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统治早期 1章至8章

大卫统治早期 1章至8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1至四12 大卫与伊施波设
扫罗之死,使大卫得以成为以色列的王。圣经作者在撒母耳记上已毫不含糊地带出这结果。然而,大卫仍要面对两大障碍:从人的观点看,大卫实在不能确定他是否会成全以色列的王。第一个障碍是扫罗的一个儿子,伊施波设。他在基利波的战役中并没有被杀,而他不久便被大部分支派看为君王(参2:9>二9)。大卫在犹大作了王,结果酿成内战。第二个障碍是非利士人,他们决意使以色列衰弱,并继续屈服他们。然而,非利士人在战略上出了错,他们没有作出任何行动去制止大卫在犹大作王,大概因为他们希望鼓励以色列进行内战,以为这样会使以色列分裂和衰弱。他们显然也没有攻打伊施波设,原因跟以上相同。这样,大卫并不用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因而他能够把两个障碍一一除去。圣经作者丝毫不用怀疑,那是神在左右这些非利士人的决定,正如在其他使大卫登上以色列王位的事件中一样。
一1-16 亚玛力的报信者
在这故事开始时,大卫仍在洗革拉(参撒上 30:26>撒上三十26),等候着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北部的战况。讽刺的是,把基利波战况带来的报信者,竟是一个亚玛力人──亚玛力一直是以色列的敌人。扫罗和大卫都曾与他们作战。然而,这亚玛力人是移居以色列的人,一个外籍的居民(‘客人’13节)。
读者得闻扫罗和约拿单的死讯,不会感到意外,但亚玛力人所描述的扫罗死状,则是意料不及的。扫罗伏在自己刀上(撒上 31:4>撒上三十一4)后,仍未断气,直至亚玛力人到来,按他要求把他杀死(10节),这是有可能的。但那个亚玛力人大概是在说谎。整体来说,他像是在战场盗取尸首财物的人,过于在战争激烈时,偶然来到战场上的人(6节)。
圣经没有交代大卫是否完全相信他,但大卫接受了那人亲口作的见证(16节),并在没有任何人证下,接受了他从基利波山带来的冠冕和镯子的证据。根据那见证,大卫把报讯者处决了。大卫这行动,跟他在撒母耳记上二十四章6节和二十六章9节对扫罗的态度是一致的。王是‘耶和华的受膏者’;作为以色列的居民,这亚玛力人应遵从以色列的法典,但他却把以色列的王杀了。大卫按他的杀人罪把他处决,实在已经在担当君王和士师的角色了。
这插曲也可从一个政治角度去看。大卫这样做,再一次显示他并非与扫罗为敌:他至终要维护已故君王的王权。
一17-27 大卫的哀歌
第19-27节
第19-27节的诗歌并不是一首私人的哀歌,表达大卫的感受,而是一首国家的挽歌,用悼念的言辞,描述以色列的损失何等深切。这哀歌是公开发表的──记载在书上,并让全国的人认识此歌(18节)。‘雅煞珥书’是一份古老的文献,有些旧约作者也曾使用它(参书 10:13>书十13)。我们不明白为何这诗称为‘弓歌’。
正如撒母耳记上重复地指出,神已弃绝扫罗;但这首诗从人的角度去看扫罗,并提醒我们,他多年以来对以色列来说都是重要的:给予领导、达致国家合一、赶出非利士人、使以色列人富足(参24节)。约拿单也在诗歌中提及,因为大卫与他有深交,也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参撒上 14>撒上十四)。
我们要留意穿插在整首诗歌中的意象,但那是不难明白的。在第20节,大卫表示他希望扫罗的死讯不被敌人知晓:‘迦特’和‘亚实基伦’是两个重要的非利士城市。在第21节,他咒诅‘基利波山’,因扫罗和约拿单都在那里被杀。在哀歌的最后一节里,大卫称扫罗和约拿单为‘英雄’和‘战具’,提醒读者他们的死,是在以色列惨被击败的处境之下。诗歌中看不见未来的盼望,但大卫自己却注定要为一个战败的国家提供希望和胜利。

