的出现。现在看七处说到伯大尼的经节:  (一)主被人认识和接待  路加福音十章三十八节:“他们走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女人名叫马大,接祂到自己家里。(你知道这家是谁的,谁是这家的头)。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必里忙乱,就进前来说……”这里是第一次提到伯大尼,有一两件事在原则上是代表主的心所在的那个教会,那个聚会,和那个家的。我提出一个字来:“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祂到自己家里”。这个“接”字乃个事情的钥字,并且立即表示一个极大的不同。  大家会记得到祂荣耀里来到地上的话:“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1)。祂论到祂
自己:“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九58)倘若我们真能剖析其中的真义,思考第一句话说到的是谁?第二句话是谁说的?真会叫我们惊讶不止。这里是造物的主,万有的主,天地的主;主对万有比宇宙中其他任何的万物具有更大的权利;因为万物是借着祂造的,也是为着祂造的,祂到祂所创造、祂所主宰的世界来,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没有人接待祂,甚至祂的亲属也是这样的态度,祂用下面的话说出他们对祂的态度:“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太二十一38-39)  但是在这里我们读到:“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祂……”,“我的教会”——祂的教会,祂的属灵的家,是欢欢喜喜地接待祂,叫祂得着安息的地方。这是祂的地方,是在弃绝祂的世界的地方,在这地方祂被人认识。你曾否注意,现在分布在地上各处的教会都是从一个聚会开始的?他们“接受”祂的话五旬节就是这样:“于是领受祂话的人……”(徒二41)。在腓立比,“有一个女人,名叫吕底亚,……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们家里来住”(十六14-1
5)。这就是聚会的开始——到处都是如此。这是出于全心的接受的属灵认识,这是形成教会的第一件事:“接受”,就是给祂有地位,且是尊贵的地位。  这虽然非常简单,但对于主却有很多意义,也给我们很深的认识,因为这不仅是表示主到他们中间来做一个客人,更表示主得着了一个祂所必须的立场,一个立足之处,让祂得着祂应有的一切权利。  你记得撒母耳记下第十五章,押沙龙篡夺王位,排斥大卫的悲惨故事。这是悲痛的故事——大卫从他的位上被驱逐下来,离开了他权利的领域。有些人陪着他,祭司撒督带着神的约柜也来了,大卫却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祂的居所”(撒下十五25)。其含义是这样:“当我回来,我要在这城中,就是弃绝我的地方,得看对我的同情,因此能回来。我回来决不是陌生的;我回来不会一无所有,我回来不会找不到地方,我回来不会无家可归,我要回到与我合一的地方。撒督,你我是合一的;是的,你要与我同去——这完全的同情。现在你该回到城里,当我回来,我要回到与我合一的地方”。  这是一个原则。教会在这里给主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并宣告在这拒绝祂的世界中有祂立足的地方,祂来也
是为此。祂必回到在祂这一边的地方,凡在祂这一边的,必给祂重建祂一切权利的立场,正如撒督为大卫所做的一样。  这就说明主为什么要祂的教会在这里有聚会,一地一地的聚会,遍及全地。他们在对祂的权利有争执和否认的世界中,都是祂权利的见证;他们站住这见证说:“是的,在这世中,祂的权利是最高的权利,并非那篡夺者的权利是最高的权利”,他们始终维持这种见证。当祂回来时,他们就是祂恢复那些曾经被人争执和剥夺权利的凭借和工具。这里有很多人是接待主的,祂要回到自己的地方来,因为已经有属祂的人在这里。  你知道为什么魔鬼总是尽可能地毁坏教会在各地的彰显,毁坏那些活在属天联结和与祂交通的主的子民的小群。因为他们代表祂的权利——主的权利。他们常会遭遇那些篡夺权利者的争执。见证的柜是在哪里?在那里,站在主的一边,篡夺者就无法摇动。篡夺者知道这是表示牠的国度是失败的,受辖制的,并且这是牠肋旁经常的荆棘。只要可能,牠要消灭他、粉碎他、分裂他,用尽一切的方法要除去地方上基督的彰显和基督的所是。这是教会在各地方该有的出现,这也是每一个信徒在地上该有的情形,这是主在地上的立足点,祂主宰的主权和权利的见证。接待主就是让祂有这样
