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9

上一篇   下一篇

【诗二十九1「神的众子啊,你们要将荣耀能力归给耶和华,归给耶和华。」

    神的众子是「~e{li^m的众子」。这大概不是像九十七7对假神的挑战,而是(根据八十九57判断,那里再度出现这用语)对天使的呼召。九十六7以下引用了这两节,可是在那儿是泛称人类。真崇拜的两项主要因素,都出现在这呼声中,即归给(或「给」)和敬拜(或「屈身」),因为前者征召心思──包括「心与手与声」──来宣扬神的伟大,后者征召意志来采用仆人般的谦卑态度。──《丁道尔圣经注释》

 

【荣耀归给耶和华(诗二十九12)】在风雨雷电交作时候,我们众基督徒不可忘记,天上众天使们正在举行崇拜聚会。天上的天使尚且这样的信赖和镇定,为何我们要彷徨恐惧呢?

笔者曾一次在台风暴雨过后,天空仍有风雨,黑云密布,乘坐飞机飞往国外,那时真担心班机会延时脱班停飞,但仍然起飞。当飞机起飞十分钟内,心中仍有点担心,怕会受天气影响发生意外,经过飞机勇力一一冲破密布黑暗云层,飞机被大雨冲洗,如领受神的洗干净般,而反照神的荣光。原来已飞上了大气云层上,感谢主,天上的荣耀是那么美丽、光彩、安详、平静。

圣洁乃是神的特性,是信徒因蒙恩借着圣灵从神所得的美德,人自己所有的好处在神面前看为「污秽的衣服」,凡到神面前的人,只可用他所赐的圣洁来见他。这圣洁就是主耶稣因自己的功劳白白送给信他的人。神的众圣徒终有一天都要得胜,完全成为圣洁,在他面前敬拜他,就必须现在洁净自己,靠圣灵成为圣洁。

古教会史记载四十个罗马兵,因信耶稣被定罪死刑,他们赤身被带到冰湖上冻死。但他们可反悔,在那生死关头的夜间,谁肯改变信仰,可上岸向监刑官反悔,就可免刑。

那天晚上,站在岸上有一个哨兵,看见天使飞在殉道者的上空,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上,放一个冠冕,并接他们上天,登时满天歌声——「四十个殉道者,四十个冠冕。」最后一齐都升天去了。只有一人的冠冕仍旧悬在空中,似乎无人接受。忽然那个哨兵听见一个人的脚步声,举目一看,原来四十人中的一位,临阵退缩,走近他的身旁要反悔,不愿殉道。那哨兵惊奇望他,即将自己衣服徽章脱下递给他说:「蠢汉,如果你看见我今晚所看见的,你决不会舍弃你的冠冕,现在来,你站在我的岗位上,我愿意去承受你的福份。」他马上赤着身子走上冰湖,为主殉道。因为他知道是与主及众徒同受苦,反觉荣耀。

据说,法国皇帝拿破仑被囚在圣吓勒拿岛屿,过着失望落魄的生活,当他将离世之时,向天长啸,喊着说:「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和我都曾以武力建设了大帝国,如今我们的江山何在?唯独拿撒勒人耶稣,以爱征服了世界,全世界的人愈来愈多的人跟从他。啊!拿撒勒人耶稣呀,你胜利了!」——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二十九2「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以圣洁的妆饰敬拜耶和华。」

    请注意在天使的敬拜中荣耀与圣洁二词,这正是以赛亚书六3撒拉弗赞美的主题,「圣哉」是论神的本质,「荣耀」则指一切从祂发出的。祂身为造物主,荣耀遍满全地,正如撒拉弗所唱,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则是有关祂是怎样一位的启示,藉祂的话语和所成就的事,告诉祂的众仆人。真敬拜就是以爱和赞叹,将这一切向祂响应。圣洁的妆饰之翻译完全有可能,不过这词的直译应为「圣洁的光辉」(NEB;参 AVRV)。此词也出现于九十六9,一一○3;历代志上十六29;历代志下二十21;虽然所有出处都可以采用这两种译法,但最后一处较适用「直译」,那里显然是论神的圣洁,而不是指人。因此,这里或许应当将此句解为「为(祂)圣洁的光辉敬拜耶和华」。──《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九3「耶和华的声音发在水上,荣耀的神打雷,耶和华打雷在大水之上。」

    耶和华的声音立刻经解释为雷声;但这里强调是祂的声音,宣扬祂创造的能力,而不仅是大自然的声音。轰轰的雷声响自海际,超越波涛的怒吼,欢庆耶和华是全权的主,是审判者。──《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九4「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

 

【诗二十九5「耶和华的声音震破香柏树,耶和华震碎黎巴嫩的香柏树。」

 

【诗二十九56可与以赛亚书二12以下相较,那里预言,在耶和华的日子,香柏树和一切高山峻岭,就是人看为了不起的,到最后都要被折服。每一次神能力的彰显,都令人想起最后的审判,不过在本篇中,最重要的心情是兴奋雀跃,可以从9c节的欢呼声中看出。──《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九6「他也使之跳跃如牛犊,使黎巴嫩和西连跳跃如野牛犊。」

 