二1-7 大卫在犹大作王

扫罗之死表示大卫现在可以自由地从非利士境返回他本国的‘犹大’。有两事可能会防碍这次迁徙。若扫罗把王位传给一个同样敌视大卫,而又强大的君王,这事便不能实行。若非利士人反对他返回犹大,这行程也是十分艰难的。因此关乎这事,大卫要求‘问耶和华’;换句话说,他是请亚比亚为他寻求神的圣谕(参撒上 23:9-12>撒上二十三9-12)。
圣经作者和读者见大卫作王(虽只作一个支派──犹大──的王),并不觉得奇怪。神的旨意早在撒母耳记上十六章已显明了。然而,纯粹从政治的立场看,犹大人的决定是不可预料的。扫罗之死和非利士人在基利波山上压倒性的胜利,必在全以色列引起政治上的混乱,而各支派的长老起初必定不知道最聪明的做法是甚么。大卫最少有3件事可以呈交给他们:作为勇士的一个良好声誉,多次帮助犹大的历史,以及跟非利士人有某些联系或了解。当然,他本身也是犹大支派的人。
我们特别要留意大卫向基列雅比人的讲辞。这城跟扫罗有紧密的连系(参撒上 11>撒上十一,撒上 31:11-13>三十一11-13),并且它是位于约但河东,即与大卫对敌之伊施波设王建都的玛哈念(8-9节)附近。所以,我们会预期伊施波设,而不是大卫,去向基列雅比人说出这番感谢和鼓励的话。事实上,大卫已向犹大以外的以色列人表示,他相信他是扫罗真正的继承者,在全以色列掌权。他的信息忽视了伊设波设的存在。
大卫的首都是在犹大以南的希伯仑。稍后,耶路撒冷会作他的首都,但这时耶路撒冷仍未落在以色列人手中。事实上,耶路撒冷可能是一个屏障,把犹大从北面各支派分隔开。若是这样,我们便可解释,犹大为何自己作主去拣选自己的王。
二8-32 内战
押尼珥(初次在撒上 14:50>撒上十四50提及)显然是从扫罗战死的沙场上逃脱了,并且负责管理国家北部的事务。虽然他是扫罗的近亲,但他并没有坐上王位,而是尝试为扫罗尚生还的儿子伊施波设争取支持。因此,伊施波设作了王;理论上是治理以色列众人(9节),但实际上只是辖管一个细小的地区。毫无疑问,现在非利士人已成为以色列中心地带的真正主人,尤其是以法莲和便雅悯支派的地区。伊设波设所管治的主要地区在约但河东(‘基列’),而他的首都‘玛哈念’也在该区(参D200>mp355)。不管实际的境况如何,仍有些以法莲人、便雅悯人和其他地区的人(9节)以他为王。
并没有明显理由使大卫攻打伊施波设,因此可能是伊施波设决定攻打大卫,为使犹大归他统治之下。伊施波设的军队被派往基遍,就在犹大边界以北,而大卫也派军队阻他们的去路。像在撒母耳记上十七章一样,双方都尝试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因而选了一些选手去比拼(译按:‘戏耍’在新国际译本是‘徒手搏击’)。也许双方都以为耶和华会让某一方的12人大胜,藉此彰显恤的旨意。然而,一场真正的战役随后发生了(17节);30至31节让我们略知这场战役的规模。
故事细节背后的目的是把约押介绍给读者。约押将要在大卫悠长的统治期间作以色列的统帅,而从第28-30节可见,他已经在指挥军队了。故事解释了以色列的统帅押尼珥何以杀死约押的一个兄弟。押尼珥本身显然不想杀亚撒黑,因为他希望避免一场流血的相争。亚撒黑死后,约押就愿意休战,但他自己的感受在本章仍隐藏起来,直至三章27节才揭示。

三1-5 大卫的家庭

作者没有再交代内战的详情,而大卫在这场战役内是稳占上风的(1节)。作者反而讲及大卫的妻妾和儿子。意思可能是大卫已在犹大安定下来,不像伊施波设;伊施波设的境遇甚是不幸。据我们所知,伊施波设并没有家庭。本段之细节,是要为其后的事件奠下基础。大卫的几个儿子后来在故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暗嫩和押沙龙是十三至十八章的主角,而亚多尼雅则在大卫年老时图谋篡位(王上 1>王上一)。这里没有提及所罗门,他是后来在耶路撒冷出生的(参12:24>十二24)。
大卫娶亚希暖和亚比该的事早已提及过了(撒上 25:42-43>撒上二十五42-43)。他娶玛迦为妻,是为了巩固与约但河东一个小国基述的结盟。

