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第二讲

上一篇   下一篇

                                         士師時期的政治背境(一)

士師記是記載約書亞死後的時代,當時以色列人已進

入了迦南,但仍未穩定局面。第二節提及神指派猶大支派先出戰,猶大就請求先面緬的支派與他們同去爭戰。創世記49 章記載雅各布布布布布布曾作豫言,說西緬與利未支派將分散在以色列各地,當進入迦南後,西緬是沒有分到一塊獨立的領地,因為他跟猶大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關係密切,所以猶大支派邀請他們一同前往,協助攻取所分得的地,後來他們便散居在猶大地內。

四到七節經文中所說的 “迦南人”,是指迦南地的原居民,”比利洗人” 可能原居民裏其中的一族,至於“亞多尼比色”,意思是 “比色的主”,也就是比色城的王。第八節所說攻打耶路撒冷,約書亞記裏記載他們曾攻打過這城,但沒有攻佔,這次再攻城就得著。第九節說的南地和高原,迦南的山地包括了耶路撒冷和希伯倫,而南地是個半乾旱的地方,至於高原,是指從南至北沿岸平原到中央山脈之間的山麓地帶。第十節所說的希伯倫是在耶路撒冷以南二十哩的地方,亞伯拉罕曾在這裏住過,並買了一塊地作祖墳,希伯倫從前叫 “基列亞巴”,是“四城聯區”的意思。示篩、並亞幔和撻買是亞衲族的三個族長,亞衲人身材高大,民數記十三章廿二節曾稱他們為偉人。

十一節到十五節說猶大人去攻擊底璧的居民,底璧是在希伯倫西南十一哩的地方,具有戰略價值,它早期叫 “基列西弗”,意思是“書城”或是“記錄之城”,1926年考古學家曾在這裏掘到了埃及法老亞門諾斐斯三世的寶石護身符,可見在十四世前埃及一直統治這城市。

十二節所說的是古時候以女兒相許,作為英勇獎勵的一種常見風俗。而十三節開始,士師記的第一個士師俄陀聶出場了。他可能是迦勒的侄兒,迦勒本身是基尼洗人,基尼洗族是以東的後裔,本來不直接屬於以色列,但他後來竟成為猶大支派的族長。他的侄兒俄陀聶出場時也是勇猛過人,不但奪取了底璧,還贏得押撒為妻。十四、十五節說押撒過門時,勸丈夫俄陀聶向自己父親求一塊田,就是 “水泉”,這也許一個地方名 ,有考古學家認為那是希伯倫西南的地方,是個有好水源的山谷。

十六節說摩西的內兄,摩西的妻子是西坡拉,西坡拉的父親是葉忒羅,在希伯來文中,岳父與內兄的子音是一樣的,所以經文中說內兄極可能是指岳父。在出埃及記十八章一節說葉忒羅是米甸的祭司,這裏為其麼又說他是基尼人呢?原來基尼人是遊牧民族,在流浪中常與其他遊牧民族例如亞瑪力人、米甸人等聯合,可能因為這樣混亂了。摩西娶了葉忒羅的女兒西坡拉,因此基尼人與以色列人拉上了關係、維持友好。經文中的棕樹城是指耶利哥城,亞拉得是個荒廢的小丘,在希伯倫南面十七哩的地方,“就住在民中”這民可能是指亞瑪力人,換言之基尼人就散居在亞瑪力人當中。

十七節說猶大和西緬擊殺了住洗法的迦南人,將何珥瑪城盡行毀滅,這城曾被滅,後來重建,之後再被毀滅,“何珥瑪”這字的希伯來文字根,有 “獻給”和“滅” 之意,按神的心意,所有迦南城邑都要 “滅淨盡”,因為申命記七章二節說:“耶和華你神將他們交給擊殺,那時你要把他們滅淨盡,不可與他們立約,也不可憐恤他們”,“洗法”這獻給假神的城要完全毀滅,當猶大、西緬滅去這城,稱它為何珥瑪,可能就是要強調“滅”的意思。

十八節所提的地方都是南部非利士最主要的城邑。十九節的“鐵車”表明當時已是鐵器時代,有鑄鐵技術,鐵車一般是用鐵作骨架,車身用木和皮革,但猶大人不能戰勝敵人不是武器問題而是信心問題。二十、廿一節記載了迦勒分得希伯倫,他把亞衲族的三個族長趕走,但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路撒冷是屬於便雅憫支派的,而只隔一個山谷就是猶大支派的領土,耶布斯人並未向便雅憫和猶大的勢力低頭,要直至大衛建都在耶路撒冷時,才把他們趕出(那時約西元前九百九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