的立足点,和这样的见证。  因此我们就知道关于伯大尼的第一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代表一个大而重要的原则。教会是建立和开始在这个简单的原则上,基督得着了一个地方;在弃绝祂的四周,祂得着了一个地方。  (二)主心所满意的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节:“……接祂到自己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直译是这样:“她坐在耶稣脚前,一直不断地听祂的话”。“她坐在祂的脚前,一直不断地听”。因她一直不断地听,激怒了马大,她走到主的面前对主说:“我的妹子一直留下我一个人伺候,祢不在意吗”?“一直留下我”——因为她“一直在听”!  这是什么意思?这最合乎主的愿望,表示主心意的满足。马利亚所做的叫主得到心满意足。在这里我们懂得伯大尼的意思。你去看马太福音二十一章,就能看到无花果树的故事。耶稣来往于耶路撒冷和伯大尼之间;祂已经进入耶路撒冷,并且看到圣殿中的事物,祂内心感到悲痛,受了失望之痛楚的打击,祂遍察周围的一切事物,默默无言,回到伯大尼去。早晨,祂在回城的路上,饿了,看见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看它或许结有果子。但祂在树上找不着什么,就说:“从今天以后,你永不结果子”。当他们回来时
,门徒发现那无花果树枯干死了。他们都指出这件事。  我们知道这无花果树是在耶路撒冷范围之内,那是犹太教的一个表号。主心里对所看见圣殿情形之失望,正与祂在来的路上,饥饿来到无花果树前,找不到果子的情形一样,这两件事并无二致。那些事物已在主的兴趣之外,在此后的时代犹太教应该消逝——“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它不能叫祂满意,也就枯干死了。那是一棵枯树,不能让主得着什么。  当祂心中的失望感到如此尖锐,如此深刻,祂回到伯大尼,伯大尼的意思是:“无花果之家”。主不是在圣殿里,也不是在耶路撒冷,乃是在伯大尼得到满足。这就是祂常去伯大尼的原因。现在祂内心的满足不在那冷淡的、无生气的,当时那种形式的宗教制度之中,却在那有生气、活泼和温暖气氛的伯大尼家里。祂知道祂的话在耶路撒冷被人弃绝,却在这里被人接受,有人渴慕祂的话,而且一直在倾听祂的话。  我对使徒行传第二章的印象很深,其中说到,在五旬节以后,他们那些信的人“继续持守在使徒的教训中”(徒二42)。你看见,这里教会产生了,她的特征是:“他们继续持守在使徒的教训中”。我们常常引用这些话语,但是似乎未能充分表达其中的意思。你愿否领受这简单而切实的话去应
用它?  上面已经说了好些事情。你现在可以读它们,你可以做你的事,也许经过相当的时候,你会记起它们。也许很久你才记得伯大尼。提起伯大尼你会联想到许多你读过的故事。你可以说这个信息多少是好信息,有趣的信息,或者类似这样的感想。如果你们不在这个信息之中,并“继续持守在教训中”,二者所有的差别是何等的大。你们自己必须解释这一个,问自己说:“继续持守在其中,对我而论,究竟何意”?  这字实在是“坚守”。“他们坚守在使徒的教训”。坚守在教训中与听了就走说:“很好,这是很好的信息”,是有何等的不同。“坚守”乃是表示心里对真理非常实际而积极的应用,那才是建造祂的教会;凡出于祂的都接受,整个的心,整个的生命,为此摆上,乃是置身于其中。  也许这就是马大所不乐意的原因。马利亚乃是置身于其中,她将她自己摆上,这就是主所要的。如果我们对每句向着我们的属灵真理都有这样的态度,我会对那些结果感到惊奇。我想真理像山一样堆在我们面前,我不能不问说:“那些听道的人究有多少成分真实履行他们所听见的真理?”由他们在起初听到那些事情,采取实行的态度,坚守它们,就有果效在那里。他们不是走开说:“彼得今天所讲的道多奇妙啊!”不