三6-21 押尼珥变节

第6节
从第6节可见,押尼珥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在伊施波设的王国大有权势,但如押尼珥所见的,现在以色列真正的大权落在大卫手中。我们可以怀疑,他是故意跟伊施波设争吵,以得着一个好的藉口把他废黜的。圣经没有记载他与扫罗从前的妃嫔有染,但他并没有否定这指控。这种行为就等于图谋扫罗的王位(参16:21-22>十六21-22),因此难怪伊施波设要抗议,而结果造成争执。
押尼珥派使者去见大卫,提出自愿帮助他作全以色列的君王。他的问题:‘这国归谁呢?’(12节),是要告诉大卫,北方各支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是押尼珥,而不是伊施波设。那是真实的。若继续下去,押尼珥将会被迫攻击伊施波设。押尼珥要求跟大卫立的约(12节),可能包括押尼珥在大卫军中要担任高位要职。大卫坚持要取回前妻米甲(13-14节),有几个动机。扫罗是粗暴和不公地把米甲从大卫偷去的(撒上 25:44>撒上二十五44),而大卫决意要把这不公允的事纠正过来。失去米甲,对大卫来说也是一种公然的羞辱,而那同样要拨乱归正。这事大概也有一个政治动机:他娶扫罗之女为妻,会给他在以色列中带来地位,并可合法地继承扫罗的王位。最后,大卫与米甲的婚事,起初就是源于恋爱(撒上 18:20>撒上十八20)。大卫对米甲的感情,可能也是他现在要把她讨回的另一个原因。大卫是理直气壮的,但我们对帕铁仍感同情。
押尼珥履行了他那方面的承诺。当他向大卫回报时,他可以保证以色列众人都即时接纳大卫为王(21节)。大卫对此当然感兴趣,而我们可以肯定,大卫也向押尼珥表示他的喜悦。至于押尼珥,他也必定对情况的进展感到满意,并且没有恐惧之理。因此,他就‘平平安安’(‘被护送离开’,修订英语译本)的去了。
三22-39 刺杀押尼珥
也许约押认为押尼珥是间谍,不可信任他,正如他对大卫所说的(25节)。但那更可能只是一个藉口:第30节给予真正的原因,说出约押为何这样狡猾地刺杀押尼珥。
押尼珥被杀,对大卫来说是一件极之尴尬的事。杀人者是他的一名重臣,别人会怀疑大卫指使他杀害押尼珥。在伊施波设的国里,人会以为大卫要杀害扫罗所有亲属,为要坚固他的地位。大卫唯一的辩护,是尽各样可能的方法,公开地表示他是无辜的。因此他赞扬押尼珥,并公开地哀悼他。
第37节
第37节记载他结果能够说服犹大和以色列北部的人民,相信他是无辜的。
作者把押尼珥之死的来龙去脉交待出来,表示后来大卫一些敌人,仍指责大卫无情地向扫罗和他的家怀恨。大卫实在并没有处罚杀人者;第39节指出其原因。大卫不是说自己个性‘软弱’,而是指约押和他的兄弟亚比筛(‘洗鲁雅的两个儿子’)在国中太有影响力,不能强令他们受法律制裁。大卫对约押行这件事怀恨了多年(参王上 2:5-6>王上二5-6)。


四1-12 伊施波设被杀

押尼珥被刺杀一事,在北国和犹大之间可能造成了永久的裂痕,使大卫不能成为全以色列的王。然而,相反的事发生了:押尼珥之死使一个软弱的君王和软弱的国家变得更软弱。那软弱的君王被杀了,国家便瓦解了。
作者没有解释利甲和巴拿为何刺杀伊施波设。扫罗曾攻打基遍(参21:2>二十一2),也许利甲和巴拿的家乡比录曾因此受害(在书 19:17>书十九17中,两城是相连的)。无论两人是否对扫罗和他的家有这种旧怨,他们却肯定以为大卫会因他们杀死与他对敌的王,而赏赐他们。因此,大卫再一次要保护自己,免得有谣言说他下令刺杀伊施波设。他维护自己的方法是把杀人者处死,并为伊施波设说好话。
伊施波设的统治就这样结束了。他可能并没有儿子,而他唯一的近亲就是‘瘸腿’的侄儿米非波设(4节)。明显地,没有人会以为米非波设有能力作王。(关乎米非波设的事记载于第九章。)两次的刺杀实在为大卫作全以色列的君王开了路;圣经作者知道,神在人的恶事上也行使主权,但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何一些以色列人以为是大卫在背后摆布,并收买人去刺杀异己。

