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壹、一個迁移到摩押地的犹太人家族遭遇到不幸  1:1-5

  一、事件发生的時代:士师時代,一個来自伯利恒的家族因为饥荒迁移到到摩

      押地去。 1:1

      「秉政」:「审判」、「治理」。

      「当士师秉政的時候」:表示本书写作的年代是在士师治理的年代之后

                              。士师治理的年代大约是约书亚死后到扫罗王

                              被立之间的一段時期,约在西元前1200-1020年间。

      「国中」:原文是「这地」。

      「寄居」:「居住一段時间」、「短暂居住」。原文显示这個家族还打

                  算在適当的時候回本地。

      「犹大、伯利恒」:用来与其他的「伯利恒」(如:西布伦的伯利恒

                           书 19:15 )区分。此城旧名叫做「以法他」

                           创 35:19  48:7

      「伯利恒」:「麵包之家」、「谷仓」的意思。看来饥荒很严重,连号

                    称谷仓的伯利恒都受到波及了。是位於现今耶路撒冷南方

                    8公里处的一個大城。

      「摩押地」:位於约但河东、死海东面,属於高原地带。与伯利恒相距

                    80公里。

      有些解经家认为,只有伯利恒地区发生饥荒,而跨過死海,位於它东南

        80公里处的摩押却没饥荒,表示这是由於士师時代,混亂局面下不断发生的掳掠所造成,例如:基甸時期,米甸人入侵,毁坏了许多农作物和牲畜。〈 士 6:3

  二、家族的成员:家长是以利米勒,妻子是拿俄米,两個儿子是玛伦与基连。

       1:2

      「以利米勒」:「我的神是王」的意思。

      「拿俄米」:「我的喜悦」、「甜美」、「可爱」、「愉快」的意思。

      「玛伦」:可能是「有病的」的意思。

      「基连」:可能是「钉住固定」、「衰弱」、「憔悴」的意思。「玛伦

                  」与「基连」这两個名字都出现在乌加列文件中,显示这是

                  典型的迦南名字。

      「以法他」:伯利恒城的旧名  创 35:19  48:7 。使用这個旧名,应該是要表达这個家族是伯利恒当地显赫的望族 1:21 ,所以1:19 伯利恒居民才会有那样惊讶的反应。

      这一家人本来要去摩押地「寄居」躲避饥荒,结果一待就是十年,还娶妻了,等於是定居下来了。有時候世事难料,并非一切都是可以计画、掌握的。

  三、家族的三個男人都死了,剩下两個摩押媳妇,没有男丁。1:3-5

      「摩押」:此民族人在圣经中的来源是  创 10:34-38 记载罗得与大女儿亂伦生下来的后代。出埃及時摩押和亚扪人还设法咒诅以色列人申 23:4  民 22:1-23:17 。此民族是属於以色列人眼中「不洁净」的民族。

      「摩押女子」:律法禁止摩押人进入耶和华的会,与摩押人的子孫十代都不能进入耶和华的会  申 23:3 。不過律法并没有规定不可与摩押人通婚  申 7:3 记载的是迦南人而非摩押人。

      「俄珥巴」:可能是「瞪羚」的意思,这個名字并非是典型的希伯来名字。

      「路得」:可能是「友谊」的意思,这個名字并非是典型的希伯来名字。

      「十年」:究竟是指这家在摩押地总共居住十年,还是家长死后十年儿子娶妻,还是娶妻十年以后儿子去世,并无法确定。

      「儿子」:原文是「孩子」,此处与 4:16 相对。当時的寡妇失去了经济支援,又因为没有孩子,所以未来也就没有盼望。最后路得给这家人带来孩子,等於是開启了新的希望。

      作者用短短的语句就描述了这個家庭十年所遭遇的沧桑:饥荒、迁居、死亡、无子等等。圣经中记载的亚伯拉罕、雅各等人都有過类似的遭遇,但神仍然保守。我们過去十年,是否也经历過了不少沧桑,我们由中间看见神的保守了吗?