【诗二十九7「耶和华的声音使火焰分岔。」

    分岔直译为「劈砍出」,七十士译本此处为「分裂」(参,AVRV)(或是它采用了类似的动词)。这里是描述闪电,也许是藉劈砍时会生的火花为喻,好像用打火石一般;也可能是描绘闪电像叉子般分岔(「分裂」)。──《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九8「耶和华的声音震动旷野,耶和华震动加低斯的旷野。」

 

【诗二十九89震动……震动……惊动等字是互相关联的,是一个动词的一部分,这动词基本上是描述扭动或回旋,或是生产时阵痛的模样,或是舞姿:它生动地描写出旷野沙暴与森林动荡的光景。──《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九9「耶和华的声音惊动母鹿落胎,树木也脱落净光;凡在他殿中的,都称说他的荣耀。」

    9a节,RSV(参 JB、葛利纽)将传统的元音修改(原文没有元音),读成橡树,而非「红母鹿」。这种译法避免了从极其壮观的场面突然转到较隐晦、又不具代表性的情景,而若对这篇诗熟悉的人,或将它神秘化的人,读到这句,难免会感到很困惑。此外,(NEB)对第9节第二部分的译法,「使孩子早产」,或许可以讲得通,不过听来颇痛苦193,而这似乎不应当是如此大规模风暴的最高成就。最简明的译法,树木也脱落净光,颇能将高潮持续推进,不至于有突然跌落低潮的现象。

  至终的高峰是那回应的呼喊「荣耀!」这是出于谦卑、喜乐和了解的心。由此可见,对有些人而言,风暴不是无意义的突发事件,也不是敌对的力量,而是耶和华的声音,从祂这番作为中我们可以听到。希伯来文(若经文正确的话)还更进一步,不只是凡(all),直译是「凡所有的」(all of it),就是包括圣殿中的一切东西。有些解经家认为,这是指天上的圣殿;可是地上的殿既是其「形状和影像」,透过其结构和礼仪表达出神的圣洁与荣耀,就应该用比大自然能力的展示更明确的方式,达到这样的目标。而物质盖造之殿所要表达的,更是神对祂活的灵宫的心意,无论是团体或个人(林前三16以下,六19),凡属这灵宫的每一部分都应当呼喊:「荣耀!」──《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二十九10「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毕坐着为王,直到永远。」

    译为洪水之字很重要,因为它只在创世记第六至十一章,描述挪亚的洪水时出现过。那次大自然的力量有目的地倾盆而泄,实为最明显的例子。第10节动词的时态,强调了局势已定:「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过去式),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现在式)」(JB;参 RV、葛利纽)。──《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赐力量与平安(诗二十九1011)】俗语说:平安便是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哲学家说:人类与生俱来便有一种天然的本性,寻找爱与平安。

有人问大音乐家海登,怎么能写出那么轻松愉快的乐章来?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从主来的平安喜乐情景翻译出来而已。当我耶稣基督的恩惠在我的身上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喜乐,那喜乐平安的音符,便很自然地从我的笔尖跳跃歌舞出来。」

某君聪明过人,学识超众,家庭原无信仰,自称为一位怀疑者。以为人生一切全凭自己的本领技能,抱着人定胜天意念。他又娶得一位秀外慧中的贤内助,家庭快乐,生活美满。他从来没想过宗教信仰,也不欢迎人家对他提及信耶稣的事。

想不到在某一个暴风雨中此君受重伤,精神受了打击,被送入精神疗养院。终日喃喃自语,胡思乱想,无法安定。最头痛的情况是他满存疑心,认为人家将毒害他、谋杀他。对于送来的食物,派来的护士,他都不能置信。他只希望早日死亡,却不知道死后如何?失眠症加剧,病况也日渐沉重。

某日布道队到院探访慰问,递给他一本新约圣经,并为他迫切恳祷,奇迹跟着发生在晚上半夜黑暗之中,他忽然发现室中亮光四射,一个声音对他说:「信靠我的必得平安」。立刻在他生命中出现神迹,恐怕不安如同巨石由心头落地,使他由怀疑变成深信,加深他对全能者神的信心。不久病愈出院,加入教会,成为一位敬虔的信徒。

当暴风雨后,所呈现的是一片宁静。诗人虽见狂风暴雨,但在心中,却有神所赐给他的力量与平安。——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二十九11「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

可以译为祈祷,像RSV,但视为简单未来式可能性更大:「耶和华必赐……,耶和华必赐福……」。因此,本诗的结尾乃表明,神的大能并非徒然彰显其能力,而是祂施行审判(洪水,10节)与拯救的工具。德里慈的注解讲得很好:「最后一个字平安,好像彩虹跨越过本篇诗。一开头,本诗显示天开了……;而最后则显示神的子民在地上得胜,在祂可怕的忿怒倾倒时,仍蒙平安之福。起头是在至高处有荣光,结束为在地上有平安。」──《丁道尔圣经注释》

 

【风暴之上的王(二十九111)】

一、天上的敬拜(二十九12

   二、风暴的路径(二十九39

   三、地上的救恩(二十九1011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竟眷顾(二十九111)】

   一、敬拜的宣召(二十九12

   二、威严荣耀的神(二十九310

   三、祂竟眷顾我们(二十九11

──《新旧约辅读》

 

【雷音(二十九111)】

   一、荣耀归给耶和华(二十九12

   二、耶和华的声音(二十九39

   三、耶和华赐力量平安给他的百姓(二十九1011

── 包忠杰《诗篇注解》