五1-25 大卫取得完全的治权

这较为简短的一章记载了大卫3个十分重要的成就。首先,他把全国统一了,所有以色列的支派都称他为王。第二,他降服了耶路撒冷;那是在以色列境内,却不受以色列辖管的许多城镇之一。这等城镇把以色列国分裂了,把一个支派从另一个支派分割出来。这些城的居民也是以色列长期的威胁,因为他们常愿意作非利士人的同盟来敌挡以色列。因此,大卫把这威胁消除了,所有此等‘外邦’城镇都在他的辖制之下。第三,他把非利士人的威胁完全瓦解了。他把以色列人的宿敌彻底打败,以致他们不再成为以色列的困扰。第八章列出了大卫其余的成就。
五1-5 全以色列的王
本段清楚指出,大卫并没有征服北方各支派,也没有强行统治他们。是他们主动请大卫作他们的王──他们派代表南下至希伯仑,请大卫作他们的王。明显地,伊施波设之死,使北部的政府崩溃了,而面对着非利士人的入侵,北部支派的代表急于找着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政府。理论上,他们可以从自己支派中选立一个王,但他们有3大理由去归服大卫,这些理由可见于第1至2节。
第5节
第5节大卫在位的概述中,指出了夺取耶路撒冷的时间(6-9节描述耶城之攻取)。伊施波设在位只有两年(2:10>二10),而大卫继续在希伯仑作王5年多。以色列众长老可能是在伊施波设死后不久便称他为王,但这与他准备好去攻打耶路撒冷之间,又过了一些时间。
五6-16 攻取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已是一个古老的城。在早期,犹大和便雅悯支派都曾攻打它(参士 1:8>士一8、士1:21>21),但它仍在一群称为耶布斯人的迦南人辖管之下。耶路撒冷是一个有巩固防御的城,耶布斯人有信心,大卫的军队必不能把它攻取。
第6-8节
第6-8节一些用字和句子的意思很难确定,但似乎耶布斯人是傲慢的:即使是一个又瞎又瘸的驻军,也可以击退大卫的进攻!但大卫的军队并没有正面攻击坚固的城墙,他们显然是找到了‘水沟’,并出乎意料地循这路径进入城里。耶路撒冷主要的水源来自城外的一个泉源;考古学家发现了不少水沟和水道。
大卫攻取耶路撒冷不久,便以它为首都。它的位置比希伯仑处于更中心的地带,可以使北部的以色列人感到大卫真是全以色列的王。大卫在那里建了一座王宫,并设立了一个后宫。请留意第15节出现了‘所罗门’的名字。
五17-25 战败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曾容许大卫在犹大作王而不加干预;一个分裂的以色列使非利士显得强大。但一旦所有以色列支派都支持大卫,非利士人就成了他的仇敌(17节)。他们的攻击大概是在他降服耶路撒冷之前,而所提到的‘保障’是大卫早期的军事总部亚杜兰(参撒上 22:1-4>撒上二十二1-4)。非利士人两次的攻击都在‘利乏音谷’(18、22节);这地位于耶路撒冷以南,大卫因而注意到控制这整个地区是重要的。
大卫的两次胜利只是简略地描述,但已可见,他在每场战役之前都‘求问耶和华’。神从不会不回答恤所拣选的王;这与扫罗的强烈对比值得留意(比较撒上 28:6>撒上二十八6)。
一位外邦君王‘希兰……差遣使者’往见大卫,显示大卫自己和他所治理的国都日见强大。在主前十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以色列都是整个地区最强盛的国家。圣经作者承认大卫的智谋和成就,但他最终把这些归功于‘耶和华万军之神’(10节)。神不打算以这些成就来荣耀大卫,而是要使恤的民以色列得好处(12节)。毫无疑问,大卫给以色列带来了许多物质上的好处,还有和平和富饶。
作者对大卫的后宫不予置评。一方面,那可被视为大卫在古代近东之政治地位的象征;但后来的章节,会指出大卫众子之间争竞,带来了多少麻烦。申命记十七章17节警告人勿多纳妻妾,这对大卫和所罗门同样适切。
第7节‘锡安’在圣经中常用作耶路撒冷的同义词。也许它本是耶城城堡部分的名称。耶路撒冷现在称为‘大卫的城’;新约时代仍使用这名字(参路 2:11>路二11)。


