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十1】「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听见约书亚夺了艾城,尽行毁灭,怎样待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也照样待艾城和艾城的王。又听见基遍的居民与以色列人立了和约,住在他们中间,」
「亚多尼洗德」直译是“我主是公义”。
「住在他们中间」七十士译本为 “转变立场”。基遍人与以色列人结盟,惹来了他们以前朋友的刻骨仇恨。基遍人作出决定以后,似乎一直效忠以色列人和真神上帝。这个事实说明,虽然他们与以色列人结交的手段并不光明,但他们确实是忠实于已有的亮光。
【书十2】「 就甚惧怕,因为基遍是一座大城,如都城一般,比艾城更大,并且城内的人都是勇士。」
「就甚惧怕」他们所害怕的不仅是以色列人和他们上帝的强大,正如来自耶利哥和艾城的消息所证明的,而且还害怕基遍各城的军事力量。他们觉得必须立即制止与以色列人结盟的行为。
「如都城一般」请注意“如”字。因为它证明作者记述的严谨。如前所述,基遍是没有国王的,只是由长老来治理(见书九3)。这里又间接暗示基遍没有国王,所以说它“像”都城一般。基遍后来成了以色列第一个国王扫罗的城(代上八29,30,33)。
【书十3】「 所以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打发人去见希伯仑王何咸、耶末王毗兰、拉吉王雅非亚和伊矶伦王底璧,说:」
「希伯仑」意为“联合”,“同盟”。这是巴勒斯坦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位于耶路撒冷西南30公里处。希伯仑的建造比埃及的锁安(泰尼斯)早七年(民十三22),后者是古喜克索斯人在阿瓦里斯的中心。
「耶末王毗兰」毗兰意为“野驴”。耶末(含义不明)位于耶路撒冷西南偏西25.5公里,就是现在的基尔比特.耶尔穆克(Khirbet Yarm?k )。这里发掘出一些古城墙和水池的遗迹。
「拉吉王雅非亚」雅非亚意为“可见的”,“发光的一位”,可能指神明的化身。拉吉,就是现在杜威尔(Tell ed-Duweir )大废丘,是古巴勒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位于耶路撒冷西南44公里处,就是现在的谢非拉即犹大丘陵地区,占据着从巴勒斯坦中部前往埃及的交通要道。这是拉吉在《圣经》中第一次提到,但这个地名以后经常出现在以色列的历史中。
「伊矶伦王底壁」底壁意为“神谕”。伊矶伦可能意为“滚动”。它暂时被确人为现在的海西丘(Tell el-Hesī),过去认为它包括拉吉的废墟。
【书十4】「 “求你们上来帮助我,我们好攻打基遍,因为他们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立了和约。”」
「上去」这个说法在地理上是正确的。其他的王住在低地和丘陵,耶路撒冷则位于较高的位置。耶路撒冷是离目前共同的敌人最近的重要城市,所以处在最大的危险中。这也许是它在这次危机中担任领导的原因。
「攻打基遍」而不是攻打约书亚。在迦南战争中,我们没有看见约书亚和他军队受到直接的攻击。以色列方面是处于攻势。属灵的战争和属世的战争一样,最好的防御往往就是对敌人发起主动的进攻。
【书十5】「 于是五个亚摩利王,就是耶路撒冷王、希伯仑王、耶末王、拉吉王、伊矶伦王,大家聚集,率领他们的众军上去,对着基遍安营,攻打基遍。」
亚摩利往往泛指如何迦南民族,可能是因为亚摩利人是迦南最强大的民族。耶路撒冷的居民被称为耶布斯人(书十五63)。希伯仑的居民被称为赫人(创廿三2,3;廿五9,10)。基遍人有时被称为希未人(书九7),偶尔被称为亚摩利人。
【书十6】「 基遍人就打发人往吉甲的营中去见约书亚,说:“你不要袖手不顾你的仆人,求你速速上来拯救我们,帮助我们,因为住山地亚摩利人的诸王都聚集攻击我们。”」
「山地」指上述五座城中有一部分所在的中部“山地”(书廿一11)。其它几座在谢弗拉。但基遍人在慌乱之中就没有细分了。就基遍人而言,五王的军队是从耶路撒冷的山区向他们逼近的(3,4节)。表面上的矛盾证明了记录的真实性。尽管地理上也许全错了,作者还是忠实地记录了基遍使者对约书亚所说的话。
