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圣网读书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71课 圣经与基督教伦理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by 黄子嘉等

基本上,当个别信徒或教会群体作道德判断时,他们都会以圣经、教会传统、理性和当时人类的经验所提供的资料为判断的理据。

在我们决定鼓励、容忍或禁止某些行为时,某些涉及该等行为的调查和研究或跟有关人士的恳谈会告诉我们这些行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和当事人曾经面对的挣扎。而如果我们曾经亲身跟该等人士接触,便更能体会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然而,可能不同的人对该等行为有不同的经验,亦会导致不同的判断。

当神创造人类时,亦赋予人类推理的能力。纵使我们认为在人类堕落后,理性已经因为罪的侵蚀而被扭曲,但我们仍然不能够否定理性在协助人类建立文明和秩序及个人推理抉择等各方面的贡献。可是,由于各人接受的思想训练不同,有慎思明辨的,也有糊里糊涂的。而且,也由于各人使用不同的推理方法,结果亦可能有异。因此,或许人人都为了某些问题而耗尽心力,但结果却异。

我们会在道德推理的过程中,参考历代教会的教导。因为我们相信,过往的教会也曾面对相同或类同的道德难题,而当时信徒的思辨或许会为我们解决今天的难题带来启发。况且,如果我们相信神是一位活的神,则或许透过了解历代教会的教导会让我们明白神活动的轨迹。虽然当时的教导或许只是针对当时的处境,而今天我们可能对这些难题已经有更深切的了解或已经找到更适切的思考方法,但以往的教导却仍深具参考的价值。

基督教相信:“全部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在教训、责备、矫正和公义的训练各方面,都是有益的,为要使属神的人装备好,可以完成各样的善工。”(提后三16、17,编案:本文经文引自《《新译本》》)而自主后四至五世纪开始,普世的教会已经取得共识,接受现时希伯来文圣经二十四卷(即旧约的三十九卷)和新约二十七卷为正典。意思是教会承认这些都是一些具有权威的经卷,是信仰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根源。因此,圣经是信徒道德判断的首要根据。然而,怎样将圣经的教导应用到我们所面对的道德难题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或许有些人视圣经为一本道德法典。意思是无论我们遇上什么难题,只要打开圣经,便可以找到对应的规条,告诉我们对或错、应该或不应该。当然,圣经中的十诫、登山宝训及其他的典章律例等都是属于这类的文字,也可对某些问题给我们提供某些指导。但是,将圣经视为法典的用法也有其限制。

首先,由于圣经成书的年代距离我们相当远,因此,圣经并没有为现代人所面对的问题,像节育、滥用药物、器官移植、核子战争等,提供任何对应该等问题的规条。而由于现代社会日趋复杂,圣经所定下的规条并不足以覆盖和对应今天我们所面对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道德处境。

况且,部分圣经的规条是否适用也是一个疑问。例如:《利未记》第三十五章三十九至四十六节关于买卖奴婢的条例,对我们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又如:《利未记》第二十章十至十六节主张将通奸者、**者、同性**者和兽交者处死,都为今天法律所不容。或许我们不会同意撒母耳灭绝亚玛力人(参撒上十五1-3),也不认同因为亚干一人犯罪而全家受罚……

第三,圣经在处理同一个问题时,有时会给我们不同的教导。例如:《罗马书》第十三章一至七节及《彼得前书》第二章十三至十七节都主张信徒要顺服政府,但《启示录》第十三章视当地政者为与神为敌的兽,《启示录》第十七章则视之为大**。

第四,坚持遵守规条亦可能会令我们陷进了律法主义的危险,忘记了“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并不是为安息日设立”(可二27)的道理。

或许有人尝试从圣经中找出某些道德的原则,并试图藉着这些原则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道德难题。但怎样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具体的情境却是一个颇值深思的问题。例如:有人用爱人的原则来鼓吹和平主义,也有人藉此支持正义战争论。因为原则往往只可以为我们提供普遍性的指引,但却不能够在具体的处境中,给我们提出详细的指导。况且,在芸芸的原则中,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当重要的原则彼此冲突时,我们凭什么决定跟从哪个原则的指导呢?

或许有人尝试圣经中寻找类比性的经文,以解决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例如:《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十一至三十二节记载的“浪子的比喻”或许可以为面对类同情况的父母提供解决疑难的方向。然而,圣经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或列举的事例能否成为今天我们的问题的完全类比呢?从圣经所能找到的类比又能否对应我们今天的全部难题呢?当圣经好几处经文都跟我们所面对的难题有某程度的类比性时,我们又选择哪段经文,以回应当前的困境呢?

