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押沙龙之死

 

大万预备应战(1~5节)

押沙龙突如其来的造反,几使大卫有逃避不及之危险。到了十八章,总算松了口气。于是大卫能点数跟随他的群众,同时又加以整编,按数点跟随者并加以整编,这不过是应付押沙龙的进攻。应付进攻,不过是治标的办法,除去叛乱的祸根,才是治本之道,不然的话,一乱未平,一乱定规再起。二十章示巴之事件,就证明这预料的不错,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作什么呢?

当军队整编之后,士兵正要上前线的时候,王吩咐众将及士兵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少年人押沙龙。』(5节)噢!这话是根据什么原则来说呢?按押沙龙反叛乃一件大罪,他所要杀死的及痛恨的乃其父亲,他所要推翻的乃是神的过度,如果他的计谋得逞,其影响之大,实不堪设想。像这样祸国殃民的大罪,怎能为大卫个人的缘故,就轻易了事呢?

读申命记二十一章二十一节的话,人有了顽梗悖逆之子,作父亲的应该带他到长老和众人面前,让众人用石头将他打死。押沙龙所犯的罪不只是杀哥哥,纵火烧毁农田,且是强奸乱伦,如今竟叛王,意图杀死其父,夺取其国,擅登王位,这事天下的第一大罪人,是死有余辜的。如果大卫秉公治国,早应绳之以法,如今时间扩大到这地步,他仍不知应按摩西的律法办理,竟要以私情来宽待押沙龙,这真是令人听了不知何所适从。

按神的话说:『公义使邦国高举。』(箴十四34)『除去王面前的恶人,国位就靠公义坚立。』(箴二十五5)如今正是应当把押沙龙除灭的时候,而大卫竟吩咐人要宽待押沙龙,这事怎么说呢?『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诗八十九14)以色列国不至于败亡,大卫的王位不至于倒台,实在是出于神的怜悯。

大卫请求将士宽待押沙龙,其理由乃是『为我的缘故』,这完全是出于父子的私情。大卫竟然忘记了,他是一国之君,应该带领众人,一切都是为主,为国,那么许多问题,就不至于发生了。

今日许多国家的难处,就是执政者只知为我,为我,而不知为国,为民。今日许多教会的难处,也是因作领袖和作长着的,只知为己爱己,而不知舍命为主,其实治国治会,原则都是一样的。

 

押沙龙兵败(6~18节)

两军一经交锋,押沙龙的军队果然不堪一击,兵败有如山倒,一下子已溃不成军。押沙龙肚子遁逃,偶然经过一颗大树之下,他的头发被树枝缠住,就悬挂起来,他所骑的驴也离开他了。其结果若不是饿死,就是被野兽咬死,这奇妙的遭遇,实在有神的手暗中在管理,不然的话,押沙龙若是逃脱这一死难,以色列国还不知要到合时才得太平。

当押沙龙吊在树下时,刚好有兵丁看见,他立刻报告给约押,约押知道后立刻率十个少年人,将押沙龙杀死,这实在有一件英勇果断的举动,为以色列除去无穷之后患。

或说约押将押沙龙杀死,岂不是违背了大卫的命令,不服大卫的权柄么?按大卫当时所吩咐的话,乃『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少年人』,此话有另译为「为我的缘故,轻轻处置」,大卫心里亦清楚知道,押沙龙是犯了滔天大罪,不过盼望将士为他的缘故轻轻处置而已,但约押则大公无私,施以极刑,究竟这是对或不对呢?

以大卫和押沙龙父子之情来说,当然是应该轻轻处置,然而他今日所犯的罪,乃是叛国害民,既乱伦而有要杀其父,人间是没有罪比这个更大的。如果这样的罪可以轻轻处置,其他的罪将如何处理呢?刑法若不按律法,怎能说是秉公行义,怎能收以警后尤之效呢?将律法置于人情之下,其国危矣。约押凭律法行事,实在是代表神来执行权柄。

今日有一种歪风,有人主张基督徒要顺服权柄,教会中要服代表的权柄,即使权柄错了,也要学习顺服。按一国大使,如果不照本国元首的授权,竟和外国签订合约,这大使是应该立即撤职查办的。如今所谓的属灵权柄,他自己不按神神的道行事,反而学着丢特腓持守真道者逐出教会之外,像这样的权柄,还有顺服的价值吗?自己不服神的权柄,反而要别人服他的权柄,我看这是魔鬼的作风。

 

大卫的哀哭(19~33节)

大卫得到报告,知道押沙龙已死,但大卫不敢用一句话责备约押,因他深知押沙龙所犯之罪,如果是别人的儿子,早已被处死了。他也知道用权柄包庇自己的儿子是不对的,所以他不敢有一点怨言。但以情感来说,谁听见儿子死了而不哀伤呢?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王就心里伤痛,上城楼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33节)

君王是一国的最高领袖,行事为人理应以神的荣耀为前提,以遵行神的旨意为准则。但要认识神的旨意,又必需以清明的心思来领会,以极其安静的心境来接受,一个活在情感里的人,他的情绪就很容易影响他的思想,叫他判断失去准确。此时大卫伤痛哀哭,实在是叫他陷入另一危机里面。(读下一章便知道清楚),噢,作君王者,必须学以意志和理智来控制情感。

当亚伦的两个儿子,因献上凡火而死在耶和华面前,摩西吩咐他们不可蓬头散发,不可撕裂衣裳,这是要他们学习用高度的意志和心思的力量约束自己的悲哀。事奉神的人必需要学习这功课。——陈则信《默想撒母耳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