      1:3-4 看来,以利米勒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才娶了摩押女子为妻。

贰、拿俄米辞别媳妇要離開摩押地回到伯利恒,但是路得决心跟随  1:6-22

  一、拿俄米听见犹大地有粮食,就和两個媳妇離開摩押,要回到犹大地。1:6-7

      「归回」:是本书的钥字,「转回」、「回头」、「離開」的意思。

      「眷顾」:原文是「临到」、「参加」的意思。上帝临到可能带来「眷顾」也可能带来「审判」。这里当然是「眷顾」的意思。

  二、拿俄米劝告两個媳妇回娘家去再结婚,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1:8-13

      ● 1:8 中拿俄米用「耶和华」而不用外族人也能理解的「伊罗欣」或用摩押的「基抹」神 民 21:29  王上 11:7 来祝福媳妇,表示她内心有根深蒂固的信仰存在。

      「恩待」:「慈爱」、「忠诚」、「信实」、「良善」。

      「得平安」:「安息之所」、「归宿」。

      「你本国」:原文是「你的人民」,重点是「民族」而不是「国家」。

      当時的寡妇处境艰难。妻子是丈夫的财產之一,妻子完全没有產业继承权,生了儿子后,母以子贵,就会受到家人的尊敬。可是她在家中的地位稳固与否,完全需仰赖丈夫。因此,当丈夫去世后,他的遗孀特别是若有幼小孩子需要扶养就陷入十分艰难的困境。「寡妇」这字不仅指失去丈夫,还含著孤单、被遗弃和无助的意思,所以改嫁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 1:11-13 成为一個伏笔,依照 申 25:5-10 的记载死者的兄弟要照顾死者的寡妇,为死者留后。有些解经家认为拿俄米并不真正了解「小叔制婚姻」的意义。拿俄米若再婚,她生的儿子已不再是以利米勒的儿子,也不真是玛伦和基连的兄弟。但作者关心的是拿俄米的绝望境地。

      一開始两個媳妇应該都要与拿俄米一起回伯利恒,不過可能在启程后不久,拿俄米就劝告两個媳妇回娘家再婚。1:8 中拿俄米说明自己劝告媳妇的原因是两個媳妇都对自己很「慈爱忠信」,自己无以为报,所以为他们的好处著想求耶和华让他们再婚成功。现在我们的婆媳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为对方著想的心态呢?

      这里显出一個很奇特,但是很真实的状况:拿俄米一面为媳妇向耶和华求恩1:8 ,一面却又认为自己所遭遇的苦境是来自上帝  1:13  1:20-21 的惩罚。其实人并非是完全理性,拿俄米一面相信神会赐恩典,一面又觉得掌管一切的神不能跟她的苦难脱離关系。

  三、俄珥巴被劝动,回娘家去,路得定意要跟随拿俄米回犹大去。1:14-18

      「舍不得」:「黏住」、「紧靠」的意思。

      「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即使是死也不能使你我分離」。

      俄珥巴的选择并非功利,只是一种务实的选择,也合乎拿俄米的命令。倒是路得坚持对拿俄米委身到这样的地步(甚至用发誓保证)令人惊讶。圣经没记载为什么,只是记载结果:路得选择成为以色列人。

  四、拿俄米回到伯利恒,哀叹上帝使自己遭遇灾祸。1:19-22

      「玛拉」:「苦」、「苦难」的意思。

      「降祸与我」:「作证控告我」。

      「使我受苦」:「伤害我」、「攻击我」。

      「动手割大麦的時候」:约在阳历「四月底」的時候。

      拿俄米向伯利恒妇女诉苦的時候,完全忽略了路得的存在。他认为自己「空空地」回来時,自然也没有考虑到自己还有路得这個媳妇。当然,一個外族女人算什么呢?他的家庭已经损失了三個男丁了。我们在苦难中時会想到自己还有的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