或许有人以圣经所揭示的两个完美的道德理想为判断的依据。首先,圣经告诉我们,当神的国度完全降临时,他的旨意将会“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样”(太六10)。神的掌权是耶稣是事工的中心,神的掌权翻转了世界的价值,**了一般社会和宗教对所接受的所谓有价值的标准。神赦免罪人,怜悯任何悔改的人。不论人是否值得,只要他有需要,神都会照顾。任何人希望获得生命,都可以进入神的管治。当神在末后完全掌权时,他所建立的新天新地将会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却非常有限。或许这是一个爱心与公义都得着完全彰显,人与人、人与万物和平共存的世界。而纵使我们知道这是神要求我们在现世所追求的理想,但究竟要怎样才能将这个理想落实,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说明。所以,这或可成为人追求理想道德生活的动力,或可成为人道德抉择的指引,但在具体行动方面,却并未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帮助。

第二,《希伯来书》第一章一至三节:“神在古时候,曾经多次用种种方法,藉着先知向我们的祖先说话;在这末后的日子,却藉着他的儿子向我们说话。神已经立他作万有的承受者,并且藉着他创造了宇宙。他是神荣耀的光辉,是神本质的真象,用自己带有能力的话掌管万有;他作成了洁净罪恶的事,就坐在高天至尊者的右边。”因此,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是神对人的终极启示。耶稣基督在世所留下的典范是信徒道德生活的重要依据。

耶稣在世时,他不但与穷人和被社会遗弃的人吃饭,亦与被犹太人视为罪人的人吃饭。他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拆除了社会的藩篱,接受那些被社会拒绝的人,不论他们属于什么阶级、性别、家庭状况或宗教,他都愿意与他们来往。

此外,耶稣在世时也行了好些神迹奇事,以表明神的掌权。一般人以为疾病是神因为人犯罪而施行了惩罚,但耶稣却往往无条件地医治人的疾病,接受那些因患病而被社会拒绝的人,**了一般人错误的看法。因此,耶稣的事工、死亡及复活**了整个社会建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权力分配。

耶稣所建立的群体是一个平等的群体,这群体拒绝名誉、地位和权势,却重视对群体的服侍。因此,我们从耶稣基督所留下的典范看见,基督教伦理所关注的是如何具体地活出神的管治,而神的管治是充满了慈悲、怜悯、忧戚与共和彼此包容的。然而,或许耶稣所留下的典范可以成为好些道德判断的终极准则,但耶稣所留下的是否足以具体地帮助我们解决今日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难题呢?耶稣并没有立时将现世改变成理想的世界,则我们今天又能否将耶稣标示的理想落实呢?况且,如果我们只是从耶稣的生平找寻解难的窍门,则我们是否只需要接受四卷福音书为权威便足够呢?

基本上,当我们尝试从圣经寻找解决道德难题的资源时,我们所要了解的是整本圣经对该问题的看法。当中包括所涉及的规条、原则和类比性的事例。亦要深入了解圣经所支持的理想跟该难题的关系。并参考其他的资源,然后尝试找出当下最适切的解决方法。所以,信徒和教会必须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圣经,然后才能够面对各种道德难题的挑战。

阅读圣经的不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一个信仰的群体。此群体承认圣经为正典,愿意藉着这本本身已经对某些思想或事物作出诠释的书来塑模及调节其生活。任何群体都要以开放的态度跟圣经对话和交谈,藉着圣灵的工作,挑战及改正该群体某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因此,为了寻求神的旨意,群体应该以谦卑的态度来解释和聆听圣经的信息。所以,我们不可以单单说圣经被“使用”,却也要知道,圣经正不断地塑模着我们,叫我们成为忠心的信徒和教会。怎样的人才会作怎样的抉择,忠于神的人才会作忠于神的抉择。或许是个人,或许是教会,圣经如何塑模我们生命的素质呢?

一、基督徒在道德抉择时要从圣经、教会传统、理性和当时人类的经验所提供的资料寻求判断的根据。但是,某些人可能会较重视某个资料来源的重要性,其他人则可能会较重视其他资料来源的权威性。你认为哪个在道德抉择中拥有最高权威,为什么?

二、认识不同书卷写作的背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该等经卷对某些道德问题的看法。原则上,《罗马书》第十三章一至七节及《彼得前书》第二章十三至十七节跟《启示录》第十三及十七章等两组经文分别表示出两种对当政者的不同态度。虽然我们不能够仅仅根据任何一组经文来建构自身对政府与教会关系的看法,但我们可否透过了解这些经卷写作的背景来深化我们对作者的看法的认识,并从而思考作者对政府的不同看法如何应用在不同的华人处境?

除了个人的探索外,请回想我们所处的群体,包括:家庭、学校、教会、职场……,如何塑造我们的道德价值观?这些群体对我们道德生活的影响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呢?