【书十7】「于是约书亚和他一切兵丁,并大能的勇士,都从吉甲上去。」
「上去」这里和第九节中的“上去”在地理上都是正确的,因为从吉甲到基遍的进军是上行的。这两个地方相隔26.7公里。以色列人整夜行军经过凯尔特干河和苏威尼特干河(Wadi Suweinit),在亚摩利人发觉他们离开吉甲的营地之前,就在拂晓到达了基遍附近。约书亚在援助基遍人的同时推进了以色列人的计划。这座城市为于巴勒斯坦中部和南部的要冲,所以应当占领。
「并大能的勇士」七十士译本和拉丁文武加大译本没有 “并”字。“并”的原文还能译成“甚至”,似乎更能达意。本句暗示约书亚带领一批特选的战士上去,都是强壮勇敢,精于战事的人。叙利亚译本也有这样的意思。
【书十8】「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不要怕他们,因为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里,他们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
【书十9】「 约书亚就终夜从吉甲上去,猛然临到他们那里。」
「上去」只是说明约书亚如何“猛然临到他们”。他靠的是“终夜”行军。
「猛然」约书亚是一个办事利落的人。眼前的任务需要立即行动。许多事业的失败都是因为缺乏行动或行动拖沓。约书亚连夜行军,到了黎明就可以发起进攻了,使敌人没有时间准备。
【书十10】「 耶和华使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溃乱。约书亚在基遍大大地杀败他们,追赶他们在伯和仑的上坡路,击杀他们直到亚西加和玛基大。」
「伯和伦」直译是“和伦(神)的殿”。伯和伦分为上城和下城,就是今天的上拜特欧尔(Beit `Ur el Fōqā)和下拜特欧尔(Beit `Ur et-Tahtā)。这两座城扼守着山口。约书亚和他的部队朝西北方向追赶亚摩利人到这里。从伯和伦上城通往下城的路险峻陡峭,崎岖难行,每一个台阶步都是从岩石中凿出来的。上帝就是在这里降冰雹在敌人身上。敌人也从这里转而向南逃往都城耶末和拉吉。
「亚西加」拉吉东北17公里处一座防守坚固的城,就是今天的泰勒扎卡利亚(Tell ez-Zakar?yeh),在《旧约》后来的历史中经常提到。
「玛基大」玛基大的位置不详。有人认为是在泰勒沙非(Tell es-Safi )开凿的要塞,有人认为那是立拿,也有人认为是泰勒马克敦(Tell Maqd?m),位于拜特贾夫林(Beit Jibrin,Eleutheropolis)东南10.8公里,希伯仑以西偏北13公里处。
【十10,11】那战事是以色列人的大事。他们整夜前往,然后打历史上最长一日的仗。他们用尽自己的力量,超越平常的限度;但胜利仍属耶和华的。——马唐纳《约书亚记》
【书十11】「 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正在伯和仑下坡的时候,耶和华从天上降大冰雹在他们身上(“冰雹”原文作“石头”),直降到亚西加,打死他们。被冰雹打死的,比以色列人用刀杀死的还多。」
「大石头」在本节中就是“冰雹”。不要以为它们是陨石或一般的石头。上帝以前曾用过冰雹作为毁灭的工具(出九18-26)。现在还保存了东方几次风暴的记录,说那时冰雹的重量从半英磅到四分之三英磅不等。中国北方曾有过重达数磅的冰雹,会砸死牲畜。上帝备有“雹仓”(伯卅八22,23),要在最后的战争中(启十六21)使用。
【书十12】「 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祷告耶和华」叙利亚译本为“在耶和华面前”。希伯来语的介词le分别有“关于”,“由于”,“涉及”等意思。这说明约书亚的话是“因为耶和华”,“关于耶和华”,即受上帝的指引或至少得到上帝的认可,绝不是谮越之举。
