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123:1〔上行之诗。〕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诗123:2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他怜悯我们。诗123:3耶和华啊,求你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诗123:4我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
拾珍
〖诗一二三1〗「坐在天上的主阿,我向你举目。」
环境实在艰难,自己实在败坏,我们越看环境越就丧胆,越看自己就越软弱。这样的观看无益有害。诗一百二十一篇是举目望山,本篇是举目看坐在天上的主;前者用「祂」客观的说法,这里是用「你」主观的说法。当我们摆脱地的吸力,站在属天的地位上,我们就能说:「坐在天上的主阿,我向你举目。」
〖诗一二三2〗「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祂怜悯我们。」
你越远离神,你越是属地,你这个人里面就越高傲。反之,你越亲近主,越与主联合,你就越觉得自己实在小,小到不过是仆人、是使女。仆人和使女在当时是指着奴隶说的,完全没有自由。一个真实遇见神的人,就觉得是主用重价把我买来的,我在主面前只有一个地位,就是奴仆的地位;只有一个责任,就是服事我的主人。
在东方的习惯,当家里有客人时,仆人是不准讲话的,他们的眼睛要注目主人的手,照着手势而行动。今天我们这班属于主的人,因着没有好好接受主的训练,所以对于神在环境中所指示我们的旨意就不明白了。许多时候,不是神的手不引导我们,乃是我们不留心,不专心,没有一个顺服的心,才没有马上照神的旨意遵行。我们要多学习仰望主的手。「手」也代表作为,表示我们在谦卑、等候的灵里(仆人和使女所代表的),仰望主的作为与怜悯。
圣经里神的手有几方面的意思:
(一)供应的手:主的手供给我们一切的需要(诗一零四;一四五15~16)。奴仆在主人家里,不必自己耽心生活的需要,主必负完全的责任。基督徒的生活是个依靠的生活。我们依靠主,不在主之外寻求什么好处。
(二)引导的手:基督徒不是凭着自己,在黑暗里摸索走前面的路。我们若活在主里常有交通,我们就要看见,在环境里面祂的手在安排,祂的手在引导我们该走的路(诗一三九10)。
(三)扶持的手:我们没有力量走路,用不着自己挣扎,因祂的手要扶持我们。
(四)管教的手:神所爱的,祂定规要管教,受管教虽然痛苦,但管教是为着造就我们。所以我们要服在神的手下(彼前五6),经过管教是何等的有福!盖恩夫人曾说,当神的杖来责打我时,我要抱着这根杖连连的亲它,因为这根杖乃是神变相的爱。我们这一个人,生来就是一匹野驴,喜欢随自己的意思乱跑,甚至于我们服事主,也要照自己的意思来服事,神不得不常常伸手来管教我们。愿我们的眼睛,能看见祂管教的手,不是看人或事情,乃是看神的手。许多时候,神的手临到我们身上,我们还没有感觉。
〖诗一二三3~4〗「耶和华阿,求你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我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
安逸的人和骄傲的人,不是指属世的人说的,他们不认识神,不在神的手里,所以他们很安逸、骄傲,但他们讥诮我们的话,我们还能受得了。在神的儿女中有不肯受主的管教的,神只好随他们去,他们也很安逸、骄傲,他们看到那些爱主的人受苦,就说大概你不是神所爱的,我才是神所爱的,这样的讥诮、轻看,怎能受得了?这是被藐视到了极处!主被挂在十字架上时,就有人讥诮祂说,你若是神所爱的,你可以下来。一个真认识神的人,宁可死在十字架上,也不要安逸。我们要谦卑俯伏仰望祂,直等到祂怜悯我们。作诗的人在被人藐视和讥诮之下,他单单求神开恩怜悯,正如那个税吏不求别的,只恳求父神开恩怜悯,神就称他为义人(路十八13~14)。――摘自江守道《上行之诗》
主啊,求你矜怜(一二三1-4)
当这位朝圣者走上圣殿外的梯级时,他一直朝上观望。他的眼睛超越圣殿的大门,看到天上的宝座,他有信心和超凡的想象力,穿过变幻的云层,一直望向耶和华。因此,他经验到以赛亚所经历的事,他「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赛六1)。
旧约圣经不是一本秘传的书,只限圣民的小圈子人明白,它透过普通人的生活,启示了真实的事情。这位诗人描述家中的女主人安排她的仆人去田里、花园、农庄的工场、厨房中工作,这些地方都是她的产业。在这些范围工作的人都敬畏她和她的丈夫。所以,在圣殿中,在他将要参加的崇拜里(崇拜的意思是事奉、工作)也是如此。敬拜进行时,人需要有敬畏的态度。家中的主人当然可以找到他仆人的错处,所以仆人会常常留意他们的主人。但是仆人以为会受到责罚,而他的主人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对他和善地、体谅地、和充满饶恕地说话,他会感到这是仆人的最大安慰。
就是在这处,主啊,求你矜怜这类的说话适合使用。在第三节,我们听到这句说话,是名副其实地放在音乐的渐强声调的末尾,以高昂的感情说出来,耶和华啊,求你怜悯。被藐视是人类行为中最差劲的事,因为你所受到的,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仆人或工人所应受的,而是一只在城市的垃圾堆中穿过的狗的待遇。我们留意到,这些朝圣者将他们心中一切辛酸的事,和他们在巴比伦被贬斥的事,都带上耶路撒冷。战俘在释放后多年,在感情上仍有激动和怨恨。这种待遇带来更加恶化和残暴的影响。敬拜的其中一方面,就是上帝将我们从这些影响中释放出来。按着这个道理,我们的朝圣者在他将要参与的崇拜中所盼望和寻求的,也就是耶路撒冷Jeru-shalom的上帝应许给他的,他现在希望得到过于其它一切的──就是心灵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