1.

2.

3.

4.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基本上,当个别信徒或教会群体作道德判断时,他们都会以圣经、教会传统、理性和当时人类的经验所提供的资料为判断的理据。 在我们决定鼓励、容忍或禁止某些行为时,某些涉及该等行为的调查和研究或跟有关人士的恳谈会告诉我们这些行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和当事人曾经面对的挣扎。而如果我们曾经亲身跟该等人士接触,便更能体会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然而,可能不同的人对该等行为有不同的经验,亦会导致不同的判断。 当神创造人类时,亦赋予人类推理的能力。纵使我们认为在人类堕落后,理性已经因为罪的侵蚀而被扭曲,但我们仍然不能够否定理性在协助人类建立文明和秩序及个人推理抉择等各方面的贡献。可是,由于各人接受的思想训练不同,有慎思明辨的,也有糊里糊涂的。而且,也由于各人使用不同的推理方法,结果亦可能有异。因此,或许人人都为了某些问题而耗尽心力,但结果却异。 我们会在道德推理的过程中,参考历代教会的教导。因为我们相信,过往的教会也曾面对相同或类同的道德难题,而当时信徒的思辨或许会为我们解决今天的难题带来启发。况且,如果我们相信神是一位活的神,则或许透过了解历代教会的教导会让我们明白神活动的轨迹。虽然当时的教
导或许只是针对当时的处境,而今天我们可能对这些难题已经有更深切的了解或已经找到更适切的思考方法,但以往的教导却仍深具参考的价值。 基督教相信:“全部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在教训、责备、矫正和公义的训练各方面,都是有益的,为要使属神的人装备好,可以完成各样的善工。”(提后三16、17,编案:本文经文引自《《新译本》》)而自主后四至五世纪开始,普世的教会已经取得共识,接受现时希伯来文圣经二十四卷(即旧约的三十九卷)和新约二十七卷为正典。意思是教会承认这些都是一些具有权威的经卷,是信仰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根源。因此,圣经是信徒道德判断的首要根据。然而,怎样将圣经的教导应用到我们所面对的道德难题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或许有些人视圣经为一本道德法典。意思是无论我们遇上什么难题,只要打开圣经,便可以找到对应的规条,告诉我们对或错、应该或不应该。当然,圣经中的十诫、登山宝训及其他的典章律例等都是属于这类的文字,也可对某些问题给我们提供某些指导。但是,将圣经视为法典的用法也有其限制。 首先,由于圣经成书的年代距离我们相当远,因此,圣经并没有为现代人所面对的问题,像节育、滥用药物、器官移
植、核子战争等,提供任何对应该等问题的规条。而由于现代社会日趋复杂,圣经所定下的规条并不足以覆盖和对应今天我们所面对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道德处境。 况且,部分圣经的规条是否适用也是一个疑问。例如:《利未记》第三十五章三十九至四十六节关于买卖奴婢的条例,对我们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又如:《利未记》第二十章十至十六节主张将通奸者、**者、同性**者和兽交者处死,都为今天法律所不容。或许我们不会同意撒母耳灭绝亚玛力人(参撒上十五1-3),也不认同因为亚干一人犯罪而全家受罚…… 第三,圣经在处理同一个问题时,有时会给我们不同的教导。例如:《罗马书》第十三章一至七节及《彼得前书》第二章十三至十七节都主张信徒要顺服政府,但《启示录》第十三章视当地政者为与神为敌的兽,《启示录》第十七章则视之为大**。 第四,坚持遵守规条亦可能会令我们陷进了律法主义的危险,忘记了“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并不是为安息日设立”(可二27)的道理。 或许有人尝试从圣经中找出某些道德的原则,并试图藉着这些原则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道德难题。但怎样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具体的情境却是一个颇值深思的问题。例如:有人用爱
人的原则来鼓吹和平主义,也有人藉此支持正义战争论。因为原则往往只可以为我们提供普遍性的指引,但却不能够在具体的处境中,给我们提出详细的指导。况且,在芸芸的原则中,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当重要的原则彼此冲突时,我们凭什么决定跟从哪个原则的指导呢? 或许有人尝试圣经中寻找类比性的经文,以解决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例如:《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十一至三十二节记载的“浪子的比喻”或许可以为面对类同情况的父母提供解决疑难的方向。然而,圣经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或列举的事例能否成为今天我们的问题的完全类比呢?从圣经所能找到的类比又能否对应我们今天的全部难题呢?当圣经好几处经文都跟我们所面对的难题有某程度的类比性时,我们又选择哪段经文,以回应当前的困境呢? 或许有人以圣经所揭示的两个完美的道德理想为判断的依据。首先,圣经告诉我们,当神的国度完全降临时,他的旨意将会“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一样”(太六10)。神的掌权是耶稣是事工的中心,神的掌权翻转了世界的价值,**了一般社会和宗教对所接受的所谓有价值的标准。神赦免罪人,怜悯任何悔改的人。不论人是否值得,只要他有需要,神都会照顾。任何人希望获得生命,都可