六1至七29 大卫、约柜与神的殿

扫罗对约柜从未表示任何兴趣,他却曾触怒先知和祭司。相反地,大卫则与先知和祭司紧密合作,以极其尊敬的态度处理约柜。约柜永远被安放在耶路撒冷(第6>六章)。第七章谈到神对未来所定的计划,是关乎约柜新的居所和大卫的。
六1-19 约柜被移进耶路撒冷
本章再述约柜的故事(撒上 4:4>撒上四4至撒上 7:2>七2)。约柜多年来一直停在‘巴拉’,这城又名基列耶琳(撒上 7:2>撒上七2;参书 15:9>书十五9)。大卫把约柜移进耶路撒冷,目的是要使耶路撒冷成为国中最重要的圣所。耶路撒冷成为他宗教上和政治上的首都。他这行动也有政治的价值,因为这样,耶路撒冷在全以色列人眼中便多了一层意义,在统一全国上有所帮助。然而,圣经作者的重点放在大卫这些行动的宗教层面。他恭恭敬敬、极之小心地对待约柜。乌撒之死(6-8节)叫人永不能忘怀,这事要叫人想起神──以约柜来象征──的能力(伯示麦的以色列人也因在处理约柜上冒失而受苦,参撒上 6:19>撒上六19)。大卫知道他不可随已意去处理约柜;他更不能操纵这代表着神的物件。虽然此事在当时是一个悲剧,但这记载对后来的以色列人却是一个安慰;这事提醒他们,他们的神耶和华比任何外邦的侵略者或欺压者更有力。这事也教导他们,尊重神的圣洁,对社会的安宁是重要的。
因此,约柜被安放在耶路撒冷,但只是在‘帐幕’里(17节)。直至所罗门在位时,圣殿才建成(王上 6>王上六)。
六20-23 米甲的不育
关于米甲的插段是意料之外的,她对大卫的行为何以这样敌视,实在叫人存疑。不管她怎样说,但她必定清楚知道,众民并没有藐视大卫,却是在庆典中分享他的喜乐。在那处境下,他愤怒的反驳是合理的。也许作者是要我们假设,大卫和米甲这场争吵,是导致他们关系永久破裂的原因。无论如何,她至死都没有生养儿女。
第23节
第23节是重要的。后来好些章节都是关乎大卫的儿子,和他们要作王的野心。若米甲有儿子,他就有很强的理由去继位,因为他是扫罗的孙儿和大卫的儿子。但大卫没有这样的儿子;作者要我们作的结论是,神也操控着这事。