,他们坚守在使徒的教训中。  这才是主所要的,这才能满足祂的心。马利亚坐在祂的脚前,一直听祂的话,当其余的都叫祂失望时,只有这一个满足祂的心。满足祂的心必须是神百姓生活的特征,使祂心意满足的乃是这样。我们倚靠祂的话,正确认识祂的话,看为极其重要。主的教会该像“无花果之家”一样。  (三)调整的服侍  让我们再看马大:“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啊:……”。希腊文的语气很重,意思是这样:她走到主面前,把主牵涉在内。其含意是,她认为主应该对这件事负责,若是照着她心里所想的来说的话,她就会说:“祢该对这件事负责,祢是牵涉在内,这事也该由祢来校正。”这是原文的意思——认为主是牵涉在内,假使祂愿意,祂必能,也应该把事校正过来。这表示她生气了。她曾经抑制这事,最后她再也不能容忍了,她就走到主面前,生气地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祢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  现在我盼望你注意马大的情形,对你会有帮助。我们必须懂得马大的语气与情况,“因为伺候的事多”。在这一句话里我们读不出实际是怎样,我们从英文翻译中所得的印象极不完全,不知事态究竟是如何。但希腊文中有一个字,其意思是:
“纷乱”、“分心”。可能她的烦躁已形于色。到底什么事令人烦躁呢?家中的杂务,或者是许多碗碟。各种东西已先占有她的心。所以主对马大说:“马大,你为许多不重要的事烦乱,你已经超过你所能胜任的了。但有一件事是真正必须的……”。  现在你是否开始明了这种情况?这事非常简单,在马大这方面,她的事情必须调整一下,重要的事应该有重要的地位。主不是对马大给他们预备饮食不予同情,祂发觉她把饮食的事当作苦心经营的大事,完全超过了比例,而把比较重要的事摆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之下。  是的,做饭是正当的事,但是该把事情放在合式的比例中;我们该看见,属世的事不能高过属灵的事。我们不要对短暂的事思虑烦乱,而把属灵的事掩蔽了。有一件事能使其余的事正常——在正当的地位上——那件事就是从主口里所出的话。  你看,这是比例的问题,是看你把最重要的事放在什么地位上。你是否允许今生的许多事吸引你、占有你、令你焦虑,以致重大的事得不到机会?当我们看见这一个的时候,我们就会同意,无须因着马利亚而对主再有非难。所需要的乃是,事情应有一些调整。当超越的事让它有其超越的地位,不被那些琐碎的事所淹没,而成为不是永久的事。其余的事也可有其地位
,照它该有的地位和度量,有一个对的地位。  这是整个的光景。在神的家里,有一件事远超过我们一切的事,远超过我们热心的活动,去做无数基督徒的工作——这件事就是应该认识主,让主有机会显明祂自己。热心活动在所谓的“教会”之中是常见的。却把主的声音置之度外,将祂关在门外,都是我们在做,很少有机会说话。凡能使主满足的地方,都是对于超越的事调整的地方。  是的,这就是马大身上所看见的。  (四)贵重的香膏倾倒出来  现在我们从马太福音二十六章六至十二节看第四件事。就是在同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这件事告诉我们看主耶稣为宝贵的先例,认识主耶稣的宝贵。看见的人却说:“祂不配这样”,这是他们的估价。“祂不配这样”,当然他们也就不会像她那样摆上。她却认识祂的宝贵——祂配得这“极贵的”估价。对基督有认识,就以基督为至宝。我想这是主要的特色,这是伯大尼的特色,这是楼房的特色,这是“我的教会”的特色,这是主的教会的特色,这是寻求祂心意的子民的特色;认识祂的宝贵,认识祂的价值;没有一样东西摆在祂的脚前是太浪费的。“所以祂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是至宝)”(彼前二7)。  这非常简单,而且总是引
人深刻地赏识主耶稣。这件事是这非常可爱村庄的另一特色。换句话说,这是一件教会对祂极有价值的事,祂的价值被人认识,人照着祂的真实价值来估价赏识祂。主的家必须这样,这个特色必须多多地发展,我们必须预备并逐渐地认识主耶稣的宝贵和价值。哦,这与仅具形式的教会制度是有何等的不同!我们很难说那些外表的形式就是心中真实对主的宝贵与价值有赏识。哪里有这样的赏识,那里就有教会。哪里没有这样的赏识,无论外表做得如何华美精致,也是没有教会的意义,这不是祂所喜悦的地方。  我想在这里看到一些东西。玉瓶的打破发出宝贵香膏的气味。那是“脆弱的瓦器”,脆弱的瓦器打破,基督的荣耀得以彰显。当玉瓶是完整、坚固时,你会看到瓶子本身的价值。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瓶子,这是一个奇妙的玉瓶”——你却不知道里面的奥秘。我们会注意到人,非常聪明、非常光采、非常奇妙的布道家……满了瓶子——奥秘却被封住,却被隐藏。但是当玉瓶打破、破裂,那你就会看见基督荣耀的奥秘。你在保罗身上看见这一个。我想大数的扫罗在知识上、道德上、宗教上是一个奇妙玉瓶。他告诉我们他是如此,他告诉我们他以这些自夸。人看到他时也会毫无疑问地称赞他;但是,他破碎了