「你要停住」动词“停住”通常译为“沉默”。也有“不动”之意。这是让无声的太阳和月亮停住。受到灵感的作者用当时的语言描述科学的事实。实际上昼夜的交替不是因为太阳在天空的运行,而是因为地球绕地轴自转。但即使在科学昌明的现代,我们依然说太阳东升西落。一些认为上帝没有能力干预自然规律的观念狭隘的人,认为地球停止自转会对其本身,对整个太阳系,甚至对宇宙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不管这种现象是出于上述的方式,或是阳光的折射,或是其它的原因,奇迹确实发生了。如果我们相信一位全能的上帝,相信祂是创造者和维持者,能控制祂所造的万物,那就没有问题了。
关于太阳停顿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一整天,但原文没有说清楚。直译是“日头没有像平时那样急于落下”。但也可以译为“大约一整天”。这就提供了时间完成28节所描述的事件,因为该节的话语暗示的玛基大也是那一天攻取的。
【八十、日月如何能在天当中停止? (书十12~14)】
答:当亚摩利五王合攻基遍的时候,因基遍人与以色列人立了和约,要求约书亚起来援救。约书亚向神祷告呼求,日头要停在基遍,月亮要止在亚雅山谷。于是蒙神垂听,使日月停留止住,「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因此日子延长,以致约书亚杀败敌人,大获全胜。这样的神迹,是写在已丧失的犹太史记雅煞珥书上。(书十13,有人以为这是诗歌书,参撒下一18)。类乎埃及的三天黑暗(出十21—23)。日影为希西家王后退十度,(王下廿8 11,实卅八4—8,代下卅二24)。明星引导博士拜主(太二2 9—11)。并主耶稣钉十架,遍地黑暗之事,(太廿七45)。这些都是神自己所行的奇妙作为,因神创造日月星辰,就能行出大能止住天体的运行。(创一14—18,哈三11)。据科学家李梅博士Harry Rimmer证明,犹太历四月十一日(公历七月廿二日),如果照人的肉眼看来,日头停在基遍,(北纬31度51分——距耶路撒冷西北约十英哩,是一座大城),月亮止在亚雅山谷内,(距耶路撒冷西北39里之一钻),非常正确。美国耶鲁大学脱劳德教授C.A Trotter,在1890年曾着一本专书证明。以精密的天文计算,地球按照规律的进行来说,相差24小时。并且他与一些天文学家,因辩论神的话「约有一日之久」,核算在约书亚的时代,只有23小时又20分钟,不是十足的一天。所以再读圣经,得知犹太王希西家病得要死的时候,神听了他的祷告,曾应许为他延长寿数十五年。神给他看一个兆晷上,向前进的日影,往后倒退十度,(王下廿1—11,赛卅八4—8),这里十度恰是40分钟。于此前后所说,计算便是一天的时间,令人相信圣经记载真确无比。──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根据约书亚记十12-14的记载,「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这事怎样解释呢?(D*)】
约书亚记记载了多个神迹,其中最值得讨论及最引人争议的就是在基遍之役中,白昼的时间延长了二十四小时(书十12-14)。有人题出反对意见,认为若地球突然停止自转二十四小时,整个地球及其表面的各物均会遭受难以想象的灾害。至于那些相信神无所不能的人,便会坚称神有能力防止这些灾害,使自然律暂时失效。然而,根据圣经希伯来原文,我们似乎没有绝对必要去认定地球突然停止自转。第十三节指出日头「不急速下落,约有一天之久」。其中「不急速」的字眼,似乎是指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以四十八小时作一次自转,而非平常二十四小时。
埃及、中国及印度都记载有一次「长日」,这可支持上述推论。根据严夏利(Harry Rimmer)的报告,有某些天文学家已作出结论,认为在我们的天文历中少算了一整天。严夏利指出,哈佛天文台的白加荣(Pickering)将这少算的一天追溯至约书亚时代,而耶鲁的托顿(Totten,C.A.)亦持相同意见(参看芮百纳Bernard Ramm,The Christian View of Science and Scriprure[Grand Rapids: Eerdmans,1954],P.159)。芮氏于其著作指出,他不能使这份报告存入档案,可能是因为大学的有关部门不希望把这类记录存入他们的档案中。