七1-17 拿单的预言

本章延续并结束大卫与耶路撒冷圣所的故事。当中记载的事件属大卫在任较后的日期,如第1节所暗示的。
这里是撒母耳记中一段最重要的经文,并且是整本旧约圣经里主要的经文之一。这里谈论到耶路撒冷圣所的未来和大卫的王朝──对大卫以后各个世纪的以色列人来说,是极重要的两个制度。藉着先知拿单,神在这两件事上给予大卫确定的应许。这些严肃神圣的应许成了大卫‘永远的约’(参23:5>二十三5)。
这两个主旨巧妙地用‘家’一字连系起来。这希伯来字不单指普通的屋子,也指殿宇和王朝[如在英文里,现今的英国皇室称为‘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本章开始时讨论大卫为耶和华建‘殿宇’的计划(5节)。
第11节
其后在第11节,提到了大卫的‘家室’(译按:‘殿宇’和‘家室’原文是同一个字,英译(house)──不是指他的王宫,而是指大卫王朝,即要承继他作耶路撒冷君王的儿子和后裔。
神给这两件事的应许在第13节一并提及了:大卫的后裔要建造殿宇;他的国位要坚立至永远。这些都是很正面的应许,但本章也包含一些负面的点。首先,大卫建殿的计划被拒绝了。第二,神并不喜欢住在殿宇里。(这两点在5-7节里暗示了。)
第14节
第三,第14节承认大卫的一些后裔是昏昧的君王,将受到神的责罚。这些不同的要点──正面和负面的,给大卫时代(主前十世纪早期)至主前587年之事件作出了描述和解释。在那段期间,圣殿建成,但不是由大卫兴建,乃是由他儿子所罗门所建。其后许多继任者都是软弱和犯罪的,但这王朝也不断地延续了4个世纪之久。
在主前587年,圣殿被巴比伦人摧毁了,而犹大这王国也陷落了。大卫家仍存在,但却再不能得着王权。对于这样一个处境的改变,本章带出了甚么信息呢?它告诉我们,首先,神并不倚靠殿宇,因此,惦的子民不需要圣殿。在新约时期,司提反曾再重申这要点(参徒 7:44-50>徒七44-50)。第二,神给大卫后裔的应许是永久的。那是期望弥赛亚降临的基础;弥赛亚是‘伟大的大卫更伟大的后裔’。这应许给那些活在旧约时代末后几个世纪的人提供了确据,然后在耶稣基督降生时得着应验;这是整本新约和基督教会可以见证的。
当神使这些应许应验,会使大卫‘得大名’(9节)。毫无疑问,大卫是以色列中最伟大的君王,而他的名声留传后世,被视为历史上一个极之伟大的人。然而,神所赐予的这种伟大,并不是为他自己的好处和荣耀,乃是为了他所治理之国得益。因此,第10节指出神透过大卫给以色列所定下的计划和应许。这些应许在大卫统治期间得着实现,并且尽管后来的以色列和犹大因犯罪得罪神而遭遇政治上的困境,这些仍是神在惦子民身上最终的计划。这些计划在于神是否实现恤的应许,差遣大卫的后裔──弥赛亚──为子民带来所渴求的平安与保障。
七18-29 大卫的祷告
大卫为了神藉拿单给他的应许,而作出个人的感恩,是适切的做法。大卫在刚建成的帐幕中献上这感恩的祷告(18节),而这里没有再提及拟建圣殿一事。大卫所提及的‘家’单指他未来的王朝(19、25节)。他为神的应许而感恩,也为神让他知道这些应许而感恩。正如他所说,只有少数人获悉他们后裔的未来(19节)。
大卫在祷告中,没有忽略神赐福他的家,也等于惦祝福以色列。
第23-24节
第23-24节重提神昔日向以色列所显的仁慈。大卫的家系得以延续,表示神继续赐福惦所拣选的子民,并使这民永远属于恤自己。大卫在这祷告中的感恩,会给后来许多在困境中的以色列人带来安慰和确据。

八1-18 其他战绩

本章所记载的战绩是在第七章之事件前出现的。圣经作者把它放在这里,目的是证明神在第七章给予大卫的应许已开始应验。
这里简单记载了非利士人再一次被打败(1节)。‘母城的嚼环’(Metheg Ammah)一句意义不明,也许并不是一个地方名;好些解经家把它译作‘至高权柄’(译按:这锼似和合本的翻译)。在历代志的平行经文中,指知名的迦特城(代上 18:1>代上十八1)。非利士人是在以色列的西南面边境。
摩押人在较早期跟大卫的关系是友好的(撒上 22:3-4>撒上二十二3-4),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现在何以跟大卫打起仗来。大卫这样冷酷地对待他们,可见他们是犯了严重的背逆的罪(2节)。摩押人是在以色列的东南面边境。
第3-10节
第3-10节的战役是对抗以色列以北的一些亚兰王国。结果,大卫获得许多小国的进贡,而他的势力伸展至‘大河’(幼发拉底河)北部(D200>mp355)。
第12-14节
第12-14节返回东南面的地区,并告诉我们大卫打败了‘亚扪人’、‘以东人’和摩押人。
这样,大卫在任何需要平靖的地方,都得到了军事上的成功。他在以色列也建立了一套良好的行政制度(15节)。本章以列出他的主要官员来结束。读者现在对约押和亚比亚他的名字都很熟悉了。比拿雅负责指挥皇室的卫队,他在所罗门继任为王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王上 1>王上一)。‘大卫的众子’中有些作皇室顾问(和合本:‘领袖’);无疑那是对的,然而这希伯来字词直译是‘祭司’,他们可能是要负责一些祭司职务。
在这名单中,一个最重要的新名字是‘撒督’。许多学者认为他跟较早期在耶路撒冷的敬拜有关,但那只是一个猜测。无论他的背景如何,他后来却成了耶路撒冷中唯一的大祭司,而他的家多个世纪以来也承袭大祭司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