,不再是扫罗了,也不再是保罗了,乃是基督的荣美。瓶子打破时,基督的香气就出来了。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的经历就是这样。真实的教会是让她破碎,再破碎并且常常容让肢体个别的被破碎再破碎。历史岂不如此证明吗?不论是教会,是个人;总要经过奇妙的历程,打破、裂开、破碎,使基督的荣耀得以彰显出来。正是如此,我们常经过新的破碎经历——我们有时也这样说,我们更深进入基督的死,进入一个新的十字架经历。无论怎样说它,意思就是破碎,瓶子的破碎——但是亲爱的弟兄姐妹,请相信我,其含义乃是更丰富的流露与认识基督的荣耀,这能带领我们对祂有新的赏识。在我们破碎时,我们就会发现祂。同样,教会经历十字架的道路,因着破碎却认识主耶稣的宝贵。  (五)主复活的大能  我们来看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我们又看见伯大尼,这次是拉撒路的复活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并不要看整个故事而加以详述,乃是很快地简捷地来看它末了的结局。伯大尼在这事例中成了彰显复活大能、复活生命的舞台和所在地,这里还有许多别的东西。有一种爱的奇妙表现,在这一章里有一种交通的奇妙说法。距伯大尼还很远,主就对祂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们的朋友”;不是“我的
朋友”,而是“我们的朋友”。你看,这是交通。“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这是爱,这些都是伯大尼的特色;但是这里显着的特色,乃是祂的复活,祂复活的大能,复活生命的彰显。  这伯大尼也是祂建造教会的一个例证。我们从所谓“教会书信”的以弗所书能够知道这一个。我们立刻想到我们是“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二5)。教会是彰显祂复活大能的器皿。我们不仅为这事实作见证,为这教训作见证,我们也要用这教会乃是照着主复活大能和生命彰显的思想作为试验。我知道这些事虽然说过,但是往往只是留下空洞的感觉:“是的,我们知道我们应该这样,正如我们应该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一样;我们知道该与基督一同复活,真的我们该知道祂复活的大能,和祂复活的生命”。这些话说了又说,但我们却让祂去了。要点乃是:怎样才成为实际?  现在?我们必须认识,主产生了教会,祂的目的是为着彰显祂复活的大能。因此我们应当为着这个目的把自己献给主。那就是认识这目的的方法。我们成为教会,成为一个身体,目的就是祂在我们里面可彰显祂复活的能力和生命。我们认识这一个,对主有一点确定的领会,将自己献给祂,我们的责任只此而已。假使这是出乎我们的内心,主就要开始做祂
的工作。  我们不能钉死我们自己,我们也不能叫我们自己复活,但我们必须知道主是这样对付我们。为着彰显祂复活的大能,祂对我们必须常采取这种态度,包容许多远非人力所能弥补或拯救的事情发生,包容许多事情甚至宇宙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挽救这种局面。祂容许死亡与分裂做工,使宇宙中除了祂的复活大能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有什么用处。  我们来看亚伯拉罕,祂成为因信得着复活的标本:“他将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罗四19)。对亚伯拉罕,使徒引用这句话:“如同已死”。保罗也经历这个:“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林后一9)。  人在受造领域内无论怎样能干,但当死亡真的临到时,人就马上停止,不能再做什么了。复活乃是神的作为,也只有神能做。人活着的时候,可以做许许多多事情,当人死了,任何的事只有神能做。神容许祂的教会与其肢体到了一种情形,叫人无能为力,好使祂有所彰显,就是祂自己的彰显,叫人无法自夸。  主耶稣如此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着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荣耀!我们已经为此献上——就是我们自己将自己献在人所以为的绝望之中;但当遇到外面做工时,我们