以进入神的管治。当神在末后完全掌权时,他所建立的新天新地将会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却非常有限。或许这是一个爱心与公义都得着完全彰显,人与人、人与万物和平共存的世界。而纵使我们知道这是神要求我们在现世所追求的理想,但究竟要怎样才能将这个理想落实,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说明。所以,这或可成为人追求理想道德生活的动力,或可成为人道德抉择的指引,但在具体行动方面,却并未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帮助。 第二,《希伯来书》第一章一至三节:“神在古时候,曾经多次用种种方法,藉着先知向我们的祖先说话;在这末后的日子,却藉着他的儿子向我们说话。神已经立他作万有的承受者,并且藉着他创造了宇宙。他是神荣耀的光辉,是神本质的真象,用自己带有能力的话掌管万有;他作成了洁净罪恶的事,就坐在高天至尊者的右边。”因此,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是神对人的终极启示。耶稣基督在世所留下的典范是信徒道德生活的重要依据。 耶稣在世时,他不但与穷人和被社会遗弃的人吃饭,亦与被犹太人视为罪人的人吃饭。他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拆除了社会的藩篱,接受那些被社会拒绝的人,不论他们属于什么阶级、性别、家庭状况或宗教,他都愿意与
他们来往。 此外,耶稣在世时也行了好些神迹奇事,以表明神的掌权。一般人以为疾病是神因为人犯罪而施行了惩罚,但耶稣却往往无条件地医治人的疾病,接受那些因患病而被社会拒绝的人,**了一般人错误的看法。因此,耶稣的事工、死亡及复活**了整个社会建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权力分配。 耶稣所建立的群体是一个平等的群体,这群体拒绝名誉、地位和权势,却重视对群体的服侍。因此,我们从耶稣基督所留下的典范看见,基督教伦理所关注的是如何具体地活出神的管治,而神的管治是充满了慈悲、怜悯、忧戚与共和彼此包容的。然而,或许耶稣所留下的典范可以成为好些道德判断的终极准则,但耶稣所留下的是否足以具体地帮助我们解决今日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难题呢?耶稣并没有立时将现世改变成理想的世界,则我们今天又能否将耶稣标示的理想落实呢?况且,如果我们只是从耶稣的生平找寻解难的窍门,则我们是否只需要接受四卷福音书为权威便足够呢? 基本上,当我们尝试从圣经寻找解决道德难题的资源时,我们所要了解的是整本圣经对该问题的看法。当中包括所涉及的规条、原则和类比性的事例。亦要深入了解圣经所支持的理想跟该难题的关系。并参考其他的资源,然后
尝试找出当下最适切的解决方法。所以,信徒和教会必须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圣经,然后才能够面对各种道德难题的挑战。 阅读圣经的不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一个信仰的群体。此群体承认圣经为正典,愿意藉着这本本身已经对某些思想或事物作出诠释的书来塑模及调节其生活。任何群体都要以开放的态度跟圣经对话和交谈,藉着圣灵的工作,挑战及改正该群体某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因此,为了寻求神的旨意,群体应该以谦卑的态度来解释和聆听圣经的信息。所以,我们不可以单单说圣经被“使用”,却也要知道,圣经正不断地塑模着我们,叫我们成为忠心的信徒和教会。怎样的人才会作怎样的抉择,忠于神的人才会作忠于神的抉择。或许是个人,或许是教会,圣经如何塑模我们生命的素质呢? 一、基督徒在道德抉择时要从圣经、教会传统、理性和当时人类的经验所提供的资料寻求判断的根据。但是,某些人可能会较重视某个资料来源的重要性,其他人则可能会较重视其他资料来源的权威性。你认为哪个在道德抉择中拥有最高权威,为什么? 二、认识不同书卷写作的背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该等经卷对某些道德问题的看法。原则上,《罗马书》第十三章一至七节及《彼得前书》第二章
十三至十七节跟《启示录》第十三及十七章等两组经文分别表示出两种对当政者的不同态度。虽然我们不能够仅仅根据任何一组经文来建构自身对政府与教会关系的看法,但我们可否透过了解这些经卷写作的背景来深化我们对作者的看法的认识,并从而思考作者对政府的不同看法如何应用在不同的华人处境? 除了个人的探索外,请回想我们所处的群体,包括:家庭、学校、教会、职场……,如何塑造我们的道德价值观?这些群体对我们道德生活的影响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呢?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