此外,解释约书亚记十12-14尚有另一可能性,是对dom作出略为不同的解释(dom这个字在KJV中翻译成「你站住」)。这个字通常解释作静默、停止或止住。因此,格兰威治的莫达斯(E.W.Maunders)及普林斯顿的威罗拔(Robert Dick Wilson)提出以下解释:约书亚的祈祷是恳求不要让太阳所散发的热力照射在战场作战的士兵身上,使他们在有利的情况下作战。紧接着战争的一场大冰雹,使上述观点获得一些凭据,受到那些向来不提出问题的人士所支持。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第十三节似乎更支持「长日」的说法——「……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
奇里及德里兹(Keil and Delitzsch,Joshua,Judges,Ruth,p.110)则认为,以色列人及约书亚能在「长日」中完成两天的工作,假如对他们来说,是神以超自然的方式令白昼延长,那么,经文所指的就是一个以神奇的方式而导至的「长日」。假如地球自转仍保存其计算时间的功能,那么,奇里及德里兹就难以解释地球是否以一般的速度来自转。他们又题出另一个解释:神以折射的方法使地面保持光亮,当正常的日头下落的时间来临了,神便特别利用光线的反射,使人们仍能看见周围的事物。
白晓则提出另一个解释(Hugh J.Blair,"Joshua,"in Guthrie New Bible COmmentary,p,244),他认为约书亚祈祷时,仍是早上,因为月亮还在西边,而太阳亦在东方。冰雹下降时,地面上有一段长时间是黑暗的,使以色列人可以趁此机会来突袭敌人。乘着这个机会,以色列人将敌人完全击溃;那么就应该说约书亚记记载了一个「长夜」,而非「长日」。上述解释,完全是威罗拔及莫底斯的观点。若采纳了这项解释,则地球毋须停止转动。然而,参看约书亚记十13,就可知道上述解释无多大真确性。──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书十13】「 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吗?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
「雅煞珥书」直译是“正直的书”。叙利亚译本称之为“颂赞之书”或“赞美诗”。该书在《旧约》中只直接出现过两次。即本节和撒下一18-27。七十士译本的王上八53所提到的一本“诗歌”,可能也是指《雅煞珥书》。这似乎是一本叙事诗集,诗前面加上散文体的序言。里面所叙述的是历史的英雄,就是义人,说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并有哪些功绩。这本书的内容显然是随着这些义人丰功伟绩的建立而逐步积累的。撒下一19-27的诗歌是由大卫所写并收录在《雅煞珥书》上,并不能证明书中有些部分不会出现在更早的时候,如约书亚的年代。日头停留,月亮止住,这样的大事很可能在发生以后就马上记录了下来。如果是这样,那么当约书亚书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可能是在他死前不久),引用了《雅煞珥书》中的这首诗歌及其序言,作为他记录这个异常事件的一部分。
雅煞珥书可指“正直的书”。圣经在撒下一18节也提到这卷书,可能是以诗体记载的历史文集。圣经有许多地方引用以前的经卷,也引过诗歌、口述和笔录的资料。现今没有以这为名的书,肯定这不是默示的书卷。——马唐纳《约书亚记》
【书十14】「 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
【书十15】「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回到吉甲的营中。」
【书十16】「 那五王逃跑,藏在玛基大洞里。」
【书十17】「 有人告诉约书亚说:“那五王已经找到了,都藏在玛基大洞里。”」
【书十18】「 约书亚说:“你们把几块大石头滚到洞口,派人看守,」
【书十19】「 你们却不可耽延,要追赶你们的仇敌,击杀他们尽后边的人,不容他们进自己的城邑,因为耶和华你们的 神已经把他们交在你们手里。”」