的接受却是何等的迟慢。当我们遇到绝望的情况时,我们抗拒得多厉害,认为这是全然错谬。但就主而论,那才是正路!哦,是的,这是令人绝望的;但这种想法并不能使其绝望过去,也不能使其畏惧消失。如能让主有最大的机会,兴起祂优越的见证,那就对了——那就是,其结果总是对的。  我们读教会历史就会看见,这样的事是常发生的。到末了,我们会承认了,人的组织、人工的办法不能存在,也不能与圣徒俱在。当我们在永远的光里,照着真实的属灵标准来评价的话,只能说没有别的,只有全能的神能够成就这个,贯彻这个;无疑的,那是成为“祂能力的浩大”(弗一19)的显明。并且说到许多意义。如果“祂能力的浩大”是必须的,那说明我们必须被带到死地,岂不是这样吗?如果:“神的软弱总比人刚强”(林前一25),那么“祂能力的浩大”所表现的有多大呢?  不错,这是在复活里,你知道,这是指着复活主说的:“祂向我们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就是照祂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祂从死里复活”(弗一20)。那是“向我们信的人”。现在教会的见证是祂复活大能的见证,如果我们的道路必须如此的话,那么,让我们从做一个真正彰显祂的教会这事上,受到激励与安慰
!  (六)称颂主的得胜  我们从约翰十一章看到十二章,“逾越节前六天,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祂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主所说的话显然并没有以为服侍是错的。她仍在服侍——现在却对了,“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在这里有筵席,这筵席有许多要点。第一、是马利亚和她的行动所代表的,说出敬拜,也再一次看见心中对基督的赏识。这才是敬拜——敬拜按照神的意思总是指着对主耶稣的赏识,将心中赏识祂儿子的香气带到神面前。说来是这样简单,但是敬拜最纯净的要点乃是向父神表示我们如何想到主耶稣,这才是敬拜。聚会就是为此。伯大尼说出这个。  是的,马大在服侍,但她的服侍已经调整过了。她仍然在服侍,却是非常恰当,现在没有责备了。现在她的脸上再也看不到焦虑和忙乱了,她也不因周围的事物挂心了,她是在复活的家中服侍。这里是经过调整的服侍,在主家里的服侍,完全照着主的意思在交通中服侍,且与敬拜相称。你看,现在她们姐妹二人有了协调。她俩从前是不相配搭的,因为许多事情是
不适度,也不合该有的地位。现在都已调整过了,她们相处甚洽。这才是恰当的服侍。  拉撒路坐席,当然,他是生命,复活的生命的原则,这也是主属灵之家的一个记号。这样,我们有敬拜、恰当的服侍、复活的生命。  不错,但是这里也常有些邪恶的事随之而起:“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当你有了主所要的聚会,你会常常发见魔鬼跟着潜伏在那里。这或许是对教会的一个回礼,因为凡不是魔鬼所嫉视的,也不会使主的心满足,大体上都是如此。只要有一点合乎主心意的,总会有邪恶的事环绕,要扰乱那敬拜,歪曲对主的赏识。这变成教会本身的一个特点,魔鬼总是嫉视主所得着的,且要据为己有。  你知道,教会乃是让主耶稣得着该得的,魔鬼在起初就想夺取祂所有的,牠如可能总要在教会中这样做,因为教会总是叫主得着祂的心所系念的。  (七)领出来和提出去  我们现在用路加二十四章五十节至五十二节所说的最后一件事来结束这篇信息。  “耶稣领他们到伯大尼的对面,就举手给他们祝福。正祝福的时候,祂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他们就拜祂,大大地欢喜,回耶路撒冷去”。  这三句话:“领出来”,“祝福”,“提上去”;与主一同出来同祂在一处。在祂
祝福之下。在天上与祂联结——用保罗的话说:“叫我们……一同坐在天上”。  这是伯大尼,这是教会,这是主今天在祂子民生活中所要的。  再回到伯大尼,让你的心在这些事上受操练,坚定地寻求主按祂的心意在你身上所要得着的那些特点。并且凡我们个人所做的,也做在与我们有关的交通和聚会中,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伯大尼”,这村庄乃是彰显神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