「你们却不可迟延」直译是“你不可停住”。约书亚的迅速调遣显示了他的领导才能。现在是打击敌军主力的良机。任何迟延的行动,例如处置五个迦南人的王,都会带来重大的损失。
「击杀他们尽后面的人」即清剿后面的残余势力。“击杀”的原文只在这里和申25:18出现。
【书十20】「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大大杀败他们,直到将他们灭尽,其中剩下的人都进了坚固的城。」
【书十21】「 众百姓就安然回玛基大营中,到约书亚那里。没有一人敢向以色列人饶舌。」
「众百姓」意味着在战斗中没有一个以色列人被杀,受伤或失踪。原文强调说,没有一人敢向以色列人饶舌。这是一场完全而光荣的胜利。
【书十22】「 约书亚说:“打开洞口,将那五王从洞里带出来,领到我面前。”」
【书十23】「 众人就这样行,将那五王,就是耶路撒冷王、希伯仑王、耶末王、拉吉王、伊矶伦王,从洞里带出来,领到约书亚面前。」
【书十24】「带出那五王到约书亚面前的时候,约书亚就召了以色列众人来,对那些和他同去的军长说:“你们近前来,把脚踏在这些王的颈项上。”他们就近前来,把脚踏在这些王的颈项上。」
「以色列众人」指所有“和他同去的”的人。约书亚知道如何保持他战士的斗志。他信任他们。他们与他共同参战,应当看到劳苦的功效,分享胜利的最后果实。
「踏在颈项上」这是东方的一种习俗,可以从一些亚述和埃及的石碑上看出来。它是完全胜利的标志。对于以色列人来说,这证明只要他们完全顺服,就会战胜一切敌人(见创四十九8;撒下廿二41)。
【书十25】「 约书亚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应当刚强壮胆。因为耶和华必这样待你们所要攻打的一切仇敌。”」
【书十26】「 随后约书亚将这五王杀死,挂在五棵树上。他们就在树上直挂到晚上。」
【书十27】「 日头要落的时候,约书亚一吩咐,人就把尸首从树上取下来,丢在他们藏过的洞里,把几块大石头放在洞口,直存到今日。」
【书十28】「 当日约书亚夺了玛基大,用刀击杀城中的人和王,将其中一切人口尽行杀灭,没有留下一个,他待玛基大王,像从前待耶利哥王一样。」
「当日」指伯和伦战役的那一天。攻占玛基大为这值得纪念的日子一系列的战事划上了句号,暂时消除了以色列人的后顾之忧。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取得了许多战绩。
【书十29】「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从玛基大往立拿去,攻打立拿。」
攻打立拿标志着下一阶段战役的开始。立拿是拉吉北面的一个要塞。对其遗址的挖掘表明它曾是坚固的堡垒,大约在那个时候毁于大火。
【书十30】「 耶和华将立拿和立拿的王也交在以色列人手里。约书亚攻打这城,用刀击杀了城中的一切人口,没有留下一个。他待立拿王像从前待耶利哥王一样。」
【书十31】「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从立拿往拉吉去,对着拉吉安营,攻打这城。」
拉吉是这个地区的主要防城,在后来以色列人的历史中依然是一个堡垒。该城已经发掘,就是今天的杜威丘(Tell ed-Duweir)。这里发现了著名的耶利米时代的拉吉信函。拉吉的遗址在耶路撒冷西南约44公里处,离海边31公里。拉吉在《旧约》里经常提到,是一个重要的堡垒,抵御着南面的来敌,防止他们入侵耶路撒冷(见王下十八14,17;十九8)。
【书十32】「 耶和华将拉吉交在以色列人的手里。第二天约书亚就夺了拉吉,用刀击杀了城中的一切人口,是照他向立拿一切所行的。」
【书十33】「 那时基色王荷兰上来帮助拉吉,约书亚就把他和他的民都击杀了,没有留下一个。」
「基色」就是现在的杰色丘(Tell Jezer) ,在耶路撒冷西北偏西31公里处。在这里发掘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它本不在约书亚的进军的路线上,但它的王荷兰前来帮助拉吉,所以约书亚就消灭了他和他的军队,但没有攻占他的城市(书十六10)。荷兰显然与拉吉王订有互助协定。当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要来协助。后来基色分给了利未支派(书廿一21)。
【书十34】「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从拉吉往伊矶伦去,对着伊矶伦安营,攻打这城。」
【书十35】「 当日就夺了城,用刀击杀了城中的人。那日约书亚将城中的一切人口尽行杀灭,是照他向拉吉一切所行的。」
【书十36】「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从伊矶伦上希伯仑去,攻打这城,」
【书十37】「 就夺了希伯仑和属希伯仑的诸城邑,用刀将城中的人与王,并那些城邑中的人口,都击杀了,没有留下一个,是照他向伊矶伦所行的,把城中的一切人口尽行杀灭。」
【书十38】「 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回到底璧,攻打这城,」
「底壁」迦南名字叫基列西弗(Kirjath-sannah),意为“书城”。在书十五49中称它为基列萨拿——棕树之城。它位于犹大山地,在希伯仑西南19公里,拉吉东南约13公里处,就是现在的墨辛丘(Tell Beit Mirsim )。后来迦南人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但迦勒的侄子俄陀聂又为以色列人将它夺了回来。因为他的勇敢,迦勒就将自己的女儿押撒给他为妻(书十五17)。这座城后来分给了祭司(书廿一15)。
【书十39】「 就夺了底璧和属底璧的城邑,又擒获底璧的王,用刀将这些城中的人口尽行杀灭,没有留下一个。他待底璧和底璧王像从前待希伯仑和立拿与立拿王一样。」
【书十40】「 这样,约书亚击杀全地的人,就是山地、南地、高原、山坡的人,和那些地的诸王,没有留下一个。将凡有气息的尽行杀灭,正如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所吩咐的。」
「山地」指耶路撒冷南面的山区。
「南地(negeb)」 这是一片半干旱的石灰岩地区,有少量的泉眼,但没有树,只能在雨季见到一点绿色。这里勤劳的农夫不仅耕种每一块平地,而且让贫瘠的岩地长出庄稼和葡萄。
「山谷」舍非拉低地是犹大和非利士之间的丘陵地带。
「水泉」可能是舍非拉山脚一片起伏的土地,位于舍非拉和腓尼基之间。这个地区的溪流沟壑纵横密布,土地非常肥沃。
【书十41】「 约书亚从加低斯巴尼亚攻击到迦萨,又攻击歌珊全地,直到基遍。」
【书十42】「 约书亚一时杀败了这些王,并夺了他们的地,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为以色列争战。」
【书十43】「 于是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回到吉甲的营中。」
【第十至十二章要点:诸王的崩溃】约书亚里定的战略在这里说得十分明确;他对付迦南七族的方法,首先就是先取得耶利哥和艾两城,对迦南之心脏地区展开了包围的形势,然后在第十章,他挥军南下,十一章则驱兵北伐,三场战争的情况便很清楚了。一是中央之役(六至九章),二是南方之役(十章),三是北方之役(十一章)。
至于十二章,只是各场战役之总结,把掳获之诸王,重镇,再说一次。迦南七族本是水火不和的,现在因着以色列人,竟逼使他们要联合起来,昔日以色列人之声威可见一斑了。他们尽管是联合起来,对抗有万军之耶和华同在的以色列,他们仍然算不得什么,五王一个一个的倒下,城池、诸王、巨人、联军全崩溃了,直至以色列人在历史上这样写着:「约书亚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夺了那全地,就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将地分给他们为业。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十一23)──巴斯德《